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黃瓜,發生細菌性緣枯病,要如何防治呢?

2020-12-06 毛驢講三農

黃瓜細菌性緣萎病又稱青枯病、細菌性萎蔫病,是棚室黃瓜栽培過程中發生的一種新病害,該病發生植株死亡率達30%以上,病情嚴重會導致植株全部枯死;該病除危害黃瓜外,還會危害南瓜、西瓜、甜瓜等瓜類作物,下面來了解一下黃瓜細菌性緣枯病發病的症狀、發病規律以及防治方法:

一、發病症狀;

細菌性緣枯病主要危害植株葉片;葉片受害,葉片葉緣水孔附近會產生水浸狀、圓形小病斑;後逐漸擴大為淡褐色不規則形病斑或由葉緣向葉片中間擴展形成「V」字形、油侵狀病斑,病斑周圍有暈圈;莖、葉柄、卷鬚受害,會發生褐色、水漬狀病斑,果實發病,多在果柄或果尖處發生水浸狀褐色病斑,病情加重後脫水、乾枯、黃化、凋謝,溼度過大時,病部溢出少量汙白色菌膿。

二、發病規律;

黃瓜細菌性緣枯病是由細菌邊緣假單胞侵染所發生的一種病害;病菌潛伏在種子內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通過雨水、灌溉澆水、昆蟲以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病菌從植株氣孔、水孔、皮孔或傷口侵入寄主繁衍傳播;適宜該病發生的溫度範圍在10至23℃、空氣溼度90%以上、棚頂滴水、葉面結露、葉緣吐水是本病發生流行的重要條件,溫度超過25℃時,病害發生情況會受到抑制;

三、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留種播種要從無病害發生的田間種瓜上留種,購買種子要選用抗病、耐病性強的優良品種,推薦選用翠綠、龍雜黃3號、6號、魯黃瓜12號、中農8號、13號等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加強田間管理,種植黃瓜要與非瓜類作物適行兩年以上輪作;塑料大棚、溫室種植黃瓜前要進行土壤和空間消毒,增施腐熟的農家肥和磷、鉀肥,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保護地栽培要及時通風排溼,田間發生積水要及時排除,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並進行深耕整地;

3、藥劑防治;該病發生初期要及時防治,藥劑使用和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相同,可用47%春王彤可溼性粉劑對水配製600倍液,或78%波爾錳鋅可視性粉劑對水配製500倍液,或狐狸甲霜靈可溼性粉劑對水配製600倍液,或50%氯溴乙氫尿酸可溼性粉劑對水配製1000倍液噴灑防治,每10天噴灑1次,再去噴灑3至4次,以上藥劑交替使用,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黃瓜細菌性葉枯病如何防治?正確識別症狀,用好3個防治方法
    黃瓜細菌性病害是黃瓜生產上一大防治難點,黃瓜上的細菌性病害有細菌性角斑病、細菌性緣枯病、細菌性葉枯病等,對黃瓜生產有極大危害。今天談談黃瓜細菌性葉枯病,首先要會正確識別症狀,然後對症用藥,達到有效控制病害目標。
  •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怎麼防治?答案來了
    黃瓜角斑病在黃瓜種植區均有發生,東北、華北及華東保護地和華北春大棚發病嚴重,病葉率有時高達70%,是保護地黃瓜重要病害之一。該病由丁香假單胞桿菌黃瓜角斑病致病變種引起,為細菌性病害。
  • 黃瓜白粉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黃瓜白粉病、黃瓜枯萎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黃瓜白粉病有何症狀?白粉病主要侵染葉片,也為害莖、葉柄,果實一般不受害,但會降低品質。如何有效進行黃瓜白粉病防治?①發現病株、葉及時剪除,以減少菌源。②增施磷、鉀肥,控施速效氮肥。③合理澆水,儘量避免土壤忽幹忽溫。
  •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不可怕,怕你沒有好法來治它
    隨著種植面積的增加,特別是保護地黃瓜栽培的推進,棚內高溫高溼的良好環境為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發生和危害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果不及時控制,輕則會造成減產,而重則會造成破壞性損失。一、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黃瓜細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葉侵染首先發生於下部老葉,逐漸蔓延至上部葉。發生初期出現小水斑。
  • 大棚黃瓜流膠病集中爆發,教你3點防治技巧,病害少效益可觀
    這段時間普遍發生的這種細菌性流膠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於前段時間連續的陰雨光照不足,同時棚室內的通風不及時導致黃瓜棚內的溼度較大,黃瓜的葉片,莖杆果實的溼度相對較高,再加上黃瓜棚內的溫度這段時間一般都是在22~30攝氏度之間,特別容易造成黃瓜性流膠病,這種細菌性病害的侵染和爆發。
  • 防治黃瓜細菌性角斑病,還用銅製劑?多粘類芽孢桿菌,以菌治菌
    前段時間,我們收到用戶發來的黃瓜照片,已經結小瓜了,細看葉片,發現是很典型的細菌性角斑病。對於黃瓜來說,這種病害真的是防不勝防,在各個階段都可能發生。特別是立夏之後,氣溫逐漸升高,為細菌性角斑病提供了舒適的溫床。
  • 黃瓜得了細菌性角斑病咋辦?這個難題菜農應該咋應對
    細菌性角斑病是黃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來發生逐漸加重。夏季是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高發季節,應及早採取措施防治。 4月25日來自江蘇徐州市的農管家用戶劉炎炎發來圖片向農管家的專家諮詢:「看看黃瓜得了什麼病?」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是如何解答的。
  • 這兩種黃瓜病害易混淆,辨別黃瓜霜黴病和細菌性角斑病有技巧
    當你看到黃瓜葉片上有多角形病斑,病斑擴展受葉脈限制,會覺得是什麼病害呢?有經驗的你可能立馬要說出「黃瓜細菌性角斑病」這個名字!且慢,小編友情提示你,黃瓜霜黴病發病也是這個樣子的哦。而且黃瓜霜黴病和細菌性角斑病經常混合發生,診斷不正確或不完全導致防治不及時,後果可是會很嚴重的。所以下面請隨小編來了解一下這兩種病害的主要區別。區別一 霜黴病是真菌病害,細菌性角斑病是細菌病害,這是最本質的區別。
  • 怎樣辨別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黃瓜上的細菌性角斑病,經常與霜黴病混發,並且很多人都把角斑病和霜黴病混淆。其實它們有明顯的區別方法:就是看葉子背面有沒有灰黑色的黴層。沒有的是角斑病,有的是霜黴病。下面我來具體說明一下角斑病的識別及防治方法。
  • 黃瓜如何種植,怎樣做到高產
    在黃瓜種植前種植戶需要注意需要重視選種併科學播種,同時選用灌溉條件較好,透氣性強的壤土種植,流芳個人建議最好能施用成熟的有機肥,循環施肥、堆肥或秸稈粉碎也都是可以的。在幼苗出土後需要注意耕耘鬆土,缺水時要及時灌溉,配合澆水少施少量肥料。雨後地稍幹時要及時耕田、鬆土除草。種植黃瓜有哪些準備步驟呢?
  • 西瓜真菌性枯萎病和細菌性枯萎病,有什麼症狀區別及防治措施
    ——愛華植保 在西瓜種植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病害,其中西瓜真菌性枯萎病和細菌性枯萎病症狀有許多相似之處,在生產活動中不易區別,容易混淆,以致防治不當,殆誤防治最佳時機。
  • 種植黃瓜根瘤菌病有哪些危害,以下幾種防治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種植黃瓜根瘤菌病有哪些危害,以下幾種防治方法,一起來看看吧!黃瓜可以被許多人種植。黃瓜有兩種常見的類型,即大田種植和溫室種植。然而,無論種植哪種黃瓜,都存在根瘤菌病。對於這種病害,菜農們十分痛恨,下面小編將重點介紹黃瓜根瘤菌病害的引進和防治措施。
  • 黃瓜又到了白粉病發生的高峰期,科學防治才能保證黃瓜優產高產
    最近,有朋友諮詢我黃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擔心如果前期沒做好預防,後期防不住,會影響到黃瓜的品質和產量。夏季是黃瓜白粉病發生的盛期。黃瓜白粉病又名「白毛病」、「粉黴病」,具有危害範圍廣、潛育期短、流行性強的特點。
  • 黃瓜發生黃葉怎麼辦?爛根病用什麼藥灌根好?根腐病防治用藥!
    黃瓜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種類之一。在黃瓜生產過程中會經常發生病蟲害,而根腐病是最常見的病害中的一種,病害嚴重時,黃瓜會黃葉死苗,導致減產。那麼,黃瓜根腐病症狀有哪些?黃瓜根腐病該如何防治?二、黃瓜根腐病發生原因施肥過程中施用未完全腐熟的農家肥,連續多雨天氣或雨後暴曬時造成黃瓜畸形,高溫、高溼度及其發生率、連作地、低洼地、黏土地或汙水發病嚴重,溫暖潮溼的環境有利於根腐病的發生。
  • 黃瓜為什麼葉梗出膿?
    凌源100000+老鄉都已進群 根據專家種植多年對大棚蔬菜黃瓜的研究經驗告訴大家,黃瓜葉梗上有膿狀的液體,黃瓜細菌性枯萎病和黃瓜蔓枯病都可以引起莖腐爛。
  • 種秋黃瓜 教你三招保豐收
    □陶文斯 特約通訊員 馬光焱「現在秋黃瓜已經抽蔓了,要及時進行綁蔓,可以促進秋黃瓜早日坐果。同時,這段時間也是病蟲害高發期,要特別注意預防。」9月7日,瀘州市納溪區安富街道「智慧三江」現代農業示範園內,農技人員在指導種植戶進行秋黃瓜管理。
  • 如何辨認油菜軟腐病?簡單一招快速辨認,重管理、早用藥可防治
    今年陰雨低溫天氣頻繁,除要做好防凍外,油菜整體長勢良好。隨著油菜冬種面積增長,規模種植增多,油菜病蟲害發生較多,常見的有菌核病、霜黴病、蚜蟲、菜青蟲等,次要的有軟腐病、病毒病、細菌性黑斑病、根腫病、跳甲等。
  • 幾種簡單細菌性病害的鑑別和防治
    植物細菌性病害在作物病害中佔有很大的比例。主要種類有棒杆、假單胞杆、野杆、黃單胞杆、歐文杆五個菌屬。其中除棒桿菌屬於革蘭氏陽性菌,其餘都屬於革蘭氏陰性菌。細菌病害屬於非專性寄生菌,與寄主接觸後,可直接通過自然孔口以及非自然孔口侵入。自然孔口包括氣孔、皮孔等,非自然孔口包括機械傷口等。
  • 黃瓜靶斑病反覆發生?弄清楚發病原因,綜合管控最有效
    由山扁豆生棒孢菌引起的黃瓜靶斑病在全國黃瓜主產區大面積發生,這種病為害嚴重,在高溫、高溼條件下,發病速度十分快,很容易造成嚴重損失。靶斑病的症狀有時與細菌性角斑病、霜黴病及炭疽病不易區分,生產中應確診後再對症用藥。
  • 黃瓜常見病害有哪些?
    答:應為黃瓜細菌性緣枯病。原因可能與黃瓜棚內溼度大,外界氣溫低通風不及時,引起細菌感染有關。建議噴施銅製劑,如可殺得或加瑞農或DT等,也可用鏈黴素混含鈣的葉面肥,如志信硼鈣葉面肥或鈣爾美或綠芬威2號,一般連噴2次即可治好。 ▲問:連陰天,大棚黃瓜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