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個朋友,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家裡的水用了所謂的「水質電解器」之後會變成不同顏色?是不是因為水很髒?
我的回答是不能。
這種銷售套路,逐漸在往三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擴散,屬於恐嚇性營銷,用的是障眼法。
其實我曾經寫過相關的問題,這次再專門做個系統講解。
在電解反應中,溶液裡的氫離子受陰極的吸引而向陰極移動,並且在陰極接受電子被還原,產生氫氣。
水電解反應原理:
陰 極:2H2O+2e H2 +2OH
陽 極: 2OH--2e H2O+1/2O2
總反應式:2H2O 2 H2+ O2
同時,溶液裡的氫氧根離子受陽極的吸引而向陽極移動,在陽極失去電子被氧化,產生氧氣。
水質電解器的電極是鐵和鋁(劃重點),這時陽極的鐵比氫氧根離子更容易被氧化,所以陽極的反應變成了將單質鐵氧化成二價鐵離子,再被氧氣進一步氧化成三價鐵。由於陰極不斷消耗氫離子(產生氫氣,所以在實驗裡會看到有氣體產生的現象),溶液裡的氫氧根離子逐漸增多,會進一步和陽極不斷產生的三價鐵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鐵。
查一下化學書可知,二價鐵離子是綠色,三價鐵離子是黃褐色。
當然了,自來水裡還存在其他的一些離子,在電解條件下也會在陰極和陽極間運動,如果是容易被氧化或還原的離子,也會發生相應的反應並不能說明水很髒,只能說明,水中含有礦物質和其他電解質,能導電。
而我們所看到的五顏六色的水是化學反應現象,且是其自身電解棒(鋁和鐵)與水中的氫氧離子所反應生成的物質之表象(劃重點)。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索一下,有很多官方媒體報導和正規檢測機構的視頻,說的也很詳細。
對於水質好壞,國家是有相關標準的,且需要一套比較昂貴的檢測儀器才能做系統檢測,靠一兩個網上售價很便宜的器具就能診斷出水質好壞,你覺得這可能嗎?最多是對某類物質做個粗略估算,還需要結合其他指標的精密測量才能做出判斷。
水質標準中的成分和物質是有限量的,很多都是百分之毫克升,沒有精密儀器是無法測量的,離開數量談好壞就是耍流氓了。
拿一個簡單的檢測儀做做測量,然後就嚇唬消費者,應該屬於欺詐行為了吧?
真正能衡量水質好壞的因素可以參考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已經比較全面。42項常規項目,64項非常規項目,為了保障、檢驗飲用水的安全是一項很全面的工作。
水質的標準包含:
1.微生物指標:總大腸桿菌群、菌落總數等
2. 毒理指標:重金屬、硝酸鹽、三氯甲烷、甲醛、氰化物等化合物
3.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鋁、鐵、銅等
4. 放射性指標:總α放射性、總β放射性
我對淨水的部分觀點,僅供參考:
1)淨水設備早裝比晚裝好,早一點使用,家人少一份汙染,哪怕只裝一個部件。
2)淨水設備屬於半成品,具備系統屬性,產品、設計、選型、安裝、維護,5個環節都要兼顧。
3)價格如果太便宜,使用成本可能會很高,廠家和經銷商總要賺錢吧?真的是一等價錢一等貨,只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
**************
作者:環境電器專家 張旭東,金睛猴科技創始人
專注行業15年,累計服務客戶50000人
中淨聯10大淨化系統設計師
本文由張旭東根據網絡資料原創編寫,著作權屬於作者,已在「中淨聯」 進行版權登記,由德和衡(南京)劉楊律師作為法律顧問,抄襲必究。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感謝您的閱讀支持,我們會繼續提供原創作品,分享給大家。
歡迎與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