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羊肚菌出菇的關鍵因素是溫度 100%讓你學會羊肚菌種植賺到錢

2020-12-08 伯韜社群隨筆

影響羊肚菌出菇的關鍵核心是溫度,目前已能解決升溫出菇,暖棚、覆膜,

但尚不能解決降溫出菇的問題,解決常年供應的辦法是:早播早出(如雲南海拔1700米左右地區,在十月底播種,十二月底或1月初出菇,二月底出菇結束),高寒地區種植,早播晚出、晚播晚出,選育耐溫的優異資源進行馴化。

早播早出的優點是鮮品能趕在新年或聖誕節前後出菇,市場較好,早播早出的缺點則是上季農作物收成可能會受到影響、十月份受秋老虎的影響菌絲生長可能正常、突然的冬季寒流降溫會影響出菇。

高寒且低溫回升較慢地區的優點是在中國黑色羊肚菌類群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區,在這些區域種植本身就有較好的適應性;海拔底的地區溫度回升較快,即使幼菇出的比較好,也常出現幼菇死菇和成菇畸形菇。

與農科所合作種植的羊肚菌出菇

高寒且低溫回升較慢地區的缺點則是生態脆弱、土層較薄、雪災。

內蒙學院的大棚出菇

目前栽培的羊肚菌品種均屬於中低溫品種。

養菌溫度10-20℃,催菇溫度6-10℃,原基發生溫度8-12℃,菇蕾生長溫度15-20℃。

溫度管理。早春在幾周之內有4℃~16℃的溫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形成。

如果這時溫度變化劇烈,低於4℃或高出18℃,將影響子實體發育。當最低氣溫穩定在3℃以上時,開始催菇管理。

催菇時,澆一次透水,可溝內澆大水浸潤至畦面,但畦面不能有積水,然後控制溫度在5℃~20℃之間,以5℃~15℃最為適宜。溫度25℃時,不能超過兩個小時。

今天就到這裡,各位大佬可以選擇下,自己分析下。

如果你喜歡聊細節,就收藏關注評論。

關注我的百家號:羊肚菌種植哥

記者採訪

你可以免費學習我們的栽培技術,9年的種植經驗,至少讓你少走彎路。我們也幫助了300多位學員減少損失,倍增經濟效益。私聊我,將徹底釋放這些經驗.

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定期分享我知道的東西。如果你喜歡聊細節,歡迎留言評論。希望在種植羊肚菌的路上,我們並肩前行。

相關焦點

  • 羊肚菌如何種植?羊肚菌高產種植核心技術
    如何種植高產量的羊肚菌?種植的核心在於:投其所好!事實上,不僅是羊肚菌,食用菌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對待它不薄,它自然會很好回報你!影響羊肚菌生長的環境條件主要有溫度、溼度、光照、空氣、酸鹼度。以現在大火的羊肚菌為例,分析羊肚菌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以幫助您在經營中投其所好,追求高產。
  • 羊肚菌如何栽培能高產?掌握羊肚菌大田栽培的關鍵技術
    羊肚菌具有兩大生物學特性,一是羊肚菌屬於低溫品種,適於冬季低溫環境下栽培;二是羊肚菌是一種以大田土壤為基質栽培的菌類。因此可利用冬季閒置的土地和大棚作為栽培場地,降低栽培成本,增加複種指數。同時羊肚菌生長過程不需要木屑等培養料,可有效減少資源的消耗。
  • 羊肚菌生活習性和栽培需求,羊肚菌栽培過程中易遭受的蟲害
    導語:羊肚菌生活習性和栽培需求,羊肚菌栽培過程中易遭受的蟲害目前,羊肚菌人工大田商業化栽培雖然已取得成功,但這項技術的操作難度較大,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種植戶並不易掌握,加上受季節和地區自然條件的限制,人工更加難以對環境是溫度和溼度進行控制。
  • 羊肚菌栽培技術創始人、發明人朱鬥錫教授—羊肚菌研究艱辛過程
    後來又經過5年的摸索試驗,繼續探索研究從羊肚菌的生理結構和生理變化過程,從初生菌絲、次生菌絲、菌核出現到原基形成,營養階段與生殖階段的演變過程,特別是在營養階段易重複進入循環,始終難進入生殖生長的奧秘因素,從中發現羊肚菌出菇與不出菇的內因和外因的複雜關係,是羊肚菌人工栽培出菇與不出菇的因素所在,從而探索了羊肚菌的一些重要因素及奧秘。
  • 羊肚菌如何進行常規栽培,要掌握哪些種植技術,種植前景如何
    接種後,搬進室內養菌,在適溫條件下培養30~40天,菌絲長滿袋;若氣溫偏低需50天長滿袋,經後熟培養20~25天,再轉入菇棚出菇。養菌管理主要控制好以下五點。①恆定適溫培養室內溫度調控至15℃~18℃,最適合菌絲生長。在適合的培養基和恆定溫度範圍內,菌絲日平均生長1~1.6毫米。
  • 羊肚菌的純人工栽培試驗成功
    「哦,沒看到你說的羊肚菌啊……」「你再找找,按說這時候也差不多該出菇了……,就是那種像豆芽一樣,嫩嫩的,再找找……」忙乎了大半年,朋友基地都在陸續出菇,我這邊還沒見動靜,能不急嗎?掛了電話,繼續與周公相會。
  • 羊肚菌的種植方法和種植要點
    羊肚菌又稱又稱羊肚菜,屬於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是世界上珍貴的稀有食用菌之一。羊肚菌一般生長在森林裡,種植很少,市場產量不高。此外,羊肚菌是一種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的珍貴食用品種,市場價格一直在上漲。
  • 怎樣克服高寒地區低溫對羊肚菌菌絲的損害 成功突破了技術難關
    怎樣克服高寒地區低溫對羊肚菌菌絲的損害 成功突破了技術難關1 形態特徵 羊肚菌菌絲潔白,子實體單生或叢生,子實體由中空的菌蓋和中空的菌柄組成。其中,菌蓋呈蛋殼色至淡黃褐色,菌柄接近白色。菌蓋表面出現不規則的凸凹褶皺,和羊肚相似,故得名羊肚菌。
  • 林下菌菇小知識
    Murrill)  又名酒紅色球蓋菇、皺環球蓋菇,屬於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球蓋菇科球蓋菇屬。  2017年秋,在香樟、櫸樹、含笑和落羽杉林下,栽培大球蓋菇合計超過100畝,不需要藉助任何大棚保溫設施,採用地栽模式大球蓋菇長勢良好,每畝產量高達1500公斤。大球蓋菇產量高,栽培管理相對簡單,非常易於推廣應用,且在生產過程中用到了大量的稻草和林木枯枝,採收後稻草和枯枝可用於還林養林,極大地促進了農林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
  • 羊肚菌水分測定儀的操作步驟及應用範圍
    2020年羊肚菌的行情及種植前景分析有人說他們2019種出羊肚菌沒銷路,所以對羊肚菌2020年的種植前景表示擔憂。而羊肚菌的產地不同,收購和批發價也不同。近期,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壩縣羊肚菌收購或批發價大約為480元/公斤,湖南省懷化市漵浦縣為380元/公斤,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為420元/公斤,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為440元/公斤,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為580元/公斤左右。可見種植、加工、存儲好羊肚菌至關重要,因為這決定了能否有足夠多的羊肚菌出售,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 河北石家莊市欒城區:羊肚菌富民記
    一排排菌袋整齊地碼放在地上,菌袋上的平菇朵朵如雲、水靈鮮嫩,一旁地裡,一顆顆羊肚菌也爭先恐後冒出了頭——這是筆者近日在河北石家莊市欒城區拾紫專業種植合作社食用菌溫室大棚裡看到的景象。自2018年以來,拾紫專業種植合作社積極發揮合作社職能,引導社員與村民由傳統種植向特色種植轉變,不斷探索致富新路子。「我們合作社從成立之初就種植羊肚菌,同時還種植紫色豆角、紫色胡蘿蔔、紫色大白菜等特色蔬菜。」
  • 成都丘區葡萄套種羊肚菌栽培技術
    2.2 羊肚菌品種選擇及特性品種應選擇出菇早、溫度適應範圍較廣、抗逆性強、產量較穩定、適應成都平原氣候條件品種,如:六妹、七妹、梯稜等品種。具體品種優缺點介紹如下:2.2.1 六妹 優點是出菇早、整齊、採收期較集中,商品性狀優良(菌蓋形態尖頂、菌柄較短)。 缺點是耐高溫和低溫能力較弱;菌蓋易碎,不耐貯運。
  • 羊肚菌種植前景如何?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屬於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藥用真菌和食用菌,也是最昂貴的品種之一。奇怪的是,它經常出現在森林火災之後,所以人們經常去尋找山火所在的地方。由於其形狀類似於羊肚所以被稱為羊肚菌,在中國有許多分布區,如陝西、四川、湖南、廣西、雲南等地,大部分分布在2000年至3000的海拔地區,大多出現在草原、山區和森林中。雖然羊肚菌是一種有價值的野生珍貴真菌,但它已被栽培種植,但它的栽培並不那麼簡單,它需要多年的經驗和豐富的農業技術。
  • 疫情之下,客人無法來採摘,金山這片獼猴桃園裡的菌菇賣進了盒馬
    3月和煦的春風裡,金山楓涇鎮新義村的一片獼猴桃樹下,一種菌菇寶寶蹭蹭蹭地長個,從土裡探出可愛的小腦袋。它們叫做大球蓋菇,也叫赤松茸,營養價值豐富。受疫情影響,客人不能來採摘,老闆趙新亮積極聯繫電商,成功把這些菇寶寶推銷給了盒馬鮮生,也讓市民品嘗到了更多美味。
  • 羊肚菌種植之菌絲狀態觀察
    而營養袋中的營養物質通過管狀菌絲流通到菌核儲存起來,才能支撐到菇長出來。由此可見,要想出菇多,出菇好,就需要看菌絲是否發育得好。發育比較的好的菌絲網絡是後期出菇營養儲備的基礎,是產量的根本。有經驗的菇農,根據播種後半個月菌絲髮育的狀態,就可以判斷種植效果。
  • 山裡這種野生菌,外形看似羊肚,卻是四大名菌之首
    可能是它的味道徵服了我們,再一個可能是因為有些野生菌類非常稀少,生長的地方還比較難以到達,因此顯得它既珍貴又神秘;不要小看這些生長在野外的菌類,它們有的還受國家的保護,有的還是發家致富的好幫手,其中「羊肚菌」就很受大眾的追捧。羊肚菌也叫草笠竹、羊肝菜、編笠菌等,是屬於羊肚菌科羊肚菌屬的珍稀食用真菌,也是我國四大野生名菌之首。
  • 羊肚菌為什麼可以被稱作是四大野生名菌之首?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又稱羊肚菜,屬於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是世界上珍貴的稀有食用菌之一。羊肚菌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品種,和普通的可食用菌類的區別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外觀:羊肚菌由羊肚狀的可孕頭狀體菌蓋和一個不孕的菌柄組成,菌蓋表面有網狀稜的籽實層,邊緣與菌柄相連。菌柄圓筒狀、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
  • 探訪種質資源庫|全國三成以上的羊肚菌種源來自這裡,菌種可保存15...
    這裡堪稱食用菌的寶庫,存放著6000多株食用菌種質資源,每年為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羊肚菌栽培地區提供種源,四川一半以上的毛木耳栽培種源也來自這裡,菌種保存時間可達15年以上。雖然我國的食用菌資源豐富,但長期以來,工廠化食用菌生產使用的菌種受制於人,如白色金針菇,幾乎完全靠從日本購買菌種。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知的食用菌有900多種,但能大面積人工栽培的不超過50種。
  • 這個「菌」可以吃
    在貴陽市烏當區新場鎮王壩村,迎來了羊肚菌收穫的季節。據悉,隨著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該公司目前共建有87個羊肚菌種植大棚,佔地面積由去年的20畝增至30餘畝,日產量高達100斤左右,種植高峰期每天需要工人30餘名,有效帶動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 杞不凡說:如何用同仁堂凍幹羊肚菌做一份美味的羊肚菌石斛雞湯?
    秋季一到,喜歡菌類的吃貨美食家們就座不住了。一場秋雨下來,深山密林中、樹下陰影裡,各式各樣的菌類也閒不住探出頭來想要迎接新的世界。在眾多的菌類中,羊肚菌靠野味十足的口感與醇厚的風味在一眾同類中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