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兒集體死亡緣於食物中毒
本報訊(記者王素英)昨日本報報導的《合肥經濟開發區記者林鳥兒集體神秘死亡》一稿,昨天又有新進展,昨日早上合肥野生動物園的江浩副園長就打來電話說:「經過對死亡鳥屍體的解剖,現在已經確定這些鳥兒集體死亡是因為食物中毒。」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蟲子被鳥吃
時間確實是太早了,百分之九九的人還躺在睡夢中,就是樹上被蟲子吃了大半的葉子,也都一動不動。至於蟲子,則半個影子也不見。早起的蟲子被鳥吃,早起的人被誰吃呢?街上已有行人,不過是稀落的兩三個,開門的飲食店,只有三叉路口處停客車的地方開著一家,唯一的一家。
-
楊梅泡過後頻現蟲子,專家:是果蠅幼蟲,對人體無害
楊梅泡過後頻現蟲子,專家:是果蠅幼蟲,對人體無害 李業珅、鄧強、黎思瑜/南方網 2017-06-23 16:53
-
合肥天空驚現久違烏鴉 專家為「不祥鳥」正名
前幾天,中科大自然保護協會會長小秦與夥伴們來到科學島觀鳥,成群的鳥兒也來助興。行至科學島東邊濱水一帶,不少遊客正在野炊。因為害怕人過多鳥兒驚飛,小秦一行正準備返回,突然聽到天空傳來「哇——哇——」的叫聲,是如此的熟悉而又陌生,接著一隻黑色的大鳥從樹頂飛了出來。「大嘴烏鴉!」省觀鳥會副會長虞磊興奮地叫道。現場的遊客紛紛抬頭觀望,原來天空正在上演一場戰鬥片。
-
合肥近日頻現鳥類離奇身亡 竟是因為這件事
前一天小區剛打完農藥,第二天草叢裡就有幾隻死亡的小鳥……如此這般噴灑農藥,是不是有『荼毒生靈』的嫌疑?」這兩天,合肥市的一些愛鳥人士接連反映,在合肥一些小區發現了有中毒中毒症狀的鳥類。小金告訴記者,第二天他上班出門時就發現,幾隻鳥明顯不對勁。「一般來說,這種小鳥都是蹦蹦跳跳的,但那天它們明顯『精神不振』,見人靠近也不飛走,而是慢吞吞地跳著走。」當天中午小金回到家見到了痛心的一幕,一隻黑色的小鳥「喋血」單元門門口。「嘴裡吐了很多血,一看就是中毒的樣子。」小金說,他隨後在小區的草坪上轉了轉,那裡也有一兩隻小鳥殞命草叢。
-
濟南黃河灘現大量喜鵲死亡 專家排除禽流感(圖)
凍餓說:近期一直有個「2011年千年極寒」的說法,近期冷空氣頻繁來襲,氣溫長時間持續偏低,市區最高溫13天未超4℃,黃河岸邊的溫度更低,長時間在0℃以下,黃河濟南段全部冰封。喜鵲是不是因為沒了覓食處,或是難以抵抗持續低溫,以至於凍餓而死? 中毒說:黃河灘涂有不少麥田,種植戶使用農藥、化肥後,會不會將附近的水域或食物汙染了,導致喜鵲成群死亡?
-
如皋蠶兒大批死亡 專家判斷:有機氮類農藥中毒釀禍
家中的蠶寶寶眼看就要結繭,原本可以獲得一筆不錯的經濟收入,未料,好端端的蠶卻意外出現大面積死亡現象,令突遭橫禍的村民極為痛心。10日,當地農業部門的專家經過調查後判斷,蠶死亡的原因,應為有機氮類農藥中毒所致。
-
天津現野生鳥類集中死亡事件,警方:多隻鳥體內檢出農藥成分
天津現野生鳥類集中死亡事件,警方:多隻鳥體內檢出農藥成分 丁旭、侯宇/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9-12-12 16:02
-
楊梅不要直接吃,每一顆都有蟲子,果農教你一招,蟲子乖乖跑出來
楊梅不要直接吃,每一顆都有蟲子,果農教你一招,蟲子乖乖跑出來又到了吃楊梅的季節,楊梅樹上掛滿了一顆顆深紅色的楊梅,紅的都快發黑了。楊梅就夏天這個季節才有,其他季節吃不到,錯過了要再等明年。楊梅屬於南方水果,北方沒有種植,也無法種植。
-
瀕危黑臉琵鷺首次來合肥過冬 專家:巢湖水環境日趨向好
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
-
全球多地再現群鳥死亡 專家稱非「末世前兆」
而美國阿拉巴馬州I-65高速公路邊上近日也發現300隻黑羽瓊鳥屍體。羅馬尼亞數百隻烏鴉暴斃據羅馬尼亞普羅電視臺13日報導,兩天來,羅曼市中心公園散落了數百隻烏鴉屍體。大批烏鴉死亡引起了市民擔心,專家隨即展開調查,分析死亡原因。
-
野生鳥被買賣當美味和玩物 剛長毛幼鳥難逃魔掌等死
像斑鳩之類體型稍大、可以當作美餐的鳥兒,一隻能賣15元左右,翠鳥、白頭翁等益鳥2元一隻,而身上剛長羽毛的雛鳥只賣0.5元。森保站的專家說,他們幾乎沒有存活下來的可能。暗訪 集市成了野生鳥交易場「太缺德了,這麼多的野生鳥成了不法分子販賣的對象!」市民李先生向記者反映問題時非常氣憤。
-
噓,鳥兒築巢我家陽臺生寶寶
自兩個月前,一對烏鶇在她家種植的鐵樹上築巢、生兒育女,全家人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在這個鳥巢上了:平時窗戶不敢輕易開,怕驚擾鳥兒;一到雨天就揪著心,怕凍著鳥兒;怕鳥兒銜不到食挨餓,就偷偷奉上食物還要想辦法引誘它們吃……無獨有偶,市民吳女士家裡的「不速之客」——珠頸斑鳩一家,在接受了「房東」一個月的悉心照顧後,於6月9日飛走了。
-
是因為人類吃的嗎?還是另有隱情?
不錯,珠三角的確有吃「禾花雀」的傳統,但歷史上由於保鮮、運輸、物流等沒有今天這麼發達,自然繁育還可以維持生態平衡。一個區域性的物種再強大也架不住超區域的需求。如果不立法保護起來,繼續的為了利益貪婪而殺戮的話,滅絕就在眼前。這玩意兒吃是吃不絕的,關健是它的食物來源在減少(比如現在草是種植的,不結籽)。最大危害是農藥(蟲子沒有了)。現在還看得見螞蚱之類的昆蟲嗎!?看得見青蛙嗎?那去了!
-
兩人將穀子拌農藥撒到溼地保護區 致使260隻鳥被毒死
毒鳥的二人當庭道歉了 武漢:環保專項監督共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59件 正義網訊(記者周晶晶 通訊員桂丹)「沒想到一時嘴饞竟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我們願意向公眾賠禮道歉,賠償國家經濟損失。」 2017年10月,高某和盧某二人數次來到蔡甸區沉湖溼地自然保護區內抓野味,並將拌有高毒農藥的穀子撒到保護區內。幾隻鳥兒被毒倒後,二人將它們撿回家。但撒出去的毒穀子順著河流漂向下遊,被更多的鳥兒誤食,造成大量省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及國家「三有」(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鳥類死亡,保護區生態環境也遭到破壞。
-
現在農村為什麼鳥多,蛇青蛙蜻蜓卻很少了?這個原因最主要
導讀:農村現在除了鳥多,像蛇、青蛙、蜻蜓等很多東西都少了,罪魁禍首就是人類,是人類改變了這個環境。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從生物學的角度來分析,也就是食物鏈某方面斷了,那麼緊接著就會帶來的一些動物減少或者是滅絕。像蟲子,青蛙,蜻蜓,這些都屬於食物鏈的最底層,而鳥類和人類是上層。
-
北京一樹林公開叫賣野生鳥 多為一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北京一樹林公開叫賣野生鳥 多為一二級保護動物據了解,有護鳥志願者在上周末拍到的圖片中,幾百隻鳥兒被關在籠裡售賣。 記者在一個小販旁邊的樹上看到一隻小鳥如麻雀般大小,背部呈黃褐色,兩隻翅膀末梢被細線綁了起來。「燕雀兒,要嗎?」見有人看鳥,小販馬上殷勤地湊過來,「便宜,25元一隻,你看這鳥多漂亮。」記者佯裝顧客詢問,為何要用線將鳥翅膀系起來,對方回答「剛逮回來,現在飛得太猛了,我怕撞籠子上撞死」。
-
臺灣屏東田地噴農藥 至少3千隻鳥被毒害(圖)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導,臺灣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去年解剖黑鳶時,發現死因為農藥中毒;今年10月有民眾撿到2隻黑鳶屍體,為探究死因,研究員在崁頂鄉一片18公頃的紅豆田勘查,才巡視一半就拾獲2500隻的鳥屍體,保守估計超過3000隻鳥被毒害。
-
盜獵者下載鳥叫聲誘捕鳥兒 候鳥遷徒之路越發艱難
鑽在山林裡的6年時間,他拍到了數十種鳥類,如今能分辨出哪些鳥兒是候鳥還是居留鳥。 10月10日,周丕寧打開電腦,對著七八十張鳥類照片侃侃而談。「這個是牛背鷺,這個是黑卷尾,這個是紅肋藍尾鴝……」周說,他將自己拍到的數十張照片傳給研究鳥類的專家,經辨認候鳥有20多種,以鷺鳥和雀形鳥類為主。 不過,在大明山保護區內,認識鳥類最多的還要數護林員黃廷遠。
-
鄂爾多斯萬隻鳥因汙染死亡調查:鳥之殤,人之禍?
60歲的巴拉吉是烏審召鎮查汗廟嘎查(與行政村平級——編者注)的牧民,在他家的客廳裡,他向媒體描述,「從7月下旬,一大片死鳥,有一萬多隻」。他還向媒體展示了他手機中拍下的一隻奔跑著但已經飛不起來的鳥的視頻。 同一嘎查的牧民布日古德也向媒體描述了野鳥的死亡情況,他看到的數量要比巴拉吉少得多,「有兩三百隻」。 他們一致認為野鳥死亡的原因是湖水被汙染。