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栽培過程跳蟲危害和防治

2021-01-15 益富源em菌種菌液廠家

羊肚菌栽培生產中,特別是當土壤內含糖分廢棄物如玉米杆或土壤農業廢棄物較肥沃使時極易爆發跳蟲危害,跳蟲會在土壤縫隙內活動,嚼食羊肚菌菌絲;也會鑽進外源營養袋中,在袋子內繁衍生息,造成菌絲破壞和營養流失。春季溫暖溼潤季節,大規模的跳蟲也會嚼食子囊果,被咬食過的子囊果部位發育受阻,導致容易招致其他病害的發生。 

  1.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約1.0~1.5mm,形如跳蚤,無翅,淡灰色至灰紫色,體壁柔軟,大多數體表具毛。口器內藏,咀嚼式,眼不發達,觸角4~6節,前胸常退化,足僅4節,足的脛節與跗節常癒合成脛跗節。腹部最多6節,分節明顯,第一節有一腹管,第三節有很小的握彈器,第四、或第五節有一分叉的彈跳器,這是跳躍器官,也是本目的主要特徵;幼蟲白色,體形與成蟲相似,休眠後蛻皮,銀灰色,群居時灰色,如同菸灰,故名菸灰蟲。

 2. 生活習性

  羊肚菌栽培生產中,跳蟲常在田間和外源營養袋內活動,特別是晚秋時節,隨著溫度降低,逐漸轉移到外源營養袋內繁衍生息。跳蟲在溫暖(20~28℃)潮溼(空氣相對溼度85%)的條件下相當活躍,繁殖速度最快,跳蟲群集性強,危害巨大。

  除此之外,跳蟲還可攜帶和傳播病蟲害,造成交叉重複感染。跳蟲的成蟲和幼蟲體表可攜帶大量的病菌和蟎蟲,隨著跳蟲產卵取食等活動,病蟲害也迅速蔓延,常給羊肚菌的生產造成損失。

羊肚菌栽培過程跳蟲危害和防治

  3.防控方法

  1.播種前一月左右,對田地進行翻耕,並按照每畝地100 ~ 150斤的生石灰使用量進行施撒,翻耕後經過暴曬,可有效的減少跳蟲的危害。

  2.清除掉田間的農業廢棄料,特別是玉米秸稈等含糖量豐富的雜物,減少滋生營養源。

  3.使用益富源em菌液配製生物防蟲液,進行噴施

  4.跳蟲嚴重的田地,可根據跳蟲的喜水習性,在發生跳蟲的地方用用小盆盛清水,待跳蟲跳於水中後再換水繼續用水誘殺,連續幾次,將會大大減少蟲口密度。

  5.用1000 ~ 2000倍的氯氰菊酯進行噴施,也可以有有效的殺滅跳蟲,值得注意的是,高濃度的菊酯類藥物對菌絲髮育有一定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羊肚菌生活習性和栽培需求,羊肚菌栽培過程中易遭受的蟲害
    導語:羊肚菌生活習性和栽培需求,羊肚菌栽培過程中易遭受的蟲害目前,羊肚菌人工大田商業化栽培雖然已取得成功,但這項技術的操作難度較大,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種植戶並不易掌握,加上受季節和地區自然條件的限制,人工更加難以對環境是溫度和溼度進行控制。
  • 羊肚菌栽培技術創始人、發明人朱鬥錫教授—羊肚菌研究艱辛過程
    後來又經過5年的摸索試驗,繼續探索研究從羊肚菌的生理結構和生理變化過程,從初生菌絲、次生菌絲、菌核出現到原基形成,營養階段與生殖階段的演變過程,特別是在營養階段易重複進入循環,始終難進入生殖生長的奧秘因素,從中發現羊肚菌出菇與不出菇的內因和外因的複雜關係,是羊肚菌人工栽培出菇與不出菇的因素所在,從而探索了羊肚菌的一些重要因素及奧秘。
  • 成都丘區葡萄套種羊肚菌栽培技術
    成都丘區葡萄套種羊肚菌栽培技術王媛媛1 基地選擇與規劃1.1 基地選擇1.1.1 氣候條件 年平均溫度 16.0℃ ~19.5℃,絕對最低溫度≥ -2℃,1 月平均溫度≥7℃,≥10℃的年積溫 5300℃以上,年日照 1000? 以上,年降雨量≥800mm。
  • 羊肚菌的純人工栽培試驗成功
    「啥樣子,你給我說說……」不放心楊叔看到的是否是羊肚菌,畢竟他也沒見過真正的鮮貨。「下面白色,上面黑色,二指高了,還有一些小的,和你給我看的照片差不多。」得知羊肚菌出菇以後,內心還是很激動滴,終於在咱獨自的指導下實現了羊肚菌的純人工栽培,也不枉親朋好友的關心。羊肚菌人工栽培一直是全球蘑菇愛好者追尋的工作,前後有上百年的歷史,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領先國際發表有兩篇重要的專利文章講述羊肚菌成功栽培事情,隨後卻未有明顯的商業成果(具體原因我們以後再說)。
  • 羊肚菌如何栽培能高產?掌握羊肚菌大田栽培的關鍵技術
    )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名貴珍稀食用菌,因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並具有改善機體免疫力、消除疲勞、保護肝臟和腎臟、促進胃腸蠕動、抑制腫瘤等功效,受到全球消費者的喜愛。羊肚菌具有兩大生物學特性,一是羊肚菌屬於低溫品種,適於冬季低溫環境下栽培;二是羊肚菌是一種以大田土壤為基質栽培的菌類。
  • 《香菇的栽培技術》,菌類的害蟲原理以及防治方法!
    嗨,大家好,我是花千世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蔬菜種植知識是:菌類的害蟲原理以及防治方法。本人是一名有著多年豐富經驗的種植愛好者,希望我能分享能給喜歡種植的朋友帶來幫助。3.跳蟲:跳蟲又叫菸灰蟲,最常見的有紫色跳蟲、黑扁跳蟲等。跳蟲常食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草菇、雞腿菇、杏鮑菇、大球蓋菇、木耳、猴頭、姬松茸等。
  • 羊肚菌的種植方法和種植要點
    羊肚菌又稱又稱羊肚菜,屬於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是世界上珍貴的稀有食用菌之一。羊肚菌一般生長在森林裡,種植很少,市場產量不高。此外,羊肚菌是一種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的珍貴食用品種,市場價格一直在上漲。
  • 羊肚菌如何進行常規栽培,要掌握哪些種植技術,種植前景如何
    若pH降至3.0以下或高於9.0以上,菌絲則停止生長或死亡,羊肚菌不適於酸性環境,若pH為5時,則不易產生子實體。二、常規栽培技術◆栽培季節羊肚菌野生時,多於春末夏初發生在林中潮溼地上及河邊沼澤地上。是春季著名的野生食用菌。
  • 茶薪菇又名茶樹菇和油茶菇,茶薪菇無公害栽培技術
    擺好一層,覆土1~2釐米,再擺第二層菌袋,再填土和覆土,如此擺放6~7層,呈梯形狀。上面泥土做成蓄水槽,便於灌水。此種方式可利用土壤優勢,提高產量和品質。(十一)雜菌及病蟲害防治1.常見雜菌防治(1)木黴的防治 危害茶薪菇的主要有綠色木黴、康氏木黴、粉綠木黴、多孢木黴和長梗木黴。
  • 羊肚菌如何種植?羊肚菌高產種植核心技術
    事實上,不僅是羊肚菌,食用菌也是同樣的道理。溫度:對羊肚菌子實體和菌絲溫度的要求羊肚菌屬中低溫真菌,通常發生在春季2~5月的雨後,9~11月雨後也有少數地區發生。羊肚菌在生長期需要較低的溫度,一般也需要較大的溫差刺激,促進羊肚菌菌絲向出菇的分化,從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
  • 羊肚菌種植前景如何?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屬於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藥用真菌和食用菌,也是最昂貴的品種之一。奇怪的是,它經常出現在森林火災之後,所以人們經常去尋找山火所在的地方。由於其形狀類似於羊肚所以被稱為羊肚菌,在中國有許多分布區,如陝西、四川、湖南、廣西、雲南等地,大部分分布在2000年至3000的海拔地區,大多出現在草原、山區和森林中。雖然羊肚菌是一種有價值的野生珍貴真菌,但它已被栽培種植,但它的栽培並不那麼簡單,它需要多年的經驗和豐富的農業技術。
  • 羊肚菌水分測定儀的操作步驟及應用範圍
    經過不斷的嘗試,野生羊肚菌菌株已經成功引入人工栽培,美味的羊肚菌可以在淡季食用。但是,由於羊肚菌栽培技術複雜,開發該項目的人不多,產量有限,市場價格高。如果能夠掌握羊肚菌栽培技術、併合理地進行加工處理、運輸倉儲,就能夠賣出一個好價錢。
  • 花椒樹栽培技術|青花椒實用栽培技術之蟲害防治
    防治方法:1、剪去蟲害枝,集中燒毀,並用索利巴爾抹剪槎消毒,若能連續修剪1-2年,可明顯減輕和控制該蟲的危害。2、在花椒採收後,噴滅多威農藥500-600倍液殺死成蟲。3、用棉花蘸上強力滅牛靈原液在顆瘤上點搽,效果極佳。
  • 鬱香蘭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鬱香蘭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橙鬱香蘭為地生和石生,很少附生,假鱗莖叢生成大而呈長扁橢圓形,高可達 20cm。假鱗莖頂端具 2 ~ 4 片葉,長可達 60cm 以上。[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在養護過程中,要從環境、基質、植株及日常管理中要做好清潔衛生工作,每個月噴霧殺蟲劑和殺菌劑 1 次,預防蟲害和病害,注意交替用藥。重新種植的建議因物種而異,如果栽培基質排水不暢,黴菌或其他類型的真菌滋生,或開始散發出惡臭的氣味,應立即重新盆栽。
  • 羊肚菌的交配型基因和有性生殖研究取得新進展
    羊肚菌交配型基因的系統發育分析及子囊孢子中核的DAPI染色(圖1)、在子實體中交配型基因的分布類型(圖2)和生活史輪廓(圖3)真菌有性生殖的關鍵調控因子是交配型位點(mating-type locus,MAT),因此交配型位點基因是食用菌研究的重要分子標記。
  • 瓶子草盆景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分株後的子株以單獨栽培為主,在栽種覆土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要把球莖完全掩埋,最好能夠保留1/3的部位外露在基質表面。充分澆水後放置在光線充足而不能被陽光直射的地方,待植株根系逐漸長成後移到正常環境下。分株後的新植株當年就能長成健壯的成品苗。扦插繁殖 植株葉片可進行葉插,或使用根莖段進行扦插繁殖。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葉斑病和輪斑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一、草莓葉斑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草莓葉斑病又稱草莓蛇眼病、白斑病,在我國草莓栽培區廣泛發生。1、、草莓葉斑病危害症狀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尤其是老葉,也侵害葉柄、匍匐莖、花萼、果實和果梗。病葉開始產生紫紅色小斑點,隨後擴大為直徑3~6毫米的圓形病斑,邊緣紫紅色,中央呈棕色,後變為灰白色,酷似蛇眼。病斑過多會引起葉片褐枯。病斑大量發生會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植株抗性降低。
  • 紅絨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紅絨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紅絨球別名紅合歡、美洲歡、美蕊花、朱纓花,為含羞草科朱纓花屬常綠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南美洲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我國廣東、雲南、臺灣、廈門、廣西等地有栽培。紅絨球株高可達2~3m,枝條擴展,小枝圓柱形,褐色,粗糙。
  • 水稻螟蟲的形態特徵、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水稻是我國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在其種植過程中,水稻螟蟲連年發生,極大威脅了我國水稻生產。我國的水稻螟蟲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臺灣稻螟和稻褐邊螟等,具有年發生世代多、受害程度重、受害範圍廣等特點。同時防治難度大,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水稻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 彈尾跳蟲
    搬起陶質花盆,在底座上發現了一群彈尾跳蟲,這些小不點兒習慣生活在陰暗潮溼環境下,乍一暴露在亮光下,淡灰藍色的跳蟲奔跳如落雨,紛紛逃竄。彈尾跳蟲體長不到1毫米。因其集聚時形似菸灰,又稱菸灰蟲。可以說只要你家養花,有花土的地方,就比如你有這種微小的蟲子,它們依靠花盆中的腐殖質為生,一般藏身在陶質花盆的底部或者枯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