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菌袋整齊地碼放在地上,菌袋上的平菇朵朵如雲、水靈鮮嫩,一旁地裡,一顆顆羊肚菌也爭先恐後冒出了頭——這是筆者近日在河北石家莊市欒城區拾紫專業種植合作社食用菌溫室大棚裡看到的景象。
自2018年以來,拾紫專業種植合作社積極發揮合作社職能,引導社員與村民由傳統種植向特色種植轉變,不斷探索致富新路子。
「我們合作社從成立之初就種植羊肚菌,同時還種植紫色豆角、紫色胡蘿蔔、紫色大白菜等特色蔬菜。」瞅著剛剛露頭的羊肚菌,有著豐富農作物種植經驗的合作社負責人李軍峰介紹,起初種植羊肚菌,用的是暖棚,成本高,今年他們首次嘗試採用規格較低的大棚來種植。
把羊肚菌當成自家孩子一樣呵護的李軍峰,對這款珍稀食用菌品種有著深入的研究。「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是子囊菌中著名的美味食用菌,營養相當豐富。據測定,每100克鮮羊肚菌含蛋白質高達5.02克、碳水化合物5.5克,並有多種身體需要的胺基酸。」李軍峰說,羊肚菌平均畝產能達到500公斤左右,因其性平、味甘,具有益腸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氣、補腦、提神等功效,所以上市後效益非常好。
為促進農民增收,近年來,河北石家莊市欒城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緊緊抓住產業興旺這個「牛鼻子」,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農業生產經營者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推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區特色農業種植走上規模化道路。「種植羊肚菌比種草強,既能掙錢又能節水保護環境!」拾紫專業種植合作社社員張雪麗說。
在河北石家莊市欒城區,像張雪麗這樣加入合作社開展特色種植的農戶有很多。「近年來,我們堅持現代都市農業定位,深化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業競爭力持續提高。」石家莊市欒城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河北石家莊市欒城區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標準提升為引領,以品牌培育為路徑,打造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更多群眾致富增收。(河北日報記者董昌 通訊員臘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