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誤將魚翅當粉絲事件:不讓人當眾出醜,就是最好的教養

2021-01-14 木子換言之

01

最近很火的綜藝節目《奇葩說》裡,蔡康永就是溫暖的存在。他一張口就是行走的心靈雞湯,不油膩,很撫慰。大家都稱他是個高情商的人,而我更願意用「教養」這個詞。情商高代表擅長處理人際關係,可是真誠卻是教養的體現。

在蔡康永小的時候,跟著媽媽去一個富人家做客,在吃東西時覺得很好吃,就問這是什麼?

富太太回答說,這是粉絲,喜歡就再吃一碗。

蔡康永大紅大紫後回憶這件事情,說道:有教養的富人和沒教養的土豪是不一樣的。

其實他吃的不是粉絲,而是魚翅。

即便是對於一個小孩子,那位富太太也照顧到了他的自尊心。

不願讓他感覺到自己沒有見識,或者感覺到自己出醜了。

如果當時,那個富太太說,這是魚翅呀。

蔡康永一定會問,我看它一點也不像魚的翅膀呀。

然後得出結論,他家裡連魚翅都沒有吃過。

或者富太太說,你連魚翅是什麼都不知道,沒有吃過嗎?

這樣的話,不管是對於一個自尊心強又略帶敏感孩子,還是本身有貧富差距的一個母親來說,一句話可以抵上一把刀,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蔡康永絕對不會要第二碗。

兒時的一件事情能記到現在,大抵說明這件事是走了心的,是對他有影響的。

好在那是一個有教養的富太太,讓他在年幼時沒有領教刻薄。

在多年以後蔡康永回憶這件事情的時候,對媽媽的富人朋友也是滿懷敬佩,即便是對於一個孩子,她也不會讓他當眾出醜。

教養就是不讓人當眾出醜,會換位思考,會為對方著想。

02

電影《搜索》裡,墨鏡姐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症時,在公交車上心不在焉。當售票員讓她讓座時她拒絕了,於是被大家討伐。隨及又被實習記者曝光,被網友大肆人肉搜索。最後在精神崩潰下選擇了自殺。

即便墨鏡姐並沒有身患絕症,也沒有任何的苦衷,不讓座就讓大家如此興師動眾,可見整個公交車上的人,對教養是非常重視的。

可是我們換個視角再看這件事。

首先是這個悲劇的導火索,售票員。

1 墨鏡姐坐的是非愛心座位,同時車上並不是只有她一個年輕人。售票員在她沒有主動讓座時,進行了「點名」批評,並且不依不饒。

2 售票員走過去,說你信不信我讓司機停車,把你轟下去。以及到後面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像你這種人就不該坐公交車,你坐出租去,那沒人叫你讓座。

車上明明還有其他的年輕人,也沒有讓座。售票員沒有點名,更沒有指責。那是因為他們的樣子像苦逼的房屋中介,或者是公司的中低層人員。

只有墨鏡姐的裝扮是與整個公交車都格格不入的。而且在整個事情過程中,沒有一個人阻攔,並有人附和。

因為大家都站在了輿論最高點。

覺得身穿名牌,年輕漂亮的女士就應該去打車,而不是選擇公交車。既然上了公交車上,那就應該首先禮讓別人。

售票員氣哄哄的無非就是告訴她:公交車是我們這些勞苦大眾乘坐的,像你這樣一個年輕漂亮,看起來有錢有社會地位的人。你到了我們小市民的地盤裡,你就應該學會比別人更有教養才可以。

這並不是她在履行自己做售票員的職責,而是借著自己有話語權,當眾使人難堪。你指責別人沒教養的樣子,真的是醜極了。

而那個靠輿論壓力,想要被讓座的老大爺。看看他是怎麼說的:就當這個座位是我讓給這位姑娘了。

聽起來覺得高風亮節,但是這個座位怎麼就是你的啦?明明是你後來上的,就因為你年齡大,所以這個坐就理所當然的應該被你使用,而別人不讓時,就算是你出讓了?

他說的話看起來像是攔架,實際上是把墨鏡姐架在了輿論的刀口上。

無非就是讓大家眾伐墨鏡姐,讓她更難堪。

無論是乘務員,公開斥責墨鏡姐,針鋒相對。還是想要被讓座的老大爺,倚老賣老,架秧子起火。似乎一上來,大家就是為了想讓墨鏡姐難堪,以此來懲罰她的沒有教養。

而真正的教養,恰恰是不讓人難堪。

03

閨蜜前幾天帶著一歲半的孩子去超市。

經過散稱堅果時,坐在購物車上的孩子順手拿了一個就塞嘴裡。

閨蜜說:「寶貝不能隨便亂拿喲,想吃什麼給媽媽說。」

導購員聞聲大驚,「這個堅果很貴的,不能隨便亂吃,別讓孩子亂動!」

閨蜜說:「這樣吧,一會兒稱重時你不要系帶子,然後出了價格標,我從裡面拿出來一個賠你。」

原本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可是導購員嘴裡嘟囔,自己孩子不懂事,不知道教育,還挺理直氣壯。

孩子這個時候學媽媽,又伸手去抓了一把往袋子裡放,導購員大叫起來,哎哎哎!引來了大家的關注。

「如果一會兒你不要了,扔那裡了,這還怎麼賣呀,孩子這麼調皮不懂事,一點教養都沒有。」

這個時候,人群裡七嘴八舌的:

「現在年輕人呀,孩子做錯事不批評,覺得有錢了不起呀。」

「這才多少錢,改天孩子去展覽館,把古董打碎了,看她能不能賠得起。」

導購員這個時候陰陽怪氣的說,算了算了。人家反正說賠了又不是說不賠。就算我倒黴吧。

孩子看到大家圍觀,開始怯怯的,抱住閨蜜的胳膊,把頭深深的埋在媽媽衣服裡。

原本不想小事變大的閨蜜,徹底被下面這句話點著了!

「這樣的孩子以後到社會上,總有人會收拾他的。」

這是多麼熟悉的一句話呀,公眾號上經常有這樣的文章。你不捨得打孩子,自然有人會以十倍百倍的把孩子打回來。

原本是一件極小的事情,讓閨蜜覺得正好這是個機會告訴孩子,超市的東西不能隨便亂動。

但是看到孩子怯怯的神情,閨蜜叫來了超市的總經理。

把這件事情陳述了一遍,然後說:

雖然是孩子不對,但是,你們可以提出加倍賠付這樣的要求,我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沒有給超市帶來損失,那麼教育孩子是我自己的事。導購員這樣公開誹議孩子,讓孩子被眾人議論,這對孩子來說是不是有點過了。

這個時候服務員忙解釋道說她還小,他又聽不懂大家說的什麼。

閨蜜又反問道:「他這麼小,他哪知道自己不能隨便吃,不能用手去抓。」

經理知道後,忙跟閨蜜道歉。閨蜜說,需要道歉的不是我,是我的孩子。

在售貨員和經理還沒有做出下一個動作的時候,閨蜜蹲下身對孩子說。

寶貝,剛才大家圍起來指責你是他們不對,他們跟你道歉了。

孩子笑著用稚嫩的聲音說,好。

我聽完後,說你做的對,三毛曾經說過,有教養的人在沒教養的社會裡是得不到尊重的。

沒有教養的孩子長大後對社會會造成危害,並且會受到加倍的懲罰。

但是如果在她年幼懵懂時,被別人公然指責,並且詛咒他以後是一個社會敗類,那對於他的內心來說,又會種下什麼樣的果子?

作為一個母親,必須為孩子爭回來。

為孩子據理力爭,保護好他的自尊心,這樣你在教育他時,他才是一個完整的人格。

在公眾場合裡不使人難堪就是一種教養。

你要求一個還不懂事的小孩有教養,那樣子簡直醜爆了。

04

「教養」是指人的文化品德修養。教養在良好人際關係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教養的本質是對人的關懷。你關懷別人,別人通常也會反過來如此待你。

《吸引力法則》一書中指出:「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吸引過來的。這就是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The Law ofAttraction)於2006年出版,上市後第一周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2名。吸引力法則產生的時間不長,卻迅速在世界流行開來。成為美國主流媒體的關注焦點。而學習和實踐吸引力法則,早已成為中國主流文化圈的一種潮流。

這本書旨在告訴大家,「你將認識到,所有事物,包括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是在吸引力法則的作用下來到你身邊的。」

其實這個理論,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祥,那就是出自《戰國策·齊策三》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就像一個磁鐵一樣,你想吸引什麼就先成為什麼。你塑造自我的過程,同時就在吸引你的同類。

教養是對自身的規範,而不是用來約束別人的。有教養的人像寒冬的暖陽,像夏日裡的涼風細細。如果不能雪中送炭就請別火上澆油。

願每個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明膠+色素 粉絲變魚翅
    海皇魚翅羹就是用這種合成粉絲做成。這些魚翅從合成,到魚翅精調製,到燒鹼明膠雙氧水泡製,含有大量損傷人腎臟消化系統和致癌的物質。記者近日調查假魚翅出籠過程。   朱毅解釋,就是用了植物水解蛋白的調味液,在109攝氏度的高溫下,用濃鹽酸來對它進行水解,過量的濃鹽酸在水解流程中,會和這個植物蛋白裡面沒有清除乾淨的脂肪生成三氯丙醇。三氯丙醇是一種對機體的腎臟肝臟尤其是生殖系統有毒性的物質。   海皇魚翅羹都是粉絲合成   在一家叫做「世外桃源」飯店,一款海皇魚翅羹158元一份。
  • 千元「魚翅」竟是粉絲明膠 不是內行的人「吃不出來」
    魚翅,人們餐桌上的一道高檔美食,被列為我國傳統美食的海味八珍之一,餐桌上的魚翅不僅加工工藝複雜,而且價格非常昂貴。而正是因為價格昂貴,不少造假者就看中了這裡面的商機,幹起了加工製造假冒魚翅的「生意」,甚至有投訴稱,在一些地方的市場上假冒魚翅的產銷量已經超過了真正的魚翅,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小夥買了一個瓜,掰開變成粉絲,朋友告訴他是魚翅,你吃過嗎?
    那就是充分體會到勞動的樂趣,自己親手種的得一些瓜果蔬菜,經過幾個月的生長之後自己就能夠吃到,絕對是放心的。而這也是非常多的城市人所羨慕的原因。小夥子在農村買了一個瓜,回家後竟然變成了粉絲,去找了攤主,攤主笑他沒見識,他硬著頭皮吃了一口,好吃到直不起腰,感覺特別好吃!朋友告訴他這不是粉絲,是魚翅!為啥呢?啥瓜能變成粉絲呢?
  • 為什麼有些人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網友:魚翅就是個騙局
    想著嘗嘗鮮也不錯,再加上導遊也誇讚日本的魚翅跟鯊魚肉很美味,本著出來玩就要體驗一下的思想,所以我們就「入坑」了……朋友們,所謂的魚翅,倒不是說假不假的問題,而是魚翅本身就是個騙局,要說營養,我即便啃完2000多塊錢的魚翅,還不如每天吃兩個雞蛋實在,如果遇到黑心商家,沒準買到的還是人工魚翅,裡面充斥著各種工業原料,這吃下去可就變成「毒藥」了。
  • 調查稱粉絲調出美味的魚翅 專家稱營養不及肉蛋
    粉絲打扮成魚翅加入調料蒙吃客——廣州海味批發市場暗訪假魚翅內幕昨日,央視曝光了北京一些著名飯店用明膠、海藻酸鈉加色素製作假魚翅的內幕。記者在廣州一德路等海味批發市場暗訪發現,確實有商家售賣合成魚翅。記者表示價格太貴,問她有沒有合成魚翅,於是她拿出一包金黃色的粉絲狀產品,名稱為「合成澱粉絲」,配料為綠豆粉、海藻粉、魚膠和香料以及乙二烯酸鉀(防腐劑),可以用來烹飪佛跳牆、魚翅羹等,打開包裝可以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銷售員告訴記者,可以用魚翅邊加上這種粉絲來做魚翅羹。魚翅邊可以煲出魚翅一樣的味道,價格只要65元一斤;這種粉絲則能做出魚翅的形狀。
  • "魚翅粉絲做"不是笑話 82個樣品79個是"人造"
    魚翅,由鯊魚鰭加工而成的淡幹品。而在中國,在傳統飲食文化中,「翅、參、燕、鮑」四大頂級食材,魚翅則居於首位,長期受到人們的追捧,一些人甚至將消費魚翅作為身份的象徵。   魚翅價格不菲,一小盅魚翅羹售價動輒幾百元,甚至千元。然而,許多人並不清楚,魚翅售價高昂的背後卻隱藏不可告人的秘密。
  • 為什麼人類只吃魚翅,把割了魚翅的鯊魚「放生」,不吃鯊魚肉?
    經常看到觸目驚心的報導,大量被割去魚鰭的鯊魚扔回了大海,美其名曰「放生」,但對於鯊魚來說,鰭就是生命,因為鯊魚需要不斷的遊動來保持水流過魚鰓,否則就會在水裡「淹死」!割掉了魚鰭的鯊魚無法遊動,魚鰭也無法再生,所以只有死路一條!這些魚鰭就是做魚翅的原料,鯊魚本身一大坨肉不可惜嗎?為什麼要將其丟棄?
  • 「拒食魚翅」是浪費? 揭秘魚翅背後黑色利益鏈
    會議上,吃魚翅,還是不吃魚翅,業界和環保組織之間引發了很大的爭論。「拒食魚翅是一種資源的極大浪費」的觀點,更是讓人為之一驚。觀點pk中國水產協會:拒食魚翅是極大浪費7月20日,「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在北京舉行,主辦方是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行業代表、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出席了這次會議。
  • 蔡康永「不地道」背後,是高情商的巧言善辯?
    蔡康永問道:「你覺得你和吳彥祖相比,誰會打敗劉德華?」這樣的問題脫口而出,相信很多人都會誤以為說劉德華是那一年的最佳男主,所以蔡康永才話裡有話般地提出種種問題。怎料到了最後公布的時候,那一屆的最佳男主卻花落梁朝偉。仿佛很多人都能聽到蔡康永內心的獨白:「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 央視曝光人造魚翅引熱議:治亂當用重典
    央視曝光人造魚翅真相:明膠+色素  央視曝光人造魚翅真相:明膠+色素  把魚翅錯當成粉絲吃,這樣的情形出現在一些相聲小品裡,人們往往會一笑了之。但這魚翅看著確實很像粉絲。魚翅作為高檔的食材,過去一直是高檔次的宴席上才出現的菜。「二兩魚翅一車菜」,這是餐飲行業裡的一句話,也就是說在餐桌上一碗魚翅的價可以買一車的菜。如今,人們講究環保,講究生態,越來越多的人抵制吃魚翅。可是,許多飯店的菜譜上,仍然把魚翅擺在醒目的位置。那麼這些所謂的招牌菜,真的是用魚翅做的嗎?  熱議  工布的圍城:真的假的都不要吃了!
  • 錢小佳自爆粉絲節只虧500W,一折魚翅被坐實,網友:不打自招
    之前的小飛碟和幸運寶藏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不光光為鬥魚的娛樂板塊增加了不少的流水,就連遊戲主播也受益不淺,而虎牙也開始了效仿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實帶動平臺水友們的消費能力一直都是平臺努力去做的事情,而除此之外平臺也會通過大型活動來增加平臺的流水。
  • 從不敢說變成演說家,他用了半年:擺脫當眾發言恐懼,記住八個字
    二、性格差異什麼性格的人容易緊張?總體而言,害羞、偏內向性格的人,更容易發言緊張;而那些大膽外向甚至玩世不恭的人,不太容易緊張。害羞的人,會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害怕自己哪個方面表現得不好或是哪句話說得不恰當,導致公眾場合出醜。心理學將其稱其為「評價焦慮」。評價焦慮引發了我們的緊張感,導致說話也變得缺乏邏輯。
  • 魚翅羹背後的環保誤區
    趙南元    「吃魚翅羹,還是粉絲湯?」
  • 蔡康永:每個愛劈腿的人 心裏面都有一個洞
    蔡康永說,只有愛情了。  他坦言,這次之所以選了這些奇特族群作為《愛了就會活過來》的主角,是因為覺得好像很多人很羨慕吸血鬼或巫師。「他們有法力、可以不怕死亡、動作比人快很多,可是我要強調的是我們凡人有不可被達到的生活樂趣,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 測試謳歌CDX 1.5T兩驅 是魚翅不是粉絲
    測試謳歌CDX 1.5T兩驅 是魚翅不是粉絲 2016-08-12聯合越野 如果像手機那樣來個跑分測試,CDX應該成績會不錯。1.5T發動機參數直逼同級2.0T低功率機型,變速箱有8個擋位,同級車型中也沒誰了,還有電磁減振器呢。如果覺得這是紙上談兵,那接下來的實測成績也足以證明實力。
  • 央視曝光人造魚翅真相:明膠+色素
    把魚翅錯當成粉絲吃,這樣的情形出現在一些相聲小品裡,人們往往會一笑了之。但這魚翅看著確實很像粉絲。魚翅作為高檔的食材,過去一直是高檔次的宴席上才出現的菜。「二兩魚翅一車菜」,這是餐飲行業裡的一句話,也就是說在餐桌上一碗魚翅的價可以買一車的菜。如今,人們講究環保,講究生態,越來越多的人抵制吃魚翅。可是,許多飯店的菜譜上,仍然把魚翅擺在醒目的位置。
  • 真假魚翅難分,以下這幾種魚翅,你敢吃嗎?
    對於普通大眾說,魚翅有這樣的認識:抗癌、美容、營養。一些商家還介紹稱魚翅自古就被列為海產八珍之一,富含膠元蛋白,能益氣開胃,預防骨骼老化、防骨刺。此外,還有人認為魚翅軟骨中含有的「鯊魚軟骨素」能夠防癌抗癌、延年益壽。
  • 魚翅滋補又養顏?你想多了,一碗魚翅還不及兩個雞蛋
    魚翅通俗的講法就是鯊魚翅筋,是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由鯊魚的胸、腹、尾等處的鰭翅乾燥製成。加工後的魚翅從外形上看與粉絲並無兩樣,所以又有金絲菜之稱。魚翅按照顏色來分:有黃、白、灰、青、黑、混(黃白色)等六種,其中以黃、白、灰三色質量較優。
  • 廣州海味商會副會長抗議魚翅消費禁令
    昨日,廣州市海味乾果行業商會副會長伍惠漢見到羊城晚報記者時第一句話就是:「這次事件對我們影響很大!」同時,他對此次事件深感「震驚和憤怒」。一德路魚翅檔口全部關門昨日,羊城晚報記者再次來到廣州市一德路的山海城市場,以前這裡樓上樓下、過道走廊處處人頭攢動,而現在人少了很多,記者在這裡可以大步快走。
  • 魚翅的「戰爭」:北京魚翅消費一天一個億(圖)
    姚明拒食魚翅的這則公益廣告為人們所熟知。   「拒食魚翅是一種資源的極大浪費。」近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觀點。   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魚翅,但許多人並不知道它和鯊魚有何關係。魚翅,在中國,從來就不只是一道菜這麼簡單。2012年6月底,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就明確表示,將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