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明年起不再「靠檔計息」

2021-01-09 青瞳視角

過去,如果你在銀行存3年的定期存款,剛過了2年就要取出來,銀行就會「靠檔計息」,按照2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給你。但是,這種情況馬上就要改變了。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也就是說,把10萬元存3年定期,才過2年就提前取出,過去能拿到4500元利息,明年開始,只能拿到600元利息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年底前提前支取,利率仍然按照靠檔計息方式計算,而到了明年再進行提前支取,利率將改為活期利率。如果沒有提前支取,而是按照存款期限正常取出的話,利息不受影響。

目前銀行廣泛採取的靠檔計息模式,錯了嗎?事實上,《儲蓄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就對提前支取定期存款進行了明確規定——「未到期的定期儲蓄存款,全部提前支取的,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其餘部分到期時按存單開戶日掛牌公告的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也就是說,靠檔計息本來就是不規範的形式,有違這個條例。

靠檔計息明明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多利息,為什麼監管部門突然叫停?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靠檔計息一是擾亂存款市場競爭秩序,可能導致銀行「高息攬儲」等無序競爭行為;二是加重銀行負債成本,如果銀行將成本轉嫁到貸款環節,可能推高貸款利率,不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影響

會不會帶來攬儲壓力

一位國有大行網點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取消靠檔計息不會對攬儲帶來太大壓力,還能夠一定程度降低銀行成本,對控制風險也有所助益。

「一般儲戶是考慮到未來幾年不會用到這筆錢,才會存較長期限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概率低,受計息規則調整的影響小。」一位股份制銀行網點理財經理表示,一旦有一天儲戶突然急需用錢,大概率也不會被利息所左右。

同時,也有專家認為,大型銀行是由於網點多、客戶穩定,所以在攬儲上受到的影響較小。而中小銀行常以高利率作為攬儲的吸引力,計息規則調整或將對中小銀行帶來較大的儲戶流失風險。對此,中小銀行應加強自身特色優勢建設,積極調整,防範相關風險。文/新華社

相關焦點

  • 「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叫停後 有銀行正清零存量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叫停後,有銀行正清零存量早在2019年12月底,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監管要求銀行停止辦理關於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相關業務,並逐步壓縮該類業務存量,並設定2020年底為過渡期,在過渡期結束後,該類產品餘額為零。
  • 2021年起,儲戶存款有變?靠檔計息被叫停,到手利息可能變少!
    不過銀行也有自己的''套路'',用''靠檔計息''等方式吸引儲戶存款,利息可以明顯增多。那麼,什麼是靠檔計息呢?所謂「靠檔計息」定存產品,主要是指定期類存款提前支取時不按活期利息計算,而是按照最近一檔利率計息。如此,儲戶可以獲得更多的存款收益。不過從2021開始,銀行儲蓄將迎來「大變動」:存款靠檔計息被「叫停」。
  • 銀行紛紛叫停「靠檔計息」 今年揚州人該如何理財?
    去年年底,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取消靠檔計息。日前,包括螞蟻金服、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等十餘家網際網路平臺也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當存款遭遇新規,2021年市民該如何打理自己的「錢袋子」?
  • 靠檔計息、網際網路定存「批量下架」,年末我的錢還能咋理?
    日前,多家銀行發出公告稱, 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與此同時,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陸續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連日來,記者分別走訪了哈市部分銀行了解到,對於「叫停」靠檔計息,不少銀行早有預期,並對相關業務進行調整,推出按周期計息替代靠檔計息產品,同樣可實現「用活期的錢賺定期的利息」的目的。而對於之後資金該往哪投資、如何投資,哈市銀行業專家認為,應將現有資金分為四部分,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分散投資。靠檔計息取消,提前支取咋辦?
  • 六大銀行叫停「靠檔計息」後,我們的錢應該放在哪裡?
    12月14日,六大行(中行、農行、工行、建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同一天發布公告:簡單來說就是,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如果在定期存款未到期前,想要把錢提前取出來用,就會全部按照活期利率(0.3%)來算利息了。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沒有按照約定時間提前支取大額存款,可能會面臨著幾萬元的利息損失。一、靠檔計息具體指的是什麼?它究竟有多香呢?
  • 1月起,這一存款方式消失,利息將受影響!
    因此,很多人在選擇存款方式的時候都很困惑,萬一生活中發生什麼事兒,急需用錢呢?如果自己手裡的存款可達20萬的話,那就可以選擇大額存單,利率高於定期存款,在急需用錢的時候可以提前取出,分段計息。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拿出20萬的,其實銀行還有一些「靠檔計息」產品,具備了當前定期存款的高利率,同時也具有靈活性,假如提前提現,可以根據已經存滿的存款期限來計算定期利率。
  • 靠檔計息叫停,銀行大額存單成「香餑餑」,20萬怎麼存利息更高?
    年初是銀行攬儲的高峰期,不少銀行都緊鑼密鼓地推動攬儲計劃,爭取在一季度實現存款「開門紅「。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銀行存款,「靠檔計息」已經被叫停,眾多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紛紛下架,大額存單反而成為備受儲戶追捧的「香餑餑」。
  • 靠檔計息成過去式 大額存單線上轉讓成新玩法
    隨著靠檔計息產品成為過去式,大額存單推出新「玩法」——線上轉讓。記者了解到,繼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先行試水後,本土銀行也逐漸加入了大額存單線上轉讓的行列。大額存單仍是攬儲「香餑餑」「2021年的第一期個人大額存單產品,20萬元起購,利率高達4.2625%,支持按月付息,支持轉讓……」年終攬儲大戰並不意味著結束,一開年,部分銀行就開始加入了拉存款的行列。
  • 支付寶下架這類存款業務,發生了什麼?螞蟻集團回應
    而銀行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存款產品,產品和服務由銀行提供,平臺提供存款產品的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債權債務關係為存款人與銀行)。通常平臺會展示銀行名稱、產品期限、起存金額、存款利率、計息規則等信息,突出50萬元內存款保險保障的信息。此類存款產品主要情況如下:一是全部為個人定期存款,普遍具有存款利率高、購買門檻低的特徵。
  • 銀行推特色定期存款:存1個月年利率3.2%,存360天年利率3.9%
    當然,低風險理財工具並非貨基才有,比如很多人習慣將錢存在餘額寶,但事實上,支付寶上也有銀行存款,節假日可以起息的那種。網際網路平臺上的特色定期存款說白了,不管是百度,還是京東金融,或者支付寶,都是利用自身的流量,「代銷」銀行存款。
  • 重慶多數銀行存款一年按360天計息
    華龍網訊在有些城市,到銀行存款,銀行按照一年360天給利息,但在貸款時,卻按照一年365天扣利息。日前,北京一位姓段的市民因為這一「時間差」而少獲利100多元,段就將一家銀行告上法庭。  記者昨日從我市銀行了解到,重慶銀行目前仍然普遍存在以上狀況。
  • 銀行區別對待:存款按360天貸款按365天計息
    銀行區別對待:存款按360天貸款按365天計息 【2006.11.21 14:06】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劉嗣晶   20日,馬尾的一位讀者王先生致電本報財富專線83762163詢問,本報17日報導了多數銀行在計算通知存款等定期存款業務的利息時
  • 2020年三萬元三年存款利率是多少 來看計算方式
    最好的存錢方式就是把錢存銀行定期,那2020年三萬元三年存款利率是多少?來看計算方式吧,換算成每天利息是多少?和餘額寶比較誰划算?來看看詳細內容吧。3萬元存3年,按照三年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2.75%計算,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三年定期存款三萬的利息就是:30000*2.75%*3=2475元。
  • 360天計息符合央行精神 誰在妖魔化計息辦法(圖)
    據11月14日京城某媒體報導,儲戶段先生由於發現工行的「個人通知存款」業務中沒有計算「大月」31日當天的利息,也就是每年按照360天而非365天進行計息,這樣就給自己少算了100多元,為此他將工行朝陽支行告上法庭。在該媒體報導之後,有媒體於16日對此做出評論,對銀行的計息方式表示質疑,認為銀行很可能把儲戶的損失匯集成自己的收益,更評價段某行為無疑具有「破冰意義」。
  • 存錢時代變了,央行出手,超4%利率的存款或全面消失,儲戶需注意
    一般而言,銀行存款利率的上漲和市場供需有著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存款利率越高,老百姓就越喜歡把錢存在銀行,多年來我國一直都是「儲蓄大國」,儲蓄率佔比高達4成,在全球位居第一。
  • 儲戶與工行就計息方式當庭爭論
    而在工行「通知存款」的業務介紹上,明確寫著按實際存期計息,利隨本清。  對於段先生的質疑,代表工行出庭的北京工行法律事務部有關人士解釋說:「儲戶和銀行產生爭議的原因,在於段先生依據自己理解使用的計息方法與我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規定使用的計息方法存在差異。
  • 20萬存到銀行,哪家銀行的存款利率最高?答案來了!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居民的收入和存款也逐漸增加。在以往,人們通常會選擇將「存款」變「房產」,來實現投資和保值的目的。但隨著樓市的降溫,投資買房賺差價的風險越來越高,因此,很多人開始選擇將閒錢變為存款,來提升抗風險能力。
  • 銀行回應1年360天計息規則 稱不會多收貸款利息
    昨日就有媒體質疑銀行業的計息規則:銀行計算貸款日利率時以360天為準,收取貸款利息卻按實打實的365天,每年多收5天利息,由此推算,銀行業一年獲利超百億元!  難道銀行敢公然違背常識,靠玩弄計算公式來攫取「不義之財」?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從具體業務運作看,銀行多收利息的空間極小;所謂「多收利息」可能只是個別銀行的現象。
  • 存款利息 一年只算360天?
    近日,有媒體質疑銀行業的計息規則:銀行計算貸款日利率時以360天為準,收取貸款利息卻按實打實的365天,每年多收5天利息,由此推算,銀行業一年獲利超百億元!     質疑     銀行一年多收了上百億     北京一家外貿企業近日指責銀行多收利息:「先將年利率換算成日利率,然後按實際貸款的天數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