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靶斑病反覆發生?弄清楚發病原因,綜合管控最有效

2021-01-08 騰訊網

由山扁豆生棒孢菌引起的黃瓜靶斑病在全國黃瓜主產區大面積發生,這種病為害嚴重,在高溫、高溼條件下,發病速度十分快,很容易造成嚴重損失。靶斑病的症狀有時與細菌性角斑病、霜黴病及炭疽病不易區分,生產中應確診後再對症用藥。

發病症狀

黃瓜靶斑病主要危害植株的葉片,葉片正背面均可受害,病情嚴重時,蔓延到葉柄、莖蔓。葉片發病,起初病斑為褪綠小點,小點為淡黃色,隨後逐漸增多,集中在葉脈之間,對光看,小點十分清晰,小米粒大小,顏色很淡,點斑中沒有褐色小斑。這個時候,由於病斑小,容易誤認為細菌性葉枯病、細菌性斑點病等細菌性病害。在這之後,變大了的病斑表面凸起,中間淡黃色,葉片背面,點狀病斑凹陷,中間成白色。隨著病斑的不斷擴大,呈現近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病斑外圍為黃褐色,中部為淡黃色,患病組織與健康組織界限明顯。

發病條件

黃瓜靶斑病的病原菌喜歡溫暖高溼的環境,20-30度、相對溼度90%以上,都會侵染危害,高溫高溼條件下,該病發生嚴重。在溫度適宜、溼度大、通風透氣不良、晝夜溫差大、結露時間長、植株衰弱、偏施氮肥的溫室環境中,植株發病重。

防治措施

(1)做好預防:黃瓜靶斑病多發生在結瓜盛期,在這個時期,發病大棚因植株長勢弱,很容易瓜打頂,一但發病大棚瓜打頂,該病將更加難以防治。所以要及時衝施含有蕓薹素內酯的碧禾衝施肥,葉面噴施斯德考普葉面肥,及時摘除大瓜,促進植株迅速長秧、長新葉。

(2)加強管理:我們要適時中耕除草,澆水追肥,同時放風排溼,改善通風透氣性能,並在生長期適時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主梢旺長,促進花芽分化。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及時噴施壯瓜蒂靈能夠增粗瓜蒂,加大營養輸送量,促進瓜體快速發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3)藥劑防治:可以用0.5%氨基寡糖素400-600倍液或s-誘抗素噴霧預防。在發病後,推薦用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2000倍液、40%施佳樂懸浮劑500-800倍液、25%咪鮮胺乳油1500-2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等,間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當發病嚴重的時候,加噴銅製劑,可以噴施30%硝基腐殖酸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噴藥重點是噴灑中、下部葉片。

相關焦點

  • 黃瓜「流膠」原因這麼多,這次終於搞清楚了!
    01 細菌性流膠病 該病可危害黃瓜葉片、莖稈和果實。葉片上形成不規則病斑,病斑周圍有黃色暈圈,隨著病情發展,從病斑處開始腐爛、穿孔。莖稈發病,病部初呈水漬狀,溼度大時有白色菌膿流出。
  • 黃瓜又到了白粉病發生的高峰期,科學防治才能保證黃瓜優產高產
    黃瓜白粉病在南北方的黃瓜上均普遍發生,一般在黃瓜生長中、後期是高發期,導致葉片枯黃、植株乾枯,條件適宜時,幾天的時間內,即可迅速蔓延,造成大面積減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黃瓜白粉病的綜合防治,內容主要包括:黃瓜白粉病的病發症狀、發病規律、發生時間和防治措施,希望大家能抓緊預防,從而保證黃瓜優質高產。
  • 這兩種黃瓜病害易混淆,辨別黃瓜霜黴病和細菌性角斑病有技巧
    當你看到黃瓜葉片上有多角形病斑,病斑擴展受葉脈限制,會覺得是什麼病害呢?有經驗的你可能立馬要說出「黃瓜細菌性角斑病」這個名字!且慢,小編友情提示你,黃瓜霜黴病發病也是這個樣子的哦。而且黃瓜霜黴病和細菌性角斑病經常混合發生,診斷不正確或不完全導致防治不及時,後果可是會很嚴重的。所以下面請隨小編來了解一下這兩種病害的主要區別。區別一 霜黴病是真菌病害,細菌性角斑病是細菌病害,這是最本質的區別。
  • 黃瓜白粉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隨著病情的發展白粉黴斑向四周迅速蔓延而連接成片,成為邊緣不整齊的大片白粉病斑,上面布滿白色粉狀物,此時葉片逐漸變黃萎蔫,白色粉狀物也漸變為灰白、灰褐色。如何有效進行黃瓜白粉病防治?①發現病株、葉及時剪除,以減少菌源。②增施磷、鉀肥,控施速效氮肥。③合理澆水,儘量避免土壤忽幹忽溫。
  • 黃瓜發生黃葉怎麼辦?爛根病用什麼藥灌根好?根腐病防治用藥!
    黃瓜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種類之一。在黃瓜生產過程中會經常發生病蟲害,而根腐病是最常見的病害中的一種,病害嚴重時,黃瓜會黃葉死苗,導致減產。那麼,黃瓜根腐病症狀有哪些?黃瓜根腐病該如何防治?一、黃瓜根腐病症狀黃瓜根腐病是黃瓜的常見病害,主要為害根部和靠近地面的莖部。發病初期病株根部水漬狀,後呈淺褐色至黃褐色腐爛。主根受害後引起根莖部縊縮,病部腐爛處的維管束變褐色,且不繼續向上擴展。病株下部葉片開始枯黃,向上逐漸發展,導致瓜條發育不良。
  • 種植黃瓜,發生細菌性緣枯病,要如何防治呢?
    黃瓜細菌性緣萎病又稱青枯病、細菌性萎蔫病,是棚室黃瓜栽培過程中發生的一種新病害,該病發生植株死亡率達30%以上,病情嚴重會導致植株全部枯死;該病除危害黃瓜外,還會危害南瓜、西瓜、甜瓜等瓜類作物,下面來了解一下黃瓜細菌性緣枯病發病的症狀、發病規律以及防治方法:
  • 你能分清黃瓜最容易混淆的這兩個病嗎,現在棚室危害最嚴重
    黃瓜霜黴病和細菌性角斑病是黃瓜生產上常發生的兩種病害,但一些菜農由於對兩種病害症狀認識不清,常將兩病混淆,從而延誤防治時機,造成損失。現將兩種病害的主要不同點介紹如下:一、症狀不同(1)病斑大小不同:兩病葉背病斑皆因受葉脈限制而形成多角形病斑,形狀上較難區別,但病斑大小較易區別,霜黴病病斑較大,病害擴散蔓延快,發生嚴重時多個病斑常連結成大病斑;細菌性角斑病病斑較小。
  • 黃瓜常見病害有哪些?
    3、由於陰天溼度大,有利於灰黴病、菌核病的發生,造成黃瓜瓜條頂部腐爛,可噴撒百菌清、速克靈等粉塵劑。 ▲問:黃瓜上霜黴病和角斑病發生較重,有的一個葉片上兩種病都有。應怎樣區別,兩種病害如何兼治? 答:霜黴病多發生在中部葉片,病斑呈水浸狀,多角形,有黑色黴層,這是真菌類病害。
  • 黃瓜十大常見病害,高清圖譜+防治方法
    ,子葉正面發生不規則的褪綠黃褐色斑點,病斑直徑0.2-0.5釐米,潮溼時病斑背面產生灰褐色黴狀物,嚴重時子葉變黃乾枯。 成株發病,多從溫室前沿開始,發病株先是中下部葉片反面出現水漬狀、淡綠色小斑點,正面不顯,後病斑逐漸擴大,正面顯露,病斑變黃褐色,受葉脈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潮溼條件下,病斑背面出現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黴層。嚴重時,病斑連成一片,葉片乾枯。
  • 芹菜根腐病的發病原因,黃葉死苗用什麼好?芹菜爛根病用什麼好?
    一、芹菜根腐黃葉的症狀芹菜出現根腐黃葉病害後,主要會危害芹菜的根部和莖基部,其中被侵害的部位會開始產生水浸狀紅褐色斑,慢慢的轉變為暗褐色或黑褐色,葉片會開始變黃,由植株的下部往上發展,但葉片往往不會脫落,芹菜的主根在病害侵染後,會腐爛或壞死,芹菜的側根往往會比較少。
  •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怎麼防治?答案來了
    黃瓜角斑病在黃瓜種植區均有發生,東北、華北及華東保護地和華北春大棚發病嚴重,病葉率有時高達70%,是保護地黃瓜重要病害之一。該病由丁香假單胞桿菌黃瓜角斑病致病變種引起,為細菌性病害。
  • 黃瓜細菌性葉枯病如何防治?正確識別症狀,用好3個防治方法
    黃瓜細菌性病害是黃瓜生產上一大防治難點,黃瓜上的細菌性病害有細菌性角斑病、細菌性緣枯病、細菌性葉枯病等,對黃瓜生產有極大危害。今天談談黃瓜細菌性葉枯病,首先要會正確識別症狀,然後對症用藥,達到有效控制病害目標。
  • 黃瓜得了細菌性角斑病咋辦?這個難題菜農應該咋應對
    細菌性角斑病是黃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來發生逐漸加重。夏季是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高發季節,應及早採取措施防治。 4月25日來自江蘇徐州市的農管家用戶劉炎炎發來圖片向農管家的專家諮詢:「看看黃瓜得了什麼病?」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是如何解答的。
  • 怎樣辨別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黃瓜上的細菌性角斑病,經常與霜黴病混發,並且很多人都把角斑病和霜黴病混淆。其實它們有明顯的區別方法:就是看葉子背面有沒有灰黑色的黴層。沒有的是角斑病,有的是霜黴病。下面我來具體說明一下角斑病的識別及防治方法。
  • 斑潛蠅繁殖能力強,一年能繁殖十幾代,成蟲和幼蟲會造成很大危害
    文/一夜西風共白頭【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斑潛蠅繁殖能力強,一年能繁殖十幾代,成蟲和幼蟲會造成很大危害黃瓜設施栽培常見的蟲害有瓜、美洲斑潛繩。或18%阿維菌素乳油300倍液噴霧,每周噴1次,連續噴3次,保護地還可用22%敵敵畏煙劑質蒸,每畝地用藥500克,傍晚閉棚前點燃,密閉晝夜一且黃瓜發生薊馬蟲害,葉片會出現銀灰色斑點,心葉捲縮造成減產一般情況下缺肥水的黃瓜受害較重,沙土地比壤土地發生嚴重膀治技術。
  • 大棚黃瓜流膠病集中爆發,教你3點防治技巧,病害少效益可觀
    1、黃瓜流膠病害的發病原因分析? 這段時間普遍發生的這種細菌性流膠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於前段時間連續的陰雨光照不足,同時棚室內的通風不及時導致黃瓜棚內的溼度較大,黃瓜的葉片,莖杆果實的溼度相對較高,再加上黃瓜棚內的溫度這段時間一般都是在22~30攝氏度之間,特別容易造成黃瓜性流膠病,這種細菌性病害的侵染和爆發。
  • 辣椒果實病斑呈褐色水漬狀,溼度大時邊緣有軟腐狀,是炭疽嗎
    ,邊緣出現軟腐狀,乾燥時病斑幹縮呈膜狀,易破裂。 趙培雨(山東省聊城市 農資導報金草帽專家,多家APP平臺特聘專家,擅長溫室黃瓜豆角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 是炭疽病危害,建議在發病初期使用甲基硫菌靈加苯咪甲環唑或戊唑醇或咪鮮胺錳鹽噴霧防治。
  • 黃瓜如何種植,怎樣做到高產
    一般白天25~32℃,夜間15~18℃生長最好;最適宜的溫為20~25℃,最低為15℃左右。最適宜的晝夜溫差10~15℃。黃瓜高溫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現高溫障礙,低溫-2~0℃凍死,如果低溫煉苗可承受3℃的低溫。黃瓜產量高,需水量大。適宜土壤溼度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過多。
  •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不可怕,怕你沒有好法來治它
    隨著種植面積的增加,特別是保護地黃瓜栽培的推進,棚內高溫高溼的良好環境為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發生和危害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果不及時控制,輕則會造成減產,而重則會造成破壞性損失。一、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黃瓜細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葉侵染首先發生於下部老葉,逐漸蔓延至上部葉。發生初期出現小水斑。
  • 為你揭開玉米絲黑穗病的發生原因,幫你做好防治工作!還不看看?
    為了保證廣大農民朋友的經濟效益,實現玉米的優產豐產,今天小編就從玉米絲黑穗的病發症狀、發生規律、病原菌的侵染循環及防治措施來綜合說一下玉米絲黑穗的防治,希望能給廣大農民朋友們帶來幫助。(二)發生原因1. 氣候條件與發病的關係玉米播種至出苗期間的土壤溫、溼度與發病關係極為密切。病菌侵染溫度為15~35℃,適宜侵染的溫度20~30℃,25℃最適合病菌的生長。土壤含水量低於12%或高於29%不利於發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