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身灰黑色西裝,沒有系領帶,1米85的身材高大健壯。在10月22日晚上的2015清華管理全球論壇上,他整個過程都面帶微笑,神色平靜,看不出媒體口中一貫的「狂人」氣質。在臺下學生的掌聲和口哨中,他甚至顯得有些羞澀。
馬斯克的另一個身份是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他在論壇上與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展開了對話。
因為女生少,棄電腦工程選商科
對話從馬斯克的大學生涯開始。馬斯克回憶說,17歲時自己從南非到了加拿大,當時並不確定是否要讀大學。工作了幾個月後,他發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是必須通過上大學才能達到的,這才決定上學。
在選擇就讀專業的時候,馬斯克在電腦工程和商科之間選擇了後者,因為「電腦工程專業女生不多」。在馬斯克後來讀商科的女王大學,他遇見了他的第一任妻子。畢業後,馬斯克拿著獎學金去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在沃頓的第二年,他接觸到了物理學,這個學科後來改變了他的人生。拿到了商科和物理雙學位,馬斯克去了斯坦福讀應用物理,但是似乎和所有的天才一樣,兩天之後他從斯坦福退學了。
在馬斯克看來,物理是一門非常讓人眼界大開的學科,是一種反直覺的學科。他舉例說,量子力學就是把所有事情拆開到最本質的核心,然後再向外思考,這給了他新的思考方式。
為參與人類未來當老闆
大學時的馬斯克思考的可不是考試、論文這些事。「我上大學的時候希望參與那些對人類未來能促成積極影響的事業,」他說,「我認為網際網路、可持續能源、移居其他星球、人工智慧和生物學是可以改變世界的東西。」現在馬斯克擁有的SpaceX、特斯拉和SolarCity三家公司就在這些領域發展。他說,自己創建公司不是單純想當老闆,而是想參與人類的未來。
在馬斯克眼中,SpaceX公司就是一個可能改變人類未來的事業。他在這家公司擔任首席設計師,負責開發在地球軌道並最終前往其他星球執行任務的火箭和太空飛行器。他表示,人類的命運有兩種走向,一種是移居其他星球,一種是走向滅絕。在他看來,火星是個人類移居現實可行的選擇。馬斯克預測,10年後50%的人類可能移居火星,因此生產可反覆利用的火箭很重要。SpaceX的目的就是要生產可以重複利用的火箭,降低飛行成本。
在回答錢穎一關於「你希望別人如何看待你」的問題時,馬斯克說:「 一個有用的人。」
創業經歷死裡逃生
馬斯克分享自己創建公司的經歷,坦言自己曾經死裡逃生。「電動汽車開端不好,很多公司生存困難,除了特斯拉和福特,其他都破產了,」他說,「(特斯拉)當時只有10%的機會。2008年最後時刻我們驚險地籌到錢,不然很快就會破產。」SpaceX也有讓馬斯克揪心的時候,SpaceX成立後的前三次火箭發射都失敗了。而他是預算只能承擔3次失敗。不過第四次他們成功。
馬斯克不太建議年輕人都去創建公司。原因是剛開始的樂觀過後就會有極端的痛苦和絕望。所以,年輕人選擇創業一定要有一個好的理由,並不斷地為事業付出。「我的公司就是我的孩子,需要不斷地餵養它。」
不過,他也給年輕的創業者指了一條可行的道路:初創企業家需要資金,可以先從軟體做起。一旦獲得資本,可以去做汽車、火箭這種資本密集型項目。
未來交通由電力驅動
關於未來交通,馬斯克毫不猶豫地表示那是一個電力驅動的世界,不僅僅是汽車,火車、飛機都將實現電動。他還透露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即將投入使用,並表示3年之內就會有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他預測,到2030年有超過一半的汽車都是電動車。
在回答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歐陽明高關於如何看待中國電動車行業的提問時,馬斯克表示,中國電動車的高產量令人印象深刻,中國可持續能源生產和銷售也是世界領先。特斯拉一直公開自己的技術,沒有申請專利,這對中國企業或許有很大的幫助。
關於未來在中國的發展,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推出價格只有Model S一半的Model 3,並計劃在中國投產,從而減少進口稅、更有效地降低價格,甚至讓價格達到Model S的三分之一。這款車的續航裡程也會超過現有車型。
酷愛讀書,想讀《三體》
馬斯克一直強調讀書對他的重要性。作為一個學商科和物理出身的人,馬斯克在SpaceX的火箭研發中需要攻克很多知識上的難關,他一概通過讀書自學做到了。「所有的信息都寫出來了,只要你願意讀書,你可以學得很快。」
馬斯克的閱讀範圍不只在技術類書籍。他對歷史類書籍頗有興趣,歷史那些有趣的人物克服困難的故事,總能鼓舞他。他還喜歡科幻作品,認為在這些書中人類突破了自己的局限,從日常場景超脫出來,大膽地想像和探索,異常美妙。
不過,馬斯克還沒聽說過《三體》。這部由中國作家劉慈欣撰寫的作品講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曾獲得全球科幻屆最高獎之一雨果獎的最佳長篇故事獎。聽了錢穎一的介紹後,馬斯克說會買一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