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020年我國金融體系運行平穩,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2021-01-21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剛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介紹,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

面對國內外複雜局面,人民銀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國務院金融委各項要求,通過深化全面的金融業綜合統計,和全面跟蹤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靈活把握貨幣政策調控力度、節奏和重點,為疫情防控和「六穩」「六保」等重點工作營造了穩健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今年1月12日,人民銀行向社會發布了《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

一是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2020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0.1%,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累計新增19.6萬億元,比上年多增2.8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3%,比上年末高2.6個百分點。從全年來看,人民銀行通過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為實體經濟提供了1.75萬億元長期流動性。人民銀行累計推出9萬多億元的貨幣政策支持措施,確保了「貨幣總量適度,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政策目標。

二是信貸結構優化,製造業企業、中小微企業貸款持續發力,金融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的精準支持力度加大。2020年,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長35.2%,比上年高20.3個百分點,增速已連續14個月上升。普惠小微貸款增長30.3%,比上年高7.2個百分點。同時,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逐步釋放,房地產貸款餘額增速已連續29個月回落。

三是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2020年,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如期順利完成,利率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增強,推動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下降。2020年末,全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1%,比上年末下降了0.51個百分點,創2015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金融系統千方百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圓滿實現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

四是金融支持「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2020年,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P2P平臺已全部「清零」,各類高風險金融機構得到有序處置,影子銀行規模縮減,資管產品風險明顯收斂,同業關聯嵌套持續減少。同時,人民銀行堅決支持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貧困人口及產業精準扶貧貸款近5年累計發放超過6.5萬億元,惠及貧困人口超過9000萬人次,助力貧困縣全部摘帽。近年來,人民銀行通過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受到國際社會廣泛好評。目前我國綠色信貸餘額已居世界第一位,綠色債券的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二位。

金融統計數據就是金融系統的「成績單」。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人民銀行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字當頭,抓住工作重點,守住風險底線,深化改革開放,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支持。

相關焦點

  • 央行解讀金融系統成績單:2020年我國主要指標符合預期,金融體系...
    2020年金融體系運行平穩,普惠小微貸款增長3成「今年1月12日,央行發布的《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陳雨露對於2020年金融體系的整體情況進行明確。分述來看,首先,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
  • 央行: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魏晞)中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陳雨露提出四點來支持上述論斷。1月15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 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一是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
  • M2與社融現「剪刀差」,央行呵護實體經濟丨焦點眾議
    從M2、存款的低增速來看(M2、存款增速9%~10%),銀行總負債增速出現明顯下降,但從貸款增速、社融存量的高增速(貸款、社融存量增速12%~13%)來看,實體經濟負債增速並未下降,這表明從全社會來看,去槓桿確實發生了,但是主要發生在金融部門,而非實體經濟。
  • 央行:一季度GDP同比下降 6.8%;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變;全球經濟...
    每經編輯:趙慶央行網站今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1、央行表示,2020年一季度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2020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 6.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 4.9%。
  • 國務院新聞辦就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舉行發布會
    圖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徐想 攝)一是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三是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2020年,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如期順利完成,利率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增強,推動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下降。2020年末,全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1%,比上年末下降了0.51個百分點,創2015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
  • 2020年金融數據和社會融資統計數據顯示:
    央行1月12日發布的2020年金融數據和社會融資統計數據顯示,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多增2.82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4.86萬億元,比上年多9.19萬億元,這與此前央行方面的預判相契合。去年6月,央行行長易綱在陸家嘴論壇上曾指出,預計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
  • 央行宣布降準0.5%是什麼意思?央行1月6日全面降準0.5%
    1月1日,央行宣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將於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此次降準是全面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降低資金成本,直接支持實體經濟。」央行相關人士表示。
  • 央行:全球新冠疫情或反覆,可能引發經濟社會多次暫停和重啟
    疫情衝擊下,各國實體經濟遭遇困難,企業部門、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不斷累積,如果有的國家反應遲鈍、應對不當,可能導致金融風險與 實體經濟風險疊加共振。四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宏觀政策空間進一步壓縮。全球主要央行的政策利率基本都在零附近,歐央行和日本央行早已進入負值區間。
  • 房地產金融政策、螞蟻集團整改進展……央行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釋放...
    2020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0.1%,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央行在2021年工作會議匯總提出,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這是否意味著今年貨幣投放量將會增多?陳雨露表示,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是完善我國現代貨幣政策框架的一個重要內容。
  • 民銀智庫研究:實體經濟明顯回暖 改革創新仍需加力 ——2016年三...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各季度GDP增速均為6.7%。在去除金融業大幅波動因素後,今年二、三季度GDP增速明顯加快,印證了實體經濟的回暖:三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較二季度小幅回升,製造業PMI保持在榮枯線以上,用電量、貨運量、主要產品產量均恢復增長。需求側也呈復甦態勢,1-9月投資同比增長8.2%,消費增長10.4%,均有所加快。
  • 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
    中國人民銀行11月26日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
  • 央行重啟逆回購 利率下降0.05%
    業內人士引導信貸成本下行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從央行本月以來各種「小步快跑」、「低調降息」動作來看,呵護市場流動性意圖明顯。央行上周末最新發布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要繼續保持定力,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
  • ...適宜貨幣金融環境——2019年央行宏觀調控和貨幣政策實施工作紀實
    新年的鐘聲餘音未落,一個提振實體經濟的降準「大禮包」已經發放,一場事關「總結與部署」的工作會議已經召開。  中央銀行的調控方針、貨幣政策的節奏力度、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創新發展的主攻方向、金融開放的路線時間⋯⋯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上的這些「大事」,既是豐滿的收穫,也是奮鬥的未來。
  • 央行回應這些熱點問題
    圍繞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回應熱點問題,央行這場發布會幹貨滿滿!上證報記者獲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參會。
  • 央行最新定調!不再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加強逆周期調節,對...
    11月16日,央行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注重預期引導,防止通脹預期發散,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堅持用市場化改革方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推動銀行更多運用LPR,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
  • 穩定有基礎 政策有空間——透視我國金融形勢
    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我國疫情態勢向好、經濟發展有序推進,這成為國內金融市場穩健運行的基石。但全球疫情蔓延、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大,不免給我國金融市場帶來外部壓力。近期我國金融市場表現如何?怎樣支撐市場持續平穩運行?未來宏觀政策工具箱還有哪些工具?逆境中彰顯難得韌性 金融穩健運行有三大支撐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 央行超預期「降息」,信號意義明顯
    市場普遍認為,此舉體現出「穩增長的重要性已經上升到2018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9年以來,我國經濟呈現趨勢性下行,經濟表現低於政府預期。從10月份的PMI創下今年2月份以來新低,新增社融弱於季節性,工業增加值、消費和固定資產投資均低於預期等宏觀經濟指標來看,現在實體經濟的增長動能依舊偏弱。
  • 2020中國經濟趨勢報告: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不變。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增長質量繼續提高。
  • 央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水平不高 影子銀行業務存量約32萬億
    陳雨露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央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以適度貨幣增長支持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 央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水平不高,螞蟻正抓緊制定整改時間表
    陳雨露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央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以適度貨幣增長支持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