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柏菜」這口湯下肚勝過秋褲,有人說,富陽燒飯老孫的「牛骨湯...

2020-12-04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柏建斌 攝影 視範影像

人間至味是清歡。

前些年聽雲君師談起他們陳家私家菜的時候,先生曾專門介紹了他們家傳的雞湯做法,大意是,雞殺好退去毛之後,先用布將整個雞擦乾淨,然後剖肚。而剖開取出雞內物之後,照樣不用水洗,還是用布將其擦乾。然後將整個的雞置於罐內隔水蒸。這樣最後得到的那小碗雞湯,才能夠作為特別輔料用。

當然,直接抿上一口,也是清香無比。

在富陽龍門古鎮,有一種牛骨湯稱得上是異曲同工之物,已揚名小鎮將近30年。

這牛骨湯又數當地有個「燒飯師傅」或叫「燒飯老孫」的人做得最好。

「我原來在鄉裡食堂燒菜,當時也就20多歲,龍門這個地方吃牛很有歷史。那個時候牛肉貴,骨頭便宜,那我就只能盯上牛骨頭了,只要說吃牛骨頭,那肯定就是我這裡了。」老孫大名孫生言,是孫權的59代孫,說話也是牛氣。

「牛要好,並且還要老。」老孫一大早出門歸來,提了幾個袋子的牛骨頭,接著將骨頭倒進乾淨的盆裡開燒。

「你用兩個手指去捏一點骨頭上的肉,感受一下,這肉是不是比較有粘性,粘性大,牛肉新鮮,牛齡起碼3年以上。」我試著體驗了一下,捏過之後,再碰兩個手指,果然感受到一定的粘度。

老孫說,做牛骨湯,牛的質量和年齡非常重要,如果是一年的小牛,或者羔牛,湯怎麼也熬不出那個清香味。

老孫的牛骨湯做法很簡單,但許多人來學就是做不出一樣的味道。

老孫先用開水對骨頭進行衝泡,去掉血水。衝泡後瀝乾,骨頭入鍋,加鹽、生薑,料酒。「燉一鍋骨頭大約十來斤,加酒5斤左右,一般不加水。」5斤酒加下去看不到什麼,堆在鍋子上面的,也還都是骨頭。

先大火,再文火一段時間,然後重複,整個過程將近6個小時。

老孫說,原來都是柴灶燒,現在用大的電鍋代替。

在等待的時間裡,老孫帶我出去尋牛。

「一定要找放養的黃牛,但現在不多了。」老孫說,龍門這個地方一直來有吃牛的習慣,他從小就知道,以前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一,家家戶戶燒牛請客,後來停了。也正因為如此,現在本地在山上田邊養牛的也不多了。

車開到山邊也就10多分鐘,遠遠地就看到了一群黃牛。

養牛的也姓孫,這位老孫說,他養了10來頭牛,我們當天看到的三對都是母牛和小牛,小牛才一歲。公牛在牛棚裡,都3年以上了。

「今年年前要殺幾頭,被幾個老闆預定了,其中有人一下子定了一千斤。」養牛老孫說,他的牛都是吃草或者糧食的。老客都知道這一點,也都找他定。

兩個老孫在一起用土話聊了一陣,年前這幾頭牛殺了,談好牛骨頭都歸燒飯老孫。

回到老孫家,已經滿屋子牛湯香了。

老孫一再講,他的這個烹飪方法實在是簡單,拼的就是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少人來學了,回去試做感覺不行。有的總是會加許多別的調料,而有的加了水一起燉。」

第三次慢燉的時候,老孫揭開蓋子,用大鏟子翻動鍋內的骨頭,他讓我仔細看。「好東西都在骨頭裡,必須慢慢讓它熬出來。」

此時,我大體明白了老孫的意思。其實這一鍋子的牛骨,上面的一大半都是空懸著的,長時間的熬煮讓骨子裡的精華慢慢滴落鍋底,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燉出來的湯。

「真的不用其它調料,鹽、姜、酒足夠,但時間一定要到位,並且也不能一直旺火。」

從中午11點多開始燒,將近下午5點半的時候,老孫準備起鍋。他把牛骨先鏟入砂鍋內,然後勺入一定量的湯。

湯有著淡淡的黃色,非常的清澈,特別是最上面那一層,像是橄欖油一般。

考慮到這鍋牛骨膠重,老孫又將砂鍋置於酒精爐之上。

「先喝一碗湯吧。」砂鍋內冒著熱氣,湯稍稍滾動,顯得更加的清。趕緊勺起一小碗,捧在手中,牛湯特有的清香陣陣襲來,接著喝上一口,不油,是一種汁的感覺,滿嘴的香,細細體味還有淡淡的甜。

這是我喝到過的最完美的牛清湯,這種牛香,非常的純,厚而不油。

難怪有人說一碗好湯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續命。

「好的牛太少了。」老孫說,方圓幾十公裡範圍,一旦有好牛他都能第一收到消息。「現在吃我這一碗牛骨頭湯,也要碰運氣,還得提早預定,要給我時間去找。」

知道這次能喝上老孫的牛骨湯,老廚黃師傅聞訊趕來。臨走時,看到老孫那兒還有七、八斤生的牛骨,老黃買了下來。老孫為此還替他加好了姜和鹽,囑咐料酒燉之前自己加。

次日傍晚接到黃師傅電話,相約去品嘗他即將燉好的那一鍋牛骨頭湯,意思是這一手活不難,會有不相上下的味道。

等揭開蓋子,出現在眼前的是燉爛了的牛骨湯,混沌在一起,看不到一點淡黃清澈的樣子。

牛骨倒是酥爛,只是沒有了那一口清香。

看來,燒飯老孫這三十年,練就的不僅僅是烹飪功夫,更是一種慢食心態。

大董點評:

類似清蒸煲出的牛骨湯,難得嘗到了

柏師今天美食介紹,富陽龍門古鎮的牛骨煲。

這種煲類似清蒸,湯不多,都是骨頭裡蒸出來,不放水,只加料酒。蒸5、6小時。湯上層淡黃,清。清香無比。這是一種老方法,現不多見,更不可能隨意能嘗到。聽聽都是長見識。

相關焦點

  • 火鍋下肚,暖過秋褲,最適合在家做的海鮮火鍋——鮟鱇魚七寶鍋
    知物°食物 FLYING FISH NO.7 天然 | 野生 | 安全 | 新鮮 | 無添加 火鍋下肚
  • 天冷多喝這湯,它倆燉湯是黃金搭檔,喝一碗下肚,熱乎乎的真暖胃
    天冷多喝這湯,它倆燉湯是黃金搭檔,喝一碗下肚,熱乎乎的真暖胃!新年後一股席捲全國的寒潮,幾乎速凍了全國,北方雖然寒冷,但是有暖氣,而南方的小夥伴就受不了了,把陳年的秋褲都翻出來穿上了,還是凍得直發抖。這天寒地凍的時候,人體本能的就會有飲食的欲望,都希望吃一些熱乎乎的東西來驅走嚴寒,通過食物來攝取食物的能量來補充熱量以抵禦寒冷。
  • 寒冬臘月,這碗湯要多喝,一碗下肚渾身暖噓噓,比羊肉湯好喝多了
    寒冬臘月,這碗湯要多喝,一碗下肚渾身暖噓噓,比羊肉湯好喝多了作為一個南方人,真的想說冬天太難熬了,溼度大,溫度低,還沒有暖氣、地暖一系列,真的是實名羨慕有暖氣的北方。這麼冷的天氣裡,準備一日三餐的時候我就喜歡煲一些湯,畢竟湯湯水水的都是熱氣騰騰的,一碗下肚暖身還暖胃,比幹吃一些家常小炒舒服過癮多了。很多人冬天喜歡吃羊肉,羊肉雖然好,但是它羶味太重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的,並且它還是暖性食物,尤其是體熱的朋友多吃還會引起上火呢。
  • 冬季滋補多喝湯,全家就愛喝這湯,一碗下肚,渾身暖乎乎的
    冬季滋補多喝湯,全家就愛喝這湯,一碗下肚,渾身暖乎乎的冬天是滋補的季節,說到滋補身體最好的方法就是喝湯,其實我以前是不愛喝湯的,但是因為家人的飲食習慣,所以現在我就是特別喜歡喝湯了。其實湯是最有營養的,最滋補身體的,湯品中融匯了食材的全部營養,而且湯是好消化好吸收的,尤其適合老年人和小孩子。冬季滋補一定少不了喝湯,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道及簡單快說的營養湯品,就是芋頭排骨湯。芋頭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尤其適合嬰兒和病人食用,芋頭還有一個美稱就是"皇帝供品"。
  • 冬天多喝這湯,滋補身體還美顏,一碗湯下肚,渾身都暖了
    冬天多喝這湯,滋補身體還美顏,一碗湯下肚,渾身都暖了冬天就是一個滋補的季節,這樣身體才能處最佳的狀態,才不會疲憊,我覺得最滋補的食物就是喝湯了,把各種各樣的食材熬在一起,這湯水可以說是聚集了多種食材的精華啊,特別的補。
  • 我家冬天最愛這湯,比鯽魚湯簡單,比排骨湯好喝,一碗下肚全身暖
    冬天是一個寒冷又乾燥的季節,每天給家人做點湯水喝,還是不錯的!我個人覺得番茄肥牛湯就挺好的,這是一道葷素搭配的湯水,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也豐富!番茄肥牛湯我家冬天最愛這湯,比鯽魚湯簡單,比排骨湯好喝,一碗下肚全身暖!自從我學會做番茄肥牛湯,我家隔三差五做一次,每次做上一鍋,大人孩子都搶著吃!
  • 這碗湯熱乎乎的下肚,胃裡暖暖的,小臉紅撲撲
    這碗湯成本不到5塊,驅寒暖身,一碗下肚,小臉紅撲撲我是小C!用柴米油鹽烹飪菜餚,陪你走過三餐四季。如果問,你兒時記憶中什麼湯最讓你難忘。我會說:米酒紅糖荷包蛋。小時候,最愛的就是這碗湯,特別是冬天,一碗熱乎湯下肚,胃裡暖暖的,小臉紅撲撲。每年深秋初冬的時候,家裡總會做米酒,然後爸爸最喜歡米酒搭配糯米小圓子,再加上一些紅糖,湯汁香甜。有的時候還會加一個荷包蛋,做早餐營養豐富。米酒紅糖搭配營養豐富,爸爸也特別喜歡吃紅糖,有的時候還直接用紅糖泡水喝。
  • 天冷了,女性多喝這湯,一碗下肚全身暖,越喝皮膚越水靈,特好喝
    天冷了,女性多喝這湯,一碗下肚全身暖,越喝皮膚越水靈,特好喝最近是越來越冷,合肥的天氣這幾天陰雨連天的,早上出門的時候,都要多加一件衣服才感覺到溫暖,走到寒風中都覺得瑟瑟發抖,所以呢,小編有時間就做這個湯喝,一碗下肚暖全身,而且家人喝著也能驅寒暖胃
  • 一碗湯的厚味
    咕嘟咕嘟的火鍋,暖肚,慰心。舀一勺湯,油皮在沸,白氣喧騰,咽下滾燙的一口,呀,直燙得喉舌恨不得縮回去。記得茅威濤,越劇《五女拜壽》一個「奉湯」的唱段,裡面茅威濤扮演鄒士龍,唱道:「姑娘,姑娘啊,請姑娘放心喝下這暖肚湯……半路上見你昏昏倒在地,怎禁得冰雪滿地朔風狂。」它告訴我,原來,落魄的人走投無路,所要的只是一碗湯。人生衫薄不擋寒,有一碗湯,勝過得意時的金滿箱,銀滿箱。
  • 寒露過後,多給家人喝這湯,無油少鹽食材足,一碗下肚全身都舒服
    本期導語:寒露過後,多給家人喝這湯,無油少鹽食材足,一碗下肚全身都舒服! 最受歡迎的懶人餐,一葷配兩素,十來分鐘煮一鍋,炒菜主食都省了!
  • 臘八暢想——喝下這碗暖肚粥
    臘月初七,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雪。起初是零散飄蕩的雪花,一片片在空中閒閒燕舞,緩緩著地,猶如天外飛仙。美麗的雪精靈結隊成團,一如陽春三月雪白輕盈的楊花柳絮,瑩潤明徹,紛紛揚揚飄落。天寥地闊,四野莽莽。沒有雪的冬天,簡直不像個冬天,尤其這四九寒天兒,或許只有下大點兒,才能證明冬的誠意。「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再有誠意,此時也是冬的小尾巴。雪住雲收,忙跟大伙兒一起揮舞大掃帚掃,又是用力推,又是鐵鍬鏟,有人還興奮地拿手機拍照,樂呵呵計劃著堆個雪人兒,可惜沒胡蘿蔔給它當鼻子插。
  • 一碗羊湯下肚,忘了武漢最低0℃
    厚厚的羊肉,配上乳白色的濃湯,再放上精鹽、胡椒麵兒,趁熱喝一大口,額頭立即冒汗,這才是喝羊湯的真諦。更要去煙火氣濃厚的市井走一走,有些店沒有精緻的門頭和裝修,但口碑相傳的好味道卻讓人流連忘返。窗外風霜雨雪,窗內人縮脖吃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便是冬日裡最溫暖的場景。一碗熱乎乎的羊湯下肚,整個人都暖和起來,即使面對窗外凜冽的寒風,也生出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邁氣概。
  • 陳小春再當爹,霸氣的他,在老婆面前秒變慫男,這正是愛到極致
    說到應採兒應該大家都是蠻熟悉的吧!在娛樂圈中,她也是一位比較受歡迎的女明星了,而且顏值和演技齊飛的呢,但是在嫁給了陳小春後,似乎應採兒和陳小春就過上了歲月靜好的生活,這夫妻也是娛樂圈公認的恩愛夫妻呢,尤其是有了Jasper後,這一家三口更是幸福滿滿呢!
  • 開播前被群嘲「醜」,現在卻甜到上熱搜
    這陣子有一部臺劇。剛開播的時候,評價差不多可以用「罵聲一片」來形容——看樣子,大抵是部沒一處讓人滿意的「爛劇」。不過,誰都沒想到。也讓這部劇從「寫爛了的題材」,搖身變成了讓人同哭同笑的「小小佳作」。那麼到底好在哪兒呢?首先,是這個故事裡的主線CP。
  • 「暖心小短句」有人慌張見面,有人簡單告別
    有人慌張見面,有人簡單告別。 有的人,也許去見一面,便慌慌張張地離去,有的人,只是簡單地告別,卻變成了再也不見。Some people panicked to meet, some people simply said goodbye.
  • 「社畜」青年為什麼需要「沙雕」文化?
    從類型來看,不難發現「沙雕」風的劇集作品主要被兩大類包攬,一類是輕量級古裝,另一類是青春甜寵,且這兩大類都被深深植入了喜劇元素。首先來看古裝,輕量級古裝劇集可以說是國產沙雕「重災區」。數據顯示,在沙雕劇集市場上,古裝沙雕佔據了半壁江山。
  • 廣東媽媽花2小時煲這碗湯,春天也要多喝,一碗下肚,胃暖暖的
    廣東媽媽花2小時煲這碗湯,春天也要多喝,一碗下肚,胃暖暖的「媽媽,今天喝什麼湯?」每天開飯之前,孩子都會問這麼一句,吃飯先喝湯,也成了這孩子的習慣,許多廣東的孩子,從三歲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媽媽們就會準備一些易吸收也比較簡單的湯,孩子小,可以喝瘦肉水,等到孩子慢慢長大,脾胃功能都逐漸發育成熟了,媽媽們煲的家常湯,孩子們都已經習慣了,北方閨蜜們都說論養孩子以及煲湯,還是佩服廣東人,尤其是廣東媽媽,付出的心血不是一般的多。
  • 早餐,給孩子做這碗面,湯鮮味美,簡單營養,一碗下肚,暖暖的
    考慮到是給孩子補充營養,我做的這碗面有葷有素,葷菜營養,素菜豐富,不僅補充營養易消化,而且十分開胃,我兒子特別愛吃。這碗面叫番茄雞蛋面,用到的食材有雞蛋、番茄、豬肉和油菜,湯汁鮮美,味道酸酸的,肉鮮蛋嫩,營養均衡,跟麵條搭配一起,吃起來特別香。番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湯汁帶點酸味,另外富含的維生素和粗纖維,有開胃助消化的作用。
  • 古言穿越文:洞房花燭夜,側妃挺著孕肚來叫囂,她絕望喝下絕子湯
    小可愛們大家好,又到了小編的日常推書時間了,相信愛看小說的人不在少數。小編每天都會在這裡為大家帶來好看的小說,歡迎大家品讀,內容精彩不要錯過哦。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古言穿越文:洞房花燭夜,側妃挺著孕肚來叫囂,她絕望喝下絕子湯。
  • 「月色真美」如果有人對你說「月色真美」,千萬不要出去看月亮!
    夏目漱石曾說過「今夜は月が綺麗ですね」月色真美。這是一個把「I LOVE YOU」譯成「月色真美」的人才!月色真美,解釋為「因為有你在,月亮才格外美麗。」月色真美安曇在告白前想起了這句話(把「I LOVE YOU」譯成「月色真美」的,是太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