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剛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介紹,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
面對國內外複雜局面,人民銀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國務院金融委各項要求,通過深化全面的金融業綜合統計,和全面跟蹤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靈活把握貨幣政策調控力度、節奏和重點,為疫情防控和「六穩」「六保」等重點工作營造了穩健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今年1月12日,人民銀行向社會發布了《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
一是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2020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0.1%,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累計新增19.6萬億元,比上年多增2.8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3%,比上年末高2.6個百分點。從全年來看,人民銀行通過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為實體經濟提供了1.75萬億元長期流動性。人民銀行累計推出9萬多億元的貨幣政策支持措施,確保了「貨幣總量適度,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政策目標。
二是信貸結構優化,製造業企業、中小微企業貸款持續發力,金融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的精準支持力度加大。2020年,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長35.2%,比上年高20.3個百分點,增速已連續14個月上升。普惠小微貸款增長30.3%,比上年高7.2個百分點。同時,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逐步釋放,房地產貸款餘額增速已連續29個月回落。
三是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2020年,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如期順利完成,利率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增強,推動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下降。2020年末,全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1%,比上年末下降了0.51個百分點,創2015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金融系統千方百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圓滿實現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
四是金融支持「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2020年,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P2P平臺已全部「清零」,各類高風險金融機構得到有序處置,影子銀行規模縮減,資管產品風險明顯收斂,同業關聯嵌套持續減少。同時,人民銀行堅決支持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貧困人口及產業精準扶貧貸款近5年累計發放超過6.5萬億元,惠及貧困人口超過9000萬人次,助力貧困縣全部摘帽。近年來,人民銀行通過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受到國際社會廣泛好評。目前我國綠色信貸餘額已居世界第一位,綠色債券的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二位。
金融統計數據就是金融系統的「成績單」。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人民銀行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字當頭,抓住工作重點,守住風險底線,深化改革開放,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