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稱人工智慧威脅人類生存 專家反駁

2020-11-25 中關村在線

北京時間6月1日晚間消息,人工智慧(AI)創業公司Sentient Technologies創始人兼CEO巴巴克·霍加特(Babak Hodjat)今日稱,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人工智慧威脅論」危言聳聽,它忽略了技術進步的積極一面,可能打消研究人員的積極性。

馬斯克曾表示,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許多知名科技人士對人工智慧將來對社會的影響發出了預警。例如,阿里巴巴CEO馬雲稱表示,自動化將給社會帶來幾十年的痛苦。

此外,特斯拉CEO馬斯克曾表示,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短期內,最直接的威脅是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工作。馬斯克稱,在未來20年,駕駛人員的工作將被人工智慧所顛覆。之後,全球12%至15%的勞動力將因為人工智慧而失業。

馬斯克還稱,人類將來需要與機器相結合,成為一種「半機械人」,從而避免在人工智慧時代被淘汰。為此,馬斯克還專門成立一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Neuralink,研究人機接口。

對此,霍加特周四在接受CNBC採訪時稱,馬斯克的上述言論危言聳聽,那些內容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對於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改變世界的企業,這種觀點將打消他們的積極性。

霍加特說:「從技術角度講,我們距離那個階段還很遙遠。它忽略了一個事實,今天的人工智慧能在許多領域為社會帶來裨益。那種言論是危言聳聽,可能是100年或150年之後的事情。」

霍加特還稱:「人工智慧能幫助我們治療癌症,或解決世界飢餓問題,這不是開玩笑。其實,發表人工智慧威脅論的人們,許多之前或現在從未深入了解過人工智慧,然後就憑感覺理所當然地下了結論。」

霍加特稱,人類一直在通過技術來武裝自己,例如,使用智慧型手機和計算機。但是,通過計算機來強化大腦是不可能的,至少短期內無法實現。霍加特說:「那些只是科幻,距離我們還很遙遠。在此之前,我們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相關焦點

  • Facebook人工智慧負責人稱馬斯克不懂AI 馬斯克如此回應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5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CEO馬斯克又在社交網絡上和人打「嘴仗」了,這次的對象是Facebook的高管。FacebookFacebook人工智慧負責人Jerome Pesenti在社交網絡上表示,馬斯克在談論人工智慧(AI)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Pesenti還表示,根本就沒有AGI(通用人工智慧)這種東西,我們距離接近人類智能還差得很遠。
  • 臉書人工智慧掌門炮轟馬斯克:不懂人工智慧亂說一通
    臉書人工智慧業務掌門傑羅米·佩森蒂(Jerome Pesenti)星期三發布推文稱,在談論人工智慧時,馬斯克都不清楚自己在說什麼。馬斯克被批不懂人工智慧技術馬斯克是多家知名人工智慧創業公司投資者,其中包括OpenAI實驗室和被谷歌收購的DeepMind。
  • 馬斯克:5年內人工智慧就會變得比人類聰明
    馬斯克:5年內人工智慧就會變得比人類聰明 澎湃新聞記者 崔珠珠 綜合報導 2020-07-30 11:07 來源:澎湃新聞
  • 馬斯克的10大瘋狂預言:AI殺手、登陸火星、半機器人類……
    馬斯克堅信,除了火箭,將來所有交通工具都是電動的;20年後所有汽車都是自動駕駛的。他還稱,人工智慧比核武器危險多了,不用動武就能引爆戰爭。將來,人類為了生存必須把自己變成半人半機器。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向來以大膽預言未來著稱,以下為他的10大瘋狂預言盤點。
  • 馬斯克和霍金獲得 「阻礙科技創新獎」
    馬斯克和霍金在普通人眼中代表了最先進的技術進步和科學理論,但他們為什麼會獲得盧德獎呢?原因是他們二人成立了「鬆散的聯盟」,對新技術「杞人憂天」,導致人們害怕人工智慧技術。IT與創新基金會第二屆盧德獎共提名10位候選人,最終的兩位獲獎者得到了3,680選票中的27%。盧德一詞源自19世紀的英格蘭,當時的紡織工人反對使用動力織布機和其他節省勞動力的設備。
  • 宋鴻兵:人工智慧是否會威脅人類,取決於能否進化出人工意識
    意識這個詞的英文是consciousness,這個詞也是拉丁詞演化來的,從古羅馬時代就有這個詞了。它的基本含義是什麼?是感知。注意,智能是什麼?智能是理解。而意識呢?意識是感知。在近代重新給這個意識做定義的,最有名的一個人就是約翰·洛克,他的著作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在表達什麼叫意識。
  • 人工智慧威脅人類?劉慈欣:我對未來保持樂觀
    鍾欣 攝  「基因改造+機器結合」讓人類適應外太空  假設未來人類將移民外太空,那麼如何讓人類適應外太空環境一直是科幻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劉慈欣認為,從基因改造幫助人類進入外太空遠遠不夠。  「基因改造使我們能夠增強適應極端環境的能力,如失重、強輻射、過載、極端溫度等,但從生物學來說,我覺得僅僅通過基因改造讓人類適應太空,能做的很有限,可能要我們人類和機器結合起來。」劉慈欣說,人類如果實現這種改造,會對文化、道德、政治等造成各種衝擊和困惑,「但如果人類要想真正走向太空,在太空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最終必須要走這一步。」
  • 人機結合 馬斯克提議採用神經織網技術
    (原標題:人機結合 馬斯克提議採用神經織網技術) 2017年2月13日,馬斯克在全球政府峰會上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需要對人類與計算機設備進行深化關聯,使生物智能與數字智能相融合。
  • 馬斯克稱金字塔是外星人造的 網友調侃:他想免費旅遊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8月3日電據英國天空新聞2日報導,特斯拉執行長、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日前發推稱:「外星人建造了金字塔」。此番言論立即引發專家關注,埃及國際合作部長拉尼亞·馬斯哈特在推特上發出邀請,希望馬斯克親自參觀金字塔。
  • 馬斯克稱金字塔是外星人造的 網友調侃:他想免費旅遊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8月3日電據英國天空新聞2日報導,特斯拉執行長、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日前發推稱:「外星人建造了金字塔」。此番言論立即引發專家關注,埃及國際合作部長拉尼亞·馬斯哈特在推特上發出邀請,希望馬斯克親自參觀金字塔。有網友評論稱,他也許就是想免費旅遊。
  • 馬斯克火災1年內完成腦機接口
    在科學中,人工智慧可以說對全球的影響巨大,如果人工智慧沒有發展,可能人類還生活在一些忙碌的「工作之中」,而就是因為它的出現,我們生活才變得更加的便利,所以「機器人替代人類」的話題也在不斷出現,同時人類對機器人的擔心也在出現,首先不是說人工智慧會替代人類,讓普通人的就業機會就減少,同時根據霍金在生前的預言,徹底開發人工智慧可能會毀滅人類,也就是說會波及人類的生存,我們不得不說要注意下了。
  • Facebook專家強烈質疑人類預測能力,未來只有靠AI才能自救!
    研究認為,災難性事件可能對社會產生不利影響,最終幫助人類實現自我拯救的可能就是機器。 「一直以來都有人持有這樣的觀點,說我們可能不應該開發AI,因為它可能會摧毀我們,「Mikolov上周六在布拉格舉行的人類人工智慧會議上表示。而在過去和現在的科幻電影中,已經一再展示了這種惡果。
  • 想像中大開現實腦洞 遊戲創造下的人工智慧威脅論
    ,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而早前放出的以女主角KARA為主題的宣傳片也承接著PS3技術演示短片《卡拉》的情節進行了一番深入淺出的展開;大致講述了卡拉作為一個「異端」服務型人工智慧產品,被「毫無專業素養」的產品線檢測員意外放逐後,在人類社會群體中遊歷並尋覓生命意義,探索著生存之道。
  • 世衛組織和法專家齊反駁: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
    原標題:世衛組織和法國專家齊聲反駁: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4 月 16 日,法國病毒學家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在電視節目中發表言論稱,新冠病毒含愛滋病毒(HIV)的核酸序列,有人工操作的痕跡,是實驗室裡人工合成的,並將矛頭指向了武漢病毒所。
  • 專家:人工智慧比人類聰明數十億倍 人機結合才能生存
    北京時間2月13日晚間消息,著名未來學家伊恩·皮爾遜(Ian Pearson)今日表示,人工智慧(AI)可能比人類聰明數十億倍,將來人類要想繼續生存,必須要與計算機進行整合。在今日於杜拜舉行的世界政府首腦峰會期間,皮爾遜在CNBC舉辦的一個研討會上發表了上述言論。
  • 機器會取代人類嗎?解局人工智慧技術的倫理風險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機器會取代人類嗎?解局人工智慧技術的倫理風險丨數據政治經濟觀察網 劉志毅/文 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主要是以計算機為載體推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基於數據的人工智慧的技術可以幫助我們用各種自動化裝置取代人們的各種生產活動,從而提升社會整體發展效率。人工智慧帶來巨大的效能提升的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 馬斯克詮釋未來人機結合:AI與人類成為共生體
    矽谷科技大佬馬斯克用一句古老格言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不能擊敗它們,那就加入它們。」不久前接受Y Combinator採訪時,馬斯克認為人類和機器之間的最佳結果是共生,意即人類自身轉變成為AI。如此一來就不用再擔心產生邪惡AI獨裁的可能性。任何人都可以自願地成為一個「AI-人共生體」。馬斯克用人腦中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和大腦皮質之間的合作來比擬這種關係。
  • 霍金人工智慧威脅論可信嗎?
    進而決策出人類應該以何種方式與人工智慧生存!在現階段,只要是稍微有點名氣的公司都會與「人工智慧」搭上邊,好像只要擁有了人工智慧的基因就能夠讓你沾染上「仙氣」,全球前五大科技公司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在人工智慧領域都有所涉足,足以可見人工智慧這個概念是多麼的火爆,未來的市場價值是多麼的誘人。
  • 人工智慧會最終毀滅人類? 大部分中國專家不擔心
    蓋茨說:「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駕馭,機器能夠為人類造福,但如果若干年後機器發展得足夠智能,就將成為人類的心頭大患。」此前,數十位科學家、企業家及與人工智慧領域有關的投資者曾聯名發出一封公開信,警告人們必須更多地注意人工智慧的安全性及其社會效益。參加聯署的人中包括霍金及馬斯克等。
  • 馬云為什麼不能像馬斯克那樣對待人工智慧
    講這個笑話,是因為在寫馬斯克的文章的時候,在網上看到了一段2019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視頻。大會有一個環節是請馬雲和馬斯克同臺,對談人工智慧。 我們都知道馬斯克是著名的人工智慧威脅論者,不光對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能的奇點來臨深信不疑,而且認為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