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 5月20日消息,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宇航局研發設計的類人機器人「女武神」(Valkyrie)將來會被派往火星執行任務,但它們現在卻連在平坦表面上行走都困難。這些機器人正在美國和英國4家機構進行改進,被教授如何走路。
美國宇航局共製造4個「女武神」機器人,分別將它們送到美國宇航局下屬的詹森航空中心、西北大學、麻薩諸塞大學洛威爾分校以及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測試和改進。其中,在麻薩諸塞大學洛威爾分校下屬的機器人技術檢驗與測試中心,「女武神」正學習如何在柔軟沙土上行走。
西北大學與麻薩諸塞大學洛威爾分校正在合作展開為期2年的計劃,提高「女武神」機器人的各項能力。麻薩諸塞大學洛威爾分校教授霍利·楊科(Holly Yanco)說:「女武神高1.83米,體重136公斤,身上有大量傳感器,以幫助其能感受世界。」
楊科還稱:「女武神的頭上安裝有立體攝像頭,我們對這種機器人最先進行的改造就是安裝立體攝像頭,以便於我們能夠通過機器人的視覺控制其行動。女武神還有紅外線傳感器,以便看到類似Microsoft Connect發出的光線。女武神的面甲裡面有旋轉雷射,體內也有其他攝像頭,手腳上都有大量觸摸傳感器。」
「女武神」身上共有28個扭矩控制關節和近200個傳感器,目前它還無法協調使用它們。麻薩諸塞大學洛威爾分校的工程系學生們正努力幫助這個電動機器人學習行走,但它的腿只能磕磕絆絆地向前挪動。
美國宇航局已經設計「女武神」機器人多年,以參加美國國防部下屬國防先進項目研究局舉辦的「救災機器人」競賽。現在,美國宇航局正尋求增強其能力,以便於利用它執行太空任務。楊科表示:「女武神是全電動類人機器人,美國宇航局希望將來能夠送它們前往火星,在人類太空人到達前建立人類營地。」
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30年中期將人類送上火星。如果不是「女武神」機器人,也可能是它們的「後裔」充當幫助人類登上火星的先鋒。西北大學教授塔斯金·帕蒂爾(Taskin Padir)說:「鑑於地球與火星的位置關係,這些預先部署任務每隔兩年才能執行一次。機器人可以幫助維護和修復設備,直到人類太空人到達火星。而在此之前,機器人可能是殖民火星的首批殖民者,它們將與人類太空人共同執行火星探索任務。」
火星與地球之間通訊延遲意味著,人類無法遙控機器人,這就需要機器人建造建築物,並可執行緊急維修能力。帕蒂爾說:「有人認為我們可以利用人來操控機器人執行任務,可是在如此遙遠的星球上,而且通訊延遲長達20分鐘以上,那樣做明顯不切實際。這也就是為為何我們努力研發機器人自動化的原因。」
現在,「女武神」機器人在平坦表面上行走也十分困難,但科學家們希望最終測試它們在類似火星柔軟沙土表面行走的能力。楊科說:「現在女武神在堅固穩定表面上保持平衡很困難。但是最後,我們希望它們能在更柔軟的表面上行走,因為那恰好是它們在火星上要面臨的挑戰。」(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