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紛紛叫停「靠檔計息」 今年揚州人該如何理財?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去年年底,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取消靠檔計息。日前,包括螞蟻金服、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等十餘家網際網路平臺也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當存款遭遇新規,2021年市民該如何打理自己的「錢袋子」?

新規落地 銀行紛紛叫停「靠檔計息」

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記者了解到,定期存款採用的計息方式是到期一次性付息,如果有客戶在定期未到期時想要提前支取,則計息方式會直接按活期計算。而按照靠檔計息方式,假設客戶一筆定期存款存期為5年,若在第3年第6個月提前支取,則支取的利息可以按照滿3年零6個月這一檔期兌付定期利息,剩餘期限則按照活期計息。新年開始,靠檔計息被取消,計息方式變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提前支取的客戶,無疑將會損失一定的利息。

目前揚城各家銀行實施情況如何?「所有銀行都取消了靠檔計息的方式,購買大額存單的儲戶如果要提前支取,只能按當日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市區一家工行網點大堂經理說。在市區的中行、光大銀行等多個銀行網點,記者均被告知,今年開始,銀行都不再採用「靠檔計息」的計息方法,提前支取的大額存單只能按活期利息算。

市場影響 大額存單仍是熱門投資選擇

靠檔計息被叫停,存款的流動性大幅降低,那麼大額存單對市民的吸引力會不會降低?

「大額存單的銷售並沒有受到新規的影響。大額存單利息較普通存款利息要高出不少,以我們銀行為例,三年期的大額存單年利率為4.15%,超過了市面上不少半年期、一年期理財產品的收益。在理財不再保本保息,且市場上暫無國債銷售的情況下,目前大額存單仍然很受市民追捧。」江蘇長江商業銀行揚州分行營業部總經理陳楠對記者坦言,一般儲戶是考慮到未來幾年不會用到這筆錢,才會存較長期限的定期存款,真正提前支取的市民並不多。在利息收益佔優勢的情況下,投資大額存單的市民並沒有因為「靠檔計息」的取消而減少,大額存單依舊是市民的熱門選擇。

專家建議 新年理財要以穩健為主

「市民在2021年的投資仍要以穩健為主。」 市招行金融理財師劉晶晶表示,靠檔計息取消,存款流動性降低,也是在提醒市民,新年理財時更要注意資產配比,更要學會打理自己的財富。因此,家庭在理財時一定要進行定期存款,同時也要保持家庭資金有一定的流動性,留足家庭平時開銷所需的備用金。

對於保守型的市民而言,可以考慮以存款產品為主,搭配一些國債。如果投資人日常有開支的需求,在選擇存款產品時也可以選擇銀行推出的按月付息存款產品。

對於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人而言,在存款之餘可以選擇一些理財產品和基金類產品。

為您支招 提前支取如何減少損失?

如果市民確實遇到急需資金的情況,有辦法可以減少提前支取的損失嗎?

「市民若擔心急用錢,可以部分提前支取,按活期存款利率計息。不動的部分按存入時的約定利率計息。但是市民要了解清楚銀行的存款政策,保證在提前支取一定的金額後,剩餘的資金依然要滿足銀行相應存款產品的最低起存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剩餘部分的存款利息仍能按照此前約定的大額存單利率計息,不受影響。」江蘇長江商業銀行揚州分行營業部總經理陳楠表示,每一張大額存單都有一次提前支取的機會。如果市民確實需要用錢,可以將大金額的存單拆分為小存單,就多出了可以提前支取的機會。

部分銀行的大額存單也有轉讓和質押的功能。如果按照活期利率計息,可以轉讓的存單不妨進行轉讓,無疑比按活期利率計息提前支取更划算。此外,如果市民有短期資金需求並能很快還款,市民也可以選擇將存單向銀行進行質押。

記者 金鑫 王珂

相關焦點

  • 六大銀行叫停「靠檔計息」後,我們的錢應該放在哪裡?
    12月14日,六大行(中行、農行、工行、建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同一天發布公告:簡單來說就是,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如果在定期存款未到期前,想要把錢提前取出來用,就會全部按照活期利率(0.3%)來算利息了。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沒有按照約定時間提前支取大額存款,可能會面臨著幾萬元的利息損失。一、靠檔計息具體指的是什麼?它究竟有多香呢?
  • 靠檔計息叫停,銀行大額存單成「香餑餑」,20萬怎麼存利息更高?
    年初是銀行攬儲的高峰期,不少銀行都緊鑼密鼓地推動攬儲計劃,爭取在一季度實現存款「開門紅「。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銀行存款,「靠檔計息」已經被叫停,眾多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紛紛下架,大額存單反而成為備受儲戶追捧的「香餑餑」。
  • 靠檔計息被叫停,到手利息可能變少!
    隨著市面上理財產品的百花齊放,人們投資的選擇越來越多樣化,銀行理財似乎失去了吸引力。但年關將至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習慣把辛辛苦苦積攢了一年的積蓄存入銀行。要知道現在的投資基本都是收益越高,伴隨的風險越大,銀行儲蓄雖然沒有其它理財的收益高,但是更加穩妥,安全方便還有利息。
  • 「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叫停後 有銀行正清零存量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叫停後,有銀行正清零存量早在2019年12月底,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監管要求銀行停止辦理關於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相關業務,並逐步壓縮該類業務存量,並設定2020年底為過渡期,在過渡期結束後,該類產品餘額為零。
  • 靠檔計息、網際網路定存「批量下架」,年末我的錢還能咋理?
    日前,多家銀行發出公告稱, 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與此同時,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陸續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穩健產品下架、減權益,國債產品又處於空檔期,我的資金該咋辦?連日來,記者分別走訪了哈市部分銀行了解到,對於「叫停」靠檔計息,不少銀行早有預期,並對相關業務進行調整,推出按周期計息替代靠檔計息產品,同樣可實現「用活期的錢賺定期的利息」的目的。而對於之後資金該往哪投資、如何投資,哈市銀行業專家認為,應將現有資金分為四部分,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分散投資。
  • 定期存款明年起不再「靠檔計息」
    過去,如果你在銀行存3年的定期存款,剛過了2年就要取出來,銀行就會「靠檔計息」,按照2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給你。但是,這種情況馬上就要改變了。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也就是說,把10萬元存3年定期,才過2年就提前取出,過去能拿到4500元利息,明年開始,只能拿到600元利息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年底前提前支取,利率仍然按照靠檔計息方式計算,而到了明年再進行提前支取,利率將改為活期利率。
  • 靠檔計息成過去式 大額存單線上轉讓成新玩法
    紅網時刻1月6日訊(記者 肖娟)如果你是一位酷愛存錢,對什麼理財都不感冒的投資者,那麼,大額存單應該早就進入你的視線。隨著靠檔計息產品成為過去式,大額存單推出新「玩法」——線上轉讓。記者了解到,繼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先行試水後,本土銀行也逐漸加入了大額存單線上轉讓的行列。
  • 招商拓撲銀行獲批直銷銀行;年內超2800家網點終止營業
    有業內人士認為,「拓撲銀行的獲批意味著與網際網路平臺跨界合作或是直銷銀行接下來嘗試的新方向。」  民生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準籌建  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又添一員。12月10日,民生銀行公告稱,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民生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批覆》,同意該公司出資50億元人民幣籌建民生理財有限責任公司。
  • 銀行推特色定期存款:存1個月年利率3.2%,存360天年利率3.9%
    當然,也有不少人吸取了以往人擠人的教訓,在家宅著樂。對於這類人來說,可能又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思考錢到底怎麼存才能「生錢」呢?像兩分鐘金融有個朋友,9月底才發的工資。那是個尷尬的時間點,因為只有9月29日下午3點前存入貨幣基金,國慶期間才有收益。
  • 神奇的無理數e到底跟銀行理財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都使用過支付寶,都知道其中的餘額寶是每天計息的,第二天是前天本息的複利。這個無理數e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數字,雖然我們剛剛學習的時候會發現我們平常根本沒有注意到有這個數字,然而這卻在我們工作之後會在理財時發現很多理財工具都是按照這個數字e進行設計的。
  • 還貸款的人吃虧了:一年365天,為什麼銀行按360天計息?
    不過,在銀行體系內,我們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銀行業的回答是:360天!近日,有不少人問金投網小編:銀行為什麼按360天計息?少5天意味著什麼?據了解,謎底在於銀行的「計息方式」。目前銀行存款計息方式主要有兩種:常見的是逐筆計息法,即整年整月計息,如果遇有零頭,超過部分按日計息;另一種是積數計息法,即按實際天數每日累計帳戶餘額,以累計積數乘以日利率計算利息。更重要的是:逐筆計息法套用早前算法,即整年按360天計算,整月按30天計算。而積數計息法算足一年365天的利息!
  • 銀行計息標準怪 一年一共360天
    銀行計息標準怪 一年一共360天 【2007.08.06 11:24】 來源:每日商報   作者:岑嶸   據新京報報導,工行個人活期存款的計息方式已自今年1月20日起進行了調整,工行將按存款人在銀行存款的實際天數支付利息,而此前,工行一直沿用全年360天,無論大月、小月每月按30天計息的方式。  儘管如此,還有很多銀行仍然拒絕按實際天數計息,比如中行,比如建行,比如招行。
  • 銀行熱推養老理財產品 業內:概念多過實質
    理財專家指出,養老理財穩健至上,保本是對養老理財產品的最低要求,對流動性不要太看重,國債、長期定存和低風險的中長期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不錯的選擇。    養老理財產品概念多過實質    上海銀行發行養老理財產品數量最多。
  • 銀行一年按360天計息合理嗎? 應尊重儲戶知情權
    一年明明有365天,可在一些銀行計算利息時一年卻只等於360天。  昨天,因此少收100多元利息的一位儲戶與工商銀行一家支行在北京對簿公堂。最近,不少精明的儲戶紛紛對銀行的計息方式提出質疑。筆者這幾天走訪了杭州10多家銀行,發現像工行一樣按照360天計息的還不少,而絕大多數儲戶都不知道銀行計息時的「年」、「月」還有不同解釋。
  • 360天計息符合央行精神 誰在妖魔化計息辦法(圖)
    據11月14日京城某媒體報導,儲戶段先生由於發現工行的「個人通知存款」業務中沒有計算「大月」31日當天的利息,也就是每年按照360天而非365天進行計息,這樣就給自己少算了100多元,為此他將工行朝陽支行告上法庭。在該媒體報導之後,有媒體於16日對此做出評論,對銀行的計息方式表示質疑,認為銀行很可能把儲戶的損失匯集成自己的收益,更評價段某行為無疑具有「破冰意義」。
  • 銀行回應1年360天計息規則 稱不會多收貸款利息
    難道銀行敢公然違背常識,靠玩弄計算公式來攫取「不義之財」?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從具體業務運作看,銀行多收利息的空間極小;所謂「多收利息」可能只是個別銀行的現象。  質疑 銀行一年多收了上百億  昨日有媒體報導,北京一家外貿企業指責銀行多收利息:「先將年利率換算成日利率,然後按實際貸款的天數收取。」
  • 銀行區別對待:存款按360天貸款按365天計息
    活期利息一年也少算5天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僅通知存款等定期存款業務按360天計算利息,不少銀行的個人活期儲蓄存款業務也不是按實際天數計息,一年也是按360天計息。  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歷史的原因,中行、農行、工行、建行這四大國有銀行的存款業務一般都是按一年360天計算、支付利息。而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招行、光大和福州市商業銀行對個人活期儲蓄存款一年是按365天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