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主要以黑白花奶牛為主,世界上奶牛品種近百個,其中最著名的有黑白花牛、娟姍牛、更賽牛、愛爾夏牛等。
1、黑白花牛
黑白花牛是體型最大、分布最廣、產奶量最高的奶牛品種。原產於荷蘭的西弗裡斯蘭和北荷蘭省;並分布於法國北部和德國的荷 爾斯泰因省。
2、娟姍牛
娟姍牛是源自英吉利海峽傑茜島的進口奶牛,品種在血統上與瑞士褐牛、德溫牛和凱瑞牛有關係,而與荷斯坦牛沒有關係,英國政府頒布法令保護的珍貴牛種,最大的優點就是乳質濃厚,乳脂、乳蛋白含量均明顯高於普通奶牛,優質乳蛋白含量達3.5%以上 。
3、凱威牛(Kiwi-Cross)
據紐西蘭奶協統計,2012年娟荷雜交奶牛在紐西蘭成乳牛群的比例已達到41%,是全球最大的奶牛雜交種群,也是紐西蘭第一大奶牛種群。
荷斯坦牛與娟姍牛雜交的後代,體態處於兩個品種之間且兼具兩個品種的優勢,即其產奶能力更接近荷斯坦牛,乳乾物質含量更接近娟姍牛。不僅如此,由於具有雜種優勢,雜種牛的抗逆性和生存力更強,並且還有更結實完美的乳房、極佳的生產壽命、易產等特點,據調查其妊娠期比荷斯坦牛短,更有利於實現紐西蘭特有的緊湊式產犢周期。除了抗逆性和生存力更強,雜交牛還擁有更結實完美的乳房、極佳的生產壽命等優勢。
雜種牛應該如何進行個體選配呢?為了保持群體體型大小的一致性以及雜種兼具的兩品種優勢特點,與純種荷斯坦牛或娟姍牛進行回交選配不是最佳選擇,同時如果回交會導致雜種優勢大幅度降低。
曾聽畜牧堂的獸醫師講到,為了解決娟荷雜種牛個體選配的難題,紐西蘭LIC公司的育種學家經過20多年的努力,利用紐西蘭獨有的強大記錄系統和數量龐大的雜種基礎群,於2005年初培育出了第一個新的合成系奶牛品種——凱威牛(Kiwi-Cross),並開始銷售凱威牛(Kiwi-Cross)的凍精。
所以,凱威牛(Kiwi-Cross)的發展最主要的推動力是市場本身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娟荷雜交牛是娟姍牛和荷斯坦牛的雜交後代,可以用來形容雜種公牛、雜種母牛。而凱威牛(Kiwi-Cross)是LIC公司培育的合成系名稱,已經註冊的品種,專門用來形容符合新品種血液組成比例範圍內的群體,一般多用於定名新品種的公牛,很少見凱威母牛作為種用個體出售。
4、更賽牛
更賽牛屬於中型乳用品種,原產於英國更賽島,以高乳脂、高乳蛋白以及奶中較高的胡蘿蔔素含量而著名。同時還具有單位奶 量飼料轉化效率較高、產犢間隔較短、初次產犢年齡較早、耐粗飼、易放牧、對溫熱氣候有較好的適應性等特點。
5、愛爾夏牛
愛爾夏牛屬於中型乳用牛,原產於英國艾爾夏郡,著名乳牛品種之一,以早熟、耐粗、適應性強為特點,先後出口到日本、美 國、芬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30多個國家,我國廣西、湖南等許多省市曾有引用,但由於該品種富精神質、不易管理, 如今純種牛已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