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極體

2020-11-25 中國測控網

駐極體(electret)又稱永電體,是一種極化後能長久保持極化強度的電介質。它的製備材料較為豐富,有石蠟、硬質橡膠、碳氫化合物、固體酸等許多有機材料和鈦酸鋇、鈦酸鈣等一些無機材料。駐極體的用途廣泛,可用來製造高壓電源、換能器、傳聲器、靜電計等,而近年來在生物材料上的應用更是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

1駐極體的特性

  駐極體是一種自身帶有電場的物體,它可以只帶有單一電荷,也可以帶有等量的異號電荷。當它帶有單一電荷的時候,例如正電荷,則其電場方向由自身指向無窮遠或者等效的無窮遠處;當它帶有等量異號電荷時,其通過內部的電荷對的相同指向可以形成等效的兩端分別帶正負電荷的物體,此種情形下駐極體與磁鐵非常相似。

2駐極體的發現史

  早在1922年左右日本物理學家江口元太郎發現:當蠟和松香的混合物在外加強電場中從融熔態固化後,再除去外電場時,混合物固體會長期保持極化狀態,於是發現了駐極體。

  而在人類認識了駐極體的特點之後,光駐極體和輻照駐極體等也相繼浮出水面。

3駐極體的製作方法

  駐極體的製備方法:

  1.熱駐極法

  2.電駐極法

  3.光照法

  4.輻射法

4駐極體的應用

  駐極體的用途廣泛,常見的用於傳聲器、耳機、揚聲器、送話器、加速度計、各式換能器、高壓電源、放射性劑量計等。

  近幾年,駐極體在生物材料和生物聚合物中的發展迅速。目前已經發現駐極體能用於抗血栓及促進骨骼和人工膜組織的生長;在生物聚合物如蛋白質、多糖及某些多核中也發現了駐極體效應。此外,專家還猜測作為生物根本的大生物分子如血紅蛋白、脫氧核糖核酸(DNA)等可能有各種極化及電荷存儲區域(偶極子和離子束縛於生物分子)。

相關焦點

  • 駐極體麥克風參數_駐極體麥克風型號與引腳識別
    駐極體麥克風參數   駐極體麥克風各項性能指標的參數主要有以下幾項:   (1)工作電壓(UDS)。這是指駐極體話筒正常工作時,所必須施加在話筒兩端的最小直流工作電壓。該參數視型號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種型號也有較大的離散性,通常廠家給出的典型值有1.5V、3V和4.5V這3種。   (2)工作電流(IDS)。這是指駐極體話筒靜態時所通過的直流電流,它實際上就是內部場效應管的靜態電流。與工作電壓類似,工作電流的離散性也較大,通常在0.1~1mA。
  • 駐極體話筒原理
    駐極體話筒具有體積小、結構簡單、電聲性能好、價格低的特點,廣泛用於盒式錄音機、無線話筒及聲控等電路中,屬於最常用的電容話筒。駐極體話筒由聲電轉換和阻抗變換兩部分組成。由於輸入和輸出阻抗很高,所以要在這種話筒外殼內設置一個場效應管作為阻抗轉換器,為此駐極體電容式話筒在工作時需要直流工作電壓。
  • 測試駐極體話筒
    駐極體話筒原理   當聲波引起駐極體薄膜振動而產生位移時;改變了電容兩極板之間的距離,從而引起電容的容量發生變化,由於駐極體上的電荷數始終保持恆定,根據公式:Q =CU 所以當C變化時必然引起電容器兩端電壓U的變化,從而輸出電信號,實現聲—電的變換。
  • 駐極體原理及其應用
    1919年日本海軍大學的江口元太郎甚首次人工製成駐極體.當時用巴西棕櫚蠟與松香的等量混合,再加些蜂蠟,熔融至130攝氏度,加上15千伏每釐米的電場,冷卻凝固後,去掉電場,便製成駐極體.這種製備方法熱極化法.隨著人們對駐極體的研究和應用,製備的材料不再用天然材料的混合物,而是大量使用人工製造的聚合物資料,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等,聚合物駐極體具有更好荷電能力優良的機械性能,
  • 駐極體話筒原理及應用
    一聲控電路前置放大級中駐極體話筒的源極輸出和漏極輸出的兩種不同的接法,最後要說明一點,不管是源極輸出或漏極輸出,駐極體話筒必須提供直流電壓才能工作,因為它內部裝有場效應管。駐極體話筒極性的判別  關於駐極體電容式話筒的檢測方法是:首先檢查引腳有無斷線情況,然後檢測駐極體電容式話筒。
  • 駐極體話筒正負極判斷
    這種在強外電場等因素作用下,極化並能「永久」保持極化狀態的電介質,稱為駐極體,又叫永電體。 駐極體具有體電荷特性,即它的電荷不同於摩擦起電,既出現在駐極體表面,也存在於其內部。若把駐極體表面去掉一層,新表面仍有電荷存在;若把它切成兩半,就成為兩塊駐極體。這一點可與永久磁體相類比,因此駐極體又稱永電體。
  • 駐極體麥克風和電容麥克風的區別
    駐極體話筒是電容話筒的一種。   某些材料在加上電荷後可以基本上永久性的保存住這些電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駐極體材料,使用這些材料的話筒就是所謂的駐極體電容話筒。電容話筒拾聲單元有兩個極,其中的一極是可以振動的金屬化膜片,另一極則為金屬極板。對駐極體電容話筒來說,就是將其中一個極用駐極體材料製成或加上駐極體材料,利用駐極體材料本身可以保存電荷的特點,由駐極體提供正常工作所需恆定電壓。
  • 如何判別駐極體話筒的極性
    如何判別駐極體話筒的極性駐極體話筒體積小駐極體話筒的內部結構如圖所示。由聲電轉換系統和場效應管兩部分組成。它的電路的接法有兩種:源極輸出和漏極輸出。源極輸出有三根引出線,漏極D接電源正極,源極S 經電阻接地,再經一電容作信號輸出;漏極輸出有兩根引出線,漏極D經一電阻接至電源正極,再經一電容作信號輸出,源極S直接接地。所以,在使用駐極體話筒之前首先要對其進行極性的判別。
  • 駐極體式MIC電路設計
    打開APP 駐極體式MIC電路設計 發表於 2020-03-13 09:02:19 音頻電路中經常用到駐極體式MIC作為拾音器,電路非常簡單,但是也時常會出現問題。
  • 我國科學家及合作團隊發現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
    Reed教授等研究團隊合作,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測量發現了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electret)——Gd@C82,在駐極體被人類合成100年後將其物理尺寸壓縮到極致的單分子水平(~1 nm,十億分之一米),這是目前人類所知最小的駐極體。
  • 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及合作團隊發現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
    Reed教授等研究團隊合作,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測量發現了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electret)——Gd@C82,在駐極體被人類合成100年後將其物理尺寸壓縮到極致的單分子水平(~1 nm,十億分之一米),這是目前人類所知最小的駐極體。
  • 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及合作團隊發現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
    Reed教授等研究團隊合作,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測量發現了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electret)——Gd@C82,在駐極體被人類合成100年後將其物理尺寸壓縮到極致的單分子水平(~1 nm,十億分之一米),這是目前人類所知最小的駐極體。
  • 駐極體話筒放大電路圖大全(音頻放大/傳聲器/麥克風放大器電路圖...
    駐極體話筒放大電路圖(四) 駐極體話筒工作原理:當駐極體膜片遇到聲波振動時,就會引起與金屬極板間距離的變化駐極體話筒內部的場效應管為低噪聲專用管,它的柵極G和源極S之間複合有二極體VD,參見圖1(b)所示,主要起「抗阻塞」作用。由於場效應管必須工作在合適的外加直流電壓下,所以駐極體話筒屬於有源器件,即在使用時必須給駐極體話筒加上合適的直流偏置電壓,才能保證它正常工作,這是有別於一般普通動圈式、壓電陶瓷式話筒之處。 外形和種類:常用駐極體話筒的外形分機裝型(即內置式)和外置型兩種。
  • 科研前線 | 五校聯合團隊發現首個單分子駐極體,在單原子存儲器研究領域獲突破
    本期為大家介紹的是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耶魯大學、倫斯勒理工學院五校聯合課題組製備得到的單原子存儲器,課題組最初以單自旋存儲為實驗目標,然而未能觀察到磁性存儲的跡象,卻意外的看到了單分子駐極體操控,實現了一個類鐵電存儲器。摩爾定律指出:每18個月,集成電路上的電晶體密度可翻一倍。
  • 電熱匯分享熔噴非織造布駐極化及靜電駐極詳解
    通過對熔噴非織造布的駐極化處理,使熔噴非織造布表面帶上電荷,形成駐極體。出於在靜電的作用下,對亞微米級粉塵粒子的捕集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過濾阻力並不增加。因此,與傳統的纖維過濾材料相比具有效率高、阻力低、容塵量大等特點,所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所謂駐極體是指具有長期儲存電荷功能的電介質材料。駐極體又稱永電體,是永久保持極化的電介質。
  • 熔噴布生產線都在安裝水駐極,可以替代電暈駐極嗎?
    今天電熱匯介紹——水駐極能否替代電暈駐極。一、駐極體介紹體是指具有長期儲存電荷功能的電介質材料,它所儲存的電荷可以是外界注入的單極性真實電荷,也可以是極性電介質中偶極子有序取向而形成的偶極電荷,或者兩類電荷同時兼有。二、水駐極的純水是什麼?
  • 圖文科普:醫用口罩高效率過濾病毒的靈魂-熔噴布駐極工藝
    那麼這裡就不得不提駐極工藝了。駐極工藝離不開駐極體和駐極處理。駐極體是指具有長期儲存電荷功能的電介質材料,它所儲存的電荷可以是外界注入的單極性真實電荷(或稱空間電荷),也可以是極性電介質中偶極子有序取向而形成的偶極電荷,或者兩類電荷同時兼有。
  • 如何設計小型化超薄高信噪比駐極體麥克風(ECM)
    因此,在現代駐極體麥克風的設計中,很多時候會通過更好的電學設計來得到更大的聲學優化範圍,從而得到更好的產品性能。
  • 「變廢為寶」-極體對胚胎培養的意義
    但是對於輔助生殖來說,必須做到物盡其用!我們將極體「變廢為寶」。由於卵子在受精前一直停滯在第二次減數分裂的中期,表觀只能觀察到一個極體。只有受精後才會恢復第二次減數分裂,此時姐妹染色體分離與第二極體排出,如圖1所示。所以能否觀察到第二極體成為了最早判斷卵子受精的形態學指標。如果此時發現成熟卵子受精率低於50%,還可進行補救ICSI來挽回那些孤獨的卵子們。以此保障胚胎形成率,降低患者的損失。
  • 用極體進行基因檢測,國婦嬰創新技術圓母親夢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婦嬰院長黃荷鳳及其團隊敢於科學創新,不僅通過14人的家系分析準確診斷這位母親的致病原因,更是開創性地確定了一種基於極體基因檢測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技術方案,成功阻斷了這個家族的馬德隆畸形致病基因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