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高產量的羊肚菌?種植的核心在於:投其所好!事實上,不僅是羊肚菌,食用菌也是同樣的道理。

投其所好,即滿足真菌生長喜歡的各種營養、環境因素!如果你對待它不薄,它自然會很好回報你!
影響羊肚菌生長的環境條件主要有溫度、溼度、光照、空氣、酸鹼度。
以現在大火的羊肚菌為例,分析羊肚菌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以幫助您在經營中投其所好,追求高產。
溫度:對羊肚菌子實體和菌絲溫度的要求
羊肚菌屬中低溫真菌,通常發生在春季2~5月的雨後,9~11月雨後也有少數地區發生。羊肚菌在生長期需要較低的溫度,一般也需要較大的溫差刺激,促進羊肚菌菌絲向出菇的分化,從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

羊肚菌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2℃-25℃,生長速度很快,一天可達1-2cm,菌絲較薄且較弱,一般在18℃-22℃培養,菌絲生長較快,為羊肚菌協調生長的最佳溫度。
在培養初期,羊肚菌原種和栽培種的溫度一般控制在20℃-22℃,培養初期菌絲生長速度快於原種和栽培種。在培養後期,當溫度控制在18℃-20℃時,菌絲體生長速度較慢,但菌絲體較強,菌絲體數量較多。
當羊肚菌子實體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4℃-18℃,溫度大於8℃超過3天時,菌絲很容易分化為羊肚菌原生質體,日平均溫度低於15℃時,子實體的生長速度較慢,直到20-25天才能採收,平均日溫在15℃以上,子實體的生長速度較快,可在10~15天內採收。
羊肚菌原生質體出現後,必須防止春寒及其他低溫天氣引致原生質體及幼菇的死亡。但是在北方溫室大棚是可以避免的。然而,北方冷棚、北方露天和南方露天栽培的羊肚菌需要做好防寒準備,一般可以添加到小拱棚中,既能保暖,又能防止連續降雨溼度過大。

然而,在出菇後期,應注意遮蔭降溫,直接陽光和高溫會導致原生質體的形成、子實體頂端生長點的燃燒、子實體的變形,影響產量和產量階段。
以上介紹了關於溫度羊肚菌菌絲、菌種和子實體的影響,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您在評論區進行更正和補充。希望這篇文章對種植戶們有所幫助。
本文由飛龍大棚保溫被廠家整理髮布,如有雷同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