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登弗騰堡州的波登湖(Bodensee)供水是德國非常大的地表水直接作為水源的供水體系,建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年供水量約1.7億噸水,服務人口約370萬人,按德國人口8250萬計,這相當於表一中水源水庫、湖泊一項的41%。
波登湖供水量是湖進水量的約1/80,所以取水不會對湖泊原有的水文循環產生影響。取水處湖水深約250米,取水口設在60m深度,水溫5℃,從而防止湖表面層水質及底泥的影響。湖水經過濾、臭氧氧化、沙濾、加氯消毒,輸水,供斯圖加特等區域用水。
波登湖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也呈現了顯著的富營養化等汙染,汙染首要來歷是農業面源(化肥、農藥),鐵路周邊運用的除草劑,日子廢水中的含磷、含氮物質。通過廣泛的控制措施(包含汙水處理)湖水水質得到有效改善。
9.11事情後,波登湖供水的防、反恐又是人們關注的議題。其實早在七、八十年代「紅色旅」(RAF,德國恐怖組織)時期就擬定和實施了廣泛的安全措施。也有人以為,體系從取水和處理的規劃上有對供水安全性方面翔實的考慮,「即使投毒,作案者也要開著貨車投毒才幹對此體系構成威脅」,而嚴密的監測、監控措施應該能及時檢測、發現和報警。
波登湖供水聯合體自五十年代成立以來已發展到170多個縣、市。極點情況下,成員單位啟動其加盟以前的供水體系。
還有河床過濾這個概念,今天偉睿技服跟我們講講:
河床過濾在萊茵河、Elbe河等周邊供水採用的較普遍。其做法是不直接取河水而是在河邊邊打井取水,嚴厲講應是河水與地下水的混合。
地表水(河水、湖水)靠水的壓力下滲(見圖1暗示)。河水與地下水的份額受時節(水位)和取水量的影響。汙染物在過濾中的去除首要通過吸附,生物降解。河邊過濾現已運用了幾十年,早期對汙染物的去除機理並沒有很多認識,更多來自對自然過程的模仿。有關於萊茵河河邊過濾的研究顯示,在呈現突發性水汙染事情後,河邊過濾可以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汙染物的穿透率可減至河水頂峰濃度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