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激素化妝品對豐年蟲(生物指示劑)的潛在毒性

2021-01-08 中國綠髮會

如今,新出現的汙染物,包括了各種各樣的合成化學物質。儘管這些化學物質對現代社會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們對水生動物的影響、以及飲用了由於這些產品消費導致的汙染水域的水的人類的健康影響,卻還鮮為人知。使用激素處理的凝膠廣泛地用於激素替代、肌肉生長等目的。然而,這些激素只有一小部分被皮膚吸收,因此在清洗暴露身體部位時,這些激素就會被轉移到生活汙水中,流入環境。

豐年蟲(英文名brine shrimp,學名Artemia salina),又叫滷蟲、鹽水豐年蝦。它們是一種在全球廣泛分布的耐高鹽小型甲殼動物,屬甲殼綱、鰓足亞綱、無甲目下的單獨一個科,就叫鹽水豐年蟲科。它們是生態系統中的基礎生物——既是全球養殖業的基礎性餌料,又是野生鳥類的重要食物來源。同時,豐年蟲還是一種非常難得、能有效淨化水質的食物鏈分解者。從生態意義上講,有豐年蟲存在,就能初步建立生物淨化水循環和多層級食物鏈循環的「溼地生態雙循環系統」。在研究中,豐年蟲常常被視為水質健康的一種生物指示劑。

(豐年蟲的全球分布地圖。來源/CABI)

2019年12月24日發布在BioPortfolio的一篇文章顯示,科學家做了一項研究,旨在評估含激素化妝品對於生物指示劑豐年蟲(Artemia salina L.)的毒性水平,以及用1%睪酮和0.1%雌二醇處理的凝膠對生物指示劑洋蔥(Allium cepa L.)的細胞毒性和致突變性。

(豐年蟲是食物鏈中重要的基礎生物,上圖是火烈鳥在吃豐年蟲。來源:社交平臺CypursMomentz科普)

研究發現,暴露24小時後,來自靜止/死亡的鹽藻數量的數據表明,最高濃度的睪酮(10和25μg/mL)和最高濃度的雌二醇(15μg/mL)對豐年蟲這一生物指示劑有毒性。對於生物指示劑洋蔥,睪酮凝膠(1、10、50μg/mL)和雌二醇(0.03、0.30、1.5μg/mL)治療組和對照組之間的有絲分裂指數和染色體畸變沒有統計學差異。然而,含睪酮凝膠的所有濃度都降低了細胞分裂的百分比,與每次治療的時間0小時和陰性對照的時間24小時有關。

研究得出結論,如果含有這些激素凝膠的有毒濃度的廢水未經事先處理就被丟棄,從而危及生活在那裡的生物的生命,那麼河流或水環境就會受到汙染。同時,這項研究認為,應鼓勵發展汙水和水處理技術,以減少甚至消除其中的激素。

【參考資料】

Cosmetics with hormonal composition for bioindicators Artemia salina L. and Allium cepa L. toxic potential

保護水產幼苗"奶粉",綠會擬成立豐年蟲保護地

整理/Littlejane 核/gone 編/Angel

相關焦點

  • 歐萊雅寶潔產品被指含有害物質 有潛在毒性
    (法制晚報微信公眾號:fzwb_52165216)  報告稱,這些產品具有潛在毒性、刺激性,會引起過敏或致使內分泌失調。不過,法國美容行業聯合會作出回應稱,在法國銷售的美容和衛生用品是安全的,符合歐洲的監管標準。
  • 滅菌用生物指示劑指導原則(新增)
    生物指示劑的分類生物指示劑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其特徵需符合《醫療保健產品滅菌生物指示物》GB18281-的要求。1)由微生物芽胞和載體經包裝而成,載體可以是碟形或條狀的濾紙、玻璃、塑料或其它材料。載體和內層包裝不得含有物理、化學或微生物的汙染物,避免影響生物指示劑的性能和穩定性;不得被特定的滅菌工藝降解;能被滅菌介質(蒸汽、射線、化學試劑、過濾等)穿透並使滅菌介質與生物指示劑能充分接觸。載體和包裝的設計應保證生物指示劑不受汙染、並使其所含的微生物在貯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損失最小,且方便取樣、轉移和接種。2)芽胞懸液生物指示劑,該類生物指示劑是將芽胞混懸於液體中。
  • 面膜或含激素成分!2017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接觸性皮炎最多
    化妝品監管專業人員告訴記者,一些來路並不清楚的網購面膜,為了達到「祛痘、抗炎」等功效,內含激素、抗生素超標,長期使用,不利於健康。  而2017年上報的化妝品不良反應初步診斷中,化妝品接觸性皮炎最多,共1146例,佔例數的95.34%;其他各類病種如化妝品痤瘡為26例,激素依賴性皮炎14例以及化妝品光感性皮炎9例,佔比相對較少。
  • 【學習筆記】生物指示劑之理論基礎
    大家都熟知的生物指示劑為滅菌監測的金標準,那麼其理論基礎是什麼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下標準規範中對生物指示劑的定義:ISO11138:testsystem contain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providing a defined resistance to aspecified sterilization process。
  • "大頭娃娃"涉事產品被停產、召回 涉事企業曾回應產品不含激素
    報告顯示,旗下多款產品檢測結果正常,"噯嬰樹"產品不含激素、抗生素。同時,歐艾嬰童指出,"噯嬰樹"產品不含激素、抗生素"。  然而,作為嬰幼兒日常的護膚用品,近年來,嬰兒霜也頻頻出現抽檢不合格等問題。  2019年3月14日,丁香媽媽APP在官方微博上曝光了某電商平臺銷售的6款寶寶霜送檢發現含有激素。
  • 揭秘化妝品美白真相!
    因此、就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祛斑美白類化妝品而言,只有化妝品中的活性物既能通過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或運輸,又不對人體肌膚造成毒性刺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白。那麼,如何確保祛斑美白類化妝品既安全又有效,又如何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是困擾消費者的煩惱,但它卻成就了體外替代試驗的發展。
  • 國家鑑定無激素化妝品十大品牌
    彩妝不少女性都喜歡,但更喜歡無激素的化妝品。本文推薦國家鑑定無激素化妝品十大品牌,希望幫助各位妹紙安全化妝健康美顏,畢竟化妝品幾乎是每天都和皮膚接觸的,帶有激素很容易造成肌膚損傷引發各種長痘、痤瘡問題。
  • 嬰兒霜疑含激素致女嬰「大頭」? 海口:密切關注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8日消息(記者 姜飛 王洪旭 實習生 鄭鑫)1月7日,網絡博主「老爸評測」通過某短視頻平臺曝光了一起疑似因嬰兒霜含激素導致女嬰「大頭」事件,一對年輕的家長給女兒使用「某嬰樹」益芙靈嬰兒霜後,導致孩子2個月沒有長身高,額頭等多處長汗毛、臉腫大等。此視頻發出後,短時間內引發廣泛關注,網友點讚311萬多次,僅評論就超過22萬條。
  • 高端訪談|何聰芬博士:EGF存在潛在風險 不可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
    何教授介紹,與化妝品結緣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說,原來一直做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的研究工作,沒有想到以後會從事化妝品領域;必然是說,生物技術可以應用在許多領域。偶然加入了這個團隊,正好把自己所學的生物技術知識用在了化妝品領域。談到化妝品,各個國家對化妝品的定義有所不同,但是相差不太大。
  • 避開含這幾類物質的護膚品!
    化妝品中含有低濃度的苯甲酸酯可損傷乳腺細胞DNA,其作用就如同雌性激素一般,會誘髮乳腺癌。所以乳腺癌高危人群和雌激素受體陽性的患者不能用此類護膚品。 2、甲醇 甲醇是常見的香料,作為添加劑可加入護膚品和香水或髮膠中,但會對身體帶來一定的毒性作用
  • 「Nature子刊」基因生物標記物可快速準確預測肝毒性和潛在的肝癌
    農用化學和製藥公司開發新產品時,必須先進行廣泛的潛在毒性測試才能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該測試通常需要冗長而昂貴的動物研究。該研究確定了一種生物標誌物基因特徵,該特徵暴露後24小時具有潛在的肝毒性。人類營養學系副教授Zeynep Madak-Erdogan說:「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從肝臟中識別出最小的指標,以預測毒性和潛在的肝癌。」她補充說,通常情況下,公司會通過長期的動物實驗來做到這一點。他們跟蹤動物長達一年,以了解它們是否會在暴露於這些化合物後患上肝癌。這些研究需要成千上萬隻小鼠或大鼠,並且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照顧動物,收集樣本並分析數據。
  • 環境工程 | 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毒性效應機制
    由於水體重金屬對水生生物及人類的危害極大,眾多專家學者已經開展了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生態毒性方面的研究,尤其是Hg、Cd、Pb、Cr、As等非必需元素對生物造成的急性、亞急性以及慢性中毒等毒性效應研究。此外,也有研究人員做了重金屬對人體和動物毒性或致癌方面的研究。
  • 這13種化妝品「銻」超標~
    微信號:tianxiayangsheng怡情健體膳食導引糾偏近日,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表示,韓國愛茉莉太平洋等8家化妝品企業的13種產品被查出重金屬「銻」超標,包括韓國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愛莉達恩和伊蒂之屋,及思親膚品牌的Aritaum full cover
  • 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毒性效應機制研究進展
    由於水體重金屬對水生生物及人類的危害極大,眾多專家學者已經開展了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生態毒性方面的研究,尤其是Hg、Cd、Pb、Cr、As等非必需元素對生物造成的急性、亞急性以及慢性中毒等毒性效應研究[9,10]。此外,也有研究人員做了重金屬對人體和動物毒性或致癌方面的研究。
  • 化學科普專欄——酸鹼指示劑
    第一期 酸鹼指示劑 視頻有趣,猛戳喔! pH的定義 1909年由丹麥生物化學家Soren Peter Lauritz
  • 生活中的酸鹼指示劑
    心裡美蘿蔔富含花青素,紫薯中也含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種極不穩定的水溶性色素,隨酸鹼改變顏色,遇到鹼性物質變為藍綠色,遇到酸性物質則變為紅色,中性則呈紫色。一般家裡熬粥本身就是鹼性的,有時候熬粥還會向裡面加一些小蘇打,因此紫薯粥變為藍綠色是正常的,心裡美蘿蔔加醋更紅也是正常的。
  • 美白化妝品安全嗎?
    在日本,上一代美白明星成分曲酸批准使用後,又被認為具有細胞毒性可能引起皮膚病變[4]而禁用,但後來又認為其安全沒有問題在2005年被解禁。要驗證產品成分到底是否完全安全,有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料安全不意味著產品安全     化妝品原料的安全評估是很嚴格的,包括相當多的藥理和毒理測試。但化妝品成品數量繁多,對於它們的安全評估,只會做最核心的幾項。
  • 上海藥物所發現一個潛在的遺傳毒性生物標誌物基因
    遺傳毒性評價是藥物安全性評價研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不但是先導化合物早期毒性篩選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規範的藥物臨床前安全性評價研究中重要的評價方法和技術,是判斷新藥能否進入臨床試驗的重要依據。目前,基於「早期發現、早期評價」的理念,探索新的技術和方法,尋找新的生物標誌物,是國際上藥物安全性評價遺傳毒性研究的趨勢和熱點。
  • 寧波市北侖區市場監管局:3批次化妝品被檢出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寧波市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示平臺2017年12月21日消息,2017年7月,北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計劃,共完成化妝品質區抽任務19批次,不合格3批次,問題發現率15.7%。
  • 化妝品級聚穀氨酸的作用
    γ-聚穀氨酸 又名(γ-PGA, γ-聚麩胺酸),CAS NO:[ 25513-46-6 ]它是一種水溶性,生物降解,不含毒性,使用微生物發酵法製得的生物高分子。γ-PGA聚穀氨酸(γ-聚麩胺酸)是一種有粘性的物質,在"納豆"--發酵豆中被首次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