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的一生,即從種子萌發至新種子形成、植株自然衰老枯死,一般歷時90~130d,長者可達300d。經歷種子發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結果期等4個完全不同的生育階段。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它各階段的生長特點。
1.發芽期
自播種後種子萌動到子葉完全展開,約8~10d,最快5d左右。種子發芽期所需要的營養,依賴種子內貯存的養分轉化。
影響此階段的條件,一是種子本身的素質,即種子的飽滿度,貯藏時間長短及本身的發芽率高低;二是種子發芽所需要的溫度、溼度、氧氣和育苗環境是否適宜等,人工浸種催芽等技術也直接影響到發芽期的進程與效果。
此期應給予較高的溫溼度和充足的光照,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地膜覆蓋。出苗後要及時進行肥水管理,培育壯苗,防止徒長。
2.幼苗期
從子葉伸出地面完全展開到4~5片真葉的定植期,歷時30~40d。
春季利用陽畦育苗時,第一真葉平展時,苗端已分化16片葉,且12片葉以下的葉已完全分化,當幼苗3片葉時,幼苗已分化出22片真葉,15葉腋已見花器分化,表明這個階段已進行不同器官的分化,對整個生育階段黃瓜的生長發育、產量與品質的影響很大,故在育苗過程中,加強對幼苗的管理,培育適齡壯苗至關重要。
3.抽蔓期
又稱甩蔓期或始花期,由4~5片真葉經歷第一雌花出現、開放,到第一瓜坐住,約25d。多數品種此時從第四節開始出現卷鬚,節間加長,蔓的生長加快,有的品種出現側枝,並陸續出現、開放雌花和雄花。
根瓜的瓜把由黃綠變深綠即「黑把」時,標明根瓜已穩住,抽蔓期結束。抽蔓期終止時黃瓜植株的高度已達1m左右,子葉生長至最大,主根深達40~50cm,已展開的真葉10片以上,第一雌花開放並坐果,即根瓜瓜把色澤轉濃呈「黑把」。
此階段植株生長,在以莖葉生長為主的同時,花芽繼續分化,標誌著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過渡。植株從原來的直立生長轉向蔓性生長,故在栽培管理上應及時搭架。抽蔓後階段應適當通過控制肥水來適當控制營養生長過旺。
4.結果期
自第一果坐住,經過連續不斷的開花結果到植株衰老、拉秧為止,結果期的持續時間因栽培模式不同而不同。春提早、秋延後栽培模式持續40~60d,越冬長季節栽培模式可持續6~7個月。
此期植株各節的葉、卷鬚、側蔓、雄蕊、雌蕊陸續生長成形,主蔓葉片的生長和葉面積最大化,蔓的生長速度與生長量也大,雌花出現與開放比率提高,雌花一旦坐果後幼瓜生長速度也加快,瓜長瓜粗的日增長量加大。
但根瓜生長慢,腰瓜生長快。植株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步進行,主蔓與側蔓連續生長的同時,又連續不斷地開花結果。此時可通過人工打頂、去杈等措施予以調節,限制植株的營養生長,進而轉向以開花結果為主,有利於多結果爭高產。
栽培管理上應加強科學的肥水管理和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在設施栽培中既要注意增溫保溫,防寒保暖,也應注意多見光和及時通風、降溼以及二氧化碳施肥。
看完了上面的內容,你了解了嗎?希望今天分享給大家的內容,對正在種植番茄的農民朋友們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