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的生長的環境,肥水日常管理,高產種植技術!
哈密瓜的產地是新疆,也是新疆的特產,它有著水果之王的美稱,哈密瓜的外皮是鮮綠色的,果皮上布滿了細紋,果肉清脆嫩,有一股清香的氣息,切開後散發出的香氣持久不散,果肉裡面含多種人體所缺乏的營養,它的種子還可起到美容養生的作用,哈密瓜生長過程中的溫度、光照、水分都各有差異,夏天比較炎熱,陰雨天氣比較少,這樣的天氣條件生長出的哈密瓜累積的糖分比較多,要種植出高品質的哈密瓜,還需要結合它的生長需求去管理。
適宜環境:哈密瓜對生長環境比較嚴格,它喜歡生長在高溫、少雨、乾燥、晝夜溫差比較大的環境下,對光照的需求量比較大,每年需要的光照時間在3000個小時左右,每日光照不得少於60%,這樣才能在果實膨大期累積高糖分,光照充足哈密瓜患病害的機率也會減少,提高哈密瓜的口感,每年的降水量過大也會降低哈密瓜的品質,水分過大會導致哈密瓜的果實腐爛,並且免疫力也會下降,很容易被病蟲害所侵蝕,所以在種植過程中光照、溫度、水分的條件都達到時才可種植,不然想種植出高品質、高質量的哈密瓜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溫度:在發芽過程中,溫度越高發芽速度越快,最低氣溫不得低於15℃,氣溫過低時會導致種子腐爛,發芽困難,溫度在30℃的環境中約1天左右即可發芽,在生長過程中苗期的最適宜溫度在25℃~32℃左右,高溫超過40℃植株就會停止生長,在哈密瓜花芽分化生長階段最適宜的溫度約20℃,溫度高於25℃花芽分化期就會收到影響,從而不能達到高產,坐果初期果實開始膨大階段,最適宜的溫度在18~30℃左右,坐果的生長階段最適宜的溫度在25~32℃,晝夜的溫差幅度差距要大一些,夜晚的氣溫不宜過高。
選地、整地:哈密瓜不可作為連作物,選擇瓜地時周圍不可種植豆類農作物,以肥沃、的砂土壤為首選,翻耕讓土壤充分的熟化,將土壤中施撒磷、鉀、複合肥以及腐熟的人畜糞便,深耕20~30cm,清除土壤中的雜草、樹根,以改善土壤中的土質,可有效的提高產量的增加,在播種前在苗床開溝,每條溝渠的距離在4~5cm,溝長度在25~30cm,開溝後將溝內施撒複合肥、磷酸鈣、磷酸二銨,根據比列施撒均勻,讓土壤與肥料充分的混合到一起,在播種前5天左右進行灌溉工作,第一水要澆透,有利於後期的出苗,等水分滲透到土壤中覆蓋上一層地膜,然後使用工具在地膜處開穴,待播。
種子處理:將種子泡在50~55℃的溫水中,攪拌水溫為20℃時停止,浸泡5小時,將種子瀝乾,將種子一層層的平攤開包裹起來,放在溫度為30℃的環境下進行催芽,約1~2天的時間種子裂口露出白色短芽後即可播種,播種時低溫要達到14℃~15℃,每個穴距離40cm,深度在3cm,每穴使用種子2~3粒,在幼苗長出2葉1心時即可定植。
苗期管理:播種後將檢查苗種成活率,去除弱苗,及時補苗,在地膜破口處壓上土壤,避免大風天氣損傷幼苗,苗期保持28~32℃之間的溫度,及時的中耕除草,約25~30天左右及時的蹲苗,中耕時的深度約在15cm左右,在播種後15天後開始澆水,在苗期視情況小澆水,避免幼苗徒長,苗期一般不需要施肥,如果幼苗長勢比較弱,可在在苗期施撒一次化肥,一般肥料以尿素、有機肥為主,7天左右噴灑一次葉面肥。
肥水管理:哈密瓜在果實膨大期,消耗的肥水量比較多,這時候可使用氮肥、磷肥、鉀肥,在果實成熟後切勿施撒氮肥,可使用鉀肥、有機肥為主,來補充這個階段所需要的營養,促進哈密瓜的品質。哈密瓜在開花初期應進行灌溉一次,這時候小澆,土壤溼潤即可,在果實成熟後水量要減少灌溉的次數以及水量,收瓜前7天左右,不應在澆水。適時整枝、壓蔓、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