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給大家帶來冬雪菜的種植技術和大棚冬馬鈴薯一春秋兩季哈密瓜(西瓜)高效栽培模式部分內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閱讀一下。
一、冬雪菜栽培技術
(一)品種選擇
選擇有強大分葉能力、高產、優質、晚抽葉,如鄞雪182,甬雪4,黃葉361,九頭芥,烏江雪菜等。
(二)播種和育苗
1,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選擇肥沃的土壤,地勢高且乾燥,有良好的排水和灌溉條件,並在2- 3年內沒有十字花科作物的種子植物。結合每畝床土深翻,施用有機肥150~200kg和過磷酸鈣15~20kg,製成1.2~1.5m(連溝)高畦,泥土細碎平整。
2,播種
8月中下旬播種苗,每畝苗床播種量為0.2~0.3kg,苗床與大田的比例為1:15~1:20,播種前倒入底水。在水滲透後,用細土覆蓋種子,上蓋一層遮陽網。提倡防蟲網覆蓋隔離育苗。
3,苗期管理
出苗後及時揭除覆蓋物。在合適的時間澆水以保持床土壤溼潤。當幼苗1~2真葉時,進行第一次育苗,保持苗距為2~3cm;當使用3~4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育苗,苗距為6~7cm,苗期除去雜草。每次間苗後,施用瘦肥水護根,一般應用0.1%~0.2%尿素。在苗期,及時控制蚜蟲等病蟲害。
(三)整地定植
1,整地
整地使土壤肥沃、鬆散、平整,便於灌溉和排水。在2-3年內未種植芥菜或不是微酸性至弱鹼性的田地。種植前7-10天,每畝採用結合深翻施用150-200kg商品有機肥和20~25kg三元複合肥作為基肥。
整地作畦,畦寬度1.2~1.5m(連溝)。溝的深度為0.2m,腰溝的深度為0.3m,圍溝的深度為0.3m。
2,定植
在9月中旬,定植選在長出5~6片真葉階段。間距為40~50cm,株距20~25cm,每畝種植4 000~4 500株(上海金菜才可種植6000~-6 500株)。種植前,苗床澆水。在水滲透後,再進行播種,將幼苗的大小分級,並在傍晚或陰天定植。
(四)大田管理
1,查苗、補苗
在種植後5至7天在田間查苗和補苗。
2,追肥和澆水
在種植活樹後約10天進行第一次追肥。在水中倒入15~20kg碳酸氫銨。第二次追肥是在11月初進行的。一般每畝施用20~25kg三元複合肥,在連續天氣乾旱的情況下,應在晚上畦溝灌水。在收穫前25-30天停止追肥。
3,中耕除草
種植後,封行前10至15天,中耕除草一次,及時鬆土,除去雜草。
4,預防病蟲害
病蟲害的預防和控制優選使用農業控制、物理控制和生物控制。化學防治選擇合適的農藥進行及時控制,合理輪作和混合農藥。蚜蟲用13%啶蟲脒乳油1 000~1 500倍噴灑。氯黴素苯甲醯胺懸浮劑1000~1 500倍液防治,蝸牛用5%四乙醛顆粒250~350g或施用於根部土壤中誘捕;禾本科雜草3~5期,每畝使用25ml精禾靈和50kg水。
(五)收穫
植物形狀完整,未抽薹。選擇在晴天採收,收穫時,根莖削平並覆蓋在畦面上晾曬直至葉子自然軟化,然後去除老葉、黃葉、病葉和泥塊。
二、「大棚冬馬鈴薯一春秋兩季哈密瓜(西瓜)"高效栽培模式
「大棚冬馬鈴薯一春秋兩季哈密瓜(西瓜)"高效栽培模式主要是利用溫室設施的冬春季保溫和夏秋季防雨功能,實現一年三茬栽培,提高複種指數,增加經濟效益。該模式中,溫室土壤單畝產量約為1250kg,哈密瓜(西瓜)平均畝產量超過4000kg,年平均畝產量超過12000元。經濟利益非常顯著。
(一)安排茬口
冬季馬鈴薯一般從11月下旬到1月上旬播種,從3月下旬到4月上旬收穫;春季哈密瓜(西瓜)在馬鈴薯收穫前的第一個月育苗,在馬鈴薯收穫後種植,並在6月中下旬收穫。
春季哈密瓜(西瓜)也可以在提早育苗,在馬鈴薯生長後期畦間套種。秋季哈密瓜從7月下旬到8月上旬播種。秋季西瓜於7月中旬播種育苗,可在種植後7-10天定植。秋季西瓜可以在10月初收穫,秋季哈密瓜則可以在10月下旬收穫。
(二)溫室冬季馬鈴薯栽培技術要點
溫室冬季馬鈴薯的種植,在我往期內容有提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看。
(三)溫室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選擇耐藥性強的優良品種。中等果型品種可用早嘉84-24,抗病948等;小果品種可選擇小欖、早春紅寶石等。
2.播種和育苗
在溫室中的冬季馬鈴薯後茬種植。一般來說,春季西瓜種植在2月中下旬至3月。可以提早播種,並在馬鈴薯生長的後期定植幼苗。秋季西瓜種植於7月初至8月初。他們中的大多數使用生苗,也可以用嫁接苗種植。
(1),播出前的準備工作
選則靠近耕地,乾燥度高,灌溉和排水方便。它是穴盤育苗或常見的營養缽育苗。將種子浸泡1~2天,用10%磷酸溶液浸泡20分鐘,然後浸泡在55℃的溫水中10~15分鐘,用水衝洗乾淨,再浸泡在在25~30℃溫水中。下6h。然後用溼布包裹在28~30°C發芽。當西瓜籽為70%露白時,可以插種。
(2)春季實生苗育苗
a.播種時,選擇陽光明媚的上午播種,播種前1-2天,倒入底水,先在穴盤中間1cm深處穿孔,播種時種子胚芽向下,種子或營養土0.5~ 1.0釐米厚,覆蓋著覆蓋物保溼,當30%的嫩芽出土後,覆蓋物移除或破膜放苗。
b.苗床溫度和溼度管理。出苗後,白天溫度為20~25℃,夜間溫度為15~18℃:種植前3~4片真葉至7天,逐漸降低苗床溫度練苗。當倒入底水時,應儘可能少地澆水或不澆水。當葉子稍微枯萎時,在陽光明媚的日子中午澆適量的溫水。
c.其他管理。幼苗通常不施肥。例如,大型苗木的育種需要適當的追肥和澆水,施用0.2%至0.3%的三元複合肥。西瓜苗出土後,部分幼苗出現「戴帽」現象,需要及時清除。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