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是一種美味、喜熱的水果,有「瓜中之王」的美稱,具有很高的種植價值。原產於新疆吐魯番、哈密等地,因其風味獨特、瓜肉肥厚、清脆爽口,深受人們的喜愛。近幾年在海南、廣東、浙江等南方地區也發展較快,種植區域及面積呈現出增長的趨勢。因地域、氣候等不同,南方一般種植哈密瓜,需要通過春季的大棚種植技術才能成功,少數培育品種也可以露天種植成功。
田間管理和水肥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哈密瓜植株的長勢及抗性,影響產量及品質。
一.哈密瓜田間管理技術
1、苗期管理。播後及時查苗補種,2片真葉時定苗,去小留大,去弱留壯。同時進行苗期培土,也可將土塊(直徑為5-10釐米)放在上風處,擋住幼苗,防風壓土。
2、整枝。根據地塊的肥力水平採用不同的整枝方法,土壤肥力好的地塊多採用雙蔓整枝,土壤肥力差的地塊多採用單蔓整枝。
3、中耕除草。中耕在灌頭水前進行2-3次,深度為15釐米;結合中耕做好除草工作。
4、追肥。哈密瓜整個追肥時期包括苗期、伸蔓期、膨果期(初期和後期)。不同生長時期對養分的需求不同,需要配施不同的營養促進作物的生長,同時葉面結合噴施葉面肥,補充中微量元素。
5、灌水。結合第1次追肥應及時灌好頭水,頭水要求慢,並要低於播種帶5釐米,保證花期有充足的水分,提高坐瓜率。灌完頭水後,每隔10-12天灌1水,嚴禁水上瓜畦。果實膨大期是最需要養分與水分的時期。一般沙性地4-6天灌1次水,水位線應控制在種瓜帶5釐米以下,細流、慢灌,嚴禁水上瓜畦,以防爛瓜。後期灌水一定要在播種帶以下20釐米處為一水平線,要掌握好墒情,防止炸瓜和黴爛。採收前7-10天停水。
6、翻瓜墊瓜。當瓜上網紋後,要每隔7天翻動1次,向1個方向翻動,每次翻動三分之一的面,防止出現斑點,最好是用小木棒以三角形狀將瓜墊起。
7、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細菌性角斑病、霜黴病、疫黴病、白粉病、日灼病、蔓枯病等,常發病害為細菌性角斑病及疫黴病,防治方法為發病初期使用77%多寧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4次。
二.哈密瓜施肥技術
1、哈密瓜需肥特性
a、哈密瓜不同生育階段對肥料的需求量不同,坐果及果實生長盛期是哈密瓜一生中乾重增加最大的時期,也是三要素吸收的高峰期,對氮磷鉀的吸收量佔生長期的50%以上,變瓤期,則由於基部葉片老化原因,吸收能力變差,對三要素的吸收能力降低。果實生長期,這一時期營養供應是否充足,直接影響哈密瓜的產量。
b、哈密瓜植株對氮磷鉀需求比例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c、哈密瓜不同生長時期對氮磷鉀的需求不同。坐果前的伸蔓、開花期,對氮的吸收量較多,至果實膨大期達到吸收高峰;生長前期對鉀的需求量較小,至果實膨大期對鉀的吸收量急增,磷的吸收,在生長初期較高,高峰出現較早,伸蔓期趨於平穩,果實膨大期吸收量降低。
另外,哈密瓜不同器官中氮磷鉀的含量差異也較大。葉片中含氮量較高,鉀較少;而莖中則以鉀為高,氮較少。隨著株齡的增長,莖葉中磷的含量相對略有增加,氮略有減少,鉀明顯減少;鉀含量急劇增加,果樹膨大期需要較多的鉀素營養。了解哈密瓜各個時期不同部位的元素需求,及時補充元素,防治發生病害。
針對哈密瓜不同生長時期需肥不同的特性,輕施提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膨瓜肥。專家推出了哈密瓜的智能肥施肥營養方案,助力果農高產豐收。
哈密瓜施肥營養方案
溫馨提示:因品種、區域、氣候、管理水平、長勢等不同,具體施肥方案可能有一定差異。以上介紹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