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恢復加快 經濟平穩運行 河北:「兩個轉變」助力「新發展」

2020-12-06 長城網

長城網訊(記者 趙曉慧)疫情是一次大考。近期,河北密集出臺一系列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的政策,急市場之所急、供市場之急需、保民生之必需,有力地堅定了信心、穩定了預期。

「下一步,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將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力推動『兩個轉變』(從推動大中型企業復工復產轉向支持中小企業恢復生產、從推動企業復工復產轉向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為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以下簡稱「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位於石家莊市欒城區的中車齊車集團石家莊公司,員工在組裝石家莊地鐵2號線車廂。全區124家入統企業全部復工復產,800餘家私營企業98%實現復工復產。 任光陽 李明發 攝

眾志成城 助推中小企業恢復生產

石家莊聖泰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經營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及其它精細化學品的企業,針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以及消毒液在市場銷售中比較緊缺的實際情況,決定臨時改造生產設備,生產84消毒液。

然而,還未復工,防疫物資緊缺的難題就擺在了面前。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石家莊市欒城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立即多方協調,第一時間向企業捐贈了1000隻口罩,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2月18日,該公司正式實現復工復產。

「2月20日上午,省工信廳廳長龔曉峰到我們公司考察調研,詳細詢問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和亟需解決的實際困難,並強調將暢通政府企業溝通渠道,為企業提供有力支持和優質服務。這讓我們對今年的發展有了十足的信心。」公司總經理梅銀平說。

為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全力支持企業共渡難關,3月2日,河北省民營經濟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從推動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加大金融扶持四個方面推出了19條具體措施。

河北興柏藥業員工在生產訂單產品。記者 任光陽 朱濤 攝

「政府部門在抓緊疫情防控的同時,對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進行摸底核查,精準施策,解決了我們無法復工不能生產,道路運輸難無法滿足銷售需求的情況,現在一切都好轉了。」河北古城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雪明告訴記者。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建分表示,接下來,全省工信系統將在打通產業鏈上下功夫,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遊的中小企業協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以更大力度解決中小企業用工、降本、減負、融資等方面困難。

此外,省工信廳還將全力振興縣域特色產業,充分發揮特色產業的資源稟賦、用工便利和產業配套優勢,推動產業集群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早復工。

清河縣為外地返崗企業高管、技術工程師做健康體檢。 裴海潮 攝

深化服務 暖心政策陸續出臺

當前,在中小企業聚集、有著「世界羊絨之都」之稱的清河縣,復工返崗愛心專車成了一道風景。

為了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當地組織多趟愛心專車到遼寧大連、撫順、山東聊城等地迎接企業職工返回清河。

「截至目前,已安排車輛185餘車次,接送了縣內外員工2985餘人。整個疫情防控期間,愛心專車將一直持續。」清河縣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董煒介紹說。

這項被外界稱為「貼心服務」的舉動,其實是河北支持企業復工生產眾多暖心之舉當中的一個。

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推出了更為精準的服務舉措——實行省市縣三級包聯和特派員、聯絡員制度,精準對接、一企一策,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即報即辦」。

了解企業基本情況,幫助企業對接廠家,解決企業生產所面臨的各種問題……這是河北榮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負責人趙造起對省工信廳駐企特派員的印象,「如果不是他們幫忙,我們也不能順利復工復產。」

邢臺北人印刷有限公司員工在生產線上忙碌。記者 任光陽 宋傑 攝

自2月3日起,省工信廳先後選派25名處級幹部作為駐企特派員,深入重點企業實施「一對一」包聯幫扶,及時協調解決原輔料供給、設備採購、交通運輸、流動資金、生產資質報批等制約復工復產的各類急難問題。

「在抓實省市縣三級包聯和特派員、聯絡員制度的同時,開展『暖企助企』行動,推出惠企金融、公益在線培訓、跨部門政策解讀等措施,為企業免費推送一批雲服務產品。」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抓實抓細服務企業的具體舉措,助推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技改支撐 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

在石家莊,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轉產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從零躍升至3萬件;

在雄安,河北華勝塑膠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轉產醫用口罩,日產量近8000隻;

在保定,河北欣知語服飾有限公司轉產隔離衣,日產量達到3000套;

……

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二分廠員工宋永麗熟練操作熱封機。 記者 胥文燕 攝

疫情期間,一場「跨界轉產」的工業傳奇在燕趙大地展開。

跨界轉產,離不開企業的技術改造和資金投入。為鼓勵醫用連體防護服、醫用外科口罩等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省工信廳出臺了《關於支持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擴大生產的通知》,對響應省統一調撥要求,在疫情防控物資保障中積極供給政府收儲的,按企業技術改造設備購置額給予最高40%的補貼,省級最高補貼額度達1000萬元。

「目前,我們已經徵集了相關方面的技改項目近80項,待企業提交資料後,將進行統一申報和評選。」省工信廳規劃處副處長劉玉濤告訴記者,除技改補貼外,省工信廳還在工業設計、兩化融合、技術創新、品牌創建等領域優先給予應急物資生產企業支持。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該廳還將進一步加大對工業企業的技改支持力度,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為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20年,我們將繼續開展工業和技改項目落實年活動,建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分級協調推進機制,全年實施1000項省級重點技改項目,發揮有效投資拉動作用。」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同時表示,省工信系統將實施「機器人+」和智能製造「雙百行動」(培育100個省級數位化車間、完成100家企業智能製造診斷服務),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央經濟工作會明確要求實現經濟發展的「兩個轉變」
    開局之年,將會實施怎樣的經濟政策?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許多重要的新信息。   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會議認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立足全局,突出重點,扎紮實實開好局。
  •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須破除路徑依賴
    就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而言,這一過程中同樣存在著路徑依賴的特徵,它普遍存在於我國各行各業人們的思想方式、決策方式、行為方式、規章制度、利益分配、消費習慣等各個層次和方面,作為一種難以改變的「慣性」,它對我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在實踐上構成了巨大障礙和困難。
  • 「三新」經濟穩步發展助力晉中經濟開新程
    其實晉中市「三新」經濟發展,從黨的十九大以來就踏入快車道。近日,市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晉中市經濟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速,為全市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不竭動力,加速助力晉中經濟開啟新徵程。
  • 民航局: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民航局於近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以進一步激發國內市場活力,在民航領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民航局計劃司副司長張清表示,「新發展格局」為航空貨運設施發展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航空貨運設施不僅僅是硬體基礎設施,更是連通生產和消費、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重要紐帶,必須著力提升航空貨運供給質量,更好的滿足國內高品質、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和產業發展需求,適應新發展格局的要求。
  • 上市公司為地區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微觀主體 疫情之下企業應聚焦...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河北省的GDP達35104.5億元,,比上年增長6.8%,增速同比加快0.3個百分點,快於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超過了6.5%左右的預期目標。在全國來看,總量排名第13位,GDP增速排名第11位。這些數據說明河北省2019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也較好地實現了預期目標。
  • 煙臺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重點抓好六大項目建設———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水母網6月4日訊(YMG記者 徐睿 通訊員 王洪崴)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公司建立海洋牧場全產業鏈, 打造現代漁業新動能,由單一產業向全產業鏈融合轉變,從良種培育、生態養殖,到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再到休閒旅遊、精準醫療,加快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公司負責人介紹,煙臺著力深耕海洋經濟,大力發展海洋產業,既利國又利民,「涉海」企業從中也獲益匪淺,以東方海洋為例,他們與中國海洋大學聯合研發的定向酶解技術,將魚片加工剩下的魚皮加工成膠原蛋白,就使魚皮增值20多倍以上。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央行:2020年我國金融體系運行平穩,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剛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介紹,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面對國內外複雜局面,人民銀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國務院金融委各項要求,通過深化全面的金融業綜合統計,和全面跟蹤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靈活把握貨幣政策調控力度、節奏和重點,為疫情防控和「六穩」「六保」等重點工作營造了穩健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 經濟運行「晴雨表」快速恢復常態 4月份全省社會用電量今年首次增長
    用電數據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3月份以來我省全社會用電量明顯回升,4月份實現今年首次增長。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隨著全省用電量指標的回升,社會各行業生產秩序正快速恢復,經濟運行正逐步回歸常態。
  • ———中國工程院院士獻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
    在正在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如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成為院士們關注的話題。大家認為,助力轉型,工程科技大有可為。節能降耗,工程科技顯身手  杜祥琬院士認為,世界能源消費現在正由發達國家主導開始向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享市場,發展中國家的份額逐步上升的格局轉變。
  • 江西省人民政府 統計分析 對於山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的思考
    近兩年,胡錦濤總書記多次視察山東,在充分肯定山東工作的同時,充分強調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工作重點,特別是這次全運會期間,再次提出山東要打好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的總體要求。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山東的重要講話,明確了山東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是山東解決當前經濟運行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努力打造新的發展優勢,加快推動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重中之重。
  • 民航局9月新聞發布會: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趙丹 報導:9月15日,民航局召開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8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的調整情況,並解讀《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近30家主流媒體在線上參加發布會。
  • 平穩運行壓力增大 創新引領動能轉換
    全行業經濟運行表現出產銷基本平穩、投資有所改善,外貿出口好於預期的態勢。但同時,成本上升、效益下滑、需求疲軟、訂貨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行業實現穩定運行的壓力在增大。  展望2019年,機械工業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以赴穩增長,加大力度補短板、集中精力強基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力,推動全行業高質量發展。
  • 2020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王 瑜: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貫徹「六穩」政策、落實「六保」任務,採取超常規舉措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科學精準疫情防控與加快復工復產「兩手抓」,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經濟形勢自2月份觸底後逐月改善。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國辦發〔2015〕5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十一連增」,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績,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利安隆凱亞(河北)新材料有限公司加快企業發展調查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利安隆凱亞(河北)新材料有限公司加快企業發展的調查   本報通訊員  劉志勇  朱碧波 利安隆凱亞(河北)新材料有限公司(原衡水凱亞化工有限公司),始終把創新作為立企之本,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民營企業,迅速成長為國內受阻胺光穩定劑、生物基聚醯胺高分子材料產品生產龍頭企業
  • 經濟日報鍾經文:深刻把握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精髓要義
    過去,我們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與發達國家的經濟互補性較強,形成了原料進口、國內加工生產、產品出口的外向型經濟模式,迅速組織起現代化商品生產,不僅有效提升了國內的生產效率、技術水平、管理理念、勞動者收入,而且大量「中國製造」的出口使得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緊密聯繫,構建了互利共贏的全球價值鏈,培育了繁榮開放的全球大市場。「兩頭在外」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點必須充分肯定。
  •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胸懷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是要堅定發展信心,胸懷兩個大局,保持戰略定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我們要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善於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各自工作實際結合起來,轉化為具體思路、任務和舉措。
  • 河北發力新舊動能轉換 堅決「去」 主動「調」 加快「轉」
    鋼鐵行業不僅超額完成產能化解任務,還研發出全球首卷2000兆帕級別熱成型汽車鋼等新產品新材料;生物醫藥行業突破了以原材料和初級產品當家的局面,誕生了多美素、津優力、克艾力等一批新型生物製劑和抗腫瘤靶向新藥;裝備製造行業實現全面轉型升級……談到近年來河北省經濟發展的成績,可謂亮點多多、可圈可點。
  • ...河北④】 固定資產投資年增16.5% 河北經濟從百廢待興到百業俱興
    2019年前7個月,全省深入推進項目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延續平穩增長態勢。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投資主體趨向多元  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雄安新區建設明顯加快,今年前7月施工項目38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8.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8.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