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親手將四個女兒推落火坑的奇男子

2020-12-06 八千女鬼上山

家長們總感覺大齡女兒嫁不出去沒面子,被家暴也勸她們要忍因為離婚沒面子,你的面子有多了不起呀要用女兒一輩子的幸福去換?

這裡有個現成的例子,被人推崇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不就因為在四個女兒的婚姻問題上決策處置不當,導致有三人不滿四十歲就鬱鬱而終,從而成為他一生最大黑點的嗎?

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在坊間的名聲一向是很好的。

為人所稱道的是,文武雙全、位極人臣的曾國藩尤擅治家,《曾國藩家書》直到現在還是常銷書,曾國藩的治家原則總結起來是八個字:和以治家,勤以持家

和以治家的關鍵是家中人人要講孝悌,孝就是對父母、對長輩的感恩、尊敬與贍養,悌是指兄弟之間和睦友愛,也就是同輩之間的融洽與和諧。曾國藩認為,孝友之家,往往可以綿延十代八代不衰。

勤以持家在曾國藩的字典裡有兩層意思,一是家庭成員要克勤克儉,一是做家長的要勤以言傳身教。

比如兒子曾紀澤喜歡西方社會學,曾紀鴻喜歡數學和物理學,曾國藩雖然一竅不通,也能儘自己所能去了解,去努力學一點。

無論再忙,他每日總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陪家人,他認為有些教育不能假手他人,和孩子共同學習、溝通討論的親子時光非常重要,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在對五個女兒的教育上,和兒子們重學識教育的側重不同,曾國藩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兒們是朝著賢妻良母的方向去培養的,他親自為女兒們制訂每天的「功課單」如下:

早飯後,做小菜、點心、酒醬之類,食事;

巳午刻,紡花或績麻,衣事;

中飯後,做針線刺繡之類,細工;

酉刻,做男鞋、女鞋或縫衣,粗工。

並且要親自驗工:食事每日驗一次,衣事三天驗一次,細工則五日驗一次,粗工每月驗一次,每月須做成男鞋一雙。

並說:「吾家男子於看讀寫作四字缺一不可,婦女於衣食粗細缺一不可。」

曾家的五位小姐在這般精心地「栽培」之下,身上全無驕嬌二氣,絕不是電視上演的那種刁蠻無理的千金小姐,但是除了最小的女兒曾紀芬之外竟無一個得善終,這又是為何呢?

這大概得由曾國藩來背鍋。

曾家小姐們完全奉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嚴厲家規,婚姻全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全無一點主宰命運的可能。

對她們以及那個時代的女性來說,婚姻就是第二次投胎,往後過的好不好,全看父母眼光準不準,肯不肯為女兒的終身幸福著想。

曾國藩不是賣女求榮之人,出身貧寒農家的曾國藩向來警惕那些官宦人家的子弟與家風,甚至為了避免掌權者的猜忌,他在聯姻之時刻意迴避門第觀念、貧富等級,所以他擇婿盡力避免政治或經濟地位上的門當戶對,更多地選擇那些知根知底的書香人家。

他這麼做的初衷很好理解,門當戶對的政治聯姻容易讓女兒受委屈,適當地「低嫁」可以讓女兒在夫家更有地位,自己認可的孝友書香之家教育出來的孩子也錯不了,家庭氛圍也比較融洽。

總結起來,曾國藩的女婿們有如下幾個共同特點:都是曾國藩的湖南好友或同僚的孩子;女婿們的父親都是德才皆備的有識之士;女婿們都通過了曾國藩的面試,可謂知根知底。

這麼看來曾國藩對選婿已經夠上心的了,怎麼最終結果會如此慘烈呢?

且聽我慢慢道來。

曾國藩的長女曾紀靜6歲那年,曾國藩給她訂了一門娃娃親,對方是翰林院編修太史袁芳瑛的兒子袁渝生,兩家人是湖南老鄉。袁芳瑛是晚清著名的藏書家,兩人在同為京官之時常常結伴去琉璃廠淘古書,一來二去,兩家人就熟稔起來了。

當時袁芳瑛的長子袁秉楨長得聰明伶俐,討人喜歡,曾國藩認為三歲定八十,此子不錯,可堪為婿,便與袁芳瑛一拍即合。

但是曾國藩沒想到的是,袁芳瑛長於藏書,卻短於教子,袁秉楨長大之後,非但不喜歡讀書,更對父親的藏書起了一種病態的厭噁心理。

袁芳瑛死於松江知府任上,當時袁秉楨和曾紀靜都是18歲,還未完婚,但袁秉楨「不喜故書雅記,以五間樓房閉置諸籍,積年不問」的名聲已經流傳開來。

袁秉楨有書不讀,別人就會來打主意,袁秉楨有飲酒和賭博的嗜好,於是有人就請他去喝酒賭錢,欠下債後,就以書作抵。而袁秉楨發現了他家書的價值,第二年乾脆就租來一條船,載數百箱書,運往武漢競售,購者

其父一生耗盡心血收集的珍本古籍,被晚清著名學者李盛鐸稱袁氏藏書之盛為「二百年所未有」,就這樣被這個不孝子一朝散盡。

其時,袁秉楨人品的優劣已經一眼便知,但是曾國藩沒有為了女兒的終身幸福毅然悔婚,他認為如果此時悔婚會被人詬病嫌貧愛富,且對不住已故老友的在天之靈

為了成全他個人的面子和名聲,在守孝期滿之後,他還是讓長女嫁入了袁家。

曾紀靜嫁入袁家之後才發現,袁秉楨的惡劣行徑還不止是嗜賭濫飲,在她進門之前,他就已經瞞著曾家未婚而先娶妾,這在當時的世家大族裡簡直是笑話和恥辱。

大家看《紅樓夢》便知,賈寶玉沒有娶正妻之前,和他有了夫妻之實的襲人始終算不得正經的姨娘,而只是通房大丫頭,至於通房大丫頭能不能當上真正的妾,還得看正妻的臉色,賈璉在婚前的通房大丫頭就被王熙鳳趕的趕賣的賣,最後只留下王熙鳳自己帶來的平兒。

△平兒算是鳳姐的自己人,然而在善妒的鳳姐手下仍是百般小心討好。

至於像薛蟠那樣沒有娶正妻就先娶了香菱做小妾的,一來薛家只是皇商,商人而已,算不得世家大族這種清貴之家,二來薛蟠本來就是個不守規矩欺男霸女的混世魔王,也就他幹得出這樣的事兒。

袁秉楨這個人,也就是活脫薛蟠,他娶了小妾還不滿足,還經常出去眠花宿柳,對曾紀靜實行婚內冷暴力,基本不去她房裡,她一直未曾有孕。

曾紀靜只得向兄長曾紀澤哭訴她的遭遇,曾紀澤又告知曾國藩,曾國藩聽說了之後也挺上心,他在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四日給紀澤的家書之中,專門討論如何教育這個女婿。他說:

爾信極以袁婿為慮,餘亦不料其遽爾學壞至此,餘即日當作信教之,爾等在家卻不宜過露痕跡。

我家內外、大小,於袁婿處禮貌均不可疏忽。

人所以稍顧體面者,冀人之敬重也。若人之傲惰、鄙棄業已露出,則索性蕩然無恥,拚棄不顧,甘與正人為仇,而以後不可救藥矣。

曾國藩從兩方面來考慮,其一,自己作為長輩,可以出面寫信教導。

其二,要家中眾人不露痕跡,照顧其體面,畢竟是世家子弟,體面還是要顧及的,給他面子他就不會太過亂來。

再者,犯錯之初,總有悔改之心,故還要人去敬重他,否則惡行暴露無遺,便會蕩然無恥,所謂破罐子破摔,也就不可救藥了。

如果這樣也無效,曾國藩在信中繼續說:若久不悛改,將來或接至皖營,延師教之亦可。

曾國藩決定自己下手管教這個女婿了,他想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一向是成功的,幫助女婿浪子回頭也不是難事。

結果袁秉楨的表現狠狠打了曾國藩的臉。

據曾國藩的日記記載,同治二年五月,曾紀澤帶著袁秉楨、曾紀靜夫婦來到安慶。曾國藩立即聘請老師,教其讀書,然而袁秉楨就是榆木腦袋不開竅,根本無心向學,曾國藩《與澄弟》(同治二年十二月初四日)說:「袁婿讀書之事拋荒太久,又心之所向不在此途,故不令其拜師上學。」「延師教之」計劃宣告失敗。

既然不喜歡讀書,那麼就去做事吧!曾國藩向來不是死讀書之人,他認為做實事也是磨練人心性意志的一種辦法,既然袁秉楨喜歡和人打交道,他就因材施教將女婿安排到了徐州糧臺工作,讓他參與實務。

可是曾國藩日記同治四年二月初九日的日記記載,袁婿仗著自己是曾國藩女婿強封民房,娼妓多人,公然強佔民宅嫖娼,將嶽父氣的三屍神暴跳。

曾國藩不能總不能打女婿吧?所謂「刑不上大夫」,於是就打他的家丁幾百杖,又給他招來的妓女掌嘴幾百,殺雞給猴看。

聽說嶽父大人的諸般處置之後,袁秉楨非但沒有被嚇到,反而以死抗爭,當夜吞服鴉片自殺。

曾國藩第二日的日記說:「聞袁婿於昨夕吞鴉片煙服毒,其毒甚重,指甲已青,兒輩以藥救解之,直至申刻嘔吐二次,始有轉機。」

經此一變之後,女婿的行為有所收斂,該月十四日,在妻子等人的陪同下,向嶽父大人「謝罪」,並表示「願圖自新」,曾國藩也「為之少慰」,並將此事寫於日記之中。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曾國藩的良苦用心,換來的卻是絕望

袁婿的最後結局,曾國藩在家書之中作了交代,《諭紀澤紀鴻》(同治五年三月十九日)說:

袁秉楨在徐州糧臺扯空銀六百兩,行事日益荒唐。

頃令巡捕傳諭,以後不許渠見我之面,入我之公館。

渠未婚而先娶妾,在金陵不住內署,不入拜年,既不認妻子,不認嶽家矣。吾亦永遠絕之可也。

袁秉楨虧空六百兩官銀用以花天酒地,這觸犯了以清廉為傲的曾國藩的逆鱗,再回顧袁婿曾經犯的未婚納妾、不認嶽家、不認妻子的過錯,他痛定思痛,決定和這個女婿斷絕關係,老死不相往來。

你以為曾紀靜就此逃離火坑了嗎?並沒有。

在這封信的最後,曾國藩寫下了對大女兒的命運判詞:「大女送至湘潭袁宅,不可再帶至富圫,教之盡婦道。」

他可以不認袁秉楨這個女婿,但是他還是要認自己的女兒是袁家的兒媳,他讓兒子將長女送回袁家,不可再帶回湘鄉富圫的曾家,要讓長女去盡婦道

曾國藩不可能不明白長女回到袁家面對的是怎樣的生活,但他認為,這樣才是「合理」的,女子的命運就該如此,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

在《諭紀澤》(同治二年八月初四日)裡,他就談到過對女兒們的期待:女不可戀母家富貴,慎無重母家而輕夫家。

大女理應在袁家侍姑盡孝,本不應同來安慶,因榆生在此,故吾未嘗寫信阻大女之行。

餘每見嫁女貪戀母家富貴而忘其翁姑者,其後必無好處。

餘家諸女,當教之孝順翁姑,敬事丈夫,慎無重母家而輕夫家,效澆俗小家之陋習也。

在曾國藩的價值觀裡,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本來長女都不該和袁婿同來安慶的兩江總督府,而應該在袁家伺候公婆以盡孝道,更何況袁婿被趕回袁家之後呢?

當時25歲的曾紀靜回到夫家之後面對的是丈夫和整個袁家的冷暴力,在多次寫信回家求助未果之後,於29歲在袁家鬱鬱而終,臨終前袁秉楨甚至在外花天酒地沒有去見她最後一面。

不過估計她也不會想見到他吧。

曾國藩的次女曾紀耀18歲時嫁給曾國藩的養子陳遠濟,陳遠濟的生父陳源兗是曾國藩的至交,既是同鄉,又同為戊戌科進士,同時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兩家一向交好,陳遠濟幼時父母雙亡,相當於是曾國藩看著長大的。

這樣的女婿應該夠放心的了吧?沒想到陳遠濟幼時聰明慧敏,長大後懶惰平庸,沒有上進心,科舉屢屢不第,靠當私塾先生過活,還需曾紀耀紡紗績線填補開銷,因為父母早逝,陳遠濟性格頗有怪異之處,還有咯血的隱疾。

據曾紀芬所著《崇德老人自訂年譜》 上說: 「仲姊之嫁後生涯, 有非人所堪者, 而委曲順從卒無怨色。 」

後曾紀澤出使英國,提攜自己這位妹婿,讓他做了自己的幫辦,帶著他們夫婦一起去了英國,最終39歲的曾紀耀客死異鄉,曾紀芬用抑鬱終身無生人之歡令人念不置這幾句話總結了二姐短短的一生

三女曾紀琛的命運更為不堪,她嫁的是湘軍有名的戰神羅澤南之子羅允吉,羅澤南為了回援被困戰陣中的曾國藩,急攻武昌城不下戰死,使得年幼的羅允吉一早喪父。

出於對好友的愧疚和對羅家的補償,曾國藩給兩家定下了親事,這已經是曾國藩第三次因為女婿他爹的能力強人品好,以及和他交情好就把女兒嫁出去了,而事實證明,這次婚姻更加失敗。

因為羅允吉早早失去了父親的教導,他養於婦人之手,成為了一名性格暴躁的媽寶男

羅允吉的生母周氏是羅澤南的小妾,出身農家,沒什麼文化,膝下只有這一個兒子可以依靠。

丈夫去世之後,她對這個獨苗百般溺愛。羅允吉在寵溺中長大,脾氣極為暴烈,有什麼要求必須立刻滿足,否則就大鬧不止。

結婚之後,羅允吉凡事稍不如意,或身體稍有不適,就對紀琛大發雷霆。

兒子如此,婆婆更難相處。

曾紀芬說三姐的婆婆「性頗悍厲」,竟讓大家閨秀曾紀琛自己刷馬桶,還縱容婢女辱罵這個兒媳。( 張宏傑《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2:<曾國藩家書>與曾氏家風文化》,嶽麓書社2017年2月)

很難想像吧,大清朝最風光的權臣之一的親生女兒,竟然在婚後被妾室出身的婆婆虐待,去刷馬桶,甚至連婆婆身邊的婢女都能辱罵她。

曾紀琛實在難以忍受這樣的丈夫和婆婆,給大哥寫信哀求他向父親求情能不能回娘家居住,結果曾國藩於同治二年正月廿四日回了一封信,徹底斷絕了紀琛的念想

羅婿性情乖戾,與袁婿同為可慮,然此無可如何之事。不知平日在三女兒之前亦或暴戾不近人情否?

爾當諄囑三妹柔順恭謹,不可有片語違忤。

三綱之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地維所賴以立,天柱所賴以尊。故《傳》曰:君,天也;父,天也;夫,天也。《儀禮》記曰:君至尊也,父至尊也,夫至尊也。君雖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雖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雖不賢,妻不可以不順。

吾家讀書居官,世守禮義,爾當告誡大妹三妹忍耐順受。

吾於諸女妝奩甚薄,然使女果貧困,吾亦必周濟而覆育之。目下陳家微窘,袁家、羅家並不憂貧。爾諄勸諸妹,以能耐勞忍氣為要。

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勞忍氣四字上做工夫也。

這封回信大概的意思是,即便女婿是像薛蟠一樣的混世魔王,我的女兒們也萬萬不能做潑辣的夏金桂,而是要做忍氣吞聲、溫柔順從的香菱,不可輕易對丈夫說一句頂撞違逆的話。

因為丈夫就是天,夫可以做壞事,妻卻不得不順從。你看你老子我官多年,為人處世不也是在忍氣耐勞這四個字上下工夫嗎?

曾國藩其實很不厚道,他在官場上可不是真的做委委屈屈的香菱,他遇到爭鬥的時候往往是在外人面前哭著喊著自己是香菱,拼命示弱,暗地裡卻是像夏金桂那樣卯足了勁兒去戰鬥的。

但他卻不把這些鬥爭技巧教給自己的女兒們,只一味讓她們忍受婆婆和丈夫的虐待,果不其然,這些女兒們的命運,也就跟香菱一樣了。

紀琛在羅家戰戰兢兢地活到了五十多歲,為了盡「婦道」,她生下的兒子沒養大,就給羅允吉張羅著納妾,羅允吉早逝後,紀琛依然留在羅家守寡伺候婆婆。

四女兒曾紀純所嫁是郭嵩燾之子郭依永,這位女婿的人品、學識都很優秀,繼承了他爹的優良品質,可惜身體不好,21歲就去世了。

他的母親是郭嵩燾的小妾,為人刁鑽刻薄,對曾紀純充滿敵意,曾紀芬稱「(四姐)日食至粗之米,唯以菜菔為餚,月費一銀亦吝而不與。其境遇艱苦可知矣。」

曾紀純此後在惡婆婆家中,獨自撫養兩個幼子,整日溫飽不繼,三十五歲就積勞成疾去世了。

曾國藩晚年也曾痛悔過,說:別人說我會看人,女婿都沒選好,還談得上什麼會看人,我心裡慚愧。

他在日記中提到得知長女過世噩耗時的心境:「接李少泉信,知長女適袁者於九月下旬去世,為之傷感。……不料女兒中有袁氏女之變,老境頹唐,不堪傷感。」

唐浩明先生將曾國藩的嫁女悲劇歸結為三點,一是曾國藩選的不是女婿而是親家,二是一旦定親不能悔改,三是夫死女不能改嫁

四個女兒的悲劇,可以說是曾國藩造成的,但又不能完全歸罪於他。

身為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人之一,曾國藩也有難以逾越的時代壁壘,他知道中國需要開眼看世界才能強大起來,他是堅定的洋務派,在他的奔走之下,清政府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

但是曾國藩不知道的是,真正能讓中國人站起來的,不是西方的技術,而應該是先進的理念,只有程朱理學不再戕害人性,人們的思想才能進步,社會才能發展,國家才能強大。

所以到了小女兒曾紀芬的婚事這裡,曾國藩表現出了難得的開明,他不再早早定下娃娃親,不再因看重父親而選其子為婿,而是決心要給五女選一個人品好、學問好、家境好、公婆好、體質好的五好女婿。

△曾紀芬晚年肖像

最終曾國藩為女兒選中了衡陽人聶緝槼,聶婿自小得父母嚴格教導,人品極好,雖然父親出身不高,官兒做的也不大,卻以本人的能力得到了曾國藩的認可。

曾紀芬在24歲的「高齡」才嫁入聶家,在她婚前,父親、母親以及聶緝槼的父親都過世了,小兩口失去了父輩的蔭庇,一切都靠自己奮鬥,卻過得前所未有的幸福。

聶緝槼歷任浙江按察使、江蘇布政使、安徽巡撫、浙江巡撫等要職,後來不做官的聶緝槼竟然開始經商、到洞庭湖區墾種,積累起雄厚的資本,1908年以三十二萬兩銀子買下一家紡織公司,成為近代早期著名的民族資本家。其子聶其傑於1920年出任上海總商會會長,聶氏家族在上海工商界地位舉足輕重。

曾紀芬則活到90歲,晚年號崇德老人,她和丈夫一生感情甚篤,有11個子女,其中有9個為她所親生。到她1942年臨終前,子子孫孫四世同堂,已有100多號人了。

可以說曾紀芬獲得幸福的代價太為高昂,她的父親曾國藩先生足足用了四個女兒的婚事去練手,才總結出了嫁女兒的成功要訣:不要用父輩的面子問題去左右兒女的婚事,子女的婚姻不是用來滿足父母願望的,而應當是他們獲得幸福的途徑。

難道孩子過得開心快樂不是父母們一生最大的願望嗎?逼他們結婚,逼他們生孩子,看他們苦不堪言的表情,你難道會從中獲得快感嗎?

同時,也要請各位被催婚催生的孩子們醒醒,大清早都亡了,你不是只能哀求父親開恩救你的曾國藩女兒。

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不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的決定權在你手上,只要你經濟獨立、人格健全,你就不該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手上,就算是至親也不行。

畢竟到最後承受一切的,不是逼你做決定的人,而是你自己啊。

點擊標題右下角的【關注】,評論區留下您精彩的留言,讓我們成為互關好友,每日帶您獲取淹沒在時間長河中的歷史真相,在歷史的潮流中洞見歷史,解密塵封已久的歷史檔案,了解坊間流傳著的匪夷所思的傳說,還有古老的文化中沉澱下來奇聞軼事,未解之謎,科學探索。放鬆心情的同時激發起你的無限好奇求知慾!帶您領略不一樣的歷史。每日持續更新中,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聖人」曾國藩為何推親女兒入「火坑」?專家:日記早已給出答案
    「完人」曾國藩近幾年被追捧得厲害,他出生於普通家庭,卻憑藉一番努力,扶搖直上,同時他嚴於律己,對自己要求甚為嚴格,他的後代大多也比較有出息,因他的家書流傳於世,世人對他的家風也津津樂道。在越來越多的追捧中,曾國藩被大家塑造成了「聖人」,然而正是這位聖人卻將自己的親生女兒推進了火炕。
  • 虎毒不食子,為何公孫止要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公孫綠萼?
    《神鵰俠侶》中的反面角色甚多,有金輪法王、李莫愁、尹克西等,但是大家想到了麼,其中有一個為最陰毒之人,他就是絕情谷的公孫止,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他卻想要將自己的親生女兒殺害,公孫止為何這樣呢?為何連自己的骨肉都容不下,要將自己的女兒公孫綠萼推下深淵?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個話題。
  • 曾國藩談讀書,養成敬、靜、淡、遠四個字
    大多數人讀白了頭髮,也就是個秀才。在鄉鄰中擁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和聲望。但是其中的哀傷難於人表白,可是曾國藩的讀書求學之路,特別的順利。本文就是找到了一篇曾國藩談讀書,養成敬、靜、淡、遠四個字的日記,探討一下學霸的養成。曾國藩是這樣評價自己讀書的,一生愛書如命,可是沒有能夠留下作品,福澤後人,深感沮喪。
  • 英國男子後悔離開武漢回國:做了錯誤的決定,反而「跳入火坑」
    英國男子後悔離開武漢回國:做了錯誤的決定,反而「跳入火坑」  olivia chan • 2020-05-07 18:45
  • 美國一男子性侵親生女兒致死,女兒只有10個月大
    10個月大的女孩,你會如何對待呢?把她捧在手心?給她唱搖籃曲哄她入睡?然而這些尋常女孩會體驗到的幸福薩拉都沒有體驗過。僅僅10個月的她已經永遠地閉上雙眼,躺在冰冷的停屍間。而這一些,都是因為她的親生父親奧斯汀·史蒂文斯。
  • 高鐵上男子將座位讓給女兒,自己坐在地上,12張父親照片催人淚下
    男子闖關東連生四女生活落魄,如今小女重病陷絕境——50歲的韓海森是徐州人,20多年前闖關東,在東北成家連生4個女兒,生活落魄。兩年前,小女患上了再生障礙性貧血,讓這個原本就貧窮的家陷入絕境。韓海森唯一選擇是放棄小女的治療,而孩子的小姐姐哭著求他,讓妹妹活下去,長大了她還債,韓海森選擇了堅持。
  • 曾國藩人生的重要轉折-精神升華
    曾國藩精神升華這個轉折點出現其父去世,曾國藩在家丁憂守制的一年多時間,而令曾國藩開悟的著作就是道家經典《道德經》和《南華經》,這也是曾國藩人生走向高潮的一個重要原因。之前的曾國藩至純至剛,完全都是採取儒家直接、法家強權的方式,之後的曾國藩內聖外王,大柔非柔,至剛無剛,人生境界完全上升了一個高度,比如以下幾個細節:一,丁憂守制的曾國藩在接到皇上二次出山的命令後,不再像之前滿腹牢騷,他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想法,僅四天時間就整裝出發。
  • 聖人兩個半,為什麼曾國藩只能算半個?
    曾國藩是近代神一樣存在的人物,後人對他的評價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他資質平庸卻實現人生逆襲;他創建湘軍打敗太平天國,挽救大清於將傾,立下不朽功勳;他桃李滿天下,留下太多名言金句,堪稱人生導師。近100年來,有無數崇拜曾國藩的人,甚至蔣介石和毛澤東都對他有很高的評價。
  • 曾國藩與洪秀全的區別,其實就是聖人與神棍的區別
    太平天國失敗,洪秀全敗給曾國藩是必然的。因為曾國藩與洪秀全的區別,其實就是聖人與神棍的區別。當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崛起於東南之時,誰最高興?帝國主義列強最高興。按照洪秀全的說法,耶穌又娶了個老婆,耶穌的老婆起碼也是一個神吧,可是這樣一來,基督教豈不成了多神教了?所以傳教士們非常希望跟洪秀全討論討論,澄清洪在這個問題上的錯誤認識。曾國藩一直在試圖跟世界靠攏,而洪秀全卻閉上眼睛關上門,距離世界越來越遠。
  • 我已經二婚了,難道還要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嗎
    可是已經是二婚了,依然沒有得到自己曾經渴望的幸福,似乎又重複了當初的悲哀,又一次站到了婚姻的十字路口,難道還要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嗎?網友小雅,就站在這樣的十字路口。現在的她,常常有一個念頭盤踞在腦海:我到底還要不要再離婚?
  • 《曾國藩》:子孫皆成才,家庭教育成功的秘訣在哪裡?
    曾國藩是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要求後代一生銘記16個字——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曾國藩認為孩子如果在驕奢淫逸的環境下成長,長大是不可能有出息的,所以他首先教育孩子如何懂得勤儉生活。曾國藩嚴格要求自己,他在朝做官幾十年,飲食起居,從不放縱,堅守著樸素的家風。
  • 軍統女特務的絕技,身體就是殺人利器,她從一個火坑跳到另個火坑
    陳華出身貧寒,從小就遭遇不幸,她在13歲時就被賣到妓院淪為雛妓,在這個巨大的火坑之中,她似乎也是幸運的,被上海警備司令楊虎看中,替她贖身了出來。可萬萬不曾想到,這只是從一個火坑跳到了另個火坑,在楊虎手中陳華只是一個玩物,陳華也很明白楊虎只是貪色,兩人都是各取所需,很快楊虎就成了陳華的跳板。
  • 虎毒不食子,媽媽卻親手將女兒推入河中,原因僅僅是一句玩笑話
    小孩子總會選擇其中一個,導致另一個吃醋不已,恨踢不成鋼,什麼養了個小白眼狼之類的說辭。 但這都是玩笑,畢竟其實父母哪有不為自己孩子著想的?就算是孩子恨自己,該教育也是需要教育。但是下面這位母親,卻僅僅只是因為一句話,就親手將自己6歲而孩子親手推入小河中,導致孩子溺亡。
  • 美國男子愛蛇如命:4米長巨蟒與女兒們「共舞」(圖)
    美國父親讓巨蟒和女兒們共舞(視頻截圖)   人民網 美國底特律有個男子「愛蛇如命」,不但在家裡飼養著30多條各種蛇類與其它爬行動物,甚至還讓一條四米多長的緬甸巨蟒來看護自己年僅1歲多的幼兒。(視頻截圖)   人民網1月3日電 美國底特律有個男子「愛蛇如命」,不但在家裡飼養著30多條各種蛇類與其它爬行動物,甚至還讓一條四米多長的緬甸巨蟒來看護自己年僅1歲多的幼兒。
  • 九運傳真:香港男子網球雙打奪銅牌(附圖)
    中新社廣州十一月十九日電(記者盧峰)由唐敏聰/許建業組成的香港男子網球雙打隊伍今天在落後的劣勢下,奮力反撲,以二比0擊敗湖北選手朱本強/姜山,為香港奪得了全運會銅牌。  兩盤的比分是:七比六(六比四)、六比四。甫開局,湖北選手取得了先機,趁唐敏聰/許建業陣腳不穩,頻頻出錯,連破香港隊兩個發球局,很快便以五比一的優勢佔先。
  • 曾國藩:一個家庭,興旺發達的4種徵兆
    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曾國藩在寫給四弟的家書中寫道:門第太甚,餘教兒女輩,惟以勤儉謙三字為主。即:我家的門第太顯赫了,我教兒女輩,要以勤、儉、謙三個字為主心骨。綜合這2句話,我們可以歸納出曾國藩家訓的核心思想,即一個家庭要有這四種家風——和睦、勤勞、節儉、謙虛。也可以說,曾國藩認為一個家庭有這四種徵兆——和睦、勤勞、節儉、謙虛,則更容易興旺發達。下面我們來一起具體看一看!
  • 韓媒透露CxMax將在下賽季執教KZ,網友: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
    然而關於CxMax的消息還不止這些,根據最新韓媒OSEN的透露,CxMax下個賽季的下家目前已經確定了,那就是KZ戰隊!文中提到的一點就是目前CxMax已經與KZ達成了合同協議,下個賽季將執教KZ,並且薪水據說是業內最高的水平,原本計劃是16號官宣這個消息的,但是因為一些原因耽擱了。
  • 年過半百的女人二婚,「自己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
    王麗,今年已經54歲的她,離婚兩年時間,其實她原本是有一直打算再婚的,最主要的就是因為她自己的第一段婚姻不太幸福,丈夫是一個特別保守的人,所以至於她的婚姻也特別的保守丈夫大男子主義封建思想,婆婆強勢結婚20多年,自己在家做了20多年的保姆,她等兩個孩子長大成人之後離婚了。
  • 軍閥楊森,老婆成排兒女成連,用曾國藩家書管理10個老婆32子女
    文章參考楊森四女兒楊小捷的回憶,是其與父親楊森一起生活中的一些見聞。楊森,號子惠,四川廣安縣人,於1884年,在成都軍官速成學校畢業後,於川軍中任職。後來加入滇軍,在趙又新師任參謀長、團長等職。楊森一生好投機,他與軍閥劉湘勾結,殺了趙又新,擔任旅長,投靠吳佩孚做了四川督理。
  • 臺灣男子3個月性侵女兒7次 誘其大玩「國王遊戲」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7月,臺灣桃園警方接獲1起男子性侵小學二年級女兒的案件,該男在3個月內陸續性侵7次,一直到母親查看手機的通訊軟體內容後才發現女兒曾向同學抱怨爸爸對她做的「禽獸」事情,至此整起事件才得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