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書籍裡面都提到,飼養某些種類的龜需要較高的「溼度」,某些種類的龜喜歡「潮溼」的環境。在某些龜友的文字中也經常出現這兩個詞,並且配的照片多是泥濘多水的飼養場地。作為溫度來説,我們好理解,而高溼度是否就是泥濘,甚至是像泥漿一樣呢?
我們先來看兩個詞,「溼度」和「潮溼」。
溼度:表示大氣乾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溫度下在一定體積的空氣裡含有的水汽越少,則空氣越乾燥;水汽越多,則空氣越潮溼。空氣的乾濕程度叫做「溼度」。空氣中液態或固態的水不算在溼度中。
潮溼:一般表示含有比正常狀態下較多的水分。
雖然說起來比較繞口,但是,也能清楚這樣一個意思,潮溼肯定是含水分多,且溼度高。而溼度一般無特殊強調則是指空氣乾溼的程度,也叫做相對溼度。
溼度高並不代表水分就大,你買一塊溼度計掛在家裡,在夏天高溫悶熱的時候,溼度表可指示溼度能高達90%以上,甚至100%的飽和。但這並不是說高溼度就是多水,已經飽和的空氣溼度,你能攥出一把水來?再一個,溼度和溫度總是相關聯,通常情況下溫度高,溼度也會高。但是和空間的密閉程度也有關係。如在沙漠就會產生高溫度低溼度;在亞熱帶雨林就會溼度高而溫度並不高;而在熱帶雨林就會是高溫度高溼度。
潮溼則是絕對的多水,無論是什麼物理介質,潮溼一定是水分多,如土壤、空氣等等。潮溼不一定和溫度有必然關係。在氣象和地理上對這個分得就很有意思了,像寒冷潮溼、溫暖潮溼、高溫潮溼等等。
所以養龜不要一聽到說高溼度就弄很多水,一聽到潮溼就弄得到處是泥漿。就象養黃緣,牠們所處的是溫暖潮溼的地理環境,需要的是高溼度,並不是身上弄得粘了吧唧的到處是泥漿的那種環境。整天渾身粘了吧唧的泥巴會好受嗎?只不過牠們不會說人話,你聼不到牠們的抗議罷了。再説這種環境最容易滋生細菌,而腐皮爛甲也就是這種環境造成的。
正確的飼養黃緣需要的環境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潮溼的腐殖土那樣的單一陸棲環境;另一種是乾燥的沙土陸域搭配水域的兩棲環境。這兩種環境的相同之處在於都是高溼度,而不同之處在於潮溼的陸棲和有水的兩棲。
希望龜友們可以明白理解,不要貿然的搞出離譜的飼養環境來傷害這些生命。
來源:網際網路
神龜網APP安卓版可以通過360衛士、360手機助手、應用寶、木螞蟻、91手機助手、機鋒市場等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