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敢說變成演說家,他用了半年:擺脫當眾發言恐懼,記住八個字

2021-01-10 一尚職場心理

【導語】

一項社會學調查顯示:「當眾演講」竟然排在令人焦慮緊張之事的首位!即使不是演講,只是當眾講話,都會讓人寢食難安。

而在當今社會,當眾表達是重要的溝通方式,焦慮緊張會極大抑制這種當眾表達能力,限制個體的發展。

對此,本文從心理角度剖析原因,提出有效可行的解決之道。

01 當眾發言的夢魘

這一夜,小王輾轉反側,怎麼都睡不著。明天他要上臺演講,演講稿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但他還是緊張萬分,徹夜未眠。

想像一下,某一天需要你上臺當著百餘人、千餘人甚至更多人演講,你是怎樣的心情?

上臺時,很多人心跳加速,面部慘白,手腳僵硬,腦袋一片空白,原來準備好的內容,忘了一大半,舌頭也像繞了彎,不好使了。

且不說演講,即使是小範圍的發言,人們也會緊張。

記得有一次團隊會議,輪到我旁邊那位發言時,就感覺她的聲音微微發顫,音量很輕。還有很多人在發言前會咳嗽清嗓子,結果越咳嗓子越啞。結巴的人連話都說不出來。

這都是緊張的表現。

如果放在平時非正式場合,大家說話都很利索,什麼玩笑都敢開。

為什麼當眾發言時都成了這個樣子?

人們的內心發生了什麼?

02 心理根源

造成當眾發言緊張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焦點效應

每天出門的時候,我們會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如果同事好友今天誇我們穿著得體、形象漂亮,我們會很高興。

但事實是:絕大多數人注意不到你穿了什麼鞋子。

社會心理學家做個一個實驗,請一名大學生穿上很特別的T恤,走進其他同學的寢室。事前,該學生預計會有超過一半的同學注意到他的特殊T恤,而實際上注意到的同學只有20%。

我們會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焦點效應,意味著人們會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注意度。

同時,我們能敏銳地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以為別人也肯定知道,這就出現「透明度錯覺」。

我們上臺時,感到很緊張,心砰砰直跳,臉部僵硬,冷汗直冒,我們以為別人也看到了我們的緊張,於是越發緊張。

事實上,別人最多看到那麼一點點緊張情緒,他們不是我們肚子裡的蛔蟲。

焦點效應與透明度錯覺,是普遍現象。

二、性格差異

什麼性格的人容易緊張?

總體而言,害羞、偏內向性格的人,更容易發言緊張;而那些大膽外向甚至玩世不恭的人,不太容易緊張。

害羞的人,會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害怕自己哪個方面表現得不好或是哪句話說得不恰當,導致公眾場合出醜。

心理學將其稱其為「評價焦慮」。評價焦慮引發了我們的緊張感,導致說話也變得缺乏邏輯。

那種羞恥感,是害羞的人難以容忍的。

因為害怕當眾出醜,害羞的人會選擇迴避,也就是避免這些當眾發言的場合,而這種迴避只會讓人更加封閉、退縮、膽怯,無助於解決問題。

另外一項特質是:完美主義。

有完美主義特質的人,事事力求完美,發言時總想著把每句話每個字說得很漂亮,絕不容許有磕磕絆絆和說錯話。這偏偏加重了心理負擔,反而更緊張。

就算說得不那麼流暢,又有什麼關係呢?

03 消除緊張

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消除或緩解當眾發言的緊張感,自如地表達呢?

一、緊張分級

首先,當眾發言的緊張程度不同,需要先分級,有針對性的處理。

按緊張的強弱程度來分類,可以分為四種程度:

第一種:重度緊張。

如果一個人的情緒能量滿格是100%,這種緊張能量已經佔到情緒能量的70%以上。重度緊張,其實就是恐懼,害怕見人,內心極度不安,這種恐懼是說不出來的,因為它沒有對象,有世界末日來臨的感覺。

重度緊張的人,別說上臺,就是你叫一下他的名字,他就已經被嚇到。達到這種緊張程度的人,他是不會主動上臺的,除非你把他抬上去。

見過一個學員,由於緊張,在臺下怎麼拉他上來都不上來,最後,幾個老師把他抬上來,想讓他走出第一步,結果他躺在臺上一動不動了。

重度緊張,背後可能是嚴重心理障礙或疾病,比如社交恐懼、社交障礙。不僅僅是當眾講話,他(她)的其他社會功能也受損,無法正常工作生活。

所以,對於重度緊張人群,最好通過專業心理諮詢解決。

第二種是中度緊張。

緊張情緒能量佔比是50%-70%,這種緊張程度的人,還敢上臺,但是也是在別人的逼迫之下。一般來說,當他站在舞臺上之後,會頭腦一片空白,大汗淋漓,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第三種是輕度緊張。緊張情緒能量佔比是25%-50%,緊張程度的人一般說話會發抖,有時表達邏輯混亂,不敢直視聽眾,但總體來說,還是能夠進行當眾說話的。

第四種正常緊張。其情緒能量佔比是25%以下,這種緊張算是正常的範疇。

第二、三種緊張,可以通過認知調整和行為訓練消除或緩解。

其實,緊張是一個人正常的情緒反應,任何人都會緊張。偉大的演講家在開講之前,也會緊張。

適度緊張可以讓你更加有狀態,能夠讓你的思維更加活躍。保持適當的緊張是有必要的。

因此,我們克服緊張的目標,不是要把緊張完全消滅掉,而是把它控制在正常水平,把緊張情緒能量佔比控制在25%以下,不讓它影響我們正常的表達。

二、認知層面

認知層面如何調整?

1.不合理信念

談到「認知」,這裡要請出一位心理學大師:埃爾伯特.艾利斯。

這位大師在讀中學時異常害羞,雖然成績優秀,但不敢當眾發言。在他19歲時,他依然非常害羞,也沒有女朋友。他覺得這麼下去不行,於是鼓起勇氣做了一個實驗:在公園裡和單身女子搭訕攀談!

實驗結果:他搭訕了幾百位女子,基本上都能和他友好交流,有不少成為了朋友,幾乎沒有發生令他恐懼害怕的結果(尖叫、逃跑、報警等等)。

他找到了自己為何那麼害羞的原因。

因為他有很多不合理的認知、信念。

比如:我必須是看上去聰明、靈活的,才會有人接納我,願意聽我說話;每次說話,必須是完美無瑕疵的。等等。

從此以後,他勇氣爆棚,成功地進行了公眾演講。

他開創了合理情緒療法,是認知療法的先驅之一。

合理情緒療法最核心的觀點是:「當一個事件發生了,你看待此事的態度、信念決定了你的情緒反應和行為。」

大量不合理信念充斥著我們腦中,限制了我們的情緒和思想。

你是怎麼看待演講、看待觀眾的,這也決定了你是緊張還是自如。

2.撕「名牌」

「撕名牌」,指的是拿下自己貼在身上的名片。

為什麼當眾發言時緊張,而在匿名發言(比如網絡)時,都能毫無壓力地表達?

如前文所述,「焦點效應」和「評價焦慮」給我們帶來緊張。

說白了,我們太把自己當回事!太在意外界評價。

去掉「名片」,去掉那個「我」(即「無我」),內心就會輕鬆,就會從容地表達,而不必擔心表達之後產生的後果。

我可以和你觀點不同,但我誓死捍衛你表達的權利!

三、行為層面

有人會說,認知上懂了,但在遇到實際情況時還是緊張。

所以,更重要的是行為層面。八個字:「刻意練習、故意出錯」。

1.刻意練習

一位學長分享了他的故事:

大學一年級,當別人都沉浸在解放的狂歡中時,他卻很迷茫。在一所二流大學,自己畢業以後要做什麼,又能做什麼?

與常規做法相反,學長經過思考,選擇了自己最不擅長的領域:演講。他的理由是,如果我連最不擅長的都能做好,還有什麼做不好?

學長想,自己害怕當眾講話,不就是怕丟人麼?既然這樣,我就練習讓自己不要臉。

他的方法特別簡單,練習,練習,拼命練習。

他先找來一篇講稿,對著鏡子練了100多遍。然後他走出寢室,早晨對著操場練100多遍。接下來,他開始拉室友,天天對著他們練。當他感覺滾瓜爛熟、脫口而出的時候,他開始站在學校的路口,對著路人練習。

我問他緊張嗎,他說:「當然緊張,但是我一邊緊張著一邊也能脫口而出,因為太熟了。終於,從緊張到不緊張了,從不緊張到胸有成竹,從胸有成竹到狂熱。」

終極的挑戰來了,學長在某一天隨機走上一輛公交車,對著全車的人演講。在獲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之後,他下了車,熱淚盈眶。

後來,他組建了學校的演講社團,並帶領團隊獲得當年大學生演講比賽二等獎。他開始關注商業演講,畢業後從事一段時間的演講培訓,然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他的方法就是刻意練習。

無他,唯手熟爾。

2.故意出錯

維克多·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裡講過一句話,大意是:如果你太用力去做一件事,你反而無法做到這件事。

如果你太想呈現一次完美的當眾發言,恰恰做不到。

反之,如果不這麼用力,反而能做到。

曾經有一位學員說:她在教別人跳舞時,總擔心自己出錯,受到嘲笑。我對她說:「以後教舞時,必須發生至少一個失誤。」

她很詫異。但隨後驚喜地回覆:「當我想著要犯錯時,反而特別放鬆,教得特別順利。」

要做到順暢地當眾發言甚至演講,不是看了這篇就生效了,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刻意練習和強化。

王陽明先生說:「知到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到明覺精察處即是知」。但願我們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結語】

對於當眾發言的障礙,認知糾偏、刻意練習、故意犯錯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這個時代,需要會表達的能力。如果我們對當眾發言心存畏懼,那就跨越它。

祝各位能突破自己,燃爆信心!

相關焦點

  • 公司開會當眾發言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辦?3招讓你在會議中脫穎而出
    很多職場新人,在遇到這樣的情況,要麼緊張得不知道該說什麼,要麼前言不搭後語,說著說著就忘了自己要闡述的觀點了,結果半天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只得在一片唏噓聲中倉皇出逃。而且,在職場上我們可以看到,作為領導,會議當眾發言簡直就是必備技能,級別越高的人,越是能說會道。
  • 從電影《國王的演講》看如何克服演講的恐懼
    電影《國王的演講》中,演講前夕,尊貴的王爺蜷縮在妻子旁,茫然四顧,絕望地像個交白卷的小孩,這一幕可以看到只要是人都恐懼當眾演講,連國王也不例外。有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最害怕的事排在第一位的是當眾演講,第二位才是死亡。美國的教育和文化很多時候都在鍛鍊學生的演講能力,在這種環境下,人們還對公眾演講這麼懼怕,由此可見,當眾演講確實是讓人害怕但又不得不學的一門技能。
  • 令你產生恐懼的是什麼?4種方法教你擺脫恐懼束縛
    當時的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腦海裡一片空白,下意識地跟著媽媽一起喊起來,甚至連它真正的模樣都沒敢看清。之後每次遇到,我跟媽媽都是同樣的反應:我被它嚇到,旁人被我嚇到!恐懼會給人製造壓力,為什麼蛇會令你產生恐懼?
  • 面試官:「木」字加一筆,變成什麼字?說出來6個的,被錄取了
    面試官:「木」字加一筆,變成什麼字?說出來6個的,被錄取了大家覺得,面試的時候,考官想要從我們身上看到什麼能力的展現呢?之前的一些學習經歷,還有工作經驗,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面試官在選拔人才的時候,面對求職者,覺得不應該局限於之前的工作經驗,還有學歷這些基本要素,更應該注重本身的思維本身的素質等等,於是面試官在面試中問到了這樣一道題目:日常生活中,「木」這個字屬於比較常見的字,那麼如果在這個字上面,加上一筆,會變成什麼字呢?大家可以開動腦筋想一想,想到了就可以舉手回答了,想到幾個字就可以說幾個字。
  • yamy公司會議錄音內容 公司老闆徐明朝當眾說她醜
    yamy公司會議錄音內容 公司老闆徐明朝當眾說她丑時間:2020-07-21 12:24   來源:鳳凰網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yamy公司會議錄音內容 公司老闆徐明朝當眾說她醜 7月21日,前火箭少女隊長Yamy在社交平臺放出一則公司會議視頻,視頻中,公司老闆徐明朝當眾說Yamy
  • 常說根深葉茂,作物生長的好壞要靠根系,判斷方法記住4字訣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常說根深葉茂,作物生長的好壞要靠根系,判斷方法記住4字訣。在農業生產當中,對於農作物生長的好壞如何去判斷?最直觀的判斷方法就是看它的葉子是否生長得旺盛,農作物葉子生長的旺盛與否?這裡有一個四字口訣,只要記住參考,就可以對農作物根系是否健康,做出一個很明確的判斷,就可以及時針對性地予以防治,防止其惡性發展,導致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這個四字訣是這樣的:「白根有勁,黃根保命,黑根有病,灰根要命」。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給大家做一下講解,讓農民朋友了解根系顏色的變化,所針對的問題。
  • 復旦女博士陳果:當眾將「耄耋」讀成「毛至」,無知還是失誤?
    「不論你是中年、少年、青年,還是mao zhi(耄耋)之年……」復旦大學哲學博士陳果當眾講話時,把「耄耋」二字的讀成了「毛至」。一時之間,批判聲與質疑聲如潮水般湧來,眾人並不是繞不過這個過錯,他們只是想求個明白。
  • 還是不敢社交?
    你是否害怕當眾發言,當眾表演,擔心在別人面前出醜?你是否在與異性或者自己領導上級接觸時,感到極大的壓迫感,不知所措,甚至連話也說不出來?與自己熟識的同性及一般同事交往則不存在多大問題。你是否有社交恐懼症?
  • 會議發言時思維短路?記住兩個結構圖,說的重點突出又語言流暢
    有朋友問:會議發言的時候,思維短路、經常卡殼怎麼辦?為什麼開會發言的時候,沒有清晰的思路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呢?比如你說到「房子」這個詞的時候,你的大腦中浮現出房子的形狀或者你所喜歡的別墅的圖形,這房子有地基,牆體以及裝飾等。也就是說,你的任何想法,在大腦中,都是有形象(圖形)的。這兩個圖形是:說話思維的動態圖與靜態圖,說話就變得思維清晰,語言更流暢。
  • 女面試官:「八」字加一筆,變成什麼字?博士生高情商回答被錄取
    這是某著名公司面試高級營銷人才的現場,女面試官是位30出頭、氣質極佳的職場精英,為了考核在場3位求職者的臨場應變能力,便給他們出了這樣一道面試考核題:「「八」字加一筆,會是什麼字?」並規定回答問題的時間為2分鐘。3人都面面相覷,似乎還不敢相信面試官問的問題。
  • 馬雲父親馬來法,身為曲藝鼻祖,卻為人低調,從不當眾提起兒子
    馬雲就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自己最幸福的時候是在一個月拿著幾十塊工資當老師的時候。或許他的想法眾人無法理解,但在富豪們看來,錢成為數字後,它也就不重要了。而作為馬雲的父親,馬來法更是與眾不同。儘管身為曲藝鼻祖,他卻為人低調,更是從不當眾提起兒子。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想要長久保持身體健康的人,請記住呂不韋僅8個字的名言,很經典
    為什麼現代人肥胖病越來越嚴重,其實大多數都是吃出來的,都是從不小養成的習慣,很多小孩子,從小就喜歡和一些飲料,把可樂當水喝,家裡有白開水,從來不喝。還有很多孩子幾乎不吃飯,天天吃零食,吃炸雞。有句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飯是人的主食,可現代很多人的主食都成了零食和一些膨化食品。
  • 八個字的霸氣人生勵志短句 八字霸氣個性籤名
    勵志一生: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八個字的霸氣人生勵志短句,我若為王,誰敢爭雄!下面是心靈雞湯小編為您整理的八個字的霸氣人生勵志短句 八字霸氣個性籤名精彩內容。
  • 金庸作品十四字對聯,全部隱藏在武功之中,破解八個才算金庸迷
    胡斐的武功高於父親,他用飛天神行,如同鬼魅一般。當初眾英豪不敢抬頭,只怕胡斐突生歹念,以報父母之仇,眾人啞口無聲,皆被他的輕功所折服。二、雪山劍法《俠客行》中的白自在,號稱天下第一,不過於石破天相比,簡直是雲壤之別。
  • 2019年流行語,為別人的愛情檸檬酸,垃圾分類的恐懼還沒擺脫?
    今天就是2019年的最後一天了,回顧過去一年的流行語,現在看來真的是out啦,不過當時人們口中說的都是這些呢!第一個就是「盤他」,似乎也無法完全解釋這意思,但是就能悟出來這種語境,二話不說,需要出馬的時候就盤他!
  • 中國「最牛」標示牌,內容只有8個字,建在海邊卻無人敢拆
    中國「最牛」標示牌,內容只有8個字,建在海邊卻無人敢拆廈門距離臺灣是比較近的,尤其是在海水退潮的時候,廈門與金門的距離會變得更短。很多人都說廈門與金門是門對門,隔海相望都能夠看清對方岸邊的人。金門島上的標示牌寫著八個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而廈門海邊的一個標識牌上面同樣寫著八個字,「一國兩制統一中國」。雖然這個標識牌的內容只有八個字,但是這個標誌牌而且代表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對他們同胞的呼籲,也是表達我們大陸對於臺灣的立場和態度。
  • 我的世界:看到官方啟動器中的2個字,國內玩家的心裡不是滋味!
    每當打開官方啟動後,我們總能在地下城版本中看到2個字,那便是「預購」,發現這一點的國內玩家心裡不是滋味。對於演說家來說,Minecraft的官方啟動器只有一個作用,那便是用來修改遊戲中的皮膚。每當想起這件事時,演說家的心中總是莫名的難受,通過官方啟動器去下載一些插件時,總是會受到訪問速度的限制。
  • 甲鐵城的卡巴內瑞:還記得被卡巴內支配的恐懼嗎?
    不建議那些膽子特別小、怕見血的動漫迷一個人夜裡觀看它,那效果氛圍不亞於觀看驚悚電影,有可能會被嚇得不敢上廁所喲。 這部動漫裡設定了一種能讓人類陷入絕望的奇異生物,它就是足可令一切人類恐懼的卡巴內,它是類似於喪屍一般的可怕生物,主食是人類。或者說,卡巴內是加強版升級版的喪屍。
  • 易經: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易經》是一本"神書",為什麼這麼說呢?作為古代的"卜筮"之書,《易經》這個書名幾乎是家喻戶曉,但是你要問他真正寫的啥,他估計只能嘿嘿一笑,說"道可道,非常道"。真是讓人有種忍不住要給他兩耳瓜子的衝動。
  • 孩子平常邏輯清晰,當眾說話卻總卡殼,多是「焦點效應」在作怪
    作者:萌媽(原創文章,圖片源於網絡,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編輯:萌媽近來許多家長反饋,說自家孩子平日在家侃侃而談,言語的邏輯表達清晰。但是一旦在許多人面前,一些原本明明懂得的問題當眾回答卻總是卡殼,這讓孩子的自尊心很是受挫。逐漸變得沒有以往那麼開朗,也不愛主動回答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