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機器人「女武神」學走路 將被派往火星

2020-11-23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 5月20日消息,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宇航局研發設計的類人機器人「女武神」(Valkyrie)將來會被派往火星執行任務,但它們現在卻連在平坦表面上行走都困難。這些機器人正在美國和英國4家機構進行改進,被教授如何走路。


美國宇航局共製造4個「女武神」機器人,分別將它們送到美國宇航局下屬的詹森航空中心、西北大學、麻薩諸塞大學洛威爾分校以及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測試和改進。其中,在麻薩諸塞大學洛威爾分校下屬的機器人技術檢驗與測試中心,「女武神」正學習如何在柔軟沙土上行走。

西北大學與麻薩諸塞大學洛威爾分校正在合作展開為期2年的計劃,提高「女武神」機器人的各項能力。麻薩諸塞大學洛威爾分校教授霍利·楊科(Holly Yanco)說:「女武神高1.83米,體重136公斤,身上有大量傳感器,以幫助其能感受世界。」

楊科還稱:「女武神的頭上安裝有立體攝像頭,我們對這種機器人最先進行的改造就是安裝立體攝像頭,以便於我們能夠通過機器人的視覺控制其行動。女武神還有紅外線傳感器,以便看到類似Microsoft Connect發出的光線。女武神的面甲裡面有旋轉雷射,體內也有其他攝像頭,手腳上都有大量觸摸傳感器。」

「女武神」身上共有28個扭矩控制關節和近200個傳感器,目前它還無法協調使用它們。麻薩諸塞大學洛威爾分校的工程系學生們正努力幫助這個電動機器人學習行走,但它的腿只能磕磕絆絆地向前挪動。

美國宇航局已經設計「女武神」機器人多年,以參加美國國防部下屬國防先進項目研究局舉辦的「救災機器人」競賽。現在,美國宇航局正尋求增強其能力,以便於利用它執行太空任務。楊科表示:「女武神是全電動類人機器人,美國宇航局希望將來能夠送它們前往火星,在人類太空人到達前建立人類營地。」

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30年中期將人類送上火星。如果不是「女武神」機器人,也可能是它們的「後裔」充當幫助人類登上火星的先鋒。西北大學教授塔斯金·帕蒂爾(Taskin Padir)說:「鑑於地球與火星的位置關係,這些預先部署任務每隔兩年才能執行一次。機器人可以幫助維護和修復設備,直到人類太空人到達火星。而在此之前,機器人可能是殖民火星的首批殖民者,它們將與人類太空人共同執行火星探索任務。」

火星與地球之間通訊延遲意味著,人類無法遙控機器人,這就需要機器人建造建築物,並可執行緊急維修能力。帕蒂爾說:「有人認為我們可以利用人來操控機器人執行任務,可是在如此遙遠的星球上,而且通訊延遲長達20分鐘以上,那樣做明顯不切實際。這也就是為為何我們努力研發機器人自動化的原因。」

現在,「女武神」機器人在平坦表面上行走也十分困難,但科學家們希望最終測試它們在類似火星柔軟沙土表面行走的能力。楊科說:「現在女武神在堅固穩定表面上保持平衡很困難。但是最後,我們希望它們能在更柔軟的表面上行走,因為那恰好是它們在火星上要面臨的挑戰。」(小小)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李德雄_NT2021

相關焦點

  • NASA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毅力號
    毅力號的輪子(圖源:SciTech Daily)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NASA的兩個「維京 (Viking)」號探測器登陸火星,並尋找現存有機體以來,還沒有機器人在火星表面探索尋找生命跡象。維京號(圖源:NASA)但正如「維京號」的模糊結果顯示的那樣,對於一個孤零零的機器人來說,要在遙遠的世界上對外星生命進行完整可靠的探測,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毅力號還將收集和緩存幾十份原始樣本。如果目前的計劃順利,這些樣本將在2031年由美國宇航局/歐洲聯合航天局帶回地球。
  • NASA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毅力號
    當六輪火星探索器在未來的窗口期升空後,將於2021年2月18日降落在火星28英裡寬(45公裡)的傑澤羅(Jezero)隕石坑內。在數十億年前一個湖泊和河流三角洲曾位於此隕石坑內,毅力號將利用其7臺科學儀器來表徵這個可能適合居住的古環境,並在其他諸多事物中尋找早已死亡的火星生命之存在證據等。
  • 「我沒電了,天黑了」,曾在火星向人類求救的機器人如今怎樣了
    2004年1月25日,一艘名為「機遇號」的探測器降落到了火星的地表上。截至2018年1月25日,「機遇號」已經在火星上待了14個年頭,誰也沒有想到,當初被設計成壽命僅有90天的探測器居然可以在火星上執行任務那麼久。
  • AI殖民「火星基地」?探訪火星「天問一號」智能上陣火星機器人v3
    在計劃2024年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中,將在月球上建造永久的人類基地,之後將月球作為中轉站,在未來美國實施載人登陸火星的時候,在月球上進行資源補給和休整,AI機器人必將擔任重要的工作。說不定以後索菲亞就有機會太空漫遊了!奔赴火星,如箭在弦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要探索火星呢?根據NASA公布「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最新進展,計劃耗資240億美元。
  • 火星,中國人來了,期待更多形態機器人在火星上工作
    眾所周知,火星是太陽系中唯一勉強能夠算得上與我們的家園地球相似的行星,也是除了地球之外,唯一一個可能進化出生命的行星,也是唯一可能被地球話而作為地球人第二故鄉的行星,於是正因為這些原因,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三十餘艘不同的探測飛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火星機器人或者火星車。
  • 學術分享丨火星探測機器人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天問一號」預計運行約90個火星日,大約地球時間的3個月。「天問一號」質量幾乎是中國「玉兔2號」探測器的兩倍。「天問一號」 火星機器人採用成熟的輪-臂式結構。
  • 美國NASA新型機器人,利用火星土壤造火箭燃料,往返火星不是夢?
    自從人類發現火星之後,就一直不斷的在探索,像美國航天局NASA一樣,為了上火星發明了一款新型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可以利用火星土壤,就造出火箭燃料,這到底是什麼機器人那麼厲害,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睹它的風採吧。
  • 2020年火星探測器將把一塊火星隕石送回到火星?
    2020年7月,美國宇航局火星探測計劃的火星2020探測器將開始其漫長的火星之旅。在機遇和好奇號漫遊者的追逐下,火星2020探測器將嘗試回答我們關於火星的一些最緊迫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火星是否有適宜居住的條件,以及是否存在微生物。為此,2020年火星探測器將獲得火星巖石的鑽孔樣本,並將它們放在緩存中。
  • 殖民火星:人類將在火星上哪個地方定居?
    火星上的水越乾淨、越容易獲取,機器人和太空人就越容易使用它來製造燃料,由氫和氧組成的水分子,通過電解,我們可以把水分解成氫和氧,然後氧氣用來呼吸,氫氣用來火箭燃料,最終幫助太空人返回地球。專家們已經在好萊塢著名設計師的幫助下,開發出了時尚輕便的太空衣,這套太空衣不打算在外太空使用,但在飛船內部,它將會很舒適,蘋果Ipad將會安裝在太空人的大腿上,以便迅速控制太空飛行器。
  • 洞察號登陸火星:開始為期兩年的星地質勘探
    【PConline資訊】北京時間 2018 年 11 月 27 日 3 點 53分,備受矚目的「洞察號」探測器在北京時間今年5月5日19:05從美國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升空,經過6個多月的漫長旅途後成功著陸火星,接下來,它將在 2019 年 3 月前完成所有儀器的配置
  • 美國宇航局將召開發布會 公開火星的最新發現
    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好奇號探測器已經在火星上呆了好長一段時間了,2012年8月,「好奇號」被派往火星,研究火星的氣候和地質狀況,並研究火星是否能維持生命或是否有液態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本周四將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的最新科學成果,而在這之前NASA對火星上發現的東西一直守口如瓶。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天問一號」火星機器人將承載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等重要使命,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使我們真正進入深空「天問一號」火星機器人長這樣在成功著陸之後,「天問一號」火星機器人將進行「拍照留念」、探測物質和元素、探測環境和偵測火星淺層地質結構
  • 長期失重後,太空人需重新學習如何走路,將是飛向火星的最大障礙
    而最近,一名在太空度過了197天的NASA太空人在返回地球之後,恢復失重後遺症的第一步,就是要重新學會走路。這位美國太空人安德魯·福伊斯特爾,在國際空間站(ISS)度過了6個半月的時間,當今年10月重新回到地球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如常人一樣行走。雖然這些失重後遺症都能在返回地球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就徹底恢復。
  • 空間站待半年需要重學走路,前往火星也要數月,太空人該怎麼辦?
    星際移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火星,雖然NASA已經在火星上有了非常多的發現,對火星的狀態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但是移民火星不光有著補給和登陸技術上的問題,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急需解決,否則登陸火星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現在的飛船還沒有達到電影中那樣能夠讓人輕鬆行走的重力系統,太空人都是在漂浮的狀態下完成各種任務。
  • 目標:火星。中國即將探測火星,這份火星題材科幻電影片單請收好
    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繼成功完成探月任務之後,我國即將對火星進行探測。這又將是我國航天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 用於火星探測的三主體機器人系統
    NASA最近正在計劃一項名為「火星2020」的新任務,該任務包括與常規地面漫遊車一起向火星發送直升機。該任務的主要目的是測試在紅色星球上操作直升機的可行性,如果成功,它將為火星探索開闢新的可能性。換句話說,該任務可以為其他涉及火星直升機部署的任務鋪平道路,這些任務可能能夠產生更多有關漫遊者前方地面,地形和障礙物的信息。
  • 當初將2男2女送去火星的「火星計劃」,8萬人報名,最後怎樣了
    當初將2男2女送去火星的「火星計劃」,8萬人報名,最後怎樣了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發展,經濟的快速崛起,人類生活是越活越便捷了,但是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卻是大不如從前,無論是植被的覆蓋面積還是生物的多樣性等,都是處於一個直線下滑的趨勢,所以有很多的科學家推斷,地球在未來的某一天會逐漸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從而導致第三次的生物大滅絕,這個時候就是人類大滅絕的時候了,因此,科學家啟動了人類移居計劃
  • 臺媒:NASA火星照片驚現長發露胸女外星人(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火星照驚現,長發露胸女外星人。   NASA火星探測器「好奇號」(Curiosity Rover)所攝照片,經常遭眼尖人士抓到不尋常處。而近日的的一張照片再度引起UFO愛好者熱議,因火星影像中似乎出現一名擁有長發與胸部的「外星女性」。
  • 最新畫面曝光,NASA公布秘密機器人,不久將用於火星洞穴探測
    我們都知道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載人火星登陸計劃會在2024年-2026年左右發射,但是人類第一次上火星到底要幹嘛呢?除了帶人還得帶些什麼東西呢?我想,NASA最新公布的一款秘密機器人給了我們答案。NASA的科學家們在研究火星探索機器人,跟好奇號、毅力號不同,這一次上去的不是"車",而是"狗"。
  • 臺媒:NASA火星照片驚現長發露胸"女外星人"(圖)
    火星照驚現,長發露胸女外星人。原標題:臺媒:NASA火星照片驚現長發露胸「女外星人」(圖)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導  NASA火星探測器「好奇號」(Curiosity Rover)所攝照片,經常遭眼尖人士抓到不尋常處。而近日的的一張照片再度引起UFO愛好者熱議,因火星影像中似乎出現一名擁有長發與胸部的「外星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