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為我們講述了天地之間很多事情的規律。
《易經》恆卦裡講:「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
「久於其道」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實踐並長久堅持,這是事情成功並且能夠長久的方法。
微博報導了一個「新型"的讀書方法:「量子波動速讀」法。
量子波動速讀到底是什麼?
據說孩子通過培訓,可以運用量子波動的力量,在短短20分鐘內看完一本十萬字的書籍。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後發現,之前20分鐘說的都是多的,更多培訓機構稱只要掌握了量子波動速讀方法,就能在1分鐘內閱讀一本10萬字左右的書。
什麼是量子能量波?
量子是屬於微觀世界的一種肉眼看不到的波頻;現代物理學解釋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我們肉眼能夠看到的及看不到的一切物質都在震動著,不同的物質擁有不同的振動頻率,將物質在原有的頻率加載上去一種微觀世界看不到的能量波頻,我們簡稱是「量子能量波」。
對於量子學的概念,理解起來不是容易的事情。
對於「量子波速讀」,有意思的是,」量子波速讀「老師還直接說「不用眼睛」看書。因為書裡的內容是通過「心電感應」進到大腦裡面的。
老師甚至說:「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離就越近。」
學量子波動速度的孩子,被安排在教室裡,家長不得進入。
書翻起來和扇扇子沒啥區別,「厲害」的還能從後往前看,不顧順序來回跳看。
量子波速讀廣告宣傳語:運用HSP高感知力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孩子的大腦將會呈現出動態的影像,1-5分鐘完整複述一本書。
結果還是要用效果來說話的。
據報導,這種培訓的均價在5萬左右,貴的要20萬。這個量子波速讀,是真的這麼厲害嗎?
原來量子波速讀,翻書過目不忘的秘訣是:從眼罩戴到鼻梁的這個小縫裡偷看。騙過家長就有獎勵。
《荀子》: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學習出成果是累積來的。
《論語》:欲速則不達。
要想快,往往結果事與願違。成功是累積來的。
學習記憶,有規律可循,但都需要重複累積。我們來看下艾賓浩斯記憶規律曲線圖:
教育要出好成果,需要「久於其道「。
「一蹴而就」」速成科「只是欺騙了家長們期望孩子迫切成才的期望罷了。
教育孩子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這是作為家長必備的常識。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也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家長教師等教育引領者的行為習慣養好,孩子會跟著模仿,這是最容易出成效的。
《易經》中說「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教育孩子也如此,需要「久於其道」,在正確的規律上去堅持,一切該來的都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