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個頭盔究竟是好是壞,達到什麼條件才是一個合格的摩託車頭盔,口說無憑,各個國家,乃至各個不同的組織都有自己的標準,所謂的標準,就是規定了頭盔殼體能承受多大的衝擊、鏡片的視野範圍、扣帶的拉力等等各方面的數據測試等級。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且權威性的標準有以下7個:
1
中國GB標準
即日常我們口中所說的3C認證,中國摩託車頭盔標準要從1989年說起,89年是第一版,98年第二版,2010年第三版,也就是GB811-2010摩託車乘員頭盔標準一直沿用至今。國標參考了ECE、JIS、中國臺灣CNS標準。國標裡明確規定,A類頭盔(即全盔和四分之三盔)應不大於1.6KG,B類盔(即半盔)應不大於1.0KG,這點對於很多國外品牌頭盔是一道坎。如果嚴格按照國標來,各方面不會差。
2
DOT
DOT,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美國交通運輸部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制定的標準,DOT一般分為A、B、C三級,其中C級標準最低,僅達到了美國運輸部(DOT)規定的最低性能條件。
DOT標準裡,比較特別的是其穿透測試(penetration test),即尖銳物體刺穿頭盔的測試,正經認證DOT頭盔,一般比較厚實,還有頭盔表面突出物不能超過5mm,帶耳朵的異形頭盔肯定過不了。
DOT標準證書是由美國交通局頒發的,若在市場上抽檢到頭盔不合格即進行整體召回。
3
ECE
ECE,Economic Commission of Europe,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汽車法規,汽車、摩託車等機動車都在其範圍內,其中適用於摩託車頭盔的編號為ECE—R22/05,是歐盟國家的強制性標準。
目前ECE是所有標準裡最全面的, 也是管控最嚴格的的標準。整整78頁的內容,連標籤尺寸都有詳細的規定。標準集合了突出物和防摩擦檢測;佩戴裝置強度檢測;視野檢測;保護區檢測;鏡片檢測;衝擊吸收檢測等6大檢測項目。
質量管控方面分為批量控制和連續控制,批量控制是指首批生產的3200頂頭盔隨機抽出全盔60頂或半盔50頂到檢測中心進行檢驗;連續控制是指每生產3200頂就需要對頭盔進行抽出5頂頭盔進行檢驗和數據記錄。據這個標準測試的設備有很多,大廠才會有。
4
SNELL
SNELL是Snell紀念基金會(Snell Memorial Foundation),它是美國一個致力於頭盔安全標準的研究、教育、測試和研發的非營利性組織。
在1956年,William pete Snell的賽車手在一次比賽中頭部受到重創而死亡。
為了紀念他,他的親屬、朋友和一些科學家和賽車手等在1957年成立了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非營利性質的紀念基金會。
它在行業內有一定影響,至少每五年根據新的研究結果和現有技術更新一次標準,今年是更新標準的大年,國內摩友期待已久,通常也願意花大價錢求購SNELL認證款頭盔。
SNELL認證最大的特點是對不同用途的頭盔,都提供了不同的測試標準。通過Snell認證的頭盔可以在賽道上佩戴。
5
SG 、JIS 、MFJ
三個放一起是因為都是日本國內標準。SG,即「Safety Goods」的縮寫,是由日本消費品安全協會ConsumerProduct Safety Association,簡稱CPSA,制定的自願性的產品安全保證標誌。
JIS,即「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日本工業標準的簡稱,日本國家級標準中最重要、最權威的標準。由日本工業標準調查會(JISC)制定。
大部分知道JIS,一些人知道SG,極少數人知道MFJ。
MFJ,即為「Motorcycle Federation of Japan」,成立於1961年,是日本負責處理摩託賽車的法人單位(類似於國內汽車協會摩託車分會),這個組織除了處理賽事規章、組織開展國內摩託賽事,要參加日本國內的正規的摩託車比賽,必須穿戴有MFJ認證的頭盔。
6
SHARP
即為The Safety Helmet Assessment and RatingProgramme,是英國一家隸屬於政府的非盈利組織。
SHARP的衝擊測試是所有標準中最複雜的,它會用7個頭盔進行衝擊測試,其中6個頭盔會進行6米/秒,7米/秒,8米/秒對頭盔的前,左,右,頂,後這5個檢測點進行平砧和鈍錐砧衝擊測試,共測試30次;最後一個頭盔會進行左,右兩點的斜摩擦衝擊測試。
最終得出的衝擊結果通過計算公式來判斷頭盔的星級,5星是最高等級,1星是最低等級。
7
FRHPhe
FRHPhe ,即FIM Racing Homologation ,國際摩託車運動聯合會賽車認證,它為了保證每一位競賽選手的安全,出臺的一套適用於MotoGP賽事的頭盔安全標準,這個標準是目前世界上最難通過的標準,沒有之一。
FIM的衝擊標準規定衝擊速度達到8.2米/秒,且HIC(頭型受傷係數)少於2880,Peak.Acc值少於275。
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是FIM頭盔的認證是通過每一個型號的每一個尺碼獨立檢測的。
我們通過官網可以查詢到所有通過認證的頭盔。
國內常見的頭盔認證標準就是以上7種,每一個標準都能長篇累牘,標準間的差異下篇再述。
戴過的頭盔多了,會對這些標準有自己的理解,從而有個排位。
看到這裡是不是 對 頭 盔有更深的了解了呢?
戴上頭盔騎行,做一名尊貴的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