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大的行星兄弟家中是什麼樣的?科學家:知道後就不會想去了

2021-02-08 藍子新說

相信木星作為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大家一定有所耳聞,但是大家有沒有幻想過如果墜入木星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呢?今天小編和你帶來的就是如果墜入木星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木星的表面像一幅動態的水彩畫,但在很大程度上,這個天然氣巨頭仍然是個謎。那麼,如果墜入木星將會發生什麼?還是應該說一句,因為木星沒有表面,看上去只有無窮無盡的大氣層。

如果穿著標準的太空服墜入木星,那很快就會完結。首先,這樣子甚至進入不了木星,在距離木星約30萬公裡的時候就會因為木星輻射而死。

但是,如果穿一件可以抵禦木星輻射的特殊太空服,才能活著墜入木星。首先,進入木星大氣層時將以每小時近18萬公裡的速度墜落。這比從地球上掉下來要快得多,因為木星引力比地球強得多。

現在仍然可以看到太陽,但是太陽輻射的熱量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了。深入大約250公裡處,您會到達氨起雲,並經歷-150℃的溫度。

而現在,將經過史上最強勁的風暴,木星雲產生的強風高達每小時482公裡。這是因為木星是我們太陽系中旋轉最快的行星,在木星上的一天等於9.5地球小時。

繼續下降約120公裡,這將是所有木星勘探器到達過的最深處。1995年, NASA的伽利略探測器到了這裡,直到它被木星大氣層的壓力摧毀為止。

如果還在墜落的話,這就會變得更黑,直到完全變黑為止。唯一光源來自於周圍發生的雷暴,同時溫度將開始升高。如果不是要巨大的壓力,在這甚至可能會感到舒適。可惜這裡的壓力比地球表面高出1000倍以上。

墜入12個小時後無線電也將無法傳出去,因為無線電波都被木星內部吸收了,並且繼續下降時,溫度將持續升高,壓力也會如此。

當到達木星的內層時,會有一些部分可以遊過去。這是一種既不是液態又不是氣體的物質,被稱為超臨界流體。

穿過這部分後,溫度會變得更高,最終,溫度將等同於太陽的表面,但這還不夠,這兒的壓力等於地球表面壓力的200萬倍。金屬氫也將到處都是,這種相對未知的物質可能是稠密的液體。

再下降數千公裡,直到達到木星內核,這可能是固體,但不管它是什麼,沒有疑問的是這裡將是墜入木星旅程的終點。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很是神奇呢?歡迎大家把想法留言到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我們最大的行星兄弟家中是什麼樣的?科學家:知道後就不會想去了
    相信木星作為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大家一定有所耳聞,但是大家有沒有幻想過如果墜入木星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呢?今天小編和你帶來的就是如果墜入木星會是什麼樣的景象。現在仍然可以看到太陽,但是太陽輻射的熱量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了。
  • 宇宙中最大的行星有多大?會不會有比太陽還大的行星
    根據現代天文學家們觀察到的宇宙星球數量來看,宇宙中存在著數以萬億計數的恆星,而恆星的周圍又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行星。就拿我們常見的太陽來說,太陽的周圍就有八大行星圍繞,而其他恆星的周圍更不知道有多少顆行星圍繞,總而言之,只會比想像中的多。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兄弟」:8大行星1個都不少,或也存在生命?
    文/行走天涯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兄弟」:8大行星1個都不少,或也存在生命?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致力於探索外太空,尤其是尋找和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一方面是為了幫助人類未來實現移居其他星球做努力,另一方面則是科學家猜測這些和地球環境相似的星球上也有可能存在生命,而人類一直都想和外星高等生命文明握手,顯然這是極佳的尋找方式。
  • 如果地球也有行星環,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無垠的太空總會讓人產生無限的想像,有人會問,如果地球也有一個行星環,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最近,一位叫做羅恩·米勒(Ron Miller)的科幻插圖畫家創造了一組非凡的圖像,圖像告訴人們如果地球擁有與土星比例相同的行星環,我們的天空會是什麼樣子。    同時,也有天文學家對假想中的地球光環做出解釋。天文學家認為,如果地球有行星環,那麼這個環的外觀會因緯度而變化,世界各地的人們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樣的。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小東西,它比行星可怕多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曾經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如今的太陽系卻少了一個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之所以如何,那是因為冥王星被科學家放出了行星之列。冥王星首次在1930年的時候被科學家所觀測到,它是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的一顆天體,由於它太小了,完全匹配不了行星的身份。
  • 我們現在知道的水星是什麼樣的一顆星球?
    2011年,美國宇航局的信使號水星探測器經過7年長途跋涉後,總算進入水星軌道,這是人類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可以長時間,近距離觀察水星。2015年,信使號燃料耗盡,墜毀在水星,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水星數據,大多來自它。科學家們也根據它傳回來的數據,繪製了第一張完整的水星表面地圖。
  • 我們現在知道的水星是什麼樣的一顆星球?
    2015年,信使號燃料耗盡,墜毀在水星,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水星數據,大多來自它。科學家們也根據它傳回來的數據,繪製了第一張完整的水星表面地圖。那麼,我們現在知道的水星是什麼樣的一顆星球呢白天的溫度可以達到427℃,但是在晚上,溫度卻降到-173℃,600攝氏度的晝夜溫差,是太陽系中溫度波動最大的行星。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的孿生兄弟,同有8顆行星,構造極為奇特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雙胞胎或者三胞胎,他們的樣子長得很相似,但是性格完全不同,有的是安靜,有的是活潑,不過這樣正好成為兩者的區別點,那麼人類都有這樣的現象,而作為一個星球,難道不會有其「雙胞胎」嗎?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第二顆地球,但是結果都不如人意,雖然我們曾經找到了與地球相似度達到95%的克卜勒-452b星球,但是通過研究表明,這枚星球距離地球達到1400光年,根本不是我們所能去接觸的。那麼對此,還真的令人感到失望。
  • 比恆星大300倍的行星被發現,科學家宣稱它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
    宇宙的本體是一個奇點,這奇點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開始變得高溫,緊接著就爆炸。在一陣大爆炸過後,一些宇宙塵埃就慢慢的開始自行的生成一些行星了。當然宇宙星辰的形成是在以億年為單位計算的時間裡演變的。在眾多的宇宙星辰之中,也只有地球是有生命的,目前為止是這樣說。可能有的行星上面也有生命,但是我們人類目前也只是知道地球,自己的家園。
  • 太陽或曾有「孿生兄弟」 第九大行星與它有關
    8月20日,有媒體報導稱,太陽系外圍物質的奇怪特徵,讓科學家推測,或許在很久以前,太陽有一個「孿生兄弟」,這個「兄弟」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尋找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真的有個「兄弟」嗎?科學家根據哪些線索提出這一可能性?如果地球真的擁有2個太陽,人類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 太陽或曾有「孿生兄弟」第九大行星與它有關
    8月20日,有媒體報導稱,太陽系外圍物質的奇怪特徵,讓科學家推測,或許在很久以前,太陽有一個「孿生兄弟」,這個「兄弟」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尋找第九大行星。太陽系真的有個「兄弟」嗎?科學家根據哪些線索提出這一可能性?如果地球真的擁有2個太陽,人類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 太陽或曾有「孿生兄弟」,第九大行星與它有關
    8月20日,有媒體報導稱,太陽系外圍物質的奇怪特徵,讓科學家推測,或許在很久以前,太陽有一個「孿生兄弟」,這個「兄弟」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尋找第九大行星。太陽系真的有個「兄弟」嗎?科學家根據哪些線索提出這一可能性?如果地球真的擁有2個太陽,人類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 太陽或曾有孿生兄弟,第九大行星與它有關
    8月20日,有媒體報導稱,太陽系外圍物質的奇怪特徵,讓科學家推測,或許在很久以前,太陽有一個「孿生兄弟」,這個「兄弟」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尋找第九大行星。太陽系真的有個「兄弟」嗎?科學家根據哪些線索提出這一可能性?如果地球真的擁有2個太陽,人類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 被稱為「行星捕手」,它如何幫助我們找到新地球?
    當然,現在你要給科學家一些時間,他們在設計一些機器人,以後要鑽到冰層底下去一探究竟。從現在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在太陽系裡面,地球目前還是獨一無二的。但是我們也知道了,宇宙當中有很多星星,肯定會有那麼一兩顆跟太陽差不多,在那裡面也住著一個地球。所以 ,讓我們離開太陽系,去更大的銀河系找一找。
  • 人類發現的最大行星有多大?會不會比太陽還要大?
    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之中,最常見的天體就是恆星、行星、衛星、彗星、小行星等這幾大類,拿太陽系來說,一共有1顆恆星、8顆行星、數百顆衛星和無數的彗星、小行星等組成,當然,這些天體的大小構成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 美科學家稱氣態行星也有生命,敦促NASA擴大搜索,木星也有生命?
    麻省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和行星科學家Sara Seager領導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生命可以在100%氫氣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因此Sara Seager在一份聲明中敦促天文學家應該更廣泛地考慮什麼樣的行星可能適合居住,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就是一顆富含氫氣的巨型氣態行星,難道也有存在生命
  • 宇宙很大,願我們遠行去《行星》
    突然就想起來質子那句話:「宇宙很大,生活很大,我們一定還能相見的。」 宇宙大到不知所蹤,我們偏安於銀河系荒涼懸臂的一顆藍星上,仰頭望星空。
  • 首次探測到有水蒸氣的行星!科學家稱:到那裡要100萬年!
    那麼,去k2 - 18b的旅行是什麼樣的呢?對於地球的太空初學者來說,這非常漫長,使用傳統的火箭推進技術要花費100萬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到達那裡,這顯然不切實際,讓我們考慮一些實際問題,比如你會在這個世界的表面看到什麼?你會經歷什麼?不幸的是,這很難說。
  • 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恆星長什麼樣?有沒有可能超過銀河系?
    按照目前人類社會的科技水平、對宇宙的認知和長期積累下來的知識儲備,如果將宇宙中的天體進行劃分,不算黑洞、白矮星、中子星等這一類緻密天體的話,那麼就屬恆星在宇宙中的質量最大,在恆信下面便是行星、行星的衛星、小行星等眾多小的天體。那麼,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恆星又是哪顆呢?
  • 宇宙已知最大行星有45萬個地球大,可是科學家發現它還在變大
    首先行星必須是圍繞著恆星旋轉的天體。第二,行星要有足夠的質量來是自己保持一個球體形狀。第三點,行星必須能夠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科學家們對行星這樣定義後,在太陽系中同時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天體就只有八個了。也就是我們現在提到的太陽系八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