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極體話筒原理及應用

2020-11-27 電子產品世界

駐極體話筒原理及應用

駐極體話筒與電路的接法有兩種:
  源極輸出與漏極輸出。源極輸出類似晶體三極體的射極輸出。需用三根引出線。漏極D接電源正極。源極S與地之間接一電阻Rs來提供源極電壓,信號由源極經電容C輸出。編織線接地起屏蔽作用。源極輸出的輸出阻抗小於2k,電路比較穩定,動態範圍大。但輸出信號比漏極輸出小。漏極輸出類似晶體三極體的共發射極放入。只需兩根引出線。漏極D與電源正極間接一漏極電阻RD,信號由漏極D經電容C輸出。源極S與編織線一起接地。漏極輸出有電壓增益,因而話筒靈敏度比源極輸出時要高,但電路動態範圍略小。
  Rs和RD的大小要根據電源電壓大小來決定。一般可在2.2~5.1k間選用。例如電源電壓為6V時,Rs為4.7k,RD為2。2k。圖3輸出電路中,若電源為正極接地時,只須將D、S對換一下,仍可成為源、漏極輸出。一聲控電路前置放大級中駐極體話筒的源極輸出和漏極輸出的兩種不同的接法,最後要說明一點,不管是源極輸出或漏極輸出,駐極體話筒必須提供直流電壓才能工作,因為它內部裝有場效應管。

駐極體話筒極性的判別
  關於駐極體電容式話筒的檢測方法是:首先檢查引腳有無斷線情況,然後檢測駐極體電容式話筒。駐極體話筒體積小,結構簡單,電聲性能好,價格低廉,應用非常廣泛。駐極體話筒的內部結構如圖所示。由聲電轉換系統和場效應管兩部分組成。它的電路的接法有兩種:源極輸出和漏極輸出。源極輸出有三根引出線,漏極D接電源正極,源極S經電阻接地,再經一電容作信號輸出;漏極輸出有兩根引出線,漏極D經一電阻接至電源正極,再經一電容作信號輸出,源極S直接接地。所以,在使用駐極體話筒之前首先要對其進行極性的判別。
  在場效應管的柵極與源極之間接有一隻二極體,因而可利用二極體的正反向電阻特性來判別駐極體話筒的漏極D和源極S。
  將萬用表撥至R×1kΩ檔,黑表筆接任一極,紅表筆接另一極。再對調兩表筆,比較兩次測量結果,阻值較小時,黑表筆接的是源極,紅表筆接的是漏極。

構造與原理
  駐極體話筒由聲電轉換和阻抗變換兩部分組成。
  聲電轉換的關鍵元件是駐極體振動膜。它是一片極薄的塑料膜片,在其中一面蒸發上一層純金薄膜。然後再經過高壓電場駐極後,兩面分別駐有異性電荷。膜片的蒸金面向外,與金屬外殼相連通。膜片的另一面與金屬極板之間用薄的絕緣襯圈隔離開。這樣,蒸金膜與金屬極板之間就形成一個電容。當駐極體膜片遇到聲波振動時,引起電容兩端的電場發生變化,從而產生了隨聲波變化而變化的交變電壓。駐極體膜片與金屬極板之間的電容量比較小,一般為幾十pF。因而它的輸出阻抗值很高(Xc=1/2~tfc),約幾十兆歐以上。這樣高的阻抗是不能直接與音頻放大器相匹配的。所以在話筒內接入一隻結型場效應晶體三極體來進行阻抗變換。場效應管的特點是輸入阻抗極高、噪聲係數低。普通場效應管有源極(S)、柵極(G)和漏極(D)三個極。這裡使用的是在內部源極和柵極間再複合一隻二極體的專用場效應管。接二極體的目的是在場效應管受強信號衝擊時起保護作用。場效應管的柵極接金屬極板。這樣,駐極體話筒的輸出線便有三根。即源極S,一般用藍色塑線,漏極D,一般用紅色塑料線和連接金屬外殼的編織屏蔽線。  

駐極體話筒靈敏度檢測
  在收錄機、電話機等電器中廣泛應用的駐極體話筒,其靈敏度直接影響送話和錄放效果。這類話筒靈敏度的高低可用萬用表進行簡單測試。
  將萬用表撥至R×100檔,兩表筆分別接話筒兩電極(注意不能錯接到話筒的接地極),待萬用表顯示一定讀數後,用嘴對準話筒輕輕吹氣(吹氣速度慢而均勻),邊吹氣邊觀察錶針的擺動幅度。吹氣瞬間錶針擺動幅度越大,話筒靈敏度就越高,送話、錄音效果就越好。若擺動幅度不大(微動)或根本不擺動,說明此話筒性能差,不宜應用。對於三根引腳駐極體電容式話筒檢測方法同上,只是黑表棒接輸出引腳2腳,紅表棒接引腳3腳。

駐極體話筒原理(圖)


 駐極體話筒體積小,結構簡單,電聲性能好,價格低廉,應用非常廣泛。
    高分子極化膜上生產時就注入了一定的永久電荷(Q),由於沒有放電迴路,這個電荷量是不變的,在聲波的作用下,極化膜隨著聲音震動,因此和背極的距離也跟著變化,也就是鎖極化膜和背極間的電容是隨聲波變化。
  我們知道電容上電荷的公式是Q=C×V,反之V=Q/C也是成立的。駐極體總的電荷量是不變,當極板在聲波壓力下後退時,電容量減小,電容兩極間的電壓就會成反比的升高,反之電容量增加時電容兩極間的電壓就會成反比的降低。最後再通過阻抗非常高的場效應將電容兩端的電壓取出來,同時進行放大,我們就可以得到和聲音對應的電壓了。由於場效應管時有源器件,需要一定的偏置和電流才可以工作在放大狀態,因此,駐極體話筒都要加一個直流偏置才能工作。

駐極體話筒選配
駐極體話筒價格很低,損壞後做更換處理,關於駐極體話筒選配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兩根和三根引腳的駐極體話筒之間不能直接替代,一般情況下也不做改動電路的代替。
  (2)這種話筒沒有型號之分,相同引腳數的話筒可以代替,只是存在性能上的差別。


相關焦點

  • 駐極體話筒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的是駐極體話筒的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3312.htm
  • 測試駐極體話筒
    駐極體話筒原理   當聲波引起駐極體薄膜振動而產生位移時;改變了電容兩極板之間的距離,從而引起電容的容量發生變化,由於駐極體上的電荷數始終保持恆定,根據公式:Q =CU 所以當C變化時必然引起電容器兩端電壓U的變化,從而輸出電信號,實現聲—電的變換。
  • 如何判別駐極體話筒的極性
    如何判別駐極體話筒的極性駐極體話筒體積小,結構簡單,電聲性能好,價格低廉,應用非常廣泛。駐極體話筒的內部結構如圖所示。由聲電轉換系統和場效應管兩部分組成。它的電路的接法有兩種:源極輸出和漏極輸出。源極輸出有三根引出線,漏極D接電源正極,源極S 經電阻接地,再經一電容作信號輸出;漏極輸出有兩根引出線,漏極D經一電阻接至電源正極,再經一電容作信號輸出,源極S直接接地。所以,在使用駐極體話筒之前首先要對其進行極性的判別。
  • 駐極體話筒正負極判斷
    這種在強外電場等因素作用下,極化並能「永久」保持極化狀態的電介質,稱為駐極體,又叫永電體。 駐極體具有體電荷特性,即它的電荷不同於摩擦起電,既出現在駐極體表面,也存在於其內部。若把駐極體表面去掉一層,新表面仍有電荷存在;若把它切成兩半,就成為兩塊駐極體。這一點可與永久磁體相類比,因此駐極體又稱永電體。
  • 駐極體話筒放大電路圖大全(音頻放大/傳聲器/麥克風放大器電路圖...
    駐極體話筒功放電路工作原理 駐極體話筒BM將拾取的聲音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後,經C2和W從IC的②腳引入,經IC音頻放大後 駐極體話筒放大電路圖(二) 傳聲器的前置放大電路如圖2所示。圖中運放採用了美國美信公司的麥克風前置放大器MAX4465,MAX4465為5腳SC70封裝,低成本,微功耗。下面對這一電路的原理進行簡化分析和說明。
  • 駐極體原理及其應用
    1919年日本海軍大學的江口元太郎甚首次人工製成駐極體.當時用巴西棕櫚蠟與松香的等量混合,再加些蜂蠟,熔融至130攝氏度,加上15千伏每釐米的電場,冷卻凝固後,去掉電場,便製成駐極體.這種製備方法熱極化法.隨著人們對駐極體的研究和應用,製備的材料不再用天然材料的混合物,而是大量使用人工製造的聚合物資料,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等,聚合物駐極體具有更好荷電能力優良的機械性能,
  • 駐極體麥克風參數_駐極體麥克風型號與引腳識別
    這是指駐極體話筒內部場效應管漏、源極兩端所能夠承受的最大直流電壓。超過該極限電壓時,場效應管就會被擊穿損壞。   (4)靈敏度。這是指話筒在一定的外部聲壓作用下所能產生音頻信號電壓的大小,其單位通常用mV/Pa(毫伏/帕)或dB(0dB=1000mV /Pa)。一般駐極體話筒的靈敏度多在0.5~10mV/Pa或-66~-40dB範圍內。
  • 駐極體麥克風和電容麥克風的區別
    駐極體話筒是電容話筒的一種。電容話筒的基本原理就是用一個電容器作為聲信號——電信號的轉化器,這個電容的一個極板可以感應聲壓的變化,起到聲信號攝入的作用。通常這一極由金屬化的高分子膜片構成,與另一極構成一個極間距離可以改變的可變電容。在有聲壓作用時,膜片發生振動,振動強度、振動頻率都由即時聲壓決定,電容容量也相應的隨聲信號而發生變化。
  • 駐極體
    駐極體(electret)又稱永電體,是一種極化後能長久保持極化強度的電介質。它的製備材料較為豐富,有石蠟、硬質橡膠、碳氫化合物、固體酸等許多有機材料和鈦酸鋇、鈦酸鈣等一些無機材料。駐極體的用途廣泛,可用來製造高壓電源、換能器、傳聲器、靜電計等,而近年來在生物材料上的應用更是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
  • 話筒放大器電路圖大全(六款話筒放大器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無論我們把話筒插在調音臺上,音效卡上,或是卡拉OK機上,這些設備都有一個(或多個)話放,那麼,還有一種是獨立工作的話放,他只負責把話筒信號放大並且進行一些必要的處理,然後變成線路輸出信號再輸出出去。 話筒放大器電路圖設計(一) 原理圖如下圖所示,採用MC2830形成語音電路。傳統的語音電路無法區分語音和噪聲的輸入信號。
  • 幾款經典簡單的音效卡話筒功放電路分析
    超級簡單的音效卡話筒放大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6258.htm  用於電腦音效卡駐集體話筒前端放大,單管甲類加射隨,製作簡單。     駐極體話筒MIC將拾取的聲音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後,經C2和W從U1的②腳引入,經U1音頻放大後,推動喇叭發音。
  • 駐極體式MIC電路設計
    打開APP 駐極體式MIC電路設計 發表於 2020-03-13 09:02:19 音頻電路中經常用到駐極體式MIC作為拾音器,電路非常簡單,但是也時常會出現問題。
  • 實例講解無線話筒DIY
    駐極體話筒音頻接收放大電路:由駐極體話筒BM、負載電阻R1和耦合電容C1等組成,其功能是拾取聲音轉換為電信號並進行音頻放大。駐極體話筒內部有一個場效應管作信號放大,因此拾音靈敏度較高,輸出音頻信號較大。
  • 聲音傳感器工作原理
    打開APP 聲音傳感器工作原理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7-04 11:47:39   聲音傳感器的作用相當於一個話筒(麥克風)。
  • 全向性和指向性麥克風區別 圖解話筒極頭指向類型
    全向性麥克風磁性、陶瓷和駐極體式麥克風都是全向性麥克風,即等量接受各方向的聲音。目前,駐極體式麥克風被廣泛應用於聲學領域,它是採用一種絕緣的永久性極化材料製成。聲音進入麥克風,聲波的疏密變化引起帶負電的薄金屬膜片振動,隨即將聲能轉變為機械能,膜片振動在駐機體上產生壓力,傳遞至駐極體後板。駐極體後板和膜片底部都與場效應電晶體前置放大器相連並有一終端通向外部。當膜片振動時,膜片和駐極體後板間的距離和空間發生改變,產生電壓,通過固定在麥克風上的場效應電晶體,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再通過終端傳到放大器。
  • 自舉電路應用
    打開APP 自舉電路應用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4-12 14:25:20
  • 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及合作團隊發現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
    Reed教授等研究團隊合作,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測量發現了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electret)——Gd@C82,在駐極體被人類合成100年後將其物理尺寸壓縮到極致的單分子水平(~1 nm,十億分之一米),這是目前人類所知最小的駐極體。
  • 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及合作團隊發現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
    Reed教授等研究團隊合作,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測量發現了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electret)——Gd@C82,在駐極體被人類合成100年後將其物理尺寸壓縮到極致的單分子水平(~1 nm,十億分之一米),這是目前人類所知最小的駐極體。
  • 我國科學家及合作團隊發現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
    Reed教授等研究團隊合作,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測量發現了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electret)——Gd@C82,在駐極體被人類合成100年後將其物理尺寸壓縮到極致的單分子水平(~1 nm,十億分之一米),這是目前人類所知最小的駐極體。
  • 助聽器的工作原理和製作方案
    元器件的選擇  BM是駐極體話筒,它有兩個電極,一個叫漏極,用字母「D」表示,一個叫源極,用字母「S」表示,兩個電極之間電阻為2KΩ左右,用萬用表RX l K檔測兩個電極並對著話筒正面輕輕吹氣,它的阻值將隨之增大,這說明此話筒性能良好,萬用表指針擺動的範圍越大,話筒靈敏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