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星說」升級,看星巴克如何用品牌價值開拓數字時代

2020-12-06 環球網

對此,行業中有幾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其中一種說,初創品牌千萬別學大品牌,由於環境與階段的迥異,學得越像,倒得越快!另一種看法認為,學習大品牌,其實更應該接近於一種「營銷考古學」——要去「考」的是他們在早期為什麼成功的「古」,而不是照著現在已經成了「富二代」的樣子學。

然而對這個問題,我真正支持的觀點是第三種——學習大品牌,我們既要把握他們早期崛起的原因,也要留意他們今天的標誌性動作。一種更有趣也更具啟發性的視角或許是:從一開始,這些品牌得以走進顧客生活的核心價值是如何被發掘的?隨著時光荏苒,這種核心價值在新時期又如何傳遞?一個完整的品牌故事被選擇以何種方式接續,同時還能保持與顧客最初的情感連接?

只有這些,才是最值得營銷人從大品牌身上借鑑的地方。讓我們拿星巴克的數字業務來舉例,來嘗試說明這一點。

最近半年來,因為與微信的一系列合作,圍繞著星巴克數字戰略的討論也明顯多了起來。「用星說」的推出,是星巴克近年來在數字業務領域的一個標誌性動作。作為在微信上誕生的首個社交禮品體驗型產品,用戶在微信上購買一杯咖啡並附上祝福,就能分享給自己的任一好友,接到祝福的好友可以隨時到門店兌換。

最近,星巴克又將該產品升級至2.0,推出了「愛·群發」功能,將一對一的傳情達意,拓展為支持同時將多款星巴克禮物「打包」分享至微信群,「拼手氣」的「眾樂樂」方式進一步提升了互動中的驚喜感和娛樂性。

「用星說」的推出與升級,讓星巴克在中國大陸數字業務方面的規劃明朗了起來。對此,單就產品功能展開「就事論事」的討論意義不大;相反,我們倒是不妨從以下兩方面來對標自己的業務,展開有關品牌營銷的一些思考:

一、關鍵時機主導細分品類 持續營造「超預期」

星巴克如何選擇與微信合作的切入點,又如何拿捏切入的口徑與傳播的節奏?這是值得我們留心的第一個方面。

首先從Timing上來說,星巴克與微信的戰略合作來得並不算早。前幾年,國內用戶對星巴克接入微信支付的呼聲就已不小,不過從星巴克所選擇的時機來看,卻顯得更為深思熟慮。其中,「用星說」在今年2月份的首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星巴克接入微信」這個大眾話題點的襯託。

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一直在反覆推敲切入角度的星巴克,直到與微信力推其「微信禮品卡」這一通用能力達成了深層默契,才有的放矢地端出「用星說」的策略,收到了明顯的3重效果:

1. 後發先至,「用星說」藉助於星巴克的品牌勢能和關鍵節點的風口效應,順利搶佔到微信「社交禮品體驗」這個細分品類中的第一位,更幫助星巴克成為了網際網路社交禮品體驗領域的領導品牌,在2.0的迭代中又快速卡位「小程序」;這類「儀式感」很強的「數一數二」舉動,非常有利於營造話題,也更能吸附到媒體的主動關注。

2. 從更務實的角度看,選擇這樣的時機,可以與戰略夥伴的推廣形成最大程度合力。

3. 在半年左右的傳播周期,以「接入微信」為第1步,「用星說」首發為第2步,產品升級為第3步;從一個大眾關切的話題點,經脈衝式的節奏層層推進,讓「猜中開頭」的顧客小小地驚喜於「意料之外」的產品成果,持續營造了戲劇化的超預期體驗。

二、從「人文洞察」出發 以精緻體驗構建品牌認知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在知乎上問我:「為什麼星巴克從來不投硬廣?」我個人的淺顯理解,就是不同品牌構建認知的方式不同。廣告是品牌構建認知諸多方式中最常用的一種,而星巴克所擅長的恰好是另一種,通過「精緻體驗」去傳遞訊息並構建顧客認知的營銷方式。

更具體地來說,在我看來,星巴克的崛起,與其早期的「人文體驗創新」脫不了關係。

在其CEO霍華德·舒爾茨的自傳《將心注入》中,我們會看到早期的星巴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義大利咖啡館獨特風情的啟蒙——浪漫的歌劇、親切的寒暄、醇香的咖啡、神採飛揚的交談……

然而大家容易忽略的是,星巴克並不是對這種咖啡文化做了某種簡單的「直譯」,在其它部分,它還加入了與當時佔據主流的速溶咖啡截然不同的「手工藝性」;後期不斷融合進咖啡豆「原產地」的文化基因;在口感上,是以手工研磨的天然香味為代表的,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風味;而在門店設計方面,則始終圍繞著咖啡文化,整合多樣元素,提供滿足「親切社交」的空間體驗,在後期又不斷從門店當地的本土文化中發掘設計靈感。

從總體上看,星巴克在早期創建的這種人文氣息厚重的精緻體驗,不僅賦予了咖啡前工業時代手工藝性的想像,與「寡淡」又「毫不浪漫」的速溶咖啡形成了鮮明的認知區隔;更重要的是,它還讓咖啡成為了一種連接親切社交的理想「媒介」,促發了「第三空間」理念的迸發。由此看來,「通過獨特的精緻體驗來促進人們連接彼此」正是星巴克的核心價值,及其所希望構建的核心認知所在。

這種精緻體驗,通過匹配顧客五感(味覺、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諸多元素傳遞,並最終映射到消費者的意識形態層面,預示著品牌在其後乃至於未來,將要持續捍衛的人文精神與價值觀。從根本上說,這就是星巴克賴以成功並一直倚重的營銷方式。

正如本文開篇所說,關注大品牌,我們既要關注他們早期對核心價值的發掘,也要關注他們後期對品牌故事的接續。「用星說」的推出與升級,星巴克在數字業務領域所做的這些探索,從表面上看或許容易被理解為「迎合消費者生活方式上的變化」,這樣說當然沒錯,但從更本質的角度看,還是源於對「連結彼此」這一核心價值的堅持,是在數字「第四空間」,通過新的信息交互方式,對「第三空間」的精緻體驗所做出的延展、融合與豐富。

然而這些又能給我們提供什麼啟發呢?答案是——發展品牌的數字業務也好,創新與消費者的交互體驗也罷。在底層,我們的工作必須以鞏固品牌的核心價值,以及已經在顧客心智中建立起來的核心認知為出發點,這是運作良好的大品牌無一不去重點關注的方面。

另外,參考星巴克基於顧客「五感」,以「精緻體驗」來構建認知的營銷方式,也會對我們跳出「營銷就是打廣告」的狹隘思路帶來幫助。

比如,從我這兩年接觸的傳統零售品牌來看,由於電商衝擊,他們近乎焦慮地想要在線上多發聲,對SocialMedia報以了太多幻想;然而在線下,卻仍然抱著門店就是4P中「銷售渠道」的陳舊觀念不放,並沒有意識到從消費者的情感訴求出發,通過用戶洞察尋找到一種獨特的文化線索,並經由匹配顧客「五感」的場景體驗創新,來形成與線上相一致的「價值表達」才是最佳出路,也正是星巴克這類品牌在數字時代仍然廣受歡迎的「文化密碼」所在。

在這些時候,我的建議通常是請他們多想想菲利普·科特勒曾經說過的:

「營銷並不是以精明的方式兜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而是一門真正創造顧客價值的藝術。」

相關焦點

  • 讓我用支付寶請你喝一杯星巴克 星巴克小程序用星說在支付寶上線
    在率先宣布接入微信支付並發布「用星說」小程序之後,全球知名咖啡連鎖店星巴克現在正式上線了支付寶版「用星說」小程序。那麼支付寶小程序又有那些新玩法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支付寶「用星說」小程序打開用星說小程序,首先看到的就是31元到288元價值不等的星巴克卡券,卡券僅用于贈送支付寶好友。而當好友領取贈送卡券之後,將自動保存至支付寶卡包,以便下次在門店使用。
  • 還記得星巴克的微信禮品卡「用星說」嗎?它的2.0版本鼓勵你群發
    還記得今年年初在微信朋友圈紅極一時的星巴克禮品卡嗎?尤其是情人節到春節期間,在微信中甩個綠紅包請對方喝杯咖啡仿佛成為一種新社交。不過隨著營銷熱度的褪去,人們似乎已經淡忘星巴克的「用星說」這項小程序了。如今星巴克把「用星說」升級到了2.0版本,呼喚你再來店裡消費一杯咖啡。
  • 星巴克「用星說」支付寶小程序正式上線!
    今日,支付寶官方宣布,星巴克「用星說」支付寶小程序正式上線。據官方介紹, 使用該小程序不僅隨時能送禮券,向親友表達心意,還支持定時預約送出功能。 據了解,在支付寶首頁搜索「星巴克」即可進入小程序。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星巴克飲品券、星禮卡,隨時贈送給親朋好友,還能為每份禮物定製專屬祝福語。送出的禮券將留存在對方支付寶帳戶中,可隨時再星巴克門店兌換。 收到禮券後,點擊即可保存到支付寶卡包。在星巴克門店消費時,點擊卡片,選擇「立即使用」,向店員出示二維碼即可。
  • 微信禮品卡小程序消費者怎麼使用(類似星巴克用星說)
    簡介大氣,操作流暢的微信小程序禮品卡(類似星巴克用星說禮品卡小程序)輕迅科技,企業網站,微信公眾號開發,如需定製開發小程序,請搜索 無錫輕迅科技星巴克禮品卡用星說,是騰訊和星巴克聯合打造的小程序禮品卡典範製作,整個界面清新流暢,操作簡潔,就2步或者3步完成整個操作流程。
  • 支付寶今天上線「用星說」,快用它請朋友喝杯星巴克吧
    今天,打開支付寶,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了支付寶上線了一個新功能——星巴克用心說,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你可以通過支付寶請朋友喝咖啡咯。當然,與微信「用星說」小程序比起來,支付寶「用星說」小程序有更多的功能:可以定時贈送金額666元、520、888元元星禮卡和微信用星說小程序不一樣的是,在支付寶的用星說小程序裡,可以贈送金額為666元、520元、888元不等的星禮卡,適合不同場景的送禮需求,是不是棒棒噠,最關鍵的是還可以定時贈送哦
  • 探秘星巴克如何用咖啡豆磨出的人文精神!絕對值得一看!
    今天我們研究的題目是「咖啡豆磨出的人文精神,探秘星巴克如何成為與眾不同的跨國咖啡品牌」。題目很文藝,有些文化不能用一句話講清楚,我們一直在探索怎麼提升員工的體驗度。一、星巴克搭建品牌平臺從公司角度來講,我們如何將體驗感落實到實處?星巴克把它們分三類。
  • 事件分析的正確姿勢:探源頭、落定義、看數字、用理性(以星巴克為例)
    下面本文將從探源頭、用第一性原理思考(落定義)、看數字、理性推演這四個角度,來聊聊事件分析的正確姿勢。這兩天朋友圈被腐國星巴克的「糞便細菌」刷屏,從大家的反應看,還是最基本的本能感受層面上的條件反射。先說結論:在中國境內的星巴克,不管是熱飲還是加冰塊的冷飲,都可以放心喝。
  • 這八大心理效應,康師傅、星巴克、泡泡瑪特都在用!
    特別是看了成智大兵老師《營銷心理戰》之後,我發現營銷是「98%的人性心理洞察+2%的營銷知識」。在我們身邊,利用心理效應做營銷的例子,可以說比比皆是。結合《營銷心理戰》提到的幾種常見心理效應,我們不妨來看品牌如何將心理效應為自己所用。潘多拉效應:好奇心越被壓抑,就越會反彈!
  • 星巴克賣杯子 喜茶成為「雜貨鋪」 為什麼品牌熱衷出周邊
    如今,品牌周邊不再只是停留在動漫、遊戲領域,打造品牌周邊產品已然成為各行業的共識和品牌主的標配。說到周邊聯名,第一個要提的自然是星巴克。從1997年開始,每年聖誕節星巴克都會推出專屬聖誕杯,杯子已經成了星巴克的一種標誌性文化,在無形之中也提升了品牌的粘性。可以說星巴克把「周邊產品」衍生為自己的一條產業線,成為了星巴克文化重要的載體。
  • 實用口語:用英文在星巴克喝咖啡
    平常各位小天使去得最多的咖啡店恐怕就是「星巴克」Starbucks(俗稱「星爸爸」)了吧~那麼去到星巴克該如何用英文點一杯咖啡呢?話說回來,那麼下面的乾貨不容錯過!   Tall   中杯   容量是355ml,比少見的小杯(Short)大一些了,但是是現在星巴克展臺上常見的最小杯。   Grande   大杯   容量是473ml。為什麼要把大杯說成Grande?精通義大利語的朋友都知道grande是大的意思,而用這來區別中杯、大杯不容易引起歧義。
  • 微信全新功能「用星說」正式上線
    今天,微信與星巴克合作的全新「社交禮品體驗」——「用星說」正式上線,星巴克中國大陸門店支持使用(部分門店除外)。你可以在線購買單杯咖啡兌換卡或「星禮卡」(儲值卡)贈送給微信朋友,並在贈送頁面用文字、圖片、視頻留下你對TA的專屬祝福。
  • 泛為科技譚飛:全民短視頻時代,如何提升品牌營銷價值
    8月26-28日,泛為科技COO譚飛出席在烏鎮舉辦的數字營銷行業盛會,並分享了《全民短視頻時代,如何提升品牌營銷價值》,闡述短視頻/直播風靡下品牌營銷的大趨勢和洞察,以及泛為科技為行業營銷效率提升所做的努力。
  • 星巴克,為什麼沒有小杯?
    說得直白點吧隱藏小杯的存在,直接從中杯開賣可以增加銷售額當然,事情也沒這麼簡單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如果去星巴克買咖啡,要記得他們沒有小杯,中杯就是最小的」。這句話你身邊那位最懂吃喝玩樂,最有B格的朋友一定對你說過吧,馬可婷第一次聽到的時候覺得,哇!感覺好與眾不同。
  • 中國為何沒有星巴克 浙大範曉屏教授講營銷價值
    中國人喝茶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為什麼沒有出現一個像星巴克一樣的品牌?星巴克的咖啡也是一種飲料,為什麼特別受人們喜歡?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的價值需求。而中國的茶文化,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但經營者或固步自封,或顧影自憐,少有提煉茶文化,以使其成為流行的消費方式,所以也就缺乏明顯差異化的品牌文化內涵及形象。
  • 星瑞FOTA升級,新增RPA遙控自動泊、車載導航,價值感更強
    在這方面,吉利汽車可以說是中國品牌勢力中做得比較全面的存在。以星瑞的「首次FOTA升級暨上新計劃」為例,宋軍稱對星瑞FOTA的一些思考,都是基於用戶的反饋和建議,且用戶深度參與到了星瑞的產品定義、配置定義、市場營銷的全過程中,非常有意義。與此同時,宋軍還表示:現在消費者購買的汽車是一個綜合體,除了硬體之外,也有軟體,還有使用周期各種權益,即硬體、軟體、服務組合成消費者購買的整體價值。
  • 無人咖啡機品牌新貴喵叔咖語搶佔星巴克市場
    面對這塊巨大的蛋糕,星巴克等傳統品牌咖啡店因投入和運營成本提高,發展相對緩慢,而靈活輕便的無人咖啡機開始攻城略地。二、無人咖啡機 滿足純粹想喝咖啡的需求!原來你喝一杯咖啡,可能2/3喝的是租金,現在70%的成本來自原材料本身,用戶就能喝到高性價比的咖啡」。
  • 星巴克推出新品類 是加了氮氣的冷泡咖啡
    從去年往前推,星巴克在炎炎夏日主打的產品往往是各種各樣口味的星冰樂。但在去年 7 月,星巴克在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的幾個城市進行試點後宣布,冷泡咖啡(Cold Brew)將成為它菜單上常駐產品,為了配合造勢,當時的官網上也換上了關於冷泡咖啡是咖啡師用 20 小時製作而成的廣告文案。想到星巴克最近幾年頻頻提起的咖啡性,冷泡咖啡重磅推出合情合理。而這款比普通的冰美式咖啡貴 60 美分的飲品也的確成為了部分門店銷量最高的單品。
  • 星巴克賣杯子賺的錢,可能比咖啡還多
    不是說這個杯子有多好看,僅僅是因為它來自「星巴克」而已。有人說貓爪杯是星巴克的飢餓營銷,但其實不完全是。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星巴克做杯子已經有22年歷史了,硬是靠著杯子這門生意,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更成就了咖啡文化之外的杯子文化。
  • 借力紅杉資本,星巴克奇襲中國市場!
    星巴克則表示,將攜手紅杉中國在新生代餐飲和零售科技方面進行商業合作,合力加速星巴克中國的數位化創新步伐。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5月,星巴克中國就曾宣布要將全部業務重整為「星巴克零售」和「數字創新」兩大塊。而很明顯的是,數位化轉型的好處,星巴克中國應該早就體驗過了。
  • 星巴克被指太甜 一杯「星冰樂」中竟含17茶匙糖
    是人體理想日均糖攝入量三倍   公司回應有低糖飲料可供選擇   炎炎夏日,飲品絕對是消暑解渴的最佳伴侶,星巴克的「星冰樂」系列飲品就受到眾多消費者的歡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消費者很可能因為喝過多的星冰樂而在夏天「變胖」,因為星冰樂中的含糖量超過人體日均糖攝入量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