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人們餐桌上的一道高檔美食,被列為我國傳統美食的海味八珍之一,餐桌上的魚翅不僅加工工藝複雜,而且價格非常昂貴。而正是因為價格昂貴,不少造假者就看中了這裡面的商機,幹起了加工製造假冒魚翅的「生意」,甚至有投訴稱,在一些地方的市場上假冒魚翅的產銷量已經超過了真正的魚翅,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價格高昂的「三無」魚翅
在南京一家飯店的婚宴現場,服務員正在把一盆盆魚翅羹端到餐桌上。與此同時,在後廚,一名廚師正在撕開標有合成凍翅針的包裝袋,把其中的像粉條一樣的東西倒了出來。廚師們開始給各個湯盆舀湯,然後從桶裡抓取合成凍翅往盆湯裡添加。魚翅湯做好了,服務員們把湯盆端出廚房,準備送上喜宴。
在鄭州的一家餐廳,廚師也告訴記者,他們這裡使用的所謂魚翅也並非真正的魚翅,而是合成魚翅,也就是假的魚翅。「這個假魚翅二十多塊錢一袋,便宜的牙揀翅也要八九百塊錢一斤。」記者問到是否有顧客吃出來,這位廚師表示:「一般不是特別內行的不經常吃的人吃不出來。」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餐館中銷售的魚翅從一百多元到幾千元不等,也有餐館廚師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他們銷售的是假魚翅。那麼價格如此懸殊的魚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據業內人士介紹,各地餐館的魚翅基本都是從當地的水產品批發市場購買的,記者對北京、浙江、廣東等地的水產品市場展開了調查。
在北京嶽各莊海鮮產品綜合大廳記者發現,這裡銷售的魚翅和餐館裡一樣,也是有高有低,貴的魚翅都要賣到上千元一斤。
而同樣是魚翅,有些價格便宜的卻只要幾百塊錢一斤,甚至更低。
在這家市場記者走訪了十幾家銷售魚翅的商鋪,結果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無論價格高低,這些魚翅的外包裝上都沒有生產廠家的廠名、地址、電話等必要信息。
在進一步的調查中記者還發現,除了價格的差異之外,一些魚翅的顏色上也有很大的差別,經銷商告訴我們,之所以會有顏色上的差別,是因為有些魚翅經過了特殊處理。
不僅是在北京,在廣東、福建等地的水產品批發市場,記者也都發現有被雙氧水浸泡過的魚翅售賣。
在福建泉州的一家魚翅經銷店,老闆告訴記者他們加工銷售點的魚翅主要供應當地和周邊的縣市,而他們這裡銷售的魚翅多數都是經過特殊處理的。
據業內專家介紹,所謂的合成魚翅根本就不是魚翅,其主要原料通常是粉絲或者明膠等,而這樣的所謂魚翅以幾百上千元一份的價格被端上餐桌,對消費者來說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欺騙。
問題魚翅帶來多種健康威脅
而作為真正的魚翅,營養專家也指出,它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樣營養豐富,尤其是在食用量較低的情況下,對人體的營養貢獻更是非常有限的。
那些經過了雙氧水浸泡的魚翅,經過檢測發現產品中有雙氧水殘留,過量食用這種魚翅產品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此外,檢測中還發現,部分魚翅產品中的重金屬汞和鎘的含量都遠遠超出正常食品中的含量,其中有的樣品鎘含量超過正常食品含量的10倍左右,汞含量甚至超過了正常食品含量的100倍。
專家指出,鎘和汞都是很難分解的重金屬元素,因此這些重金屬一旦攝入人體很難被分解代謝,會產生一定蓄積效應,長期攝入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範教授說,比如汞超標,長期食用以後,它會使神經細胞發生一些異常變化,現在還有研究認為,它可能跟老年痴呆有著比較密切的關係,在一些食肉的海魚裡就可能存在汞含量過高的問題。而鎘含量過高的時候,骨骼會變形,全身的骨頭會特別疼,以至活活疼死,非常危險。
工商部門在對魚翅市場的專項檢查中發現,魚翅加工銷售過程中主要存在重金屬超標、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真假混合、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多方面的問題,目前也採取了一些處罰措施。
問題魚翅的產業鏈條涉及到工商、質檢、農業等多個監管部門,也需要各部門統一協調才能根除魚翅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