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生活習性和栽培需求,羊肚菌栽培過程中易遭受的蟲害

2021-01-15 說說三農故事

導語:羊肚菌生活習性和栽培需求,羊肚菌栽培過程中易遭受的蟲害

目前,羊肚菌人工大田商業化栽培雖然已取得成功,但這項技術的操作難度較大,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種植戶並不易掌握,加上受季節和地區自然條件的限制,人工更加難以對環境是溫度和溼度進行控制。羊肚菌屬於低溫型菌類,子實體喜好低溫,在5~25℃均可以生長,但在低溫下,菌絲生長狀態最好,它的最適生長溫度在10~16℃,當溫度超過22℃後,便會很快死亡。

因此,羊肚菌的栽培季節應選在冬季,當自然氣溫下降到18℃左右可以栽培,最好在入冬溫度降低後栽種,經過低溫季節有利於羊肚菌的營養儲存,到第二年春季,氣溫逐漸回升,條件合適後子實體便大量形成。羊肚菌菌絲對土壤溼度的要求也比較高,菌絲覆土後,應在地表覆膜,以減少水分蒸發,當土表出現白色結塊時,表明土壤溼度較低,此時應及時噴灑少量水,保持土壤溼潤,有利於原基生成,空氣中含水量為85%~90%時,最有利於子實體生成。

羊肚菌一年只能栽培一季,一般採取冬種春收的栽培模式,考慮到季節變化的風險,必須搭建蔭棚防曬保溫,否則將極大影響出菇數量和出菇品質,嚴重者甚至導致絕收。但是在搭建大棚後,棚內的溫度、溼度明顯增高,加之培養料內營養豐富,這為土壤內的雜草生長及蟲卵孵化提供了十分適合的客觀條件,造就了雜草和蟲害的溫床,而且大棚內難以監控和防治此類災害。這一系列的困難導致了羊肚菌出菇不穩定,失敗多,風險大,進一步增大了此技術推廣的難度。

羊肚菌菌絲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這使得其子實體成為眾多田間害蟲的食物,當菌絲在土壤中延伸生長時,易受到害蟲的啃食,導致菌絲營養不良,子實體發育不佳,影響了子實體的品相和質量,蟲害嚴重的可能導致減產和絕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大田中,對羊肚菌造成危害的害蟲主要有跳蟲、菌蚊和蛞蝓。對羊肚菌菌絲危害最為嚴重的害蟲當屬跳蟲,蟲害一般發生在播種後10多天的時候,跳蟲體積很小,肉眼很難看見,因此蟲體活動隱蔽,土壤中若殘留跳蟲卵,孵化後的幼蟲便會潛伏在土壤中,以菌絲為食。跳蟲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水、不怕旱,蟲災發生後繁殖基數大,加之繁殖速度快,一時難以根除,因此是一種很頑固的害蟲,給人們防治帶來極大的困難,也給羊肚菌生產帶來毀滅性的災害。

蛞蝓俗稱鼻涕蟲,是一種無外殼、身體裸露的軟體動物,蛞蝓喜食幼嫩蔬菜、漿果、部分真菌,對農業生產極為有害。在氣溫11.5℃~18.5℃、土壤含水量為20%~30%時,蛞蝓的生長速度最快,繁殖速率高。蛞蝓怕光怕熱,白天躲在磚、石下面及土縫中,等到黃昏後陸續在土表活動,取食菌絲,天亮前又躲起來。由於蛞蝓的此種生活特性,蟲害發生初期不易被人察覺,等到菌絲出現較明顯的損傷,土表可見較為多的黏液附著時,才可以確定是此類蟲害,而此時羊肚菌菌絲已經遭受害蟲啃食,就算採取補救措施也是收效甚微,對子實體的生成也會造成不良影響。菌蚊所造成的危害以幼蟲期最大,蟲害發生後,幼蟲會在培養料表面蛀食,與羊肚菌菌絲競爭營養成分,有的還會在土間結網,罩住子實體,使子實體不能正常生長。

相關焦點

  • 羊肚菌如何栽培能高產?掌握羊肚菌大田栽培的關鍵技術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名貴珍稀食用菌,因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並具有改善機體免疫力、消除疲勞、保護肝臟和腎臟、促進胃腸蠕動、抑制腫瘤等功效,受到全球消費者的喜愛。羊肚菌具有兩大生物學特性,一是羊肚菌屬於低溫品種,適於冬季低溫環境下栽培;二是羊肚菌是一種以大田土壤為基質栽培的菌類。因此可利用冬季閒置的土地和大棚作為栽培場地,降低栽培成本,增加複種指數。同時羊肚菌生長過程不需要木屑等培養料,可有效減少資源的消耗。
  • 羊肚菌栽培技術創始人、發明人朱鬥錫教授—羊肚菌研究艱辛過程
    從那次以後,朱鬥錫初步掌握了羊肚菌在野生狀態下的生態環境及生長習性,這是他首次獲得的珍貴資料,為他研究羊肚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第二節 羊肚菌初試成功震驚世界 人工栽培羊肚菌,首先要有羊肚菌的菌種,菌種從何來?只有憑他從事食用菌研究栽培已有10多年的豐富經驗,參照其它食用菌的分離方法、親自分離和選育羊肚菌最優良的菌種。
  • 羊肚菌栽培過程跳蟲危害和防治
    羊肚菌栽培生產中,特別是當土壤內含糖分廢棄物如玉米杆或土壤農業廢棄物較肥沃使時極易爆發跳蟲危害,跳蟲會在土壤縫隙內活動,嚼食羊肚菌菌絲;也會鑽進外源營養袋中,在袋子內繁衍生息,造成菌絲破壞和營養流失。生活習性   羊肚菌栽培生產中,跳蟲常在田間和外源營養袋內活動,特別是晚秋時節,隨著溫度降低,逐漸轉移到外源營養袋內繁衍生息。跳蟲在溫暖(20~28℃)潮溼(空氣相對溼度85%)的條件下相當活躍,繁殖速度最快,跳蟲群集性強,危害巨大。   除此之外,跳蟲還可攜帶和傳播病蟲害,造成交叉重複感染。
  • 羊肚菌的純人工栽培試驗成功
    話說這羊肚菌折騰了大半年,朋友基地處理好的很早已經出菇,目前湖北這邊氣溫也在回升,按說早該有動靜才對,初二剛過就給楊叔打電話,詢問基地的長勢情況,未得到好消息。得知羊肚菌出菇以後,內心還是很激動滴,終於在咱獨自的指導下實現了羊肚菌的純人工栽培,也不枉親朋好友的關心。
  • 羊肚菌如何進行常規栽培,要掌握哪些種植技術,種植前景如何
    羊肚菌別名羊肚菜、狼肚菜、蜂蘑、陽雀菌、羊雀菌、包穀菌等,因其形態似羊肚而得名。在分類上屬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真菌。一、羊肚菌的生長條件。◆ 空氣羊肚菌菌絲生長階段,對空氣無明顯反應,在子實體形成和發育階段,對空氣十分敏感,若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3%。子實體生長無力,它與綠色植物共生時生長十分健壯。因此,人工栽培時,除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外,若能與蔬菜、花卉等植物兼作套種有利高產。
  • 成都丘區葡萄套種羊肚菌栽培技術
    2.2.2 七妹 優點是單個子實體個頭大、菌蓋厚、抗病蟲害和耐高溫能力較強。 缺點是與六妹和梯稜羊肚菌相比產量較低,商品性較差。2.2.3 梯稜 優點是產量高、商品性優良(菌蓋質地韌性較強,耐貯運;顏色較深),適宜鮮品銷售和速凍加工。 缺點是與六妹羊肚菌相比出菇較遲;耐高溫和低溫能力較弱。
  • 羊肚菌的種植方法和種植要點
    羊肚菌又稱又稱羊肚菜,屬於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是世界上珍貴的稀有食用菌之一。羊肚菌一般生長在森林裡,種植很少,市場產量不高。此外,羊肚菌是一種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的珍貴食用品種,市場價格一直在上漲。
  • 影響羊肚菌出菇的關鍵因素是溫度 100%讓你學會羊肚菌種植賺到錢
    影響羊肚菌出菇的關鍵核心是溫度,目前已能解決升溫出菇,暖棚、覆膜,但尚不能解決降溫出菇的問題,解決常年供應的辦法是:早播早出(如雲南海拔1700米左右地區,在十月底播種,十二月底或高寒且低溫回升較慢地區的優點是在中國黑色羊肚菌類群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區,在這些區域種植本身就有較好的適應性;海拔底的地區溫度回升較快,即使幼菇出的比較好,也常出現幼菇死菇和成菇畸形菇。
  • 羊肚菌如何種植?羊肚菌高產種植核心技術
    如何種植高產量的羊肚菌?種植的核心在於:投其所好!事實上,不僅是羊肚菌,食用菌也是同樣的道理。影響羊肚菌生長的環境條件主要有溫度、溼度、光照、空氣、酸鹼度。以現在大火的羊肚菌為例,分析羊肚菌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以幫助您在經營中投其所好,追求高產。
  • 怎樣克服高寒地區低溫對羊肚菌菌絲的損害 成功突破了技術難關
    怎樣克服高寒地區低溫對羊肚菌菌絲的損害 成功突破了技術難關1 形態特徵 羊肚菌菌絲潔白,子實體單生或叢生,子實體由中空的菌蓋和中空的菌柄組成。其中,菌蓋呈蛋殼色至淡黃褐色,菌柄接近白色。菌蓋表面出現不規則的凸凹褶皺,和羊肚相似,故得名羊肚菌。
  • 羊肚菌水分測定儀的操作步驟及應用範圍
    在我看來,2020年羊肚菌的行情會趨向好的方向發展,這是毋庸置疑的。羊肚菌是四種比較出名的菌株之一。經過不斷的嘗試,野生羊肚菌菌株已經成功引入人工栽培,美味的羊肚菌可以在淡季食用。但是,由於羊肚菌栽培技術複雜,開發該項目的人不多,產量有限,市場價格高。如果能夠掌握羊肚菌栽培技術、併合理地進行加工處理、運輸倉儲,就能夠賣出一個好價錢。
  • 羊肚菌種植前景如何?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屬於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藥用真菌和食用菌,也是最昂貴的品種之一。奇怪的是,它經常出現在森林火災之後,所以人們經常去尋找山火所在的地方。由於其形狀類似於羊肚所以被稱為羊肚菌,在中國有許多分布區,如陝西、四川、湖南、廣西、雲南等地,大部分分布在2000年至3000的海拔地區,大多出現在草原、山區和森林中。雖然羊肚菌是一種有價值的野生珍貴真菌,但它已被栽培種植,但它的栽培並不那麼簡單,它需要多年的經驗和豐富的農業技術。
  • 羊肚菌的交配型基因和有性生殖研究取得新進展
    羊肚菌交配型基因的系統發育分析及子囊孢子中核的DAPI染色(圖1)、在子實體中交配型基因的分布類型(圖2)和生活史輪廓(圖3)真菌有性生殖的關鍵調控因子是交配型位點(mating-type locus,MAT),因此交配型位點基因是食用菌研究的重要分子標記。
  •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自古我們中華民族的地域廣茂,有著非常複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種類和土壤和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十分多種多樣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在我國的野生菌有幾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就是種類多、分布廣並且產量也大。
  • 探訪種質資源庫|全國三成以上的羊肚菌種源來自這裡,菌種可保存15...
    這裡堪稱食用菌的寶庫,存放著6000多株食用菌種質資源,每年為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羊肚菌栽培地區提供種源,四川一半以上的毛木耳栽培種源也來自這裡,菌種保存時間可達15年以上。雖然我國的食用菌資源豐富,但長期以來,工廠化食用菌生產使用的菌種受制於人,如白色金針菇,幾乎完全靠從日本購買菌種。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知的食用菌有900多種,但能大面積人工栽培的不超過50種。
  • 五大名貴食用菌-冬蟲夏草,羊肚菌,松茸,牛肝菌,虎掌菌
    由於冬蟲夏草對於生長環境要求非常高,人工栽培的成本會高於其售價,因此導致了冬蟲夏草的市場價格越賣越高。主要產地: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甘肅、貴州等高原地區。羊肚菌羊肚菌,又叫做羊雀菌,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名貴菌中之王。羊肚菌表面凹凸不平,就如是羊的肚子一樣,所以得名為羊肚菌。
  • 這種長得像羊肚的野生菌,營養堪比魚翅,老農說一斤上千元也不賣
    一提到「菌」,大家可能會想到細菌,可是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種「菌」,不是細菌,而是真菌,和蘑菇一類。在人們的印象中,一般都認為蘑菇是傘狀的,表面平滑或有縱紋,不知你是否見過一種形如竹編草帽的蘑菇?這種蘑菇就叫羊肚菌。
  • 有「四大菌王」之稱的食用野生菌都有誰?
    松茸是世界上珍貴的天然食用菌類,素有「海裡的鯡魚籽,陸地上的松茸」之美譽,含有3種珍貴的活性物質,分別是雙鏈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抗癌物質——松茸醇,因此在國際上被廣泛用於製作藥品、保健品和化妝品,至今仍然無法人工栽培,是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  2.牛肝菌
  • 羊肚菌為什麼可以被稱作是四大野生名菌之首?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又稱羊肚菜,屬於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是世界上珍貴的稀有食用菌之一。羊肚菌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品種,和普通的可食用菌類的區別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外觀:羊肚菌由羊肚狀的可孕頭狀體菌蓋和一個不孕的菌柄組成,菌蓋表面有網狀稜的籽實層,邊緣與菌柄相連。菌柄圓筒狀、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