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不適合人類居住?

2020-12-05 宇宙知識科普

水星是什麼樣的?

水星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只比月亮大一點,是最接近太陽的行星,白天氣溫可以達到430攝氏度(800華氏度),但實際上它並不是最熱的行星,金星要比它熱得多。水星是一顆巖石行星,也被稱為陸地行星。水星上有一個個堅固的表面覆蓋著隕石坑,並且水星沒有任何天然衛星,這一點金星和它是一樣的。從水星表面看,太陽的出現量是從地球上看到的三倍以上,太陽光的亮度將高出11倍。

信使號彩色地圖成像

水星擁有一個薄薄的外層,而不是大氣層,由太陽風和撞擊流星體表面噴射的原子組成。水星的外層主要由氧氣,鈉,氫,氦和鉀組成。

如果你在水星上生活,很難形象,這裡白天氣溫可以達到430攝氏度(800華氏度),晚上降至-180攝氏度(-290華氏度)。我們目前所知的,生命不太可能在這個溫度和太陽輻射都很極端的星球上生存。

與地球相比,水星這顆離太陽最近的小行星的自轉速度很慢,所以在水星上一天會持續很長時間。正常的水星一天等於地球的59天,為一次完整的自轉。因為離太陽很近,所以水星的一年過得出奇的快,不用多久就可以繞太陽一周。在水星上,88個地球日就能夠完成一個公轉,也就是說88個地球日就是一樣,如果你按照地球上的時間來算,那麼每3個月你就能收一份生日禮物了。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水星是淺灰色

水星上的一天可不像地球上的一天。咱們每天都有日出日落,以24小時為一天,但是水星的自轉緩慢公轉卻很快,所以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這一片區域的白天就很長。你知道嗎?由於水星的橢圓形卵形軌道和緩慢的自轉,早晨的太陽似乎會短暫地上升,從行星表面的某些部分再次上升和上升。同樣的事情在日落時反過來發生。水星每176個地球日才只有一個日出,有點像我們地球的南北極!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水星的旋轉軸相對於圍繞太陽的軌道平面僅傾斜2度。這意味著它幾乎完全旋轉直立,因此不像許多其他行星那樣經歷季節的變化。

水星的北方地平線

近期對於水星的研究

再最新的一次人類對水星的研究是2018年10月20日:對水星的最新任務正在進行中。在ESA-JAXA BepiColombo水星飛行任務升空上的阿麗亞娜5型火箭從歐洲的航天發射場在法屬蓋亞那庫魯,在國際上的任務來研究太陽系的最內層的行星,未來7年內,我們都可以接受來自它對水星的研究報告。

Mariner 10

水星只被兩艘太空飛行器-NASA的Mariner 10和MESSENGER訪問過。BepiColombo的兩個太空船將加倍這個數字。任務包括兩個科學軌道:ESA的Mercury Planetary Orbiter和日本的Mercury Magnetosphere Orbiter。

BepiColombo將在2025年進行一系列複雜的行星飛行後進入水星軌道,包括一次地球飛越,兩次維納斯飛行和六次水星飛行。

電影 水星計劃

關於水星的流行文化

我們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在我們的集體想像中佔有重要地位。許多科幻作家都受到了水星的啟發,其中包括艾薩克·阿西莫夫,CS劉易斯,雷·布拉德伯裡,阿瑟·克拉克和惠普洛夫克拉夫特。電視和電影作家也發現這個星球非常適合講故事。在動畫電視節目Invader Zim中,水星被滅絕的火星人變成了原型巨型宇宙飛船。在2007年的電影「 陽光」中,伊卡洛斯二號宇宙飛船進入水星軌道,與伊卡洛斯一起會合。

關於水星這個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還有哪些有趣兒的事,來留言吧~

相關焦點

  • 水星上到底有沒有水?適不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終於給出了回復
    眾所皆知,地球目前是太陽系中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那麼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裡還有哪個星球適合我們居住呢?如果我們問小朋友,可能不少小朋友會回答:水星。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很多人的潛意識裡都認為,水是人類生存的必備條件之一,沒有水,人類就沒辦法存活了。
  • 8大行星中為何只有地球適合人類居住?
    為何只有地球合適人類居住呢?太陽系內八大行星,靠近太陽的四顆為巖質行星又是近日行星,遠離太陽的四顆為氣態行星。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地球是目前人類探測到的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其他七大行星為什麼不適合人類居住?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為什麼能不能到其他星球上去居住呢?
  • 海王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為什麼?
    我們先說結論,海王星上並不適合人類居住,其實原因很簡單,即使不考慮海王星上是否有大氣以及磁場存在,海王星本身並不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所以,海王星不適合人類居住。其實,判斷一個星球是否適合人類居住,在天文學上有一個宜居帶模型,任意一個星球只要滿足這個條件,就適宜人類生存。下面,我們簡單看一下宜居帶模型包含哪些條件。
  • 太陽系中的潛力行星並不少,但沒有一顆行星適合人類居住
    探索一顆地外行星就像在看一座古老的宮殿一樣,每一顆都藏有誘惑我們進去的寶藏,但是在寶藏外圍一定會有重重機關,稍不注意便會粉身碎骨,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眾多機關當中找到破解的辦法,即便如此小心翼翼,終究還是有一些宮殿是我們無法踏足的。
  • 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還有哪些?
    我們太陽系最近的鄰居「比鄰星」,並且發現了它的宜居帶內,還有一顆類地行星「比鄰星b」,但是綜合來看它並不是特別適合人類居住,那究竟符合哪些條件的行星才算得上是適合居住的行星呢,這就要提到一個概念叫「行星適居性」,它是一種天文學裡對星體上「生命的出現」,和繁行潛力」的評估指標,和「繁衍潛力」的評估指標
  • 擁有四季的海王星,為何不適合人類居住
    大氣最低溫度為零下218攝氏度,這樣冰冷的環境,實在不適合人類居住。目前人類對於海王星的了解有限,但是僅僅從目前已經了解過的情況看來,海王星沒有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上,並且海王星表面並沒有液態水和臭氧層,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 宜居行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科學家發現其他行星可能不存在外星文明
    宜居行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科學家發現其他行星可能不存在外星文明宇宙中有許許多多未知的秘密就像一個人的命運永遠不可能是預測一樣,最近幾年,無論是社會學家還是科學家都有一個統一的認識,那就是地球已經開始不適合人類繼續生存了。
  • 太陽系這顆星球可能存在大面積海洋,是否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地球這顆藍色星球的環境了解越來越深。地球內部存在著全球變暖,資源枯竭等問題;外部則是小行星撞擊,外星人來訪等等,可以說是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困境。因此,人類一直在尋找除地球以外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不僅是想找到人類可以移居的地點,也是尋找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
  • 海王星適合人類居住嗎?
    在現階段的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再也沒有一個星球適合人類居住,這其中也包括海王星。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要滿足很多條件,例如,可呼吸的空氣(這個條件已經排除掉地球之外的任何太陽系天體)、液態水、適宜的溫度以及低輻射,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太陽系天體就只有地球。
  • 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這些行星真的存在嗎?
    導讀:地球作為人類的發源地,無疑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然而隨著近代科技的發展,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對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影響著人類的發展甚至生存!人類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 未來的人類何去何從?如果地球不適宜居住了,地外行星能宜居嗎
    很遺憾,如果地球環境不能讓人類居住了,人類除了進行權貴間的冷凍,像生化危機那樣外,大部分人都會成喪屍,NASA所公布的有可能宜居的星球離地球都遠得離譜,而且這其中還有一個誤區,宜居星球是指:「適合生命誕生的星球,哪怕是單細胞也算!」咱們就先假設成人類也適合吧,就算這樣,先來說說太陽系外的天體吧。
  • 我們現在知道的水星是什麼樣的一顆星球?
    1974年的3月29日,美國的「水手10號」飛近水星,這是人類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它,即便只是一些模糊的照片,但已經足夠讓我們重新認識這顆星球了。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的公轉軌道在地球的內側,也就是說,在地球上看水星的話,它就在太陽附近,並且與太陽同升同落,在太陽的光輝下,我們很難看到它。你可能聽說過,在凌晨或黃昏的時候,有機會看到水星,但是大多情況下還是看不到,因為它不一定出現在太陽的兩側,它有時候也在太陽的前面或者後面。
  • 我們現在知道的水星是什麼樣的一顆星球?
    ,這是人類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它,即便只是一些模糊的照片,但已經足夠讓我們重新認識這顆星球了。你可能聽說過,在凌晨或黃昏的時候,有機會看到水星,但是大多情況下還是看不到,因為它不一定出現在太陽的兩側,它有時候也在太陽的前面或者後面。
  • 假如八大行星都適合人類居住,那麼太陽系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這是一個開腦洞的題目,我們知道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只有地球適宜人類居住,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約為15℃,擁有合適的大氣層,也擁有大量液態水的存在。而其他七顆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態行星」,而水星和金星的表面平均溫度都在400℃以上,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55℃,而且火星大氣層十分稀薄,這七大行星目前都不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
  • 假如八大行星都適合人類居住,那麼太陽系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這是一個開腦洞的題目,我們知道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只有地球適宜人類居住,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約為15℃,擁有合適的大氣層,也擁有大量液態水的存在。而其他七顆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態行星」,而水星和金星的表面平均溫度都在400℃以上,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55℃,而且火星大氣層十分稀薄,這七大行星目前都不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
  • 臨汾號稱汙染第一城 媒體稱不適合人類居住
    「星星是什麼樣的?」「不知道……」這是居住在山西省臨汾市城區一位鄭姓市民與上幼兒園兒子的對話。「可憐孩子從小長這麼大,幾乎沒有看到過臨汾城上空的星星。」鄭先生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這裡的環境令人感到憂傷」。初冬,臨汾城一如既往地濃霧瀰漫。天空中泛著一個鵝黃色的光暈,那是早上九點多鐘的太陽。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樓矗立在鼓樓北大街上,雲山霧罩。
  • 月球背面的秘密:明知道月球不適合居住,為什麼還要探索月球?
    時代在進步,人類對宇宙中天體的運動也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特別是太陽和月亮這兩個天體,一個給地球帶來了光和熱,一個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毫無疑問,探索月球肯定是人類走向宇宙的第一步。在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後,失望的發現月球果然和夜晚的天空中一樣,寒冷且悽涼。月球上沒有月兔也沒有嫦娥,只有著巨大的環形山和灰色的月壤,這是一個不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 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
    一顆系外行星適不適合人類居住,需要判斷哪些條件,除了要看這顆行星自身的條件外,還要看其母恆星,以及周圍的環境等等很多因素,總之條件是非常苛刻的,不過好在我們的銀河系足夠大,有足夠多的行星可供挑選,比鄰星那期我們說過,滿足基本條件的系外行星,就有百億顆之多,那這麼多的行星怎麼來篩選呢
  • 水星上有磁場、鐵核、火山,為什麼人類卻不願意探測水星?
    圖片來源:pixabay在所有太陽系巖質行星中,人類對水星的探索次數是最少的。相比太陽系裡的其他行星,人們似乎對於水星的探索興趣並不大。據統計,在所有太陽系巖質行星中,人類對水星的探索次數是最少的。之所以會形成這種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水星的探索成本高昂。
  • 人類探索火星幾近痴迷,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想在火星安家太難了
    據有關資料顯示,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到現在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40多次探測器。火星是人類探索最為頻繁的星球。人類如此頻繁的探索火星,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目前來看,火星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寒冷的南極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更何況是比南極更寒冷的火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