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長得像羊肚的野生菌,營養堪比魚翅,老農說一斤上千元也不賣

2020-12-05 農家記事

一提到「菌」,大家可能會想到細菌,可是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種「菌」,不是細菌,而是真菌,和蘑菇一類。在人們的印象中,一般都認為蘑菇是傘狀的,表面平滑或有縱紋,不知你是否見過一種形如竹編草帽的蘑菇?這種蘑菇就叫羊肚菌。羊肚菌是一種極為珍貴的野生菌,表面有凹凸不平,長者很多像拉花一樣的皺褶,既像羊的胃,又像蜜蜂的巢穴。羊肚菌是一種特別少見的藥食兩用真菌,甚至像魚翅燕窩一樣珍貴。有經驗的老農說,平頂的羊肚菌最稀有,如果你在野外遇到的話,一定不要錯過哦。

羊肚菌雖稀有,但在陝甘寧、新疆、青海等偏遠地區,甚至祖國東北的吉林也可以採集到。野生羊肚菌似乎可遇而不可求,因為它的生長地點變幻莫測,不同的時間,即使在同一個地方,你能找到羊肚菌的機率也是非常低的。羊肚菌的生長有一個奇怪現象,越是乾旱少雨,產量越高,而且,每當森林發生火災之後,那一年羊肚菌出產的就格外多,然後就會逐年減少。

羊肚菌的產量如此低,但它富含蛋白質、多糖、維生素,營養物質非常豐富,堪比肉蛋奶,因此食用羊肚菌,對於素食人群來說,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羊肚菌能治療消化不良和咳喘,還能夠祛除風寒,提高記憶力、祛斑美白、降壓減肥,對心腦血管病和癌症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如果燉豬肉湯或燉雞的時候,加上羊肚菌煲湯,能壯陽益氣,強身健體,效果非常明顯。羊肚菌能祛病延年,是一味貴重的藥材,如果作為食物添加在不同的湯料中,頓時就能起到提味增鮮的作用,嘗一口頓覺嫩軟無比,幽香滿口,回味悠長。古人早就知道羊肚菌有這麼好的藥用和保健價值,在古代作為貢品進獻給朝廷。

羊肚菌有這麼重要的功效,很多人都爭先恐後地食用羊肚菌及其製品,野生羊肚菌又極不容易遇到,人工栽培的話,技術不成熟,產量很低,這使得羊肚菌的市場價格逐年上升,現在市場價已經賣到上千元一斤,農民生活條件變好,很多人挖到就留著自己吃。 值得注意的是,正像所有的事物沒有絕對一樣,羊肚菌雖好,在食用上也有一些禁忌,比如過敏的人就不宜食用羊肚菌。還需注意的是,羊肚菌應放在陰涼處保鮮,而不要放在冰箱中,以免影響品質和鮮味。

各位朋友,你摘過羊肚菌嗎?你吃過羊肚菌嗎?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農村長得像羊肚子的野生菌,它營養價值高,所以很珍貴
    農村長得像羊肚子的野生菌,它營養價值高,所以很珍貴現在農村野生的東西真的是越來越多了,然而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山上採摘到野味車,真的是非常的幸福了,那麼這些野生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大自然對於人類的饋贈,而且還是純天然的產品,那麼吃起來不但非常的安全,而且也非常的美味,那麼在農村只要勤快,
  • 千元「魚翅」竟是粉絲明膠 不是內行的人「吃不出來」
    價格高昂的「三無」魚翅  在南京一家飯店的婚宴現場,服務員正在把一盆盆魚翅羹端到餐桌上。與此同時,在後廚,一名廚師正在撕開標有合成凍翅針的包裝袋,把其中的像粉條一樣的東西倒了出來。廚師們開始給各個湯盆舀湯,然後從桶裡抓取合成凍翅往盆湯裡添加。魚翅湯做好了,服務員們把湯盆端出廚房,準備送上喜宴。
  • 人稱「素中葷」,長得像猴頭,吃起來像魚翅,一斤300元,為何
    在農村中,有著數不清的自然資源,尤其是山林中的野生資源更多,只是對農民來說,這些東西沒什麼稀奇的,卻不知那些不起眼的東西,可能在市場上賣出幾百元一斤。今天要說的這種東西,它就賣出了300元一斤,只是農民對其並不是太了解,它就是刺蝟菌。
  • 這種魚比河豚還鮮美,長得像鯰魚賣200元一斤,人稱「肥坨魚」
    再說得遠一點,那鮑魚可是養生珍品;河豚有毒,烹飪恰當卻能成人間至味;鰻魚營養豐富,是廚師的寵兒,魚,早已成了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今天,我們就要來講一種口感極好的魚,它長得像鯰魚,味道卻比河豚還鮮美。
  • 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
    導讀: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不過野果雖好,但並非什麼野果都能吃,很多野果因為外形或名字特別,在以前的時候都不敢吃,直到現在人們發現了它們的價值才被利用起來。在我國南方農村野外就有這麼一種奇特野果,果實像蜘蛛,以前很多人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
  • 調查稱粉絲調出美味的魚翅 專家稱營養不及肉蛋
    業內人士表示,真魚翅羹每盅原材料價格就高達幾十元,加上各種成本,每盅至少要賣上百元。調查魚翅精調出「美味」記者昨日在一德路海味批發市場看到,這裡有許多批發魚翅的店鋪。根據品種、質量以及大小的不同,價格從300元/500克到幾千元/500克不等。記者向多個商家打聽合成魚翅,商家均稱賣的是真魚翅,從來不賣合成魚翅。
  • 農田這種草見到不要錯過,長得好看還是民間草藥,如今一斤20元
    農田這種草見到不要錯過,長得好看還是民間草藥,如今一斤20元。在很多野味野草裡面。然而有些植物因長得很奇特而吸晴,但長得不起眼的植物卻很少人去注意,本是在夏季生長的這種草,很多人卻都忽略了,然而現在卻成了無數人都追求的民間草藥之一,身價極高。
  • 這植物很罕見,根部是幼蟲身子,一斤賣千元很稀有,遇見要珍惜
    導讀:這植物很罕見,根部是幼蟲身子,一斤賣千元很稀有,遇見要珍惜在我國的農村有很多種類的野生植物,有些我們見過,有些我們沒見過。但是對於非常常見的植物,也許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它的作用,但是對於不常見的野生植物,恐怕我們站在它的面前,也不知道它是對我們人類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大家在閒暇的時候,可以多查閱一下關於野生植物的書籍,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的。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種野生植物叫「蟬花」有些地方還叫它蟬蛹草、蟬茸、冠蟬、胡蟬、蜩、螗蜩、唐蜩等一些名字。
  • 農村這種地皮菜你見過沒有?長得像黑木耳一樣,網上一斤賣70元
    到了如今很多野味因為非常美味且富含營養依舊是得到人們的喜歡,在農村人們只要出門就可以遇到許多。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種類繁多的野味很多也是有收穫期限的,有的野味剛出現兩天沒有人去收穫的話那麼它就會幹掉沒有用,對於這些野味不少那就是非常美味,只可惜認識的人太少而進行被人們錯過。
  • 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少有人賣,不值錢了?
    每年6、7月的時候,大多數農民都處於農閒期,於是在這段時間很多農民朋友會找些別的掙錢的法子,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去山裡採挖各種野生菌以及中草藥材來賣,畢竟夏季溫度高雨水多,非常適合野生菌及中草藥材的生長,再加上近些年人們對這類東西十分喜愛,也就是使得它們十分的搶手。
  • 兒時一碗捉上千隻,80元一斤搶著收,如今少有人賣,不吃了?
    以前的夏天,我們坐在外面乘涼,一群人搖著蒲扇,一邊聊天,一邊吃著西瓜,好不快活。而且耳邊時常還能聽到知了的聲音,知了跟蛙聲可以說是夏天標配的存在。兒時一碗捉上千隻,80元一斤搶著收,如今少有人賣,不吃了?
  • 這種野生菌長得像掃把,價格卻比比肉還貴,吃過的人很少
    雨季到來的時候,山林中總是會長出很多的野生菌,很多野生菌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豐富,引得人們爭相進山尋找,特別是到了秋天,一陣小雨之後山裡的野生菌就會冒出土面,人們只要仔細尋找就能發現它們,採摘之後拿回家做成一道菜,是這個季節的專屬味道,有些野生菌的樣子並不好看,但是營養價值卻很豐富,就像我們要說的這種掃把菇
  • 「拒食魚翅」是浪費? 揭秘魚翅背後黑色利益鏈
    營養價值與豬蹄、雞皮無異1、魚翅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膠原蛋白,平均每百克中含有80克膠原蛋白,但膠原蛋白並非雞、鴨、魚肉中的優質蛋白,「是一種不完全蛋白,缺少了色氨酸無法轉化成完全蛋白,其營養價值跟豬蹄子、雞皮、魚皮等相差無幾。」
  • 小哥發現一種野味長得像蠶,一斤幾十元,以前被當冬蟲夏草賣!
    雖然小吳小時候生活在農村老家,但是吃到的野味不少,大多數都是野果子,不知道你們吃過野味嗎?前幾天,小吳就看到了一位農村小哥,這位農村小哥準備要去農村野外採摘一種野味來吃。帶著榔頭,小哥就來到了野外,然後用榔頭直接對準一個地方挖,然後就看到了這種野味的蹤跡,小哥直接用手就把它們給拔出來,然後放到盆子裡面去。
  • 青島早市,這種海鮮像豬腸子,25元一斤,味道鮮美
    海腸不光長得像裸體海參,其營養價值比起海參也不遜色。個體粗大,長約100-300毫米,寬約25-27毫米,體表滿布大小不等的粒狀突起,嘴為圓錐形狀。海腸在我國只分布渤海灣海域,而其它海域尚未發現。其次,還分布於俄羅斯、日本、朝鮮等海域。海腸一般生活在沿海泥沙岸潮間帶下區及潮下帶淺水區。
  • 這種「泥鰍」60元一斤,過去被農民嫌棄,抓到就扔掉,不多見了
    這些魚類在冬季的時候都是藏在泥巴下面,並且也因為天氣冷而變得不活躍了,有經驗的人就很容易找到它們。在小時候這樣的事情沒少幹,一下午就能挖到小半桶。早上去趕集,發現有人在售賣一種超大號的「泥鰍」,細問一下價格嚇了一跳,他說要60元一斤。什麼「泥鰍」要這麼貴呢?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它並不是泥鰍。
  • 長得很像泥鰍,背上長有倒刺,這種小雜魚如今70元一斤
    導讀: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倒刺,釣魚人最討厭它,如今卻賣到70一斤釣魚是一項很上癮的運動,愛釣魚的朋友,一到時間節點,不由自主地就想出門,去坐到水邊垂釣。釣魚也治百病,剛剛還在哪裡懨懨少氣無力,一說去釣魚,馬上滿血復活,一點毛病都沒有。釣魚人是最勤奮的群體,只要有魚釣,永遠都不會覺得累,也不會覺得餓,自己吃什麼無所謂,不吃也沒事,當務之急的是要搞清楚魚最愛吃什麼才是最關鍵的。釣魚人垂釣過程之中,對於一些小雜魚是相當討厭的。
  • 寄生在白樺樹上的「腫瘤」,5年才能成熟,百元一斤至今無法種植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種生長在我國東北山區裡的稀罕野生菌,它寄生在白樺上的「腫瘤」,5年才能成熟,百元一斤至今無法種植。提到「腫瘤」,沒人不害怕,那麼這種寄生在白樺樹上的「腫瘤」是什麼呢?估計很多東北的朋友應該聽過,它就是樺褐孔菌,因其只會寄生在白樺樹上,別的樹木它不會寄生,所以人們也將其稱作「白樺茸」或者「樺樹茸」。
  • 山裡這種野生菌,外形看似羊肚,卻是四大名菌之首
    自然界中生長的野生菌類特別多,有的能夠食用的,沒有毒性;有的不能夠食用,劇毒無比,每年這個季節因為採食野生菌類中毒的現象層出不窮,但是即使這樣還是阻止不了我們對野生菌類的喜愛。羊肚菌也叫草笠竹、羊肝菜、編笠菌等,是屬於羊肚菌科羊肚菌屬的珍稀食用真菌,也是我國四大野生名菌之首。野生的羊肚菌個頭較小或中等個,它的菌蓋呈橢圓形,表面凹凸不平呈褶皺網狀的子實體,外觀看著像一個蜂巢,也像羊肚的樣子;菌蓋的邊緣與菌柄相連,菌柄是圓筒狀的空心,菌柄的表面有的是平滑的,有的是有凹槽的。
  • 雲南很有名的一種野生菌,外形酷似動物內臟,香味獨特藥食兩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網絡的飛速發展,人們對雲南的了解越來越多了,在這個少數民族大省,不僅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有燦爛的鮮花和美味的野生菌;雲南的野生菌一直非常不錯,只是前幾年困於網絡的不發達,鮮為人知;但現在,已經名聲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