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治療費用高
植物人在三甲醫院ICU病房治療,第一年的費用近100萬元;進入維持生命治療,直接醫療和護理每年花費10萬—20萬元
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的任高付從事中央空調安裝與維護工作。2016年末,44歲的他因突發腦出血被送往醫院搶救。為了挽救任高付的生命,醫院緊急實施了開顱手術。
術後,任高付總算保住了性命,但陷入深度昏迷。通過一個多月的霧化吸入、全身靜脈營養支持等綜合治療,他的病情得到控制,但仍舊昏迷不醒。目前,他已進入植物狀態半年,成了植物人。
任高付發病短短3個月,輾轉3家醫院,治療費用接近20萬元。「20萬元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女兒任蝶說,為了給父親籌措治療費用,今年初她在學校發起了愛心籌款,籌集近6萬元,「父親入院不到3個月,家裡就已負債10萬元。」
「我們再也沒有能力讓爸爸繼續住院了。」任蝶介紹,家庭經濟本來就不寬裕,奶奶多病,行動不便。媽媽在家照顧奶奶,偶爾打零工補貼家用。她自己還在上大學,需要花錢。弟弟在美髮店當學徒,收入很低。為了降低花費,今年3月份,家人將任高付接回老家照顧。
「現在,家庭幾乎失去了經濟來源。村委會幫助申請了農村低保貧困戶,我也申請了學校貧困助學金,希望緩解一些經濟困難,但對爸爸的高額治療費用來說,這點錢是杯水車薪。」任蝶說。最近,任蝶決定放棄繼續攻讀研究生,準備先工作養家。
植物人的治療和護理費用非常高。陸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何江弘介紹,植物人在三甲醫院ICU病房治療,每天基本費用在3000元以上,第一年的費用近100萬元。植物人進入維持生命治療,直接醫療和護理每年花費10萬—20萬元,還不包括營養品、家人誤工的成本。
社會機構託養植物人收費也不低。北京延生託養中心主任相久大介紹,由車禍等外傷造成的植物人,有第三方付費的,每個月收費1.5萬元;如果是自費的,收半價,也就是每月7500元。相對於醫院,機構收費低了不少,但對普通家庭來說,如果自費,負擔依然很重。
植物人治療和護理收費咋這麼高?何江弘解釋,植物人第一年主要在醫院搶救和治療,相關的費用特別高:植物人都是大腦損傷導致,為了挽救生命,需要做開顱手術;所用藥物都是最好的,進口藥也用得多;一些治療和促醒方法需使用複雜、昂貴的器械,比如高壓氧艙。
「植物人需24小時護理。」相久大說,植物人要定時餵食、翻身、拍背、吸痰,由專人三班倒照顧,護理成本很高。植物人平時的飲食都要按人體所需營養進行科學配製,並做成流食,食材價格不便宜。另外,植物人可能會有併發症,需要及時治療,難免發生額外支出。
家庭護理難度大
很多家屬不知道怎么正確護理,害怕給植物人造成傷害,總是不按規定操作,需要醫生和護士反覆指導
「你總是不按醫囑操作,遲早要把老爺子害了!」海軍總醫院全軍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潘樹義對植物人老楊的女兒說。由於喉嚨處已被濃痰堵住,老楊呼吸非常困難,如果不及時吸痰,有窒息的危險。潘樹義立刻叫來護士給老楊吸痰。在護士的熟練操作下,老楊的呼吸不一會兒就順暢了。
老楊是浙江金華人,今年65歲。幾個月前,老楊下樓梯摔成了植物人,被家人送到海軍總醫院全軍高壓氧治療中心做促醒治療。潘樹義診斷,老楊恢復得不錯,如果做好護理,有醒來的希望。老楊之前抽菸頻繁,肺部痰比較多,為了避免肺部感染和窒息,必須2—3個小時吸一次痰。老楊的女兒懷孕6個多月,堅持與弟弟一起輪班照顧父親。
「剛剛給爸爸餵完食物,吸痰怕引起嘔吐。」楊女士解釋說。
「老爺子嘔吐是小事,氣管被堵住窒息才是大事!」潘樹義說。
「之前給爸爸插管吸痰,管子頂端有血,估計插破了氣管黏膜,現在都不敢插管。」老楊的兒子說。
「插管破壞黏膜很正常,而且氣管黏膜破了會很快自動修復,完全不需要擔心。」潘樹義解釋說,「老爺子被濃痰堵住喉嚨,如果窒息,不到3分鐘就去世了。黏膜重要還是生命重要?一定要記住一點:喉嚨有痰了,就要及時吸出來,救命要緊,不要怕這怕那。」潘樹義說。
「植物人護理難度很大。很多家屬不知道怎么正確護理,有些家屬害怕給患者造成傷害,總是不按規定操作,需要醫生和護士反覆指導。」潘樹義上午給十幾位植物人查房,詳細詢問家屬關於患者的身體狀況,並反覆叮囑家屬按正確的方式護理。由於說話過多,他嗓音已沙啞。
「患者被確診為植物人,護理成為維持生命的第一要務。」潘樹義介紹,正常人感覺飢餓、口渴了,能自己吃飯、喝水,而植物人完全靠他人來喂。攝入的熱量夠不夠,蛋白、脂肪、澱粉、葡萄糖、微量礦物質、維生素等基本營養素攝入是否均衡,都關係著植物人的健康。一天餵多少水,所餵流食的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不同體質的植物人怎麼給,都是有講究的。另外,餵食的速度不能太快,食物溫度不能太高,不能讓植物人躺著吃……家屬要嚴格按醫囑來照顧植物人的飲食。
何江弘認為,除了吸痰,防止植物人長褥瘡也是一項重要的護理工作。植物人如果長期躺著不動,皮膚會被壓爛,大面積感染很危險。因此,要經常給病人翻身、拍背、鍛鍊。一般1—2小時就要給植物人翻一次身體、拍一次背。在家裡照顧植物人,很難達到這個頻率。
「在家裡照顧植物人不專業,很容易導致植物人早早離世。」相久大說,比如吸痰,普通家庭沒有專業的吸痰機器,不能及時吸乾淨植物人的痰,有時夜裡沒有及時吸痰會造成植物人窒息身亡。植物人偶爾也需吸氧,而普通家庭不一定有制氧機,沒吸入足夠的氧氣,植物人健康會受到威脅。
託養機構太少了
植物人託養機構涉及治病,需要醫療資質,一般人不能開辦;非醫療機構託養植物人,必須僱傭醫生,而醫生在非醫療機構實施醫療行為又不合法
「我已年近70歲,有時也會生病,照顧自己都難,實在無力照顧兒子。」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居民老趙對記者說。老趙的兒子小趙9年前因車禍變成了植物人,除了最初幾個月在醫院救治,一直在家裡護理。
老趙的兒媳5年前同兒子離婚,老伴去世後一直是他在照顧兒子。小趙是典型的山東大漢,老趙每次給他翻身、拍背都感覺很吃力。老趙說:「如果有一個機構可以託養兒子,對他來說能得到更好的照顧,對年邁的我來說也是一種解放。」
「植物人在家護理,對於家人是沉重的負擔。」何江弘說,植物人全天候護理,需要安排2—3人專門護理,請人照顧費用不低,家人照顧則誤工成本高,還不一定專業,如果家裡躺著一個植物人,家屬內心難免憂鬱,無法正常生活。
很多大醫院不願長期收留植物人。何江弘解釋,植物人到後期主要是護理,除了控制併發症,治療價值不大,醫生有時不願收治。醫保規定,三甲醫院的外科床位病人,平均住院不超過13天。這個規定是為了減少醫療消耗,讓患者早治早走,但沒有充分考慮到需要長期治療和護理的患者。如果植物人在醫院住上幾年,必然佔用其他患者的住院資源。醫院為了不違反規定,加之病房緊張,會建議植物人出院。下級醫院床位相對寬鬆,但條件差,護理能力不強,很多家屬寧願把植物人接回家照顧。
大醫院不願長期收留,家庭護理有困難,植物人何去何從?
何江弘說,民辦託養機構擁有專業化的護理團隊和器械,接近大醫院的護理水平,不僅能更好地護理植物人,也能減輕家屬的負擔。北京延生託養中心還在每個床位安裝了攝像頭,家人可通過手機軟體在線看到植物人的實時畫面。
但是,我國植物人託養機構數量嚴重不足。據了解,北京延生託養中心是該市唯一一家託養機構,全國類似的機構也是屈指可數。何江弘解釋,與養老機構不同,植物人託養機構涉及治病,需要醫療資質,一般人不能開辦;非醫療機構託養植物人,必須僱傭醫生,而醫生在非醫療機構實施醫療行為又不合法。「託養機構帶有公益性質,建議有關部門制定配套政策,支持其發展。」何江弘說,託養機構的正常運行也離不開社會幫助。愛心人士去託養機構做義工,慈善機構和企業也可給予一定的資助,緩解託養機構的運營困難。
「希望社會給予植物人更多關注和幫助。」相久大說,植物人需長期護理,費用消耗巨大,很多家庭因病致貧。植物人的護理費用佔維持生命總費用的90%以上,目前醫保不報銷,建議將植物人納入到大病特病,給予一定比例的報銷,減輕患者家庭經濟負擔。很多外傷造成的植物人都比較年輕,建議民政部門將其納入特殊困難人群,給予適當經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