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黃瓜病害易混淆,辨別黃瓜霜黴病和細菌性角斑病有技巧

2020-12-06 史丹利研究院

當你看到黃瓜葉片上有多角形病斑,病斑擴展受葉脈限制,會覺得是什麼病害呢?

有經驗的你可能立馬要說出「黃瓜細菌性角斑病」這個名字!且慢,小編友情提示你,黃瓜霜黴病發病也是這個樣子的哦。而且黃瓜霜黴病和細菌性角斑病經常混合發生,診斷不正確或不完全導致防治不及時,後果可是會很嚴重的。

所以下面請隨小編來了解一下這兩種病害的主要區別。

區別一

霜黴病是真菌病害,細菌性角斑病是細菌病害,這是最本質的區別。真菌病害在溼度大的時候,會有菌絲、孢子產生,霜黴病在潮溼時葉背面長出灰黑色黴層。細菌病害的症狀則是壞死、腐爛、萎蔫、畸形,當溼度大時會有菌膿產生。細菌性角斑病葉片背面的病斑周圍有明顯的油漬狀,偶爾會看到乳白色的黏液。

圖片來源於《蔬菜病蟲害診斷原色圖譜》

區別二

霜黴病的病斑相對較大,病斑顏色呈黃褐色,不穿孔,後期病斑會連成一片,病葉對光透視無透光感,蔓延速度相對較快,俗稱「跑馬乾」。細菌性角斑病的病斑相對較小,病斑顏色呈灰白色,後期易穿孔,病葉對光透視有透光感。

區別三

為害部位不同,霜黴病主要為害黃瓜葉片,細菌性角斑病則主要為害果實、葉柄、葉片和卷鬚,有時為害莖部。

圖片來源於《蔬菜病蟲害診斷原色圖譜》

知道了怎麼分辨黃瓜霜黴病和細菌性角斑病,那就來看看怎麼防治吧。

1)選擇抗病品種,培育無病壯苗。

2)設施栽培,要注意降低棚內溼度。

3)化學防治:霜黴病,發病前期或未發病時,建議噴施保護性的殺菌劑(如代森鋅、百菌清等藥劑)為主,適量加入治療劑(如吡唑醚菌酯、烯醯丙森鋅等藥劑)。發病中後期,要以治療劑為主,適量配施保護劑,保護地栽培還可以用煙劑,如百菌清甲霜靈煙劑。細菌性角斑病,可噴施中生菌素、水合黴素等藥劑。當這兩種病混合發生的時候,那麼殺真菌的藥劑和殺細菌的藥劑要一併使用。

由張煥菊供稿

相關焦點

  • 你能分清黃瓜最容易混淆的這兩個病嗎,現在棚室危害最嚴重
    黃瓜霜黴病和細菌性角斑病是黃瓜生產上常發生的兩種病害,但一些菜農由於對兩種病害症狀認識不清,常將兩病混淆,從而延誤防治時機,造成損失。現將兩種病害的主要不同點介紹如下:一、症狀不同(1)病斑大小不同:兩病葉背病斑皆因受葉脈限制而形成多角形病斑,形狀上較難區別,但病斑大小較易區別,霜黴病病斑較大,病害擴散蔓延快,發生嚴重時多個病斑常連結成大病斑;細菌性角斑病病斑較小。
  •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不可怕,怕你沒有好法來治它
    擴張後,病斑呈多角,黃褐色,邊緣呈黃色暈環。空氣溼度高時,葉背病部位產生乳白色渾濁黏液(細菌性膿液),並有臭味,這是細菌性疾病的特徵症狀。細菌性角化病和黃瓜霜黴病在生產中很容易混淆,可以根據細菌性疾病的特點判斷細菌性角化病還是霜黴病,從而選擇合適的防治藥物,以達到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
  • 黃瓜細菌性葉枯病如何防治?正確識別症狀,用好3個防治方法
    黃瓜細菌性病害是黃瓜生產上一大防治難點,黃瓜上的細菌性病害有細菌性角斑病、細菌性緣枯病、細菌性葉枯病等,對黃瓜生產有極大危害。今天談談黃瓜細菌性葉枯病,首先要會正確識別症狀,然後對症用藥,達到有效控制病害目標。
  • 黃瓜常見病害有哪些?
    3、由於陰天溼度大,有利於灰黴病、菌核病的發生,造成黃瓜瓜條頂部腐爛,可噴撒百菌清、速克靈等粉塵劑。 ▲問:黃瓜上霜黴病和角斑病發生較重,有的一個葉片上兩種病都有。應怎樣區別,兩種病害如何兼治? 答:霜黴病多發生在中部葉片,病斑呈水浸狀,多角形,有黑色黴層,這是真菌類病害。
  • 看圖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
    根據病斑形狀、顏色、大小名稱為圓斑、角斑、灰斑、褐斑、黑斑、輪紋、枯斑等等病名。2.病斑上一定有不同顏色的黴狀物或粉狀物,顏色有白、黑、紅、灰、褐等。例如黃瓜白粉病,葉上病斑處出現白色粉狀物。再如瓜類與番茄灰黴病,受害葉片、殘花及果實上出現灰色黴狀物。
  • 怎樣辨別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黃瓜上的細菌性角斑病,經常與霜黴病混發,並且很多人都把角斑病和霜黴病混淆。其實它們有明顯的區別方法:就是看葉子背面有沒有灰黑色的黴層。沒有的是角斑病,有的是霜黴病。下面我來具體說明一下角斑病的識別及防治方法。
  • 防治黃瓜細菌性角斑病,還用銅製劑?多粘類芽孢桿菌,以菌治菌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可以使用什麼藥劑種過黃瓜的朋友們,大多都有這樣的感受,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和霜黴病傻傻分不清楚,因為它們的症狀很像。但是,哪怕是雙胞胎,長相也會存在差異,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葉子!先從字面上看,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是細菌性病害,霜黴病是真菌性病害。沒錯,真菌不僅包括我們平時吃的菌菇,還有黴菌、酵母等。
  • 真菌病、細菌病和病毒病怎麼能分清?如何用藥?
    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這三種病害,對於防治,特別是藥劑防治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不同藥劑防治不同病害,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由於能夠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絲狀體,細菌是單細胞,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分子生物,他們的新陳代謝方式以及脾氣秉性也有很大區別,對症的藥劑也就不同了。
  • 當前蔬菜什麼病害比較嚴重?
    冬季嚴寒,通風透光條件差,保護地蔬菜常處在低溫高溼的環境,某些病害高發。 尤其是灰黴病、晚疫病、霜黴病,菌核病這幾種病害是冬季露地栽培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在甘藍類、白菜類蔬菜上也發生較為普遍,受害嚴重。
  • 【花園管家】一分鐘學會區別藥害還是病害
    區別是:一般病毒病的田間分布是分散的,且病株周圍可以發現完全健康的植株,生理病害常常成片發生。 侵染性病害 在發病初期有中心病株,沿中心病株逐漸向外擴展,有明顯的由點到面的擴展過程。 侵染性病害由於侵染源的不同,又可分為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線蟲性病害等幾種類型。
  •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怎麼防治?答案來了
    黃瓜角斑病在黃瓜種植區均有發生,東北、華北及華東保護地和華北春大棚發病嚴重,病葉率有時高達70%,是保護地黃瓜重要病害之一。該病由丁香假單胞桿菌黃瓜角斑病致病變種引起,為細菌性病害。
  • 病害大全,種植戶必看!讓你一分鐘成為看「病」高手!
    治病先要看病,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這三種病害,對於防治,特別是藥劑防治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不同藥劑防治的病害也是不同的,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
  • 幾種簡單細菌性病害的鑑別和防治
    植物細菌性病害在作物病害中佔有很大的比例。主要種類有棒杆、假單胞杆、野杆、黃單胞杆、歐文杆五個菌屬。其中除棒桿菌屬於革蘭氏陽性菌,其餘都屬於革蘭氏陰性菌。細菌病害屬於非專性寄生菌,與寄主接觸後,可直接通過自然孔口以及非自然孔口侵入。自然孔口包括氣孔、皮孔等,非自然孔口包括機械傷口等。
  • 黃瓜得了細菌性角斑病咋辦?這個難題菜農應該咋應對
    細菌性角斑病是黃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來發生逐漸加重。夏季是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高發季節,應及早採取措施防治。 4月25日來自江蘇徐州市的農管家用戶劉炎炎發來圖片向農管家的專家諮詢:「看看黃瓜得了什麼病?」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是如何解答的。
  • 黃瓜白粉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黃瓜白粉病、黃瓜枯萎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黃瓜白粉病有何症狀?白粉病主要侵染葉片,也為害莖、葉柄,果實一般不受害,但會降低品質。黃瓜枯萎病有何症狀?枯萎病的典型症狀是葉片萎蔫。發病初期葉片從下向上逐漸萎蔫,似缺水狀,中午更為明顯,早晚尚能恢復,幾天後整株葉片枯萎下垂,不再恢復。莖蔓基部常縊縮,根部呈褐色腐爛,莖基部常縱裂,潮溼條件下病部表面常產生白色或粉紅色黴層。撕開莖病部可見維管束變為黃褐色至褐色,這是枯萎病的重要特徵。
  • 各種病害來襲 真菌、細菌、病毒病區分清楚很重要!
    雖說這兩天各地出現了大冰雹、霜凍災害,但也擋不住氣溫的升高。隨著溫度的升高,各種病害將紛紛襲來,作物病害種類繁多,可分為細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不同類別的解決方案也不盡相同,要想對症下藥,首先就要做到將作物幾種病害區分開來。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倆聊聊。
  • 真菌性、細菌性、病毒病病害有何區別?三分鐘了解!
    在農作物浸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三種,由於其病源不同,其防治方法和藥劑使用也截然不同。所以,正確診斷區別三種病害,是防治作物病害的重中之重。 真菌性病害約佔病害的80%。
  • 水稻各種病害怎麼辨別?
    一、根部黑根、死亡、腐爛,造成青枯和黃枯1、水稻綿腐病。苗期基部出現白色綿毛狀物,真菌性病害,水稻爛秧。2,水稻細菌性基腐病。插後1周至乳熟期,根基部黃褐色至黑色死亡、腐爛、無蟲傷(飛蝨、螟蟲)和病害(紋枯病、菌核稈腐病)危害症狀,聞有腐爛臭味。3,水稻根結線蟲病。危害鬚根根尖,形成根結,嚴重時地上部矮化,發黃。
  • 植物細菌性病害,你知道多少
    其實,多菌靈只是對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如果是細菌性感染當然無效。 在植物病害中,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種類最多,其次是由細菌病原引起的病害。細菌與真菌的區別,主要在於真菌感染的植物,一般症狀有黴狀物、粉狀物、鏽狀物、絲狀物及黑色小粒點,而細菌則無這些,細菌病害症狀主要表現為「菌膿」,這是田間診斷的重要區別。
  • 如何準確判斷作物細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生理性四種病害!
    對於種植戶來講,施肥打藥是作物生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兩項措施,作物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病害,在防止作物病害的管理上,要根據作物的病害類型來準確判斷藥害的類型,然後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進行防治,這是防治藥害最基礎和有效的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