周口市探索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集中收治託養模式 救治一人 解放...

2021-01-10 瀟湘晨報

河南日報記者趙春喜李昊本報通訊員劉偉

「孩子得這病有幾年了,動不動就打人砸東西。以前沒辦法,只能把他鎖在家裡……」說起兒子的病情,小河(化名)的父親禁不住嗚嗚地哭了。

小河的父親患有眼疾,近乎雙目失明,母親也長年患病。2012年,小河十七八歲時出現精神異常,因為家庭困難,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療,病情不斷加重。

擦了擦眼淚,小河的父親接著說:「現在,政府幫助治療託養,日子有盼頭了。」

12月18日,在周口精神康復醫院,記者見到了小河。他穿著乾淨的病號服,看上去情緒很穩定,正在活動大廳散步。一旁陪護的病區主任陳飛告訴記者,小河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9月份託養到醫院,「來的時候蓬頭垢面,不與人交談,時常有衝動行為。現在通過藥物治療和心理幹預,已經可以正常交流,情緒穩定很多。如果能長期堅持治療,有望回歸家庭。」

小河是周口市首批施行集中收治託養的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之一。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據了解,周口市現有建檔立卡的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5865人。現有的社會救助體制,對重症精神障礙病人的治療來說是杯水車薪,病人及其家屬期待新的救助機制,能讓病人得到有效救治,為病人家庭帶來生活的希望。

今年上半年,周口市出臺了《周口市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集中收治託養實施方案(試行)》。方案明確指出: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集中收治託養工作堅持政府主導和家庭自願的原則,真正做到「應治盡治、應養盡養」,實現「救治一人,解放一家」的工作目標。

經過綜合測評,該市選定周口精神康復醫院作為試點機構,自9月份開始集中收治託養病人,目前已收治託養304人。

「病人在這裡,能得到系統有效的藥物治療和心理幹預,還能得到細緻入微的生活照料。」周口精神康復醫院院長李振斌介紹。病人來到醫院後,首先給他們洗澡、理髮、剪指甲,然後進行病情評估,分區、分類、分級進行管理。生活上,按照制定的食譜,定時送餐到病區,每周都不重樣。有進食困難的,醫護人員幫忙進餐。

此外,醫院會選擇身體條件好的、有認知能力的病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療活動,比如插花、做泥泥狗等。通過勞動,不但能幫助其鍛鍊大腦、協調手眼,還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勞動收入會打入為他們專門建立的帳戶,以補貼家用。

在醫院的一側,記者看到,規劃中的農療基地正在緊張施工,按照果園區、農業種植區以及觀光休閒區等功能進行分區建設。

「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已經成為脫貧攻堅中『短板中的短板』,徹底解決好這部分人的『兩不愁』問題,是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應有之義。」周口市委有關負責同志說。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現有就業年齡段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1800多萬
    中國日報網消息:目前,我國處於就業年齡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有1800多萬人。他們大多依靠親屬供養,長期需要專人照料,康復、教育、就業、社會保障、參與社會生活等基本需求難以得到保障。很多殘疾人家庭生活困難。記者是從22日在京正式啟動實施的「陽光家園計劃」——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託養服務項目上獲此消息的。
  • 棗莊發布新政,將貧困精神和智力殘疾人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
    貧困精神和智力殘疾人及其家庭是社會特殊的弱勢群體,也是脫貧攻堅中需要兜底保障的困難對象。加強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和智力殘疾人的生活救助,是廣大貧困精神和智力殘疾人及其家庭精準脫貧的現實需要和迫切願望,對於維護社會穩定,落實好市委市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決策部署具有重要意義。
  • 河北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省民政廳、省扶貧辦、省財政廳印發《關於推進農村特殊群體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方案》,擴大重度殘疾人單獨施保範圍,將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單獨施保範圍擴大到三級智力和三級精神殘疾人,將三級智力和精神殘疾人納入到按照單人戶享受低保政策範圍,兜住了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社會保障的底。
  • 16周歲至法定退休年齡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可享受託...
    16周歲至法定退休年齡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可享受託養服務 2020-04-21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夏巾幗 | 區殘疾人託養服務中心白楊:普愛上帝咬過的「蘋果」
    江夏巾幗 | 區殘疾人託養服務中心白楊:普愛上帝咬過的「蘋果」 2020-12-04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齊齊哈爾專家到漠河市為精神、智力殘疾人進行等級鑑定
    【基層動態】精準服務送暖陽 鑑定入市受歡迎 ——齊齊哈爾專家到漠河市為精神、智力殘疾人進行等級鑑定 2020-11-04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官方:對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救治
    指導意見提出,對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救治。2016年起選擇疾病負擔較重、社會影響較大、療效確切的大病進行集中救治,制訂診療方案,明確臨床路徑,控制治療費用,減輕貧困大病患者費用負擔。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部委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指導意見》。
  • 一二級殘疾人2019年才能享受的8個好政策
    有條件的地方可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逐步推動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長期照護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   不過,隨著國家政策越來越放寬,目前已經5個省份護理補貼擴大到非重度智力殘疾人和非重度精神殘疾人。
  • 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可單人納入低保!濟南市民政局多措並舉確保...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通知》中包含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可單人納入低保;無法返崗復工的人員可享受一次性臨時救助金2000元;困難群眾可獲得價格臨時補貼等惠民政策。低收入家庭一般是指家庭人均收入高於當地城鄉低保標準,但低於低保標準2倍,且財產狀況符合相關規定的低保邊緣家庭;重殘人員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重病患者是指患有當地有關部門認定的重特大疾病的人員。
  • 以首善標準推動殘疾人事業融合發展 首都殘疾人幸福感、獲得感不斷...
    像姚女士一樣,享受各類補貼政策讓殘疾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過去五年,北京基本形成城鄉一體、特性突出、普惠共享的保障體系,涵蓋社會保障、康復、輔具、託養、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無障礙、維權、出行、文化12大領域,制度增至38項。全面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實現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全覆蓋,綜合保障水平居全國前列。
  • 1名醫生20名護士,中國大陸唯一植物人託養機構開在村裡
    4月3日,北京密雲延生殘疾人託養扶助中心,一名病人的床頭擺著花瓶。這裡是迄今為止中國大陸唯一一家專門接收植物人的託養機構,名叫北京密雲延生殘疾人託養扶助中心(下簡稱「延生託養中心」),坐落在密雲城區東南方向6公裡的村子裡。穿過荒山樹林和一片工地,在即將進入一個有著滑雪場和採摘園的村子前拐彎,就能看見機構的院門。
  • 走近植物人群體:家庭護理困難 託養機構嚴重短缺
    村委會幫助申請了農村低保貧困戶,我也申請了學校貧困助學金,希望緩解一些經濟困難,但對爸爸的高額治療費用來說,這點錢是杯水車薪。」任蝶說。最近,任蝶決定放棄繼續攻讀研究生,準備先工作養家。  植物人的治療和護理費用非常高。陸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何江弘介紹,植物人在三甲醫院ICU病房治療,每天基本費用在3000元以上,第一年的費用近100萬元。
  • 差異化養老:基於我國老年殘疾人異質性特點分析
    在老年殘疾人口各殘疾類別中,其中聽力殘疾人口所佔比例最高,為34.59%;其次是肢體殘疾人口,所佔比例為25.18%;視力殘疾人和多重殘疾人所佔比例也較高,分別為19.28%和16.36 %;精神殘疾人、智力殘疾人和言語殘疾人所佔比例較低,均在3%以下;而言語殘疾人所佔比例最低,僅為0.60 %。
  • 上海重啟「小湯山模式」 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記者了解,為了應對疫情,上海已在位於金山區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下稱公共衛生中心)設置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隔離治療點。財新記者在現場看到,公共衛生中心一幢三層樓房周圍已被拉起警戒線,線外有戴口罩的保安站崗,不讓無關人員進入。樓房周圍還立了多個「隔離區域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的黃底紅字立牌。一輛帶有醫療廢物標誌的車輛在隔離區內停留時,兩位穿著一級防護服的醫生出來接應。
  • 石家莊重度殘疾人丁玉坤:帶動更多殘疾人踏上追夢之旅
    丁玉坤(左)在第二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上與相關企業代表洽談。    從吃低保到幫助吃低保的貧困殘疾人,從自己找不到工作到安排殘疾人就業、幫助殘疾人創業,近年來,石家莊市重度殘疾人丁玉坤在努力活出人生精彩的同時帶動更多殘疾人踏上追夢之旅。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支援湖北重症救治醫療隊:打造科學有效救治模式...
    央廣網北京9月19日消息(記者賈宜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支援湖北重症救治醫療隊一共派出175名醫務人員緊急馳援湖北武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支援湖北重症救治醫療隊抓住重症患者這一關鍵,不辱使命、不負重託,用一系列嚴謹、紮實的流程和制度,齊心協力、並肩奮戰,圓滿完成重症救治任務。
  • 中國第一家植物人託養中心的理想與現實
    託養中心一角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宇平無論病人還是家屬,在現代醫學未能觸及的盲區裡穿行都是件孤單的事兒。一場車禍讓50歲的陳蓉變成了「植物人」。輾轉4家醫院求醫後,她被送到北京密雲延生殘疾人託養扶助中心。
  • 市殘聯黨支部開展「貧困肢體殘疾人假肢矯形器救助」黨員志願服務...
    為切實發揮我會黨員志願者模範帶頭作用,11月16日上午,市殘聯及會屬各事業單位全體黨員志願者在黨組書記、理事長、黨支部書記樊秀敏的帶領下來到市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協助殘疾人進行假肢試穿和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