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市民雲「地震預警」服務上線!

2021-01-09 騰訊網

燈在晃、桌子在抖……

是不是地震了

趕緊打開朋友圈看看呢

是勒,這些年「朋友圈地震」

是不少朋友判定是否地震最快速的陣地

@中國地震局等官方微博

也會第一時間發送地震消息

但是對於我們普通市民而言

其實有個更快速更超前的方式

那就是趕快給手機搞個「地震預警」

最重要的是

關鍵時候它還能救命

什麼是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通過在主要地震區布設密集的地震預警監測儀,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壞之前,通過各類渠道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提供地震預警警報,民眾收到預警及時避險以減少傷亡,重要工程緊急處置以減少經濟損失和次生災害。

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為了幫助大家做好自我防護

天府市民雲聯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上線「地震預警」服務

能夠在地震波到來之前

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發出預警

關鍵時候能救命

而且它能根據你的需求

包括(震級、烈度等)定製提醒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家庭避震秘籍

冷靜判斷

記住,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後才左右搖擺。遠震卻少上下顛簸感覺,而以左右搖擺為主。

就近躲避

如果感覺晃動很輕,說明震源比較遠,只需躲在堅實的家具旁邊就可以。大地震從開始到振動過程結束,時間不過十幾秒到幾十秒,因此抓緊時間進行避震最為關鍵,不要耽誤時間。

選擇合適避震空間

室內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牆牆根、牆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屋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上;吊頂、吊燈下;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鏡子)和大窗戶旁。

做好自我保護

選擇好躲避處後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後頸;保護眼睛,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學校避震秘籍

正在上課時怎樣避震

無論教室是樓房還是平房,同學們都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躲在各自結實的課桌下;千萬不要慌亂擁擠外逃,待地震過去後,在老師帶領下有組織地疏散;

在操場或室外怎樣避震

若在開闊地方,可原地不動,蹲下,注意保護頭部;注意千萬要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震時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亂跑、亂擠,待地震過去後,再按老師指揮行動。

戶外避震秘籍

在戶外遇到地震時,應該就地選擇開闊地,趴下或蹲下避震;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要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下。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吊車等。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女兒牆、磚瓦及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公共場所避震秘籍

在群眾集聚的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最忌慌亂,而應有組織地從多路口快速疏散,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相互壓擠而導致人員傷亡。

如果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要沉著冷靜,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寫字樓內避震秘籍

震時保持冷靜 震後走到戶外

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

尋找安全空間躲避

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絡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採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牆的位置有利於最快獲得救助。

特別提醒

當躲在茶水間、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儘量離爐具、煤氣管道遠些。若茶水間、衛生間處在建築物的犄角旮旯裡,且隔斷牆為薄板牆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鑽進柜子裡,因為人一旦鑽進去後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於被救;躺臥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近水不近火。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繫,除用手機聯繫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

相關焦點

  • 天府市民雲APP上線地震預警功能!
    今日,小錦獲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聯合天府市民雲,在天府市民雲APP上線了地震預警功能。該功能開啟後,能在地震發生時進行提示,提醒用戶逃生避險,保障用戶安全。該功能上線後,760萬天府市民雲用戶都能用上地震預警服務。
  • 天府市民雲APP上線地震預警功能
    今日,小錦獲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聯合天府市民雲,在天府市民雲APP上線了地震預警功能。該功能開啟後,能在地震發生時進行提示,提醒用戶逃生避險,保障用戶安全。該功能上線後,760萬天府市民雲用戶都能用上地震預警服務。
  • 國內首個基於雲服務的地震預警 App 上線
    IT之家7月25日消息 根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消息,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今天發布了基於雲服務的地震預警App。據介紹,經過1個多月的緊急研發、與華為雲的對接,新版安卓系統地震預警App現已正式上線,iOS版也正在開發中。
  •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攜手華為雲 新版地震預警APP上線
    基於雲服務的新版地震預警APP上線,可滿足千萬級甚至億級手機用戶的地震預警信息服務需求,並能夠保障將來用戶數量繼續快速擴展的需要。6月17日,四川長寧6.0級地震時,減災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成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給宜賓市提前10秒預警,給成都市提前60秒預警,取得減災實效,迅速在朋友圈刷屏。
  •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新版地震預警APP上線 服務千萬級用戶
    新版手機地震預警軟體啟動儀式(央廣網發 成都高新減災所供圖)央廣網成都7月25日消息(記者劉濤)7月25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基於雲服務的新版安卓系統地震預警APP從即日起正式上線,新版蘋果系統APP
  • 新版地震預警App上線 可為千萬級用戶提供服務
    中關村在線消息:據悉,在昨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宣布基於雲服務的新版安卓系統地震預警App從即日起正式上線,新版蘋果系統App也將於近期開通。新版地震預警App上線 可為千萬級用戶提供服務基於雲服務的新版地震預警App上線,可滿足千萬級甚至億級手機用戶的地震預警信息服務需求,並能夠保障將來用戶數量繼續快速擴展的需要。
  • 新版地震預警APP上線 滿足千萬級手機用戶需求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生 陳靜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鑫昕)7月25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宣布,基於雲服務的新版安卓系統地震預警APP從即日起正式上線,以滿足千萬級甚至億級手機用戶的地震預警信息服務需求。
  • 手機輸入法可以進行「地震預警」了!
    手機輸入法可以進行「地震預警」了! 4. 手機輸入法可以進行「地震預警」了!10.3新版本中內置「地震預警」服務功能,第一階段將在全國20多個省市區開通。 據悉,搜狗輸入法新版本上線後,手機上安裝了搜狗輸入法的用戶只需要在「汪仔助手」設置當中,設置打開「地震預警」選項,就能在周邊發生對用戶有影響的地震時收到APP推送的地震預警通知。
  • 雲探訪湖北省地震局 地震預警靠電磁波和地震波賽跑
    明天是5·12全國防災減災日 雲探訪湖北省地震局 地震預警靠電磁波和地震波賽跑 記者體驗地震預警系統仿真實驗平臺 專家介紹核電地震監控系統沙盤模型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碗容 柯稱 通訊員 在湖北省地震預警模擬與測試實驗室,湖北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魏貴春介紹,地震預警主要利用的是兩個時間差,一個是橫波比縱波速度慢,且破壞性地震波主要為橫波;二是電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得多」。 當多臺儀器監測到破壞性地震後,預警系統利用縱波數據快速處理並產出地震預警信息,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將預警信息推送給企業或公眾。
  • 接入地震預警系統 四川村裡的大喇叭能自動發出預警了
    其中,宜賓南溪區地震預警廣播「村村響」已經覆蓋到村,樂山馬邊縣地震預警應急廣播已經覆蓋到所有鄉鎮,即將覆蓋到村。馬邊彝族自治縣防震減災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地震預警系統已通過包括應急廣播「村村響」系統、廣播電視、手機APP在內的方式對馬邊行政區域進行了全覆蓋,自今年5月12日起為22萬馬邊市民服務,這也是馬邊縣委縣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為人民群眾投入的又一惠民民生工程。
  • 提前10秒預警,成都高新地震預警技術成功預警長寧地震
    據了解,地震發生時,大陸地震預警網同步向政府以及應急部門、場鎮、社區、學校、電視、手機和媒體等不特定公眾同步發出地震預警信息。達到烈度閾值的終端都發出地震預警警報或提示,沒有達到烈度閾值的終端按要求不發出地震預警。
  • 廣東地震信息服務小程序上線 包含震情速報等模塊
    廣東地震信息服務小程序上線 包含震情速報等模塊金羊網  作者:鄭少玲  2020-05-13 近百年來,廣東及近海發生過11次6級以上地震;國家預警中心廣東子項目建成後將實現省內重點地區秒級預警。
  • 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開建 平均響應速度縮短至5.4秒
    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的「全國提升計劃」也將於近期發布。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減災所所長王暾博士表示,相比於第一代預警網,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技術更優、響應時間更短、可靠性更高、覆蓋更廣、臺站更密集,服務區域更廣,「我們的平均響應速度將從6.2秒縮短至5.4秒,在局部區域這個數據還將更低。」
  • 成都電視彈出地震預警:物聯網防禦已經來臨
    而基於電視提示並非最新技術,早在數年前已經實現:2019年10月16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和四川省有線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對外宣布,繼2018年5月在四川德陽、宜賓開通電視地震預警服務以來,已經實現地震預警服務延伸至四川所有21個市州,覆蓋四川76%的縣份。同時,早在2012年9月2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地震預警系統就通過鑑定 。
  • 四川智慧廣電實驗區、電視地震預警獲全國智慧廣電優秀案例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公布了最新的智慧廣電示範案例評選結果,「四川省智慧廣電實驗區建設」被評為「智慧廣電案例組織管理類」優秀案例、「電視地震預警電視地震預警是四川廣電網絡在2018年5月正式上線的智慧廣電產品,是基於四川廣電網絡雲平臺、雙向互動網、各類終端設備,成功研發並建立的秒級響應地震預警服務,目前已覆蓋全省21市州,140餘個區縣,約400餘萬家庭,自電視地震預警系統上線以來,已成功預警了多次地震。
  • 早在2018年,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已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
    目前,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市縣地震部門已聯合建成全球最大的地震預警網,使我國成為繼日本、墨西哥之後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服務全國31個省市區,通過廣播、電視、手機、專用接收終端等途徑公開預警40次破壞性地震,無一誤報。
  • 四川智慧廣電實驗區、電視地震預警雙獲全國智慧廣電優秀案例
    2020年1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公布了最新的智慧廣電示範案例評選結果,「四川省智慧廣電實驗區建設」被評為「智慧廣電案例組織管理類」優秀案例、「電視地震預警」被評為「智慧廣電案例傳播分發類」優秀案例,兩項均為最高等級優秀案例。
  • 網際網路提升預警速度 地震信息服務與地震波賽跑
    隨著這些技術的推廣,地震信息服務逐漸轉向既滿足公眾的需求,又能推進地震信息服務產業常態化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地震信息服務一直在與地震波賽跑。通過網際網路預警、大數據拼圖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地震信息服務逐漸轉向既滿足公眾了解地震信息的需求,又能夠推進地震信息服務產業的常態化。
  • 新潮傳媒電梯智慧屏發出地震預警
    在接收到河北唐山地震預警信號後,位於包括山東、天津、北京3個省市的新潮傳媒電梯智慧屏,迅速對這次地震活動發出信息預警,引導市民緊急避險。其中,天津市提前11秒預警,警告用戶地震橫波即將到達。此次地震,新潮電梯智慧屏及時發出地震信息進行播報,有效引導市民安全避險。
  • 明年四川將實現全省秒級地震預警服務 老百姓手機端可收到推送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18日8時14分,四川資中發生5.2級地震。8秒後,四川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發出報警信息,第一報4.5級,2秒後更新為4.8級,隨後2分33秒產出自動速報,4分50秒產出儀器烈度圖,有力支撐了地震應急響應處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