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慶和省規劃1000公頃發展天然氣發電

2020-12-0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11月22日報導,為吸引大型氣電項目,日前越南慶和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在寧和鎮南雲豐的4個地點規劃天然氣發電,包括港口、儲氣庫及天然氣發電廠,總面積約1050公頃。目前已有越南電力集團、越南油氣集團及來自美國、日本等國家的6家企業正關注投資,總容量約30000MW,每個項目投資額預計均達幾十億美元。

原文連結: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j/202011/20201103017557.shtml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天然氣發電行業市場分析:發展空間巨大,發電成本難題...
    【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2017年全球天然氣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比例為23.2%,中國天然氣發電僅佔總發電量的3%,遠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天然氣發電市場存在較大發展空間。但由於天然氣發電成本居高不下,成為制約行業發展難題。
  • 山東布局天然氣發電
    繼環保部等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要求改煤發電為天然氣發電後,國家發改委在日前發布的《關於調整發電企業上網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中,上調了8個省區市天然氣上網電價,天然氣發電再迎利好。    在這波國家支持天然氣發展的大潮中,作為火電大省的山東也開始布局天然氣發電,從而改變「火電獨大」的能源結構。
  • 中國天然氣發電發展現狀及國際經驗借鑑
    但是,從近幾年國家在天然氣利用出臺的天然氣利用政策、能源發展規劃及環保政策文件來看,國家對天然氣發電的定位是有序發展,還沒有上升到更高層面。因此,現有的天然氣行業的體制安排不利於天然氣發電行業快速發展。此外,在業內對天然氣供給穩定性仍然有不同的聲音,也使得天然氣發電的地位始終沒能進一步提升。
  • 「十四五」能源規劃應提高天然氣發電比重(觀點市場)
    相關研究顯示,燃煤電廠和天然氣電廠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別為745.9735g/kWh、522.4980g/kWh,其中發電運行分別佔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90.80%、68.15%,即燃煤電廠發電過程中碳排放量為677.34g/kWh,而天然氣電廠發電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僅為356.08g/kWh,不到燃煤電廠碳排放量的一半。
  • 中國天然氣發電現狀
    我們認為對外依存性大,並不是制約天然氣發電發展的根本因素,看看韓國和日本天然氣發電佔比40%,歸因內部想一想如下問題:  1、為什麼人家能買到便宜的天然氣,我們買不到。  2、為什麼人家能提供便宜的電,我們提供不出來。
  • 潘遙:天然氣發電行業難題
    天然氣發電產業規模的快速擴張是實現天然氣消費比例提升規劃目標的有效途徑,而這需要解決一系列行業問題與現實障礙  宏觀發展環境問題  (一)政策問題  目前,我國天然氣發電產業已初具規模,2013年氣電裝機容量已達4668萬千瓦。
  • 一文讀懂我國天然氣發電的現狀與前景
    作為相對清潔能源,天然氣的發展和消費,當前受到了全球的青睞。而我國天然氣發電行業正處於起步發展階段,目前遇到諸多問題,已投運燃氣電站利潤較差,2013年和2014年兩次天然氣價改後發電成本壓力進一步加大,部分投資方持觀望態度或擬推遲項目投產,因而影響天然氣發電行業及天然氣行業健康發展。本文對天然氣發電優勢,國內發展近況、問題、前景進行闡述並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 天然氣發電的對錯之爭
    分歧、選邊站隊、隔空喊話,氣電發展路線之爭近期成為行業輿論熱點。氣電,是清潔、低碳能源。在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全球焦點議題的背景下,清潔、低碳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國際上對氣電推崇有加,我國也提出了「有序」「適度」發展氣電等原則,並制定了頗具雄心的發展規劃。例如,《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全國氣電新增投產5000萬千瓦,2020年達到1.1億千瓦以上。
  • 深度丨我國天然氣發電的現狀與挑戰
    並通過政策補償和實施階梯電價、調峰電價等措施,逐步推行以天然氣或電替代煤炭。在近期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中,繼續強調低碳、綠色發展,電源結構清潔化,提高天然氣利用比例,氣電裝機增加5000萬千瓦,氣電規模達到1.1億千瓦,有序發展天然氣發電,大力推進分布式能源項目。
  • 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_2013年第4號...
    為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促進天然氣產業有序、健康發展,我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訂了《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加快天然氣產業發展,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為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促進天然氣產業有序、健康發展,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組織編制了《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
  • 天然氣發電的對錯之爭:調峰還是熱電聯產
    分歧、選邊站隊、隔空喊話,氣電發展路線之爭近期成為行業輿論熱點。氣電,是清潔、低碳能源。在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全球焦點議題的背景下,清潔、低碳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國際上對氣電推崇有加,我國也提出了「有序」「適度」發展氣電等原則,並制定了頗具雄心的發展規劃。例如,《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全國氣電新增投產5000萬千瓦,2020年達到1.1億千瓦以上。
  • 一文看懂天然氣發電流程及全球發展狀況
    作為一種清潔燃料,天然氣在發電方面的用途日益增強。想了解天然氣發電流程及全球發展狀況?這份報告不容錯過!燃氣發電(gas power)是指利用天然氣產生電力。燃燒天然氣把水變成蒸汽,再用蒸汽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運轉而發電,屬於一般的火力發電,其效率較低。
  • 天然氣發電的對錯之爭
    「非化石能源——水電、光伏、風電、核電是我國能源未來發展最主要的方向,但除了水電之外,風電、光伏發電的靈活性都比較差,難以人為控制,核電也不適合頻繁調整出力,考慮到電站的安全問題,核電最好也別調。發展非化石能源電力的最大瓶頸,很多人認為是電網輸送能力不足。不對!問題出在缺少靈活性電源。」江億說,「德國、丹麥等國風電都發展得不錯,很重要的原因是有氣電調峰。
  • 能源局發布生物天然氣產業發展指導意見 力爭2030年年產量超過300...
    為了加強規劃指導,《指導意見》中還明確,將編制國家生物天然氣發展中長期規劃,明確生物天然氣商業化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等。同時,還將根據國家規劃和重點地區省級規劃,大型能源企業以及其他有實力的企業編制本企業生物天然氣發展規劃,面向全國謀劃提出項目布局。  昨日,有行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還有很大挑戰和困難。
  • 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內容是什麼?
    一、發展現狀和面臨形勢(一)發展基礎1、國際發展現狀(1)發展現狀生物質能是世界上重要的新能源,技術成熟,應用廣泛,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源供需矛盾、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全球繼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後的第四大能源,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生物質發電。
  • 天然氣發電將加速中國能源轉型
    在通用電氣(GE)全球副總裁、GE燃氣發電中國區總裁楊丹看來,全球積極推進能源轉型的態度正為天然氣發電開闢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中國更將成為其中的領跑型市場。天然氣發電減排優勢明顯有數據顯示,在所有化石燃料中,天然氣發電機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
  • 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天然氣發展
    、能源局,有關企業:  為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促進天然氣產業有序、健康發展,我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訂了《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加快天然氣產業發展,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為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促進天然氣產業有序、健康發展,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組織編制了《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
  • 太陽能熱發電將迎來發展風口
    國際能源署(IEA)曾預測,到2050年,太陽能光熱發電可滿足全球電力總需求的11%,新興經濟體光熱發電市場的表現更為搶眼,萬億元的產業正在形成。在新能源家族中,光熱發電出現的時間,並不比風電和光伏發電晚。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在19世紀便已提出,1878年,巴黎建成了第一個點聚焦太陽能熱交換式蒸汽機。由於此後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成本更低,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 天然氣發電為何仍陷入死局?
    原因是頁巖氣革命後,美國頁巖氣產出豐富,氣價已是全球最低,並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 再看中國,BP年鑑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全社會發電量全球最高,達到75030億KWH,其中氣電2365億KWH,氣電佔比只有3%。於是,在今年低氣價的條件下,國內很多人期望能夠全國都能像廣東一樣大力發展天然氣發電。
  • 多省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將上調 成本壓力緩解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降一升」是中國完善天然氣等產業價格機制、鼓勵利用清潔能源採取的多項措施之一。在各地「煤改氣」步伐加快之下,成本壓力的緩解將推動整個天然氣產業鏈迎來新一輪的投資潮。  「霧霾」的頻頻來襲,讓天然氣的綜合利用成為大氣汙染防治的熱門首選,其中天然氣發電大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