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全媒體記者實驗結果,兩杯一模一樣的水,左邊一杯加了食鹽後,導電性能增強,效果非常明顯。)
(價值百萬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專用檢測水中的部分重金屬含量。)
(正在進行抽取樣本的檢測設備,將國家標準的106項水質監測,需要上千萬的設備支持。圖片均為星辰全媒體記者 王希文/攝)
(詳情請看視頻:電解器測水質?別被忽悠了!專業的才靠譜。星辰全媒體記者 王希文/攝製)
星辰在線2月1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柳佳路 王希文)「用水質電解器從自來水分解出這麼多的『髒東西』,我們還敢喝嗎?」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一種號稱最簡易有效的水質檢測儀器——水質電解器,只要將該電解器的電極放入自來水中,接通電源,不消片刻時間,就可以看到自來水迅速渾濁甚至發黑,這樣的結果讓很多市民朋友們一陣心驚。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請跟星辰全媒體記者一探究竟。
水質電解器不能檢測水質,只能證明溶液的導電性能
星辰全媒體記者將買來的水質電解器先後放入到自來水、純淨水、礦泉水、桶裝水、雪碧、可樂等各種溶液中進行實驗。結果發現,經過水質電解器分解過的溶液中,自來水最為渾濁,礦泉水次之,純淨水、雪碧等相對來說較為清澈。若按電解器說明上的示意,水中出現黑色代表含有重金屬,紅色代表鐵及鐵鏽、細菌等,那麼自來水和礦泉水都不能飲用了。
但這樣的檢測結果真的靠譜嗎?星辰全媒體記者首先諮詢了湖南農業大學生物化學專業的老師,該老師表示,「該檢測儀自身引入離子,就不能用來檢測水質。自來水檢測有兩百多個指標,也不能只用離子來衡量。」
星辰全媒體記者又諮詢了長沙水業集團有限公司水質管理部副部長戴煒,他表示,「水質電解器是不能檢測水質的,它唯一能證明的就是水的導電性能。」 戴煒介紹,不同的水變黃變黑是由不同材質的電極造成的。水質電解器通電以後,若是陽極是鐵棒的話,鐵棒中的鐵離子進入水中,水就產生黃色的東西,如果是錳棒就產生黑色,」所以水中顏色的來源並不是來源於水中,而是來源於正極「。至於為什麼在實驗時,一些溶液中出現變色比較慢,一些比較快,這是由溶液的導電性能不同造成的。溶液能導電就是因為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一定體積的溶液中離子越多,也就是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就越強,電導率也就更大。
「要證明它是不科學的也很簡單,只要準備兩杯純淨水,將其中一杯加少量的鹽,就會發現加鹽的那杯迅速變得非常的黃、黑,因為食鹽加入後會導致水的導電性能急劇上升。」戴煒說。實際上,星辰全媒體記者經過實驗證明,加入食鹽的純淨水變黃、變黑的速度極快。
2000多萬的檢測設備,讓市民喝放心水
那麼,真正的水質檢測設備是怎樣的呢?戴煒介紹,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長沙監測站有國家級實驗室,為了檢測新國標的106項標準,目前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價值2000餘萬元。「我們這裡三層樓,29個人做這106項檢測,花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工作,不是市面上一個簡單的水質電解器就能檢測出來的。」
戴煒介紹,現階段,長沙水業集團有限公司對長沙市供水水質檢測設有三級檢測機構,一級為水廠專檢室,裝有在線的儀器設備,可以實時反映出廠水的水質狀況,同時值班人員每個小時對水中的餘氯、濁度等五項指標進行檢測。二級檢測是水廠化驗室,每日對水中的微生物指標、金屬指標和一些化學指標等二十項指標進行檢測。三級檢測就是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長沙監測站,從2008年開始按照新國標的要求對水中的106項進行檢測。此外,長沙監測站在長沙市的設置了109個管網取樣點,對每個管網點進行每個月兩次的檢測。除自檢外,長沙市衛生監督部門還會對所有水廠和部分管網點進行檢測,確保水質安全。「所以從不間斷的檢測結果來看,大家是可以放心飲用的,不用擔心長沙市的水質,這是完全符合國家要求的放心水。」
星辰全媒體記者也將從家中水龍頭中接出的自來水帶去長沙水業集團有限公司,請其專業的技術人員現場檢測自來水中的重金屬含量,結果顯示是符合國家標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