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香 發表於 2018-07-18 17:58:07
首先萬用表打到二極體擋位,測量兩個引腳和外殼的導通情況,測量右邊這個腳和外殼是連通的,所以右邊這個腳是負極,左邊這個腳是正極,從咪頭的焊板看到右邊腳銅皮連接到了外殼,所以也能判斷右邊腳是負極。然後測量這個咪頭的好壞。萬用表打到歐姆檔2K,紅色表筆接咪頭正極,黑色表筆接負極,萬用表顯示1K,然後對嘴吹起,萬用表阻值顯示有變化,就說明這個咪頭是好的。吹氣的變化量越大靈敏度越好。這個測量只能測試出咪頭靈敏度和大致好壞,其他參數判斷不出,比如失真,噪音。
駐極體話筒原理當聲波引起駐極體薄膜振動而產生位移時;改變了電容兩極板之間的距離,從而引起電容的容量發生變化,由於駐極體上的電荷數始終保持恆定,根據公式:Q =CU 所以當C變化時必然引起電容器兩端電壓U的變化,從而輸出電信號,實現聲—電的變換。
駐極體總的電荷量是不變,當極板在聲波壓力下後退時,電容量減小,電容兩極間的電壓就會成反比的升高,反之電容量增加時電容兩極間的電壓就會成反比的降低。
駐集體話筒結構駐極體話筒的內部結構如圖(a)所示,它主要由「聲—電」轉換和阻抗變換兩部分組成。
「聲—電」轉換的關鍵元件是駐極體振動膜片,它以一片極薄的塑料膜片作為基片,在其中一面蒸發上一層純金屬薄膜,然後再經過高壓電場「駐極」處理後,在兩面形成可長期保持的異性電荷——這就是「駐極體」(也稱「永久電荷體」)一詞的來歷。
駐極體話筒主要參數(1)工作電壓(UDS)。這是指駐極體話筒正常工作時,所必須施加在話筒兩端的最小直流工作電壓。該參數視型號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種型號也有較大的離散性,通常廠家給出的典型值有1.5V、3V和4.5V這3種。
(2)工作電流(IDS)。這是指駐極體話筒靜態時所通過的直流電流,它實際上就是內部場效應管的靜態電流。和工作電壓類似,工作電流的離散性也較大,通常在0.1~1mA。
(3)最大工作電壓(UMDS)。這是指駐極體話筒內部場效應管漏、源極兩端所能夠承受的最大直流電壓。超過該極限電壓時,場效應管就會被擊穿損壞。
(4)靈敏度。這是指話筒在一定的外部聲壓作用下所能產生音頻信號電壓的大小,其單位通常用mV/Pa(毫伏/帕)或dB(1dB=1000mV /Pa)。一般駐極體話筒的靈敏度多在0.5~10mV/Pa或-66~-40dB範圍內。話筒靈敏度越高,在相同大小的聲音下所輸出的音頻信號幅度也越大。
(5)頻率響應。也稱頻率特性,是指話筒的靈敏度隨聲音頻率變化而變化的特性,常用曲線來表示。一般說來,當聲音頻率超出廠家給出的上、下限頻率時,話筒的靈敏度會明顯下降。駐極體話筒的頻率響應一般較為平坦,其普通產品頻率響應較好(即靈敏度比較均衡)的範圍在100Hz~10kHz,質量較好的話筒為 40Hz~15kHz,優質話筒可達20Hz~20kHz。
(6)輸出阻抗。這是指話筒在一定的頻率(1kHz)下輸出端所具有的交流阻抗。駐極體話筒經過內部場效應管的阻抗變換,其輸出阻抗一般小於3kΩ。
(7)固有噪聲。這是指在沒有外界聲音時話筒所輸出的噪聲信號電壓。話筒的固有噪聲越大,工作時輸出信號中混有的噪聲就越大。一般駐極體話筒的固有噪聲都很小,為微伏級電壓。
(8)指向性。也叫方向性,是指話筒靈敏度隨聲波入射方向變化而變化的特性。話筒的指向性分單向性、雙向性和全向性3種。單向性話筒的正面對聲波的靈敏度明顯高於其他方向,並且根據指向特性曲線形狀,可細分為心形、超心形和超指向形3種;雙向性話筒在前、後方向的靈敏度均高於其他方向;全向性話筒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聲波都有基本相同的靈敏度。常用的機裝型駐極體話筒絕大多數是全向性話筒。
駐集體話四種連接方法對應的話筒引出端分為兩端式和三端式兩種, 圖中R是場效應管的負載電阻,它的取值直接關係到話筒的直流偏置,對話筒的靈敏度等工作參數有較大的影響。
二端輸出方式是將場效應管接成漏極輸出電路,類似晶體三極體的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只需兩根引出線,漏極D與電源正極之間接一漏極電阻R,信號由 漏極輸出有一定的電壓增益,因而話筒的靈敏度比較高,但動態範圍比較小。目前市售的駐極體話筒大多是這種方式連接。(SONY用在MD上的話筒也是這類)。
三端輸出方式是將場效應管接成源極輸出方式,類似晶體三極體的射極輸出電路,用三根引線。漏極D接電源正極,源極S與地之間接一電阻R來提供源極電壓,信號由源極經電容C輸出。源極輸出的輸出阻抗小於2K,電路比較穩定,動態範圍大,但輸出信號比漏極輸出小。
駐極體話筒的引腳識別駐極體話筒的引腳識別方法很簡單,無論是直插式、引線式或焊腳式,其底面一般均是印製電路板,如圖所示。
對於印製電路板上面有2部分敷銅的駐極體話筒,與金屬外殼相通的敷銅應為「接地端」,另一敷銅則為「電源/信號輸出端」(有「漏極D輸出」和「源極S輸出」之分)。對於印製電路板上面有3部分敷銅的駐極體話筒,除了與金屬外殼相通的敷銅仍然為「接地端」外,其餘2部分敷銅分別為「S端」和「D端」。有時引線式話筒的印製電路板被封裝在外殼內部,無法看到,這時可通過引線來識別:屏蔽線為「接地端」,屏蔽線中間的2根芯線分別為「D端」(紅色線)和「S端」(藍色線)。如果只有1根芯線(如國產CRZ2-9型),則該引線肯定為「電源/信號輸出端」。
駐極體話筒選擇注意事項駐極體話筒價格很低,損壞後做更換處理,關於駐極體話筒選配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兩根和三根引腳的駐極體話筒之間不能直接替代,一般情況下也不做改動電路的代替。
(2)這種話筒沒有型號之分,相同引腳數的話筒可以代替,只是存在性能上的差別。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