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蝶科是蝴蝶當中的小個子,都是小小的身體,幼蟲也特別小,難以被發現。之前,我們介紹了酸模上的紅灰蝶,這一期觀察記錄日記我們再來介紹兩種常見的灰蝶吧。
曲紋紫灰蝶
曲紋紫灰蝶的幼蟲以鐵樹(蘇鐵)的嫩葉子為食,如果你看到一顆鐵樹的葉子被咬的一塌糊塗,那很可能就是它們幹的。上海本來沒有曲紋紫灰蝶,但是由於大量蘇鐵作為觀賞植物的引入,導致它們在上海發展出了比較穩定的的種群。
7月8日,在一顆蘇鐵上看到了曲紋紫灰蝶的蹤跡,說明已經到了它們的繁殖期,過一段時間蘇鐵上可能就有幼蟲了。
7月13日,果然在這棵蘇鐵上找到了許多曲紋紫灰蝶的幼蟲,採集了其中的幾條回來飼養。其中一條最小的夭折了,剩餘的兩條一條可能是三齡,一條可能是二齡。剛採回來的幼蟲,是翠綠色的。
7月14號,採集回來的幼蟲開始變色了,慢慢的出現了褐色的花紋。這是因為曲紋紫灰蝶顏色多變,色型很多,所以變變顏色也正常。
7月15日,兩條幼蟲都變成了深紅色。我猜想,原本它們生活在光照條件很好的的室外,顏色翠綠色能在樹葉上隱藏自己。但是我採集回來以後養在盒子裡,沒有光線,因此就慢慢地變成了深色。
7月17日,兩條幼蟲先後開始進入預蛹階段開始化蛹。
其中較大的那一隻率先化蛹,剛化的蛹還是嫩嫩的樣子。
7月18日,過了一天後,原本粉嫩的蛹變成了深色。
7月19日,第二條曲紋紫灰蝶也完成化蛹,蛹的顏色和上一條不一樣。它們的蛹也有各種不同的顏色。
7月24日,兩隻蝴蝶先後羽化。翅膀的背面比較難拍,用冰箱凍僵了一下擺拍,這種有一抹藍色的應該是高溫型的雌性。
酢漿灰蝶
酢(cu,音同「醋」)漿灰蝶,是一種幼蟲以酢漿草為食的灰蝶。酢漿草是一大類植物的統稱,我們平時常見到的酢漿草、紅花酢漿草、關節酢漿草等都是路邊常見的小草,有三片愛心形狀的葉子,也有人認為它就是三葉草。
7月10號,正好看到一隻酢漿灰蝶在酢漿草上產卵,帶了兩顆卵回來觀察。它的卵是扁扁的,像一個碟子。
7月14日,卵孵化出了幼蟲,實在是太小了,想要找到它們都很難,觀察起來就更難了。圖片中葉面上兩條小小長長的就是了。
7月17日,酢漿灰蝶幼蟲還是很小,估計是二齡~三齡左右。它們會啃食葉肉,留下透明的葉脈。
7月19日,終於長到了肉眼方便觀察的尺寸了,估計有三齡-四齡。
7月24日,末齡的酢漿灰蝶,即將化蛹。
7月26日,第一隻酢漿灰蝶化蛹完成。
8月1日,蛹變成了黑色,預示著蝴蝶就要羽化了。
果然沒過多久,酢漿灰蝶羽化成蝶。同樣因為難以拍到翅膀背面,所以凍僵了一下擺拍。酢漿灰蝶是上海最常見的蝴蝶,但是因為體型太小,很容易遭人忽略。草叢裡飛的很小的白色蝴蝶就很可能是它。
好啦,本期的觀察記錄日記就到這裡了,喜歡的話不要忘了點關注和贊喲~
往期回顧:
觀察記錄日記之:斐豹蛺蝶(雄性)
觀察記錄日記之:紅珠鳳蝶
觀察記錄日記之:紅灰蝶、斐豹蛺蝶
觀察記錄日記之:玉帶鳳蝶
觀察記錄日記之:東方菜粉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