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將至,很多人都聽到年終獎的召喚了,當錢包越來越肥的時候,煩惱也來了,錢應該放到哪裡?
01
放進銀行賺穩穩的利息估計是大部分夥伴最安全的選擇。不著急用錢的夥伴甚至會給錢存個5/10年期來獲取更高的收益。
如果是存在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的小夥伴們要注意了!
12月14日,六大行(中行、農行、工行、建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同一天發布公告:
簡單來說就是,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如果在定期存款未到期前,想要把錢提前取出來用,就會全部按照活期利率(0.3%)來算利息了。
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沒有按照約定時間提前支取大額存款,可能會面臨著幾萬元的利息損失。
一、靠檔計息具體指的是什麼?它究竟有多香呢?
所謂的「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是銀行為了吸引用戶存款,推出的一種優惠方案,實際的收益是根據存款時間分段計算利率。
以國有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來看,3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三年和五年存款利率為1.35%、1.55%、1.75%、2.25%、2.75%和2.75%。
舉個例子:z先生把10萬元存5年的定期,可以按照存款時間分段計息:
持有三個月,利率為1.35%
持有半年,利率為1.55%
持有1年,利率為1.75%
持有2年,利率為2.25%
持有3年,利率為2.75%
如果在第三年,z先生急需用錢,在第三年取出5萬塊。
在以前的靠檔計息政策下,可以按照三年期的存款利率2.75%計算,獲得利息8250元。
而且現在因為未滿5年,只能按照活期利息0.3%計算,獲得利息900元。
這樣看收益少了不是一般的多啊,只要張先生持有3個月後,無論什麼時候取,都比活期(0.3%)高很多。這類「靠檔計息」產品如此看來,的確是挺香的。
二、靠檔計息這麼香,為什麼被叫停?
因為「真香」,可以在存期內隨時支取,不損失高息,所以存款的人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銀行可能會存在資產和負債不匹配以及借短貸長的風險。
所以,監管機構要求銀行清理靠檔計息產品,是要把銀行負債端成本降下來,這樣金融行業才能更穩定的發展。
那麼其他中小銀行、網際網路存款受影響嗎?
既然監管機構都出手了,那麼整個行業都要必須遵守的。六大行帶頭已經叫停「靠檔計息」產品,其他商業銀行、網際網路存款也會陸續下架相關產品。
目前支付寶、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京東金融也於12月20日表示也對相關業務進行了調整。
02
除了銀行之外,還有沒有什麼辦法讓錢繼續穩定增值?
銀行存款固然安全隨著靠檔利息政策的下架,存款利率走低成為一個大趨勢了,基金、股票收益高,但風險大。
對於普通人來說,想要資產的穩定增值,同時又保證收益不錯,保險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那有什麼產品是可以提前鎖定利率的?
(1)年金險
年金險主要規劃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可以在約定的年份就領錢,一般可以用作自己的養老、子女的教育、中長期儲蓄等等。
如果打算用作養老的話,可以考慮中荷金生有約年金險。
提前鎖定複利3.5%利率,不懼利率下行,活多久領多久,每個月固定領錢,不用擔心人還在,錢沒了。
投保購買門檻,30歲一年花幾千塊,就能先上車,相當於年輕時的強制儲蓄。
如果是給神獸準備教育金的,可以考慮天天向上少兒年金險。
這款教育金的複利IRR在3.8%左右,最快第2年回本,收益槓槓的!如果孩子到時候不需要用到教育金的話,還可以轉做自己的養老金,曲線救國兼顧自己和孩子的養老,終身鎖定4%左右的收益率。
具體的產品測評看這裡:《天天向上,少兒教育金中的王者!》。
如果是中長期儲蓄的話,可以考慮鑽多多年金險。
鑽多多是由年金帳戶(保20年/15年)+ 萬能帳戶(保終身)組成,利率都是行業頂配:
年金帳戶:按4.025%定價,屬於行業領先水平。
萬能帳戶:保底利率3%,也是行業領先水平。
而且,鑽多多從保單的第5年就可以開始領取了,如果對現金流的靈活性要求高,這點還是蠻適合的。
具體的產品測評看這裡:《鑽多多年金保險:收益高回本快》。
如果是中短期儲蓄的話,可以考慮海保福佑金生。
4.025%定價利率,實際複利IRR3.85%左右,第5年開始領取,可自行選擇10/15/20年領完。
適合5-20年內的資金支出,例如孩子的教育金,或者作為未來5-10年即將退休的財務規劃。
(2)增額終身壽
還有一種產品也能提前鎖定收益——增額終身壽。
投入的錢可以終身複利增長,至於這筆錢什麼時候用,怎麼用,就完全取決於自己。
增額終身壽的產品較多,想要固定年繳的可以考慮愛心守護神增額終身壽;想要月繳,可隨時追加的可以看看最新推出的這款和泰增多多增額終身壽。
具體的產品測評看這裡:《年底了,給錢找個安穩的地方......》。
在這個利率下行的時代,如果不想自己辛苦打拼來的財富不斷縮水,還能安安穩穩的在錢袋子裡面增值,上面的產品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當然,不同產品都有不同特點,除了產品外,你還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根據需求來選擇就是最合適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