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知道的水星是什麼樣的一顆星球?

2020-12-05 瓜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1974年的3月29日,美國的「水手10號」飛近水星,這是人類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它,即便只是一些模糊的照片,但已經足夠讓我們重新認識這顆星球了。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的公轉軌道在地球的內側,也就是說,在地球上看水星的話,它就在太陽附近,並且與太陽同升同落,在太陽的光輝下,我們很難看到它。

你可能聽說過,在凌晨或黃昏的時候,有機會看到水星,但是大多情況下還是看不到,因為它不一定出現在太陽的兩側,它有時候也在太陽的前面或者後面。

2011年,美國宇航局的信使號水星探測器經過7年長途跋涉後,總算進入水星軌道,這是人類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可以長時間,近距離觀察水星。

2015年,信使號燃料耗盡,墜毀在水星,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水星數據,大多來自它。科學家們也根據它傳回來的數據,繪製了第一張完整的水星表面地圖。

那麼,我們現在知道的水星是什麼樣的一顆星球呢?

1、太陽系最小的行星

水星只比地球天然衛星——月球,稍微大一點,比土衛六和木衛三都要小。這樣可能不是特別好理解它到底有多小,它的直徑只有4878公裡,用球體表面積的公式(S=πD^2)可以得到它差不多只有6個中國版圖這麼大。

2、太陽系最極端的溫度波動

儘管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但它的表面仍然可以非常冷。白天的溫度可以達到427,但是在晚上,溫度卻降到-173,600攝氏度的晝夜溫差,是太陽系中溫度波動最大的行星。

雖然水星表面要經歷煉獄般的高溫,但是它可能仍然有著豐富的水冰,因為水星表面布滿隕石坑,有些隕石坑永遠處在黑暗低溫中,還有就是水星兩極的環形山,也永遠處在太陽光的盲點,這使得它們能夠保留水冰。

3、太陽系最稀薄的大氣

由於水星非常小,引力不足以維持任何大氣,經過億萬年的行星演變,內核早已基本停止活動,也就不會產生足夠強的磁場,所以,水星根本無法抵禦太陽附近強大的太陽風。水星稀薄的大氣層相當於地球上的外逸層,幾乎等同於真空,這也是它溫度波動大的原因。

儘管如此,它的表面還是存在許多粒子,因為,科學家們發現,水星是一個有「尾巴」的行星,它的表面有粒子流在脫落,這可能和太陽風有關。

4、巨大的鐵核、巨大的小行星撞擊

水星的鐵芯約佔其半徑的75%,這個巨大的地核,有著太陽系中最多的鐵,沒人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或許和它的形成有關。

另外,大約40億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水星,造成了一個直徑1550公裡的大坑——卡路裡盆地。這個隕石坑可以容納6個江浙滬。只有超過100公裡的小行星才有這樣的能力,水星能在這樣的撞擊中倖存下來實屬不易。

2018年底,歐洲貝皮·科倫布號水星探測器發射,如果一切順利,它將在2025年到達水星,成為第三顆探測水星的機器,相對於其他巖石行星,水星是我們知道的最少的一顆,因為探測器要進入水星軌道太難了。

劉慈欣寫過一部關於水星生命的科幻小說——《水星播種》,就像劉慈欣想像的那樣,即使這樣一顆在我們看來毫無生機,極端溫度的星球,可能有著更多秘密呢?

相關焦點

  • 我們現在知道的水星是什麼樣的一顆星球?
    ,這是人類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它,即便只是一些模糊的照片,但已經足夠讓我們重新認識這顆星球了。2015年,信使號燃料耗盡,墜毀在水星,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水星數據,大多來自它。科學家們也根據它傳回來的數據,繪製了第一張完整的水星表面地圖。
  • 如果水星消失,人類將何去何從?不要小看任何一顆星球的作用
    如果水星消失,人類將何去何從?不要小看任何一顆星球的作用文/曦軒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對於太陽系內的天體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眾所周知,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雖然其體積只有兩個月亮大小,但存在即是合理的,它在太陽系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對於太陽系、對整個宇宙來說某一顆行星顯得十分渺小,就算消失了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但是對地球來說附近任何一顆行星消失都可能會對地球造成巨大的災難。
  • 水星是怎樣一顆星球,它的磁場是否隨著時間而改變?
    眾所周知,水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其低表面重力的特徵,讓氣氛的保持成為了一種挑戰。雖然它並不是太陽系中溫度最高的行星,但也足以使其無法維持穩定的大氣層環境,並且,它的氣氛甚至比我們熟知的火星還要薄。這個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比我們地球的月亮略大,由於撞擊物沒有受到氣氛的幹擾,因而這個星球上也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隕石坑,並且,其中的淺隕石坑可能會隱藏厚厚的冰水。
  • 水星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不適合人類居住?
    水星是什麼樣的?水星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只比月亮大一點,是最接近太陽的行星,白天氣溫可以達到430攝氏度(800華氏度),但實際上它並不是最熱的行星,金星要比它熱得多。水星是一顆巖石行星,也被稱為陸地行星。
  • 火星和水星凌日什麼樣?
    凌日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天象,因為地球軌道內側只有水星和金星兩顆行星,因此地球人只能觀測到水星凌日和金星凌日。發生凌日時,我們可以觀測到水星或金星像一個小黑點在太陽表面經過。  其實太陽系的行星都能觀測到內側行星的凌日現象,只是有些行星凌日時間間隔較久。
  • 在地球上看其他星球幾乎都是星點,那在其他星球看地球是什麼樣?
    這就好像人類長期在地球上看其他星球一樣,如果不藉助天文望遠鏡的話也只能看到繁星點點。那麼在其他星球上看地球會是什麼樣的呢?並非所有的地方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夜空會出現繁星點點,要想看到星星不僅取決於當地的緯度,還和當地的天氣情況有很大的關係。除了月球之外,其他星球都和地球保持相當遠的距離,因此其他星球在人類的肉眼中只是星點。
  • 陽光所至·水星——「裸露」的星球
    陽光所至,一顆瘦小的星球率先浸泡在陽光之中,它有個輕柔的名字——水星。水星名字中雖帶了一水字,但它和水可沾不上半點邊兒。作為離太陽最近的星球,水星深受太陽的寵溺。在太陽畔遊走,就像在巖漿邊沿舞蹈,讓人酷熱難耐。在水星的向陽面,陽光炙烤下,地表溫度可以高達452℃,這個溫度讓你很快就能脫水成功,然後噗的一聲燒沒了。
  • 水星不但無水,還是最缺水的星球,那為啥還叫水星?和顏色有關
    說起水星,不懂天文的朋友的第一印象就是可能是一個充滿水的星球。然而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水星的表面不單沒有水,而且它還是太陽系8大行星中最缺水的星球。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向著太陽的一面溫度高達427攝氏度,背向太陽的一面則又低到零下173攝氏度,是太陽系中溫差最大的星球。
  • 天文小知識:揭秘,我們所知道的水星
    水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冥王星,曾經是最小的行星,現在被命名為矮行星),而且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水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與太陽的距離為4600萬公裡(近日點)至7000萬公裡(遠日點)。
  • 科學家發現一顆地獄星球,地表溫度高達3000度,距離地球63光年
    我們知道,一個星系內距離主恆星越近,地表溫度越高,太陽系內的金星是距離太陽比較近的行星,也是地表溫度最高的星球,達480度,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地表溫度達430度,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了,水星離太陽最近,為什麼沒有金星的溫度高呢?主要原因是水星沒有大氣層,而金星有厚厚的在氣層,而且金星的大氣層還有硫酸層,溫室效應加劇了金星的地表溫度。
  • NASA:水星或含有水冰,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水星
    由於我們認為,水資源是生命之源,所以我們在宇宙中尋找宜居星球時,都會以此作為評判標準之一。水星在這項科學報告中,還指出了水星可能存在水冰。對於這一點,似乎有點顛覆我們的認知。由於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接收太陽能也是非常多,所以表面溫度非常高,白天可達400℃以上。
  • 水星是實心的嗎?探測水星的自轉和重力,發現內核是固態的!
    如何在不著陸情況下探索一顆行星的內部?從觀察行星的自轉開始,然後非常非常仔細地測量太空飛行器是如何繞其軌道運行的,這正是NASA行星科學家所做的,他們使用了NASA前水星任務的數據進行研究發現了一些秘密。人們早就知道水星和地球都有金屬內核。和地球一樣,水星的外核也是由液態金屬構成,但只有跡象表明水星最內層核心是固態的。
  • 若太陽死亡,太陽系哪些星球能倖存下來?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雖然太陽只是宇宙中一顆十分普通的恆星,但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它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而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矮行星、星際塵埃等天體,都在太陽的強大引力作用下環繞太陽公轉。太陽能為其它星球帶去光和熱。
  • 若太陽死亡,太陽系哪些星球能倖存下來?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雖然太陽只是宇宙中一顆十分普通的恆星,但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它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而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矮行星、星際塵埃等天體,都在太陽的強大引力作用下環繞太陽公轉。太陽能為其它星球帶去光和熱。對於地球來說,太陽就是萬物的生長之源,如果沒有太陽的存在,世界將會變得不堪設想。地球「告訴」了我們,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是會保持永恆不變的,太陽也是如此。
  • 火星要想變成一顆宜居星球,它需要一顆衛星,還有一顆水球
    那麼如何才能把毫無生機的火星改造成為一顆宜居行星呢?其實火星並非從一開始就如此毫無生機,人們對火星人的想像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在很久很久以前,火星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在遠古時期,火星很可能像地球一樣,擁有著穩定的磁場,磁場保護了火星大氣,而大氣又保護了火星上的液態水,迄今為止,火星上仍然有著液態水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 水星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行星。八大行星裡,它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類地行星。在我國被稱之為辰星。無論是在白天還是黑夜,水星相對其它行星來說,是比較明亮的一顆行星。從這點看,古人了解和研究它自然會多一些。
  • 從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看地球,會看到怎樣的地球?
    特別是當我們在夜晚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其實我們看到的都是宇宙中各個星球,因為它們距離我們很遠,所以它們只不過是地球夜空中的一個個小亮點,它們真實的樣子,很多都比地球要大上很多。那麼,當未來人類有機會登陸到其它星球,當我們面向地球的時候,地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先讓我們看一下太陽系中的各個星球。
  • 水星曾是一顆"大火球" 表面遍布炙熱巖漿流
    水星曾是一顆"大火球" 表面遍布炙熱巖漿流   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通過對水星巖石化學成分分析的過程中發現這顆星球過去可能擁有一片巨大的巖漿海洋,時間點處於45億年前,這項新的研究任務由「信使」號探測器完成,旨在分析水星表面、空間環境以及行星化學物質組成等
  • 火星要想變成一顆宜居星球,它需要一顆衛星,還有一顆水球
    那麼如何才能把毫無生機的火星改造成為一顆宜居行星呢?其實火星並非從一開始就如此毫無生機,人們對火星人的想像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在很久很久以前,火星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在遠古時期,火星很可能像地球一樣,擁有著穩定的磁場,磁場保護了火星大氣,而大氣又保護了火星上的液態水,迄今為止,火星上仍然有著液態水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 曾有星球介入太陽和水星之間,它曾被勒威耶預言存在,但無疾而終
    但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並不是勒威耶生平事跡,而是他在發現海王星後的成就。確定了海王星的存在後,勒威耶將目光投向了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並且發現水星也存在特殊的公轉情況。勒威耶經過一段時間對天王星的觀察,發現水星在公轉的時候也會發生軌道擺動,這一點與天王星較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