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魏晞)中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

陳雨露提出四點來支持上述論斷。

1月15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 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

一是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2020年末,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0.1%,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累計新增19.6萬億元,比上年多增2.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3%,比上年末高2.6個百分點。從全年來看,中國央行通過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為實體經濟提供了1.75萬億元長期流動性;累計推出9萬多億元的貨幣政策支持措施,確保了「貨幣總量適度,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政策目標。

二是信貸結構優化,製造業企業、中小微企業貸款持續發力,金融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的精準支持力度加大。2020年,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長35.2%,比上年高20.3個百分點,增速已連續14個月上升。普惠小微貸款增長30.3%,比上年高7.2個百分點。同時,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逐步釋放,房地產貸款餘額增速已連續29個月回落。

三是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2020年末,中國全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1%,比上年末下降了0.51個百分點,創2015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金融系統千方百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實現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

四是金融支持「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2020年,中國P2P平臺已全部「清零」,各類高風險金融機構得到有序處置,影子銀行規模縮減,資管產品風險明顯收斂,同業關聯嵌套持續減少。同時,貧困人口及產業精準扶貧貸款近5年累計發放超過6.5萬億元,惠及貧困人口超過9000萬人次。目前中國綠色信貸餘額已居世界第一位,綠色債券的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二位。(完)

相關焦點

  • 央行解讀金融系統成績單:2020年我國主要指標符合預期,金融體系...
    今日,在國新辦就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召開的發布會上,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及相關負責人就相關數據情況進行介紹,並就2020年金融領域的相關問題,包括房地產金融,核心CPI、貨幣政策等內容進行回應。2020年金融體系運行平穩,普惠小微貸款增長3成「今年1月12日,央行發布的《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陳雨露對於2020年金融體系的整體情況進行明確。分述來看,首先,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
  • 2020年金融數據和社會融資統計數據顯示:
    央行1月12日發布的2020年金融數據和社會融資統計數據顯示,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多增2.82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4.86萬億元,比上年多9.19萬億元,這與此前央行方面的預判相契合。去年6月,央行行長易綱在陸家嘴論壇上曾指出,預計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
  • 央行:2020年我國金融體系運行平穩,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今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剛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介紹,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
  • 中國金融體系主要指標大全!
    【收藏版:研究必備】中國金融體系主要指標及內涵大全來源:博瞻智庫(微信號Bzzk-research) 作者:任濤▌一、央行體系金融指標維度(一)貨幣供應1、貨幣發行與基礎貨幣(亦稱央行儲備貨幣
  • 《中國金融》|開展央行內部評級工作的思考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24期 我國央行內部(企業)評級(以下簡稱「央行評級」)是指人民銀行根據質押品風險管理要求,設定央行評級方法,對企業的資信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將企業評級結果符合要求的信貸資產納入人民銀行合格質押品範圍。
  • 國務院新聞辦就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舉行發布會
    圖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徐想 攝)一是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同時在經濟運行的非正常時期,比如說遭遇到類似當前重大疫情嚴重衝擊的時候,經濟增速可能會大大偏離潛在的產出水平,這時貨幣政策就要參照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經濟增速來把握。2020年,面對疫情的嚴重衝擊,人民銀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採取量化寬鬆等非常規的貨幣政策措施。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也基本保持穩定。
  • 中國金融體系主要指標大全
    第一,2001年6月,由於股票市場大發展,央行將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計入M2。第二,2002年,受加入WTO影響,央行將在中國的外資、合資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分別計入不同層次的貨幣供應量。第三,2011年10月,央行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和住房公積金存款規模納入M2.
  • 回眸2020·世界經濟走過這「疫」年|2021年主要央行將延續超寬鬆政策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周武英)2020年主要央行議息已經收官。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寬鬆規模史無前例。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大央行年內最後一次議息會議更是透露出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主基調將貫穿明年,並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未來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來臨尚需時日。
  • 這一數據大超預期,M2連續6個月兩位數增長,什麼信號?股市關鍵指標...
    9月11日,央行公布的8月金融數據和社融統計數據顯示,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8萬億元,同比多增694億元;社融增量3.5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39萬億元。廣義貨幣(M2)增速儘管環比微降0.3個百分點,但依然連續六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
  • 央行宣布降準0.5%是什麼意思?央行1月6日全面降準0.5%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曉麗、張忠安  分析:支持實體經濟 主要指標改善趨勢有望延續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與春節前的現金投放形成對衝,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保持靈活適度,並非大水漫灌
  • 央行超預期「降息」,信號意義明顯
    CF40青年學者、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李奇霖分析認為,現在臨近年末,銀行為滿足LCR等流動性監管指標,會傾向於提升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來衝量,負債成本更可能出現季節性的回升,這就更需要央行有所行動,提振預期。央行的預期引導與實際操作是否矛盾?11月16日,央行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 2020年500多項金融政策大全
    事實上這兩年央行已經設立了三家這樣的平臺,具體包括(1)2019年5月成立的存款保險基金管理;(2)2020年7月30日成立的成方金融科技(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5家機構出資建立);(3)為化解錦州銀行風險而於2019年5月成立的北京成方匯達企業管理(表面上隸屬於中國信達資產、但實際上歸央行管理)。
  • 截至6月末,泰安市銀行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達3001億元,主要金融指標...
    截至6月末,全市銀行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達3001億元,各項貸款規模首次超過3000億元,主要金融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實體企業獲「無縫續貸」政策新工具持續釋放紅利 「疫情期間,我們開啟了口罩繩生產線,公司被列為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企業,獲得了快速、優惠的信貸支持。」
  • 【中銀宏觀:大類資產周報(2021.1.3)】被寄予諸多樂觀預期的2021年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只有中國成為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由於近期新冠疫苗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都開展了接種進程,因此市場普遍預期2021年全球將迎來顯著經濟增長。目前全球樂觀預期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全球經濟增速快速反彈,二是以美聯儲為首的主要央行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力度,三是財政刺激將加碼,四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有效控制,五是拜登上臺將明顯改善美國對內對外政策導向。在向好的預期下,美元指數走弱,投資者風險偏好維持在較高水平。 風險提示:全球秋冬季疫情反覆;歐美財政救助和貨幣寬鬆力度不及預期。
  • ...月1日起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 在一定程度顯示央行寬鬆的意願...
    此外,中國6月製造業PMI繼續好於預期,當下利潤回升驅動生產有所擴張,產成品庫存同樣錄得回落,指向製造業持續復甦。而金價再度逼近歷史高點,從長期來看,美聯儲以及全球央行的持續擴表支撐金價進一步走高,而TIPS(美國通脹保值債券)資金大幅流入顯示近期市場對於通脹預期持續走高,或將成為支撐金價的新動力。
  • 【每日金融要聞速覽】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
    8月份外匯市場總計成交18.14萬億元人民幣  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8月,中國外匯市場(不含外幣對市場,下同)總計成交18.14萬億元人民幣(等值2.58萬億美元)。專家表示,LPR變動符合預期,1年期利率小幅下降主要受降準因素推動,5年期以上利率保持不變與房地產調控思路一致。在當前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定價參考正在從此前的貸款基準利率「換錨」至LPR的背景下,本次1年期LPR下降意味著企業貸款利率將出現小幅下降。
  • 【年終大戲、重磅來襲】2020年宏觀經濟金融回顧與2021年展望
    和過去一樣,2020年繼續呈現「年年難過年年過,年年過得還不錯」並上演著每年均有突發事件擾動經濟金融正常運行的不變定律,比如2018-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2020年的新冠疫情肆虐。這一年,我們經歷了經濟基本面的前所未有震蕩、金融市場的罕見大幅波動,股票市場全年波動幅度高達60%、人民幣匯率全年波動幅度接近10%、最短債牛行情。
  • 【重磅來襲】2020年宏觀經濟金融回顧與2021年展望
    (二)經濟基本面:整體運行呈現六大特徵  整體來看,2020年以來的經濟基本面運行呈現六大特徵:  1、整體經濟「V」型修復的態勢比較明確,各項細分指標均呈現這一特徵  5、金融指標亮眼但已呈現退潮之勢,今年受疫情影響在寬信用政策的支持下,M2、存貸款以及社融等金融指標均表現不錯,但11月金融數據顯示拐點已經到來,寬信用已轉向中性甚至偏緊。  6、受疫情影響,產業鏈和供應鏈未完全修復、消費需求不足,整體庫存一直在低位運行。
  • 泰安市「十三五」時期工業經濟主要指標進度基本符合預期 向高質量...
    泰安市「十三五」時期工業經濟主要指標進度基本符合預期 向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2020-12-02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全球央行年會探討貨幣政策框架調整
    來源:Chinamoney內容提要2020年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各方表示,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環境使得傳統貨幣政策框架面臨挑戰,各國陸續啟動了貨幣政策框架審議。文章梳理了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調整為平均通脹目標制的具體內容,及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框架調整的趨勢,並嘗試總結了相關討論的觀點。8月27-28日,2020年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召開,各央行代表及學界人士圍繞「展望未來十年: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這一主題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