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老闆所以自己創業
錢穎一:你學商科是為了跟你未來的老闆有共同語言,僅此而已嗎?
埃隆·馬斯克:是的,我碰到我並不喜歡的老闆。
錢穎一:你就決定自己去創業了是嗎?
埃隆·馬斯克:對的,我就是這麼想的。
生活中不可能隨時用第一定律思考
錢穎一:你在很多場合都提到了物理,你喜歡物理,你說過物理的第一定律,這個第一定律幫助你來進行思考,來思考這些複雜的事物,能不能說一下,或者給我們一些例子,為什麼第一定律對你來說這麼重要呢?對你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到底有什麼作用?
埃隆·馬斯克:我認為物理是一種最好的理解新生事物的方式,尤其是反直覺的事物。比方說量子力學它是非常反直覺的,大家可能認為現實上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的,很多實踐證明就是出現這樣的情況,極端的假設情況下是存在的。物理之所以在反直覺的領域取得進步,就是把所有的事物拆開,拆到最本質的核心,然後你從那個地方開始思考,我想這應該說是唯一一個當你要了解新事物的時候可行的思考方法。因為通常我們一般都是類推。也就是說我們都是做別人做的事,只是做一些稍微的調整,這是一個捷徑。
錢穎一:你自己的自主思考並不是特別多。
埃隆·馬斯克:事實上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可能隨時用第一定律思考,但是思考新的事物的時候這樣思考方式非常重要。
錢穎一:你說了很重要的一點,你真正變成有創意,創新的話,就回到事物的本原進行思考的方法。這樣才能變得有獨創性,創造性,否則只是重複別人做的事情,類推的方法試圖理解這個事物。
埃隆·馬斯克:是的,如果你是推理、類推的話,它是一種演繹的方法,但它只是借鑑別人的東西。
錢穎一:也許是個很好的故事,但是本質上只是一個故事而已。這是非常發人深省的論斷,我們非常習慣推理的,這是捷徑。
埃隆·馬斯克:是的,大部分時間是這麼做的,事實上必須這麼做,否則沒辦法生活。
錢穎一:但是你要創新,要創意就必須回到第一定律。
埃隆·馬斯克:這就是關鍵所在。
錢穎一:我們有一個物理學教授,朱教授你有沒有什麼要說的呢?
朱教授:我非常高興你喜歡物理學,尤其是第一定律,我想知道你對中國高中理科教育有什麼想法?因為對於技術創新來說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物理對學生來說學起來難度很大。現在中國的一些教育專家認為美國的學生學習負擔輕,比較能夠享受生活,而中國的學生學習負擔很重,教育部向對學生減負,你對減少高中的物理課程你的看法是怎麼樣呢?
埃隆·馬斯克:我是比較喜歡物理。但最大的問題是說教學方法不大對,一般是教一些公式,需要背一些公式,背這個,背那個。基本的含義並沒有傳達給學生,並沒有教給學生,這些公式代表什麼,實際當中是怎麼利用的,怎麼運用的,事實上這個公式表達或者描述現實的情況,這是非常非常美妙的一點,但是這個信息並沒有傳達給學生。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說你是要教給大家怎麼解決問題,發現問題,而不是怎麼利用這個工具。
你們可能會說把這個問題拆開,分開來看,然後再把它合在一起。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工具呢?需要一個扳手,一個螺絲鉗,各種各樣的工具,當你把工具拆開之後才理解這個工具用來幹什麼的。但是反過來,在螺絲鉗上,扳手上教一個課程,這是非常糟糕的教學辦法,而且很難記得住。
我們大腦的演變過程其實是讓我們記住對我們有關係的東西,所以你首先要創造這個東西跟你有什麼關係,不然你很難記得住它。因為你覺得這個不重要的話就不會記住它,首先要確定什麼重要,什麼跟你有關係,因果是什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自然而然的記住這些知識。
錢穎一:物理學很重要,但是應當另闢蹊徑來教,不要去死記硬背那些公式,而是要攻擊基礎的問題是什麼,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條。
埃隆·馬斯克:你要讓人們感覺得到看到物理之後大開眼界,覺得這是一個特別有吸引人的故事,而不是一堆公式,對他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
希望參與能對人類未來有積極影響的事業
錢穎一:說的很好。在清華對我們教物理來說特別重要。再講一講你現在在幹什麼,這是一張表,MIT技術評估,2015年50個最聰明的公司,全世界有這50家公司,我們在上面看到特斯拉、SolarCity、Spacx在上面佔了三個格子,第一,第九和第二十二,這是不是很棒?對我而言,如果有一家公司列在表上,我們就已經夠自豪了,但你三家都上榜了,特斯拉是第一名,這是特別令人驚訝的,讓人覺得很羨慕的事情。
我知道這三家公司是你自2001年就開始加入的公司,在那之前你已經創造了兩家其他公司,分別是和你哥哥一起創造公司,我有一個問題,我們待會兒再講每個不同的公司,現在的問題就是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當你把那兩家公司賣了,慢慢的創造了這三家公司,但是除了你賣公司得到的資本,你90年代除了掙到那些錢以外,還學到了什麼東西?
當時你是這些公司的創始人,你學到這些經驗在後來15年投注這三家行業非常不一樣的公司,分別是汽車行業、潔淨能源,這兩者好像一點關係都沒有,前兩家公司是英特網公司,後兩家公司跟這個完全沒有關係,能跟我們介紹一下你當時是怎麼想的嗎?是不小心還是機遇巧合?
埃隆·馬斯克:當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就想,我希望參與那些能夠對人類未來促成積極影響的事業,我想有五大領域,包括英特網、可持續能源、去其他星球生活、基因學和人工智慧,最後兩個領域我覺得好像是雙刃劍。
錢穎一:你說的是人工智慧和生物學,你覺得這兩個領域你不想從事?
埃隆·馬斯克:其實我也算是考慮過他們,但我不可能全部參與,我後來發現我還是參與了前三項。我想參與那些對未來有大影響的領域,而不只是創造了公司或只是為了創造公司,剛開始的時候我想在一個公司工作,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想創業的。
錢穎一:他是幫助了你?
埃隆·馬斯克:沒有,我在大廳裡晃悠跟人聊天,後來我想不去創業不知道該去哪,後來就創造了一家公司。
錢穎一:你找不到工作就可以創造自己的公司,這個理由不錯,我們是學生學到第一課。
埃隆·馬斯克:我就是想成為有用之材。
不是為了創造公司而創造公司
錢穎一:在座所有的學生都想做有用的事情。但是你想想航空航天領域是政府從事的角度,技術角度入門太高,資本監管角度入門都很高,很多人也想入這個領域,但他們覺得幾乎不可能,你為什麼認為你可以進入這個航空航天領域呢?
埃隆·馬斯克:它的起源並不是為了創造公司而創造公司,2001年的時候我和幾個朋友討論為什麼不能去火星呢,我們六幾年就去了月球,肯定可以登陸火星了。後來我上美國航天局看火星計劃,發現什麼都沒有,後來我了解他們已經不把這個列入目標了,當時已經取消了登陸火星的目標。
後來我想搞一個慈善活動,把溫室氣體放到火星上去,如果去火星就是我們去過最遠的星球了,這個應當讓公眾覺得熱情澎湃,會給更多的預算,也許我們可以再搞一個所謂的登陸計劃。還去了三次俄羅斯,當時想買他們用過的火箭和航空器以便登陸火星,但後來沒買成,其實我的前提是錯的。因為我以為我們沒有去火星,是因為沒有意願,但實際上不是。
如果人們覺得不可能成功的話就會放棄,後來我想我應當創造一個公司來減少人們去外太空的成本。60年代以來這個技術沒有更多革新了,反而變的越來越糟,成本越來越高,這是我創造這個公司的前提。剛開始以為成功機率最多10%。
為何會改進火箭技術?
錢穎一:所以你承擔了這個風險?
埃隆·馬斯克:沒錯。如果沒有人做這個事情,人們不去改進火箭技術永遠上不了火星。
錢穎一:俄羅斯沒把火箭賣給你,還是你覺得他們火箭太貴,最後開發自己的火箭?
埃隆·馬斯克:後來我也接受了俄羅斯人的報價。我們認為當時火箭是他們因為裁軍裁下來的折扣火箭,當時不買火箭成本又會增加,只是一個短期更便宜的火箭,不會是以後這個火箭一直便宜,所以我們如果可持續登陸火星的話,用俄羅斯人是不管用的。
錢穎一:你有這個意願,後來也做一些工作,跟俄羅斯人接觸,你發現過去幾十年沒有任何進展,因為大家認為登陸火星是不可能的。但是火箭科學是很艱難的科學,不光是CEO,也是首席技術官。但是你的本科學位是商科和物理,你只花三天時間進入PHD的項目,我確保你都是自學的?所有艱難的科學和工程,包括計算機編程、物理所有這些都是自學的,你怎麼自學了這麼多,能不能告訴這裡在座的學生,不經過正常的項目。
埃隆·馬斯克:你自學學的更快,比科班學的更快。
錢穎一:告訴我們秘訣是什麼?
埃隆·馬斯克:讀很多書,跟很多人交談。
錢穎一:光靠看書就可以成為火箭科學家?
埃隆·馬斯克:還有自己做實驗、讀書。有的時候書裡的東西是不正確的。這個有作用的,而且學的很快,只要願意讀書,所有信息都已經寫出來了。
錢穎一:你打開書就變成很難的科學領域的專家,你能做到?
埃隆·馬斯克:比如機器人學,你讀書的速度比聽講座快得多,而且你讀的速度也比聽的速度快得多,所以效率更高。
錢穎一:我有點擔心,我們以後都要失業了。朱教授我們教了很多物理學課程,你可能也有一些問題。比如什麼樣的課程設置?
朱教授:我覺得低年級的學生可以自己自學物理學。但是基於試驗,尤其工程學的學生,還有比較難技術的學生,他們也應當做一些試驗,甚至自己在工廠離做一些小機器人。但你怎麼可以獲得真正的體驗呢?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我們最喜歡什麼樣的物理學課程,哪個物理學課程你覺得是對你的公司,對你的創意思維最有幫助的。
埃隆·馬斯克:物理學的基礎對我來說是最有用的,也就是說如何考慮物理學的方式,就是最有幫助的,我們通過物理學思考問題,首先第一個學習的是他怎麼改變人們的方式,以及一段時間人們的學習方式,因為他們學到一個模型比另外一個模型更好,這對我們來說是有幫助的。最簡單的物理學就是最有幫助的,但是你一定要認真學習,因為物理學101其實是最有幫助的。還有量子物理學也非常有意思,量子物理學是最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