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是兒時討厭的植物,見到就繞開,如今才知價值很高。
前些天在網上有幸見到幾位網友們在爭討一個問題,其內容就是講述了解一些藥材書籍有什麼用途。其中有一位網友說了一句話:「我又不從事藥界,看這些書有什麼用呢」。
其實真的不然,了解和閱讀藥材書籍,並非一定要從事這份工作,任何人都可以閱讀,而目的主要是了解和掌握一些新知識。
換句話說,我們閱讀一些天文書籍,也並不代表只有科學家才能了解。閱讀一些歷史書籍,也並非只有歷史學家才能了解,任何人都是可以的,只要是健康書籍。
咱們言歸正傳,就說了解和閱讀一些藥材書籍吧,就比如《四川中藥志》,這便是一本十分寶貴的書籍,一共收載中草藥三千餘味,而且其中很多的珍貴物種,在農村都是十分常見的。
尤其是在農村種植行業來說,都會具有很大的幫助。而如果是農民朋友的話,也或多或少有所幫助。
就比如之前跟大家科普過的各種靈芝物種以及珍貴植物,如果你認識的話,那麼便可以珍惜應用,如果不認識的話,那也就只有擦肩而過了。
打個比方吧,像貝母就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藥材植物,其市場價值高達一兩千左右,而且貝母本身亦是屬於野草,經常生長在山坡附近,如果在除草做農活的時候,見到了我們就可以珍惜它。
所以讀書不分行業,只要是健康書籍或者一些知識性的書籍,我們只要有時間都可以去閱讀一下。
下面給大家帶來一種兒時很討厭的植物,只要有見到我們都會繞開,而這種植物卻是一種珍貴藥材,且在《四川中藥志》就有被記載。如果小夥伴們的家鄉也有生長,還請引起重視,切莫砍伐破壞。
相信大家都看到圖片了,之所以這是一種兒時很討厭的植物,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植物的植株長滿了倒刺,而且這種倒刺還十分的粗大,就猶如一個個釘子一樣,若是不小心被扎到,那是要疼痛很久的,所以小時候每次上山做農活或者摘野果野菜都好,只要有見到我們都會儘量繞開。
這種野生植物的名稱叫刺楸,它屬於五加科植物,是一種落葉喬木,其植株高度可達30米左右,當然了,如果在山裡比較常見的話就沒有這麼高了,就我們村裡來說一般也就七八米,最高十幾米左右。
也許是因為土壤和環境的問題吧,如果是其他省份生態較好的情況下,還是可以長得更高的,甚至是達30米不等。
刺楸在我國分布非常廣泛,根據考察得知,像東北、華北、華中、華南以及西南等20來個省份基本都有生長。
它在農村主要生長於山地疏林中,尤其是向陽處,經常見到成片生長。不過話雖如此,數量是很常見,但真正認識和了解它價值的人們卻不是很多。
像一些經常會生長在果園或是茶園旁的刺楸,因為長得茂密會影響農作物生長,加上它一身倒刺,所以有時候經常會被農民朋友砍掉。
刺楸的價值參考
而人們卻殊不知,這可是價值極高的珍貴植物。根據《四川中藥志》所記載,刺楸的樹皮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藥材,經曬乾炮製後具有祛風、除溼和活血等多種功效,可針對腰膝疼痛和風寒溼痺等用途。且在當今藥材市場上,高達50元一斤不等。
此外,這種野生植物還是一種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物種,這方面像我國的許多公園基本都有種植著,而且不僅是在我國,就連韓國和日本也頗受青睞,且尤其是在日本有著很高的知名度。
再有,由於刺楸的木質堅硬細膩、花紋明顯,它可用於製作工藝雕刻以及各種高檔家具,可以說具有著很高的經濟價值。
結束語
這樣的珍貴植物,如果因為不認識而隨意砍伐破壞,這都是很不應該的,因此很多時候我們了解一些藥材書籍,並非一定要懂得專業知識,更多時候我們最起碼也懂得認識和識別,而且很多的珍貴植物在價值方面上都是十分廣泛的,只要我們懂得珍惜應用都會有所收穫。
而《四川中藥志》這本書籍便記載著許許多多的珍貴植物,大家若有時間,不妨去閱讀和了解一下,就當是了解天文和歷史一樣,一來掌握知識,二來還可以培養閱讀習慣,三來或許還可以在今後給我們帶來一些幫助。
那本期的植物知識就分享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